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2:04 | 只看该作者
凡夫虽说自性无始是佛,一切众生,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真如体、相、用的法、报、化三身本自具足,不必向外驰求。但人道众生五毒遮五智,五蕴遮五身,业及污染遮蔽原本境界,不识实相。俱生智和俱生无明无始混合在一起,所以不得解脱。

  如未受到某本尊佛的灌顶传法而去修持,未接通该本尊佛的加持,不明白为何即身即佛、即心即佛,不能有效进入自观本尊佛的修持,不算修金刚乘解脱道。因业力肉身不净,无法马上转成清净本尊身,接受灌顶,好像初步净化五毒五蕴、凡身凡心,净除化、报、法、体性四身开显的障碍,就像种下四身成熟的种子。受灌后再修持,就能有效的使佛四身发芽结果,由隐而显。

  此外灌顶时也授以各乘戒律,知道如想即生成就,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无此基础,不堕恶道就不错,谈不到起正修。

  问:什么是金刚乘的“灌顶”?

  答:金刚乘修行所需要的“灌顶”,外在一般人所晓得,传递传承,得修持本尊的授权许可。“身”得许可自观本尊,“语”得许可持咒,“意”得引导契究竟法性。究竟而言灌顶在“引见自性本尊”,成熟心相续,认识凡夫身语意的实相是智慧身语意。指出自心外相的本来真正面目,使心中佛性种子由隐而显,指出归家之路,使潜力趋向成熟。

  受灌最好能悟得智慧意义,如不能起码真诚、虔信,打开自心。

  坛城是究竟智慧的表徵,灌顶由触、尝等得法味,种下解脱种子。

  “灌顶”梵文是“授权”的意思,如古印度王子登基时,以宝瓶水沐灌太子顶,表示授权承认是未来王。灌顶开许受法者是未来佛,并得到起修相关次第的许可及指示。

  “灌顶”尝弟子身语意业障及道障,并授各乘戒律,净化为能盛佛法甘露加持,转成本尊佛身的正法器。

  “灌顶”使弟子得到本尊佛身、语、意、事业、功德的完全“加持”。

  “灌顶”使求法者了解金刚乘修习次第和内容大纲。密三乘的“三瑜珈”,分别配以“四级灌顶”-初灌“宝瓶”灌顶、二灌“秘密”灌顶、三灌“智慧”灌顶、四灌“名词”灌顶,以摄取各级证量和果位方便。四级灌顶具足叫“大灌顶”,以别于只加持、许可、息灾、长寿、赐福的“小灌顶”。

  受初灌“宝瓶灌顶”,除“身”及“脉”障,道上授权修“生起”次第,能证取“化身”成就。受二灌“秘密灌顶”、除“语”及“气”障,道上授权修“圆满”次第,能证取“报身”成就。

  受三灌“智慧灌顶”、除“意”及“明点”障,道上授权修“方便道”,能证取“法身”成就。

  受四灌“名词灌顶”、除“身、语、意”和“气、脉、明点”的一切“细微”障,道上授权修“大圆满”次第,能证取“体性身”成就。

  (这些名相都有甚深不同层次意义,此处限于篇幅无法详述,应依师参学)

  这四灌顶配合四阶段的修持过程,大约如下:

  1.修“本尊瑜珈”都摄六根,自净其意,达专一定境;以净相代妄相,契入实相。

  2.修体内的“气、脉、明点(内分泌)”,净化体内各部位会引起烦恼妄念的情绪业力能量。

  3.学习如何自在运用“气、脉、明点”,达心气不二,引发离念真智,并起妙用。

  4.立断顿悟的高层次心法(对普通根器也有渐次导入的方便,顿渐普摄),由有相进入实相,由有为进入无为,返朴归真,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亲见本来面目,大彻大悟,再由体起用。如“大圆满”或“大手印”等。

  完全如法修完这四次第的人并不多,近代很多人由第一阶段的基础,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也有依止专修“大圆满心髓”上师的少数人,直接修完大圆满前行就直接进入第四阶段。

  如得灌顶应守戒律,如有违犯当忏悔还净。如努力守戒不违根本戒,即使现在未能勤修,来生定得善因缘能再逢师法,继续修习,数生内可成就。

  《由里点醒》

  “真如实相”无相,离言离戏论,但金刚乘的特色在方便具足,利用“灌顶”的引导,借事相、仪轨、表徵,以手指月,引导你看到外相内心的本来面目,指出超越言语文字的实相-“汝自性原本是本尊,自身四大五蕴的本性原本清净”、“万象万法是法尔圆成的本尊坛城”。以上指出“本净本性”,就是所谓在心相续种下种子的灌顶,这样得到传承,有个入处才能起修,由“始觉”善自参悟保任,以证“本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2:22 | 只看该作者
《由外引进,双管齐下》

  第四灌时如上师有证量,弟子因缘具足,依上师引佛智慧身入弟子身内的加持,刹那暂时息灭各轮业力能量,使自性无遮开显,如当下识得就得灌。借上师证量和传承加持,将本尊佛智慧引入受法者身心,这是由外向里,配上以上开显内在种子的由里向外。弟子真身如瓶外空气,妄心如被妄身瓶子束缚的瓶内空气,这样双管齐下,帮弟子在瓶上钻洞,使瓶内外空气交流融合,得灌得到入处后,弟子再修持以打破瓶子,使瓶内外空气合一,证三身佛果。  受灌后修持的方便就是“本尊瑜珈”,以求达到“三密相应”,并且得灌者气脉中会种下生起空乐的种子,终能证得离念真智,依果为道,速证菩提。以上是生起次第的简单说明,“圆满次第”和“大圆满”又有其自己的方法。

  问:什么是“根、道、果”灌顶?

  答:初受上师亲自灌顶是“根灌顶”。每日修“上师相应法”仪轨中的“四灌顶”是“道灌顶”。证悟时就是得到“果灌顶”。再深入的解释须受灌顶时由上师开示。

  问:“灌顶”仪式大概如何?

  答:简而言之,仪轨程序上,在阿奢黎前行完成,弟子入坛后,有净障、驱魔、结界、求灌、开示灌顶源流、授戒、入坛城、四级灌顶正行、结行回向等等仪式。

  问:灌顶时为什么要受戒?

  答:在灌顶的过程中,授以各乘戒律,告诉你如想依某乘的见地与方法实修,以达到即生证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有这基础才能进一步谈到如何修持。

  问:灌顶时受些什么戒律?

  答:首先授小乘的“皈依戒”-意义在以佛为师、以法为道、以僧为师友,出离轮回求解脱。“别解脱戒”-不再伤害众生,“诸恶莫做”。次授大乘的“菩萨戒”,内容大约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及“饶益有情戒”-积极圆修六度,广行利生。只发此“愿菩提心”不够,也需“行菩提心”精进求法,修行得证,才能得到普度众生的大能力,并证到“胜义菩提心”,证入空性解脱了自己的轮回现象。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觉行圆满,才能登入圣位。金刚乘的戒律,又称“三昧耶誓句(或誓戒)”,由不同密续,细节可能略有不同,并且有些不适合为未受灌受戒者说,故此处无法详论,但其一般精神以“自净其意”为主,并且勿做有碍修行的事,多做有益修行的事。

  问:什么是“三昧耶誓戒”?

  答:密宗戒通称“三昧耶誓戒”,四级灌顶各有其戒律,灌顶上师应开示清楚。一般而言,“三昧耶誓戒”的精神是有助修行的事应尽力做,有碍修行的事勿做,师兄弟应保持和谐,对上师应保持良好关系等。如受了某本尊灌顶,应尽力修持。此处篇幅有限,并有些不宜公开给未受灌受戒者,什么是“三昧耶誓戒”,在明心精舍受灌顶者,会发《金刚乘戒本》并详细解说,每月会供也有“布萨”诵戒忏悔还净的方便。

  问:密宗戒为何叫“三昧耶誓句”?

  答:自己父母所生的血肉身称“誓句身”,因过去依菩提心发愿要修密法成佛,一世未修成必须再得人身,依愿力再来继续修。受灌顶受戒后,有自己愿力、佛加持、护法护持的彼此“三重誓句”。如自己持戒不违誓句,佛菩萨须应誓加持不使此人堕落,加持你再得人身,再逢师闻法,逢道侣同修,能继续前世愿力修持,护法也须应誓护持,这样修持易得成就,即使一生未成,只要誓句清净,在数生也能得成就。

  问:守戒有什么重要性?

  答:得灌顶后想修持成就的关键就在守戒,不违“三昧耶誓句”。以因果来说,持戒消极不遭恶报堕下三道,积极能得定、开慧成就三学。如多犯戒而不忏净补救,破了自己的誓言,佛菩萨不来护持,则依业力堕三恶道久受苦不得出,即使修持也不易成就。因此“三昧耶誓句”是解脱成就的命根,必须严格遵守不能破,犯而不忏还净就生大业障,除堕落外别无他途。莲华生大士有云:“如蛇在竹,一为上升,一为下堕,别无<敏感詞>途径可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4:20 | 只看该作者
问:如前世今生破过戒生出业障,净化业障的重要性?

  答:以修行道障而言,过去世作过破三乘誓戒恶业,今生修持外本尊不降,护法不临,世间法息、增、怀、诛不得成就;内自性不显,不得究竟成就。勤修而无果,并因恶业增长会堕恶道。如能净化这些业障,则稍作善业,善果即来(例如作火供,一修即所求满愿),修行得佛菩萨护法加持,易得世间法成就;自性遮障也剥落,易得究竟成就。这业障就像体内中毒,不解必生后患,故修行首要为净化业障。

  问:怎么知道自己业障重不重?

  答:我们自觉或不自觉,经常作一些恶业,几乎一切恶业都与破戒有关,你读读戒本就知道。试捡验自心一天中的善恶思想及行为就能明白,如未特别留意,很容易善业日减,恶业不断增加。流转轮回无数世,每次都累积了很多恶业,如此不堕恶道就不错,还谈什么证悟?必须有方法能有效净化这些累积的业障。

  问:已破戒业障重怎么办?

  答:怎么作呢?多处密续所述,最大力有效的消业障法就是金刚萨缍忏罪法,依“净障四力-依止力、忏悔力、防护力、行愿力”,经常性的修金刚萨缍和“百字明咒”。因此在密宗起修的“四加行”中,金刚萨缍是主要的必修法。得到金刚萨缍灌顶及修法,有如满愿宝和保险,能消累劫业障,不堕恶道,速证菩提。对有些不知金刚萨缍本尊佛的来历、愿力和威德力,以及其法门殊胜内义的人来说,以上说法听来有些夸张,教人难信,但事实上确是如此。在“息灾忏罪法要”和“金刚萨缍”灌顶教授会详细开示来龙去脉。此外还有“布萨”(即聚众诵戒忏悔)、会供等忏悔还净的许多方法,应依师受教求法。

  问:听来有些害怕,是否应避免受灌顶和受戒?

  答:不是。由于不明白这个问题,有人由不知而大发谬论,说灌顶后易犯戒,教别人不要参加灌顶,误导众生。不灌顶连起修都不成,只能瞎子摸象。如自己并未实修密宗,用凡心来研究密宗教相,或只抱定一派的一部著作,则不免依文解字,大作摸象之语,片面论断,以盲引盲,自误误人。

  但另一方面来说,受了灌顶就和赐灌上师及同坛同修彼此有“三昧耶誓句”,犯戒不还净将有不良后果。所以和自己修持无关,并不了解的上师,也不要滥受灌顶。

  如你做了恶行,不论有没有受灌顶或受戒都要遭恶报。受戒有甚大功德,能得龙天护持。受了如有所违犯,可依金刚萨陀法及“净障四力-依止力、忏悔力、防护力、行愿力”,布萨、会供等忏悔还净,在忏悔改过中渐能离过,戒行逐渐圆满,终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比怕犯而不敢受戒功德大得多。想修行出轮回,不敢承担,避免受戒,连起修都无门,这种情形只有在轮回中不断流转。某些戒律如瓦器,破坏就不可补救。密乘三昧耶则可忏悔还净,特别是依上述金刚萨陀法及“净障四力”,但需警觉随犯随忏,并且不再犯。

  问:我受了很多灌顶,怎么可能通通修?一般原则如何能守护“三昧耶誓戒”无犯?

  答:很多人问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每位上师喇嘛都受过许多灌顶教授,他们怎么维持这所有的三昧耶誓戒?

  总而言之,小乘见地“观受是苦”;一般显教见地“诸法如幻”,如《金刚经》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仍行六度万行以修福,同时离四相以修慧,福慧圆满则证入圣位。

  金刚乘的特色,心净则土净,“所见皆本尊坛城,有受皆本尊空乐”,这能见实相的“清净见”就是修咒乘最根本的三昧耶戒,在未悟入证入前需有信心,并且朝这个方向努力。

  首先要了解,究竟而言,“本尊”并非外在某大神,你拜他,他便保佑你。究竟本尊是你自性原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处,这真如法身乃自己、诸佛、众生的本来面目。一切本尊的真身是“法身”,所谓“法身清净广无边,报化非真了妄缘”。能证入这法身境,常觉不迷,就什么法都不必修,因法身已自动包括了一切三身本尊,十方三世诸佛。“色空不二本尊金刚身、声空不二本尊金刚语、觉空不二本尊金刚意”,能悟入自性真如本体,并保任色、声、意念都是自性本体的功用,任其自起自解脱,则同时满足一切本尊的三昧耶誓戒。你会说我做不到,凡夫当然不能一下做到,但有这三昧耶,鼓励你去做,终于可成。三昧耶的本意不在束缚你,而是给你一个取舍的方向,积福慧资粮并不再造业,督促你实修得证,这样才容易成就。你努力依以上去作,不足处再忏悔还净,就是守三昧耶誓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4:41 | 只看该作者
释疑解惑-上师及修密条件 疑问篇  

问:皈依的上师僧宝,是否必须是出家人?

  答:《六祖坛经》:“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一般显教师傅大多是出家人,密宗师傅有很多是在家瑜珈士。所谓真“出家”,是能妄心休歇,常与真如自性相应,这要明心开悟后才能做到,才够资格为人师,外形现出家在家相都可。大乘菩萨的禅修求明心见性,不取清净,不避尘劳,心住清净寂灭,又能圆明起用,但不黏不滞,了知生死毕竟不可得,才不畏生死,不取寂灭相,心住一真如法界,而身在三界六道度众生,诸法生起的当下体取无生,不需压制转化,也不特意取舍外在的环境形象。

  问:我已皈依了一位上师,是否可皈依<敏感詞>上师?

  答:在某种情形下可以,就像上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老师。并且在时、地、因缘改变时,如迁居,原来的上师在远方,不能再就近求教等等原因。有缘遇到另一位上师,继续学习,这是很自然的事。

  当然在理想情形下,一入门就遇见已证道的圣师,并有缘份亲近追随,直至自己闻思修成熟,得到和上师一样的成就,并不需要拜<敏感詞>老师,但这种情形并不多。例如自小出家的喇嘛,在学习过程,读佛学院学经、律、论,做某些特别闭关,如本尊、拙火、大圆满,也大都拜过各有专精的不同上师。

  但不要像疯狂大采购一样,东学西学,结果一样都学不全。就像看医生,一位医生需要一段时间了解你的病况,如彼此已建立了关系,医生熟知你的病情,能有效的对症下药,这时无理由就随便换医生,要重头来过,病就很难治好。当找到根本上师就应一心依止,依教修行,勿三心二意。

  如已完整学到上师所授法要,应如法精进修行。和上师的距离在心不在身,如何自心和上师的智慧心合一,如此则超出聚散。

  所以在学习有困难,有需要的情形下,可有一位以上的上师。但已“善财五十三参”,就自己根器相应,选择修持某法门后,做功夫应一法深入,不要太过杂乱。

  应有的态度,是视诸师一体,勿生分别心,同样尊敬,就不会感到混乱。并且一旦依止,应虚心诚心,亲近求教,敬师重法守戒实修,以清净见视上师,这样上师也会尽心尽力,以帮助你开悟为己任。如何依止一位上师,可参见戒本中的“侍师五十颂”。如以凡心比上师的高低,妄分法的高下,有如墙头草,则不可能得到上师的传承加持修行成就。

  问:谁是“根本上师”?

  答:究竟而言,使你“明心见性”的那位上师,才是“根本上师”,在此以前,都是结缘。相对而言,在开悟前,虽可能跟过多位上师参学,其中对你教导最多,帮助你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步步开了智慧,成熟了闻思修,你最尊敬最有信心的上师,可当做“根本上师”。

  通常未悟凡人并无慧眼,一味追求名气、外表、来头,喜欢找一位远方鼎鼎大名的“心理憧憬偶像”,当作“根本上师”,觉得这样才够派头,能提高自己身份,满足一些虚荣心,但彼此不一定有缘份沟通相处,学不到什么东西。由于不懂如何“真用功”,可能多年下来仍一知半解即使花了很多功夫也修不上去。不如实际一点,亲近一位有缘能沟通请教,了解你情形,有传承也闻思修成熟的上师,才能真正一步步达到修以开悟,再悟后起修,由悟而证。

  问:有人说需要富有才能修密宗?

  答:这是不正确的误解,虽然“事部、行部、瑜珈部”较重事相,需庄严的坛场和法器,应尽自己的能力备办。但“无上瑜珈部”时时保任“自性本尊”,省略了许多事相仪轨。“大圆满”层次的修行,更是完全不取于相亦不废于相,不需布坛、设供、结印、持咒。并且<敏感詞>行者许多都是出离专修的乞丐瑜珈士,何富之有?以内在的高见地取代了许多外相。

  至于上供养上师、赞助道场,下帮助一切须要的人,是为了自己种福田,圆满证道所须的福资粮,应尽力而为。除了财物,也有<敏感詞>供养法,例如尽力帮助法务,精进修行,身语意的供养等,即使修显教也须如此,修行密宗与富有与否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5:00 | 只看该作者
问:请提纲开示,修密宗需要具足什么条件才易成就?

  答:以“本尊瑜珈”为例,需经“灌顶”引导使心相续成熟,得个入处,经“传经”得传承,经“授法”识得迷惑是如何产生,如何由迷入觉。得灌顶教授后需守住此修持的“三昧耶誓戒”,则易于成就。

  为达到最有效的修持,行者需:

  -生起正确的菩提心发心,因正果才能圆。

  -“敬师”,对上师本尊虔诚有信心,不敬师则难重法,难得传承加持。

  -“重法”,对所使用的净化技巧完全了解信任,不重法则难以专一修持,一法深入,使其产生功用。

  -“守戒”,戒为三学之首,戒律清净则不会下恶道遭恶报,龙天护持,修持易成就。

  -“实修”,精进不懈的善巧如法修持各次第。不然像煮了菜或买了药不吃,说食不饱。

  -密宗最重见地,需有闻思修成熟,具传承的上师,言语沟通无问题,能详细开示法要,赐予传承。

  -弟子需有智慧,具足胜解,了解修持方法的外、内、密涵义和理趣。

  -够资格的上师和具器的弟子相遇,建立如医生病人的师徒关系。

  以上条件具足,行者能发出离心、菩提心,“敬师、重法、守戒、实修”,则“师”能产生大加持,“法”会产生大力量,“修”能产生迅速具穿透力的净化作用,使行者无碍识得实相,迅速证悟解脱。

释疑解惑-事相疑问篇  

  问:什么是“本尊”?

  答: 由于宋七力事件,“本尊”一词知名度大涨,误解也更多更广。一般而言,所谓“本尊”即佛菩萨,行者选择某位有缘的佛菩萨,作为自己主要修持的对象,这位佛菩萨密宗称“本尊”。

  相对而言有众生也有本尊佛,但究竟而言,“本尊”并非外在某人某神,而是自性离覆遮的本来状态。这空性法身是一切不同形象本尊佛的起源。修本尊法为由迷心的错乱习性中解脱出来,证入实相。

  问:什么是“空行母”?

  答:每个众生本具的自性法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超越言语能诠、思惟能及,这是宇宙一切“相”与“功用”,三世诸佛的起源处,故称“母”。“母”代表这空性智慧。一切“色”由空中生,住于空,而归于空。一切外器内情,由法身虚空起。

  “空行”并非在天空飞行,而是已证悟,能任运自在于这“法身空性”的圣者。以女性本尊佛形象化现行佛事业则称“空行母”。

  问:什么是“三根本”?

  答:“上师、本尊、空行(护法、财神)”。“上师”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空行(及护法、财神)”是“事业根本”。详情应依师学习。

  问:为何密宗有忿怒相本尊?

  答:本尊的示现有“祥和”相,“忿怒”相,“双运”相等,其中有甚深义谛,勿以表相视之。

  所谓“忿怒本尊”的“降伏事业”,外在而言,如当初<敏感詞>恶王郎达玛毁坏佛法,焚经毁庙杀僧,莲华生大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的拉龙巴吉多杰将其击杀,使佛法得以在<敏感詞>留传保持到今天,嘉惠全世界无数佛子,这是以慈悲而非以嗔恨心行使降伏事业。一来制止作恶者的恶行,不致造出更多往生恶道受苦之因;二来为广大众生的利益,舍己安危奋不顾身行之;三来如有证量加持被诛者,诛度同时,使其因祸得福往生净土。

  内在而言,见到忿怒本尊狰狞双运形相,内心生起不悦,是谁生此分别心?这能取舍的二元妄心,才是需要诛伏的对象,反观这分别心的根源,悟入无生,才是目的。应依止上师学习其甚深口诀心要,莫因无知误解妄评,反致谤法造业。

  再举个例子,美国很自由,容易买到枪械,美国境内有许多恐怖份子,例如前一阵奥克拉荷玛州世贸大楼被炸掉,少数人危害到大多数善良百姓的性命。对这些暴徒,你只是一味用祥和方法有效吗?能保护<敏感詞>大多数善良百姓吗?若有位总统,用强制手段禁止枪械,却能保障大多数安善良民,这可说是现忿怒相行慈悲事业。佛经上也有为救五百商客而杀一强盗之例。诸佛法身本来清净,好像明镜,能反映任何现象。遇祥和众生则反映寂静相以化之,遇暴烈众生,亦可反映忿怒相以调伏之。例如耳朵入水,再灌进水,以清出先前积水。其中理趣甚深,在修忿怒形相本尊的口耳教授会详细解说。此处篇幅所限无法详述,只举此一例,若暂时尚不能完全了解,宜以净见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7:16 | 只看该作者
问:密宗忿怒相本尊手提神头象徵什么意义?我太太是基督徒,害怕佛教本尊杀了她的神。

  答:有时密宗本尊相手持轮回世间神明的头,有人可能见相曲解其意,以为佛教本尊杀了他们的神。其实并非本尊依嗔心真的杀了这位神。真正意义是神不能再有“我执”,如仍有“我执”,即使有超自然能力,仍可能会伤害<敏感詞>众生,或彼此间有权力的冲突,产生  问题痛苦而非解脱。手提神头表示证悟境界不再有“我执”。“我执”能对众生造成伤害,所以必须被降伏。

  问:密宗忿怒相本尊踏立尸体象徵什么意义?

  答:有时忿怒相本尊现踏立尸体的形相。依仪轨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凡夫由于误认自己四大五蕴的肉身是“我”,不识本来面目,所以被牢牢束缚在轮回,这尸体代表凡夫“五蕴”被摧毁,迷惑遮障变成无力的尸身后,本来面墓原成原本解脱的“智慧本尊”。

  有时尸体代表轮回世间的大神,因他们尚未证入“无我”,尚有取舍喜怒,即使有能力赐福,却也能降祸,并且不能使众生得到究竟解脱。他们的尸体象徵“我执”被智慧本尊调伏。

  问:密宗忿怒相本尊持颅器(天灵盖)饮血形相象徵什么意义?

  答:并非本尊真正伤害了众生,并饮其血以行崇拜。“颅器的血”象徵“轮回中的贪欲”,而“贪欲”、“执著”正是流转轮回的根源,必须调伏转化。智慧本尊饮轮回贪欲鲜血的形相,象徵解脱众生的轮回习性,而证入本尊佛的智慧。我们该庆幸有机会听闻到这种深奥见地的佛法,而不该生出误解或妄想。重点在修行以净化轮回习性,开显本具的解脱境界。至于这是以祥和眼神的“祥和”本尊三摩地技巧,或以狰狞眼神的“忿怒”本尊三摩地技巧,并不重要。

  问:为何密宗有男女交合(双运)形相本尊?

  答:由于道德观念,一般人避谈这个  问题,不懂的人愈描愈黑,反而引起更多误解,所以避而不谈并不是办法。“本尊双运相”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略述如下:

  普通人见到双运本尊形象,可能生出凡夫欲念的想法,而“贪欲”、“执著”正是流转轮回的根源。一般修行者即使戒行清净,但习性潜意识中仍有色欲种子,即使生时由克制,因缘未现行发出,在中阴见未来父母交合则不免心动而入胎。如平时观惯双身本尊相,常保任一切境界皆本尊现象的行者,平时以净念转化欲念,由习性和本尊加持之力,在中阴将入胎时,于交合父母生起正念,观为本尊父母佛,则可转投胎轮回为往生本尊净土。

  在“生起次第”,本尊父母“双运”象徵“色空不二”。观“万象”都是“父佛”的显现,而万象本性“空性”则是“佛母”,色与空无始即一体而不可分割,色的本性是空,空的显现是色。以“双运本尊”的表相,象徵这“色空不二”的真理。

  在“圆满次第”二灌“无比瑜珈”,修气、脉、点在各轮生大乐时,反照受乐者何人?乐为何物?了悟“乐空不二”,并观各轮本尊尝此空乐作为供养,积福慧资粮。以“双运本尊”的表相,象徵这“乐空不二”的真理。

  修三灌“方便道”,行者自观本尊与明妃双运,拙火融明点在中脉升降时生起四喜。这种修法为了生起俱生大乐证入空性,由于气入、住、融中脉,能量不再在情绪脉内流转,气住念停,妄心自然息灭;并能引发和死亡过程相同的八种粗、细气分解过程,在生时依之修法、报、化三身,进而在梦中修三身,在死时证三身。并且专注力和定力自然大增,引发俱生空乐、离念真智,由四喜证四空。由于情绪业力气转成智慧气,脉轮开解心气得自在,幻身、净光成就,法身光明生时就能证到。非常重要的是修时持“本尊佛慢”,保持密供的觉性,并以大菩提心发心,为速得度生大能力而修此道。

  清净佛法和凡俗性交无关,不具资格者切勿滥用而堕落下道,要知智慧本尊佛并无凡人欲念。具方便道资格行者能控制气、脉、明点时才能修此贪道,并且修时不可生凡俗贪欲或漏失明点,够资格的人有如凤毛麟角。此道乃难行道,并非人人有资格,也非人人有需要修此道,因“食色性也”是人类本性最大的弱点和欲望,如不够资格或滥用这种修行,将是最快的堕下道之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7:34 | 只看该作者
莲华生大士曾说:“此道有如毒蛇口中取珠”,“狮子跳过处兔子不可跟著跳”。这种法有护法特别守护,如果滥用,自己和上师会产生夭寿等障碍。

  “大圆满心髓”的修持不必用双身,“彻却”定的空乃母,“脱嘎”慧的显表父,依“彻却、脱嘎”定慧双运即可成就。

  此外本尊双运相以及为何有此修法都有甚深见地与义理,此法门绝非世俗欲乐,亦非每人必修的途径。世间万物都有阴阳,这是宇宙的自然现象,无法否定。一般的修行,避之如毒药,但“压制、逃避”并非唯一的方法。正如先前所述,有“断烦恼证菩提”,“转烦恼成菩提”,“即烦恼即菩提”的修法。金刚乘法门有转一切“贪、嗔、疑”烦恼为道的修持法,“贪”重众生有双运方便道,“嗔”重众生有忿怒尊修法及拙火,“痴”重众生有光明的修法,能“依烦恼为道”。日常生活一切行、坐、立、卧、吃饭、上厕所、穿衣、洗澡,甚至性行为,都可转化成修行,因法门的完整性,有这种修法。事实上由于道德观念和很少人具足条件资格,现代修密宗的人很少涉及实修此道,只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特别喧染,引起误解毁谤。

  《喜金刚本续》云:“腹中误入毒,复以毒中取,以契而出契,以垢中除垢,若耳中水入,以水能令出,若有贪欲情,以欲中调伏”

  《大乘要道密集》云:“  问淫声败德,智者不行,欲想所迷,神圣远离,近障生天,远妨圣道,经论共演,不可具陈。今密乘何以此法,作为化人之捷径,入理之要真耶?”“  答如来设教随机不同,通则皆成妙药,执则无非疮疣,各随所仪,不可执己非彼,又此密乘是转位道,即以五毒烦恼为正而成正觉。”并说谤法罪报:“……”不知与无缘者敬而远之则可,切莫生疑谤法造业,于自他无义无利。

  问:为何密宗有和印度教相似的仪轨?

  答:佛为因应众生根器,应机说教,佛法富于弹性,并非完全一成不变。印度教在佛教前就存在,佛陀的正觉智慧,为度化折服印度教徒,采用他们熟悉的一些传统外相,但另指出每象徵性外相下不同的究竟意义,以引导他们了悟实相。有些外相虽相似,但赋与的意义完全不同。未入门者只见事相不解内意,可能产生误解。

  问:什么是“大圆满心中心”?

  答:约七百年前的龙钦巴尊者,是赤松德真王女儿的转世,早夭,死后莲师写种子字于其胸上,给教授入其心相续赐加持。尊者得无垢友(Vimalamitra)祖师示现,亲传大圆满心要,并嘱其将大圆满心要义理抉择成“仰兑(Yangthig)、即心中心之义”,以示后世。

  “仰兑”或“大圆满心中心”,主要是修“彻却-立断入本净”,“脱噶-任运顿超”。这种层次的修行,是不执相,不造作费力的自然修行,不散不守,不须修本尊、布坛、设供、结印、持咒、诵经。

  以无垢友祖师开示,龙钦巴尊者结集的“仰兑”或“大圆满心中心”来说,其内容大概包括: 开示本法较他法具殊胜十德,述说传承缘起,共与不共前行,修气、修明点方便,使心安住明体现前之理,“分离轮回涅盘前行”,“大圆满止观前行”,心的指示引导,正行修“彻却-立断入本净”,“脱噶-任运顿超”。

  问:“无相密心中心”是不是“大圆满心中心”?

  答:不是,此“心中心”非彼“心中心”。虽究竟而言佛法不过是方便,为达到渡彼岸的目的,但藏密无上瑜珈部“大圆满心中心”的法源如上所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7:54 | 只看该作者
“无相密心中心”是密宗在中国依时节因缘发展出的一脉,初祖是民国初年大陆庐山东林寺大愚法师,修净土宗般舟三昧不睡不坐,用功过度,全身肿起,站不动在地上爬,此时功夫已深,定中感普贤菩萨现前灌顶传法,告知此法在《大藏经密教部》的《佛心经大随求陀罗尼》有记载,讲众生苦恼重,不修此法不易解脱烦恼痛苦,依法修持可解脱生死。法师得法后在庐山苦修六年有所成就后,由自己证量,对根器相应的众生,开此方便法门,以心地法门为宗,此仪轨为道,一法深入,对如何在密集精进修持中,由定开慧,以明心见性,有详细深入的阐述开示。想修此法须由具传承的金刚阿奢黎受灌顶,传印、咒、心法才能起修,也须随侍上师,修若干座有经验觉受后上师再指引,受法因缘颇为不易。法脉经第二代王骧陆祖师,传予第三代李钟鼎及徐恒志上师等。八十多岁的佛学大师徐老师圆融各宗,悲心深切,客居洛山矶讲经说法利益众生时,曾传与有缘。笔者蒙徐老师付予心中心灌顶授法的传承,告以何种根器众生适合修此法门,如何引导、印证等等,嘱因缘

时至再传有缘,续此法脉。

  “无相密心中心”特点是无相修法,六印一咒,此咒乃《佛心经》中释迦摩尼佛所教,说“若持心中心,速证无生忍”。每座至少两小时,以极强定力止息妄心,使妄想脱落,功夫到了则由定生慧,能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到本性。如根性相应又肯下苦功,照这样修,千座就能证入三昧,功夫到了如经善知识点开心要,示以密意,就能明心见性,见性后即不用,免落法执,悟后起修最好再修大圆满“顿超”,由体起用,由悟而证。

释疑解惑-上师及修密条件 疑问篇  

问:密宗和显教有一些相通之处?举例

  答:依“大圆满见”修密宗“本尊瑜珈”,是完整并且自力、佛力兼备的法门,相当于“密、禅、净”三修。其修法已包括了“净土”、“念佛”、“参禅”、“观心”的重点。修初灌顶的“本尊瑜珈”,由灌顶直接得到本尊佛加持并接通传承,由观想持咒“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净相代妄相,以契入实相”而“相应本尊”,得以成就本尊及往生本尊净土。这和净土宗“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念佛达一心不乱、往生净土”相通,尤其如依莲华部法身阿弥陀佛、报身观音、化身莲华生大士为本尊,修成临终自有本尊接引去西方净土,这不是“净土”法门是什么?时时保任“本尊佛慢”-“自性是佛,我就是佛,佛就是我”,这不是“念佛”是什么?密宗又称“密咒乘”、“真言宗”,对持咒达“一心不乱”和净土宗一样重视,但实修的方法口耳相传并不公开,已包含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反闻自性”的证道法门。细微处如未依师参学实修,一般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功夫到了“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自性在念”,生灭相下的寂灭体现前,这不是“实相念佛”是什么?并且梵文咒音比国语佛号多了一层震动开发智慧气脉的功用,以下有更进一步的说明。修到“念念无生,自性现前”,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到本来面目,这不是“参禅”是什么?禅宗在六祖以前,都是代代以心传心的“直指禅”,当下直指,立断顿悟,并不“参话头”。大圆满前半部“立断(藏音“彻却”)”的修持,经上师直指引见心之本性得“见”开悟。悟后保任起正“修”,和“直指禅”有相似之处(看来相似,但其中巧妙不同)。这“彻却”的“见、修、行、果”和禅宗的“悟、修、证”有相似之处,如六祖说“..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可说修密宗相当“密、禅、净”三修。有人对密宗有些不正确的迷信神秘看法,或认为显密不相容,是因不懂正统密宗,受了坊间一些怪力乱神,相似法门的惑乱,或只见“生起次第”,不知“大圆满次第”,起了先入为主的误解。

  密宗不同次第中,也有“以黄叶止儿啼”层次的修法,但愈高的法愈超越宗教皮壳,完全是参悟自性本来面目,并由体起用,开显自性三身的功能妙用。但由于需依止已证祖师传下的口诀和加持,因此亦不离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8:22 | 只看该作者
禅宗中国初祖达摩祖师也是密宗祖师,曾住过<敏感詞>也传过密法,被尊为密宗男派“施身法”的祖师,藏人称“Padamba Sange”,这段典故一般人可能不清楚。“施身法”也有大圆满“彻却、脱噶”,近代取藏大师敦珠林巴有十三位弟子修黑亥母施身法大圆满即生化虹光成就。达摩祖师在中国所传的部份,就演变成“禅宗”。

  问:什么是密宗特有的不共法门?

  答:其中理趣深奥殊胜,由于篇幅有限,以下只能极约略的聊举数例。

  1.由于“心气不二”,彼此能互相影响,心如骑士,气如马。如气不调,心就像无力的骑士被疯马载著乱跑,妄念情绪失控。自性本来清净,但为业力粗浊气脉所扰,变成跛人骑瞎马,粗浊五根触五尘即黏缚取舍,生出妄心堕入轮回。“生起次地”净化对外相的迷惑执著,“圆满次地”净化体内业力情绪气脉的缠缚,“大圆满次地”直接体取无生,悟入“本来清净”的实相。对某些根器因缘适合依此道而入的行者,金刚乘有“心气并重”的修法,使粗浊业力情绪气入智慧脉,转成智慧光明,业劫情绪气脉中的能量空竭,自然妄念情绪不生,智悲证悟生起。(当初禅宗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传下练身练气之法,今学佛者一般不用,古禅宗除了心理功课,是否也有生理功课,有助证道?)

  2.虽说“净土宗持佛号”和“密宗持咒”有相似之处,例如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得一心不乱得定开慧,入念佛三昧。得佛力加持和佛相应,得往生净土。功夫到了能念所念脱落、心佛双泯时,能面见无生(“无生”乃“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之处”),花开见佛。

  但咒有更深一层的作用,咒所用的梵音是大梵天的天文,有其加持力。咒音好像从口出,实际上是由体内不同部位发出,念该音即震动该部位。读者可试念“嗡、阿、[口+牛]”,你会发觉不必观想,“嗡”声自然由头部内某一点发出,“阿”声自然由喉部内某一点发出,“[口+牛]”声自然由胸部内某一点发出。佛菩萨由其正觉,了知众生身内智慧和情绪气脉的部位,教出某本尊咒,与咒相关的智慧气脉会由不断念诵震动而开启。

  因此咒力来自一心反覆念诵及三昧耶誓戒清净,即使不懂咒义,只要灌顶后精神统一多念诵,不断震动就能打开智慧气脉。智慧气脉打开后,内在而言,体内产生妄念情绪的能量被导入智慧气脉,自然情绪妄念不生,慈悲智慧生起。外在而言,就像打破玻璃瓶,身内小宇宙和身外大宇宙相通,自然和身外本尊相应,能成办本尊事业。究竟而言,自性智慧本尊佛开显,所以持咒比念某些佛号(注:有些佛号是梵音直译而非义译不在此限)有更深一层开启智慧气脉的功用。行者同时明白有形有质之躯终趋坏灭,开气脉只是以身为工具借假修真,而达到心的证悟。并非贪恋执著这血肉之躯。

  3.任何密宗修持都修净土,但实际上十方世界中有无量净土,旨趣修法不同而往生不同净土。例如五方佛及其眷属化现的种种净土、药师佛净土、金刚萨陀现喜净土、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处等,不只是阿弥陀佛净土。以上是世俗谛的相对净土。究竟净土在证道后认识了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妄心销落而“心净则土净”。身可处于十法界任何一道利生,但心住于“一实相真如法界”的“自性净土”。“无来无去”才是“如来”。

  因阿弥陀佛的愿力,其净土较易往生,所以密宗也特别重视往生西方净土。但有不同三身本尊的修持,都可达到这目的,例如莲华生大士、观世音菩萨、二十一度母等,都是阿弥陀佛的化现,随一修到相应,都能往生西方净土。并且密宗修西方净土,有“迁识法(藏音:颇瓦)”的殊胜方便,除修阿弥陀佛为本尊,净障集资,并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外,兼修“颇瓦法”。人死时神识由几个不同孔道离开身体,而投生轮回六道。造恶者由身体下部孔道,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业障轻者由身体上部孔道,往生善道(人、天、阿修罗)。 神识由这些孔道离身都是投生轮回,流转生死。顶窍梵穴是往生净土的解脱之门。生前由有证量的上师带领作“颇瓦法”闭关,可在几天内的短时间打开顶窍梵穴,得开顶相后每月只要略作修持以保持顶开,如一切因缘具足,临终时神识能由梵穴离身往生阿弥陀佛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3:18:40 | 只看该作者
<敏感詞>法门需要长时间修持才能成就,业障轻的人在“颇瓦法”传经时就能得开顶徵兆,一般人在一到七天闭关中就可能开顶。与<敏感詞>法门比较,历代师对颇瓦法有不同的赞叹;“不经勤修就能得解脱”,“极乐世界在顶上三尺之遥”等等。

  4.“灌顶”的方便:无上瑜珈部完整灌顶过程中,开示了由初发心到成佛的整个次第,授以所需的各乘戒律,依传承加持及上师证量,将本尊佛四身智慧引入弟子身心,将四轮业气在上师本尊智慧光明加持下暂时不起甘扰,离念真性自然现前时依上师直指引见,得四灌顶,这就是“根灌顶”(就像教会你钓鱼);每日修持时能自己引进本尊佛智慧加持(就像自己钓鱼吃),自力佛力一如,能速证菩提。(但这必须灌顶上师修到这种证量,弟子虔诚有信心等因缘具足的情形下)

  5.内密六瑜珈“拙火、幻身、睡梦、净光、迁识、中阴”对治“六中阴”(即凡人心识在醒时、睡时、中阴等六种不同状态),转一切生活为道,完整包含了生脱死的整套修持。除了生时、醒时、睡时的修持,更详细指出死亡、中阴、投胎的完整过程。教导行者如何利用生时的修持,在这些阶段得到解脱。其中包括如何认出自己正处于死亡过程的四大分解,应修“迁识法”往生净土。如生时修大圆满、大手印、禅宗已有证量,死时八气分解的最后阶段,在真如法性现起时,如何“子母净光会”而证法身。将入中阴时如何得本尊接引往生净土。如生时已修成幻身如何在死时证报身。已入中阴时如何解脱往生至报身佛净土。如即将投生时如何择胎门,如何住胎修持。如何入、住、出胎都自主不迷。这整套教授揭开了生死的奥秘,及了生脱死的层层关卡、步步修持。生时的修持,等于买了层层保险。不似有些法门只顾到一个环节,并不完整,机会一错失又得再入轮回。当然只为自解脱,一法真若修成了,也不一定需要他法。但任何有心了生脱死的修行人,不论主修何宗如何用功,若不知这整套了生脱死的过程与应付方法,实在是自己的大损失。如果身为法师而不知,则在教化众生时不免缺少了度生的方便,因为每个信徒的因果业力不同,死亡时未必在理想的情况。(注:以上六瑜珈的“中阴”部份,读者可参考莲华生大士原著的《<敏感詞>度亡经》)

  6.大圆满“立断入本净(藏音“彻却”)”:一切众生,真如法性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真如体、相、用的法、报、化三身本自具足,不必向外驰求。但众生的俱生智和俱生无明无始混合在一起,所以不得解脱。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对一般根器者指有前行基础,累世有根基者也有例外),依上师直指引见,立断妄念之流,得见本净自性,亲见离开任何覆遮的自性法身为何物。得见后的修持关键在“念念见清净自性”,在当下的每一念能认知自性,一切烦恼生起当下即在这体性上解脱,离能修所修、一切戏论,无修整但也不散乱,是无修的殊胜修。得“彻却见”开悟就像盲人开了慧眼,再修“彻却定”而“见修双运”,就像开眼知方向后用腿走向佛土。

  其它法门多依文字思维,抉择空性为何物,建立信念见地逐渐松开执著,仍不离脑筋意识,只是方便未达究竟,而自性本体的胜义菩提心超越任何文句思想。龙钦巴祖师说,譬如人睡眠或昏厥,或罗汉灰身灭智,外界山河大地依然,可见外界色尘仍得离心自在…外尘惟心所现不过示人入道方便,非大圆满心髓究竟密意。

  “大圆满立断”不依分析思维推理,不是修无念无想定境,并非四禅八定,也不是参禅,而是在宽坦任运下,本净俱生智赤裸自显时认取,修成了能明心见性证法身。这种修法并非公开谈论的话题,需由上师亲自传授指导,边修边捡验,直到弟子开悟。

  7.大圆满“任运顿超(藏音“脱噶”)”,依“彻却”的“立断入本净”已明心见性,在得“见”住“定”,识得自性本体的基础上,再修“脱噶”。自性本来清净,但为业力粗浊气脉所扰,变成跛人骑瞎马,粗浊五根触五尘即黏缚取舍,生出妄心堕入轮回。“脱噶”将真心依智慧气脉,由体起用,可由父母所生肉眼,亲见佛性所显现的净相,现见自性五智光明、佛身、净土、坛城,得见微观世界的奥秘,生时在微尘中已渐显现诸佛刹土,证华严境界的不虚。自性本体与妙用如日与日光,本净自性如母,可由“彻却见”开显,“彻却定”证入。由自性本体自显的妙用境界如子,可由熟修“脱噶”而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