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上傳
封面: |
|
簡介: |
《佛说阿弥陀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
語言: |
中文 |
格式: |
pdf |
作者: |
净土三经之一 |
目錄: |
《佛说阿弥陀经》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其实是同一部经,不同译本。
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最基础最简单的修行法门。一心不乱也不像某些法师认为的那么高深。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不乱,不是清净无语,不是般若无相,是只要发心至诚,谁都可以做到的,对根性没有要求。不必由于一两个法师自行抬高修行门槛就信心动摇。
真实净土与心净土
净土有二,一为真实净土,一为心净土。
真实的净土什么样,我们这些不是再来的只有往生之后才能知道,因为我们都是生了重病,得了严重失忆症的佛。所以佛才用种种表法向我们描述真实净土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语言都是虚妄因缘所生,是无法用其直接描述净土的。如法修行净土法门,在往生真实净土前,会先证得心净土,使得我们在当下即可因修习净土法门而得到殊胜的果报,得阿弥陀佛神力护佑,消灭一切烦恼,常得安稳,虽由余罪未尽故仍受罪报而不觉其苦,之前不能闻法能闻,闻已能修,修即能得法益;若能于此心净土中发出菩提心,修诸功德,则命终往生净土见佛。而尚不能发菩提心大修功德的人,要当生往生则需要因缘配合。此生所修功德越多,往生对因缘的依赖程度就越低。所以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应当珍惜这一大好机会,每一分功德皆不唐捐。 [1]
很多同修修行过程中时常忧虑担心能不能当生往生的问题。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如法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得佛神力护佑,纵使不能当生去净土见佛,这一生所修也不会唐捐。阿弥陀佛和众菩萨会化现其身,接引我们去方便土,听经闻法继续修行,直到我们最终得至极乐净土。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