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上傳
封面: |
|
簡介: |
《道家内丹修炼秘笈》由玉昆子编著,结合其全真龙门派武道传承与内丹修炼经验,系统阐述道家内丹理论、修炼方法及养生智慧,融合武术、中医与道家哲学,是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典籍。以下从作者背景、核心内容、功法体系、理论基础、养生要点及修炼阶段等方面进行概要总结:
一、作者背景与书籍渊源
玉昆子(韩超):出身全真龙门派武道世家,祖父为 “铁臂沱南侠” 韩其昌,自幼习梅花桩拳、形意拳等,兼具武术六段、道教协会理事等身份,融合武道与内丹修炼。
内容传承:书中大部分内容源自韩其昌传授,结合道家经典与中医理论,强调 “性命双修”“武文结合”。
二、核心理论:内丹修炼的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与经络学说
以《黄帝内经》经络理论为根基,认为 “经络贯串全身,决死生、处百病”,内丹修炼需依托经络运行真气。
五行对应五脏(心属火、肾属水等),通过调节五行平衡实现脏腑气化,如 “肾水上升、心火下降” 达成 “水火相济”。
性命双修与天人合一
“性” 指心性修炼(修心),“命” 指生命机能修炼(炼气),需通过静功(如坐忘)与动功(如梅花桩)结合,达到 “形气合一、内外一体”。
强调 “人法天地”,模仿自然规律(如日月升降、四季轮回)设计修炼时序,如 “子时阳气生,宜练静功”。
三、核心功法:动功与静功体系
动功:以梅花桩为核心
五势桩步: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对应五行与五脏,通过姿势调节气血,如 “大势桩含胸拔肋,助肺气宣发”。
行步三法:扎法、摆法、撒法,结合步法变化练习攻防,同时带动内气循环,如 “扎法需意守丹田,气贯指尖”。
阶段练习:分 “身化”(外形规范)、“气化”(内气运行)、“神化”(神意合一)三阶段,强调 “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
静功:内丹修炼的核心步骤
小周天功法:以意念引导真气沿任督二脉循环,“从尾闾至泥丸,再降丹田”,需配合呼吸(如 “吸提撮闭”)。
八段锦与十二段锦:通过叩齿、咽津、浴面等动作调和气血,如 “叩齿三十六,集心神”。
内观与存想:闭目观想体内真气运行,如 “存想龙虎交媾于丹田”,助于排除杂念、凝聚元神。
特殊功法:十三太保功
属气功横练,包含端、推、开、合等十三式,强调 “运丹田之气至全身”,提升抗打击能力与内气外发。
四、中医与内丹的结合
脏腑气化理论
肾为 “先天之本”,藏精化气,修炼需固肾保精;脾为 “后天之本”,主运化,需通过饮食调节(如 “少食生冷,固脾阳”)。
病症对应:“肝开窍于目,目疾需调肝”“肺主皮毛,皮肤问题与肺气相关”。
气血与津液调控
气为阳,血为阴,“气行则血行”,通过吐纳(如 “六字诀”)调节气机,如 “嘘字诀泻肝火”。
津液为 “金液”“玉液”,需通过 “咽津”“漱玉津” 滋养脏腑,如 “玉液炼形可使肌肤光泽”。
五、养生要点:从日常到修炼
四时摄生
春宜发散(如 “早起广步于庭”),夏宜养阳(“忌贪凉伤脾”),秋宜收敛(“早卧早起”),冬宜闭藏(“勿妄泄阳气”)。
饮食与起居
忌生冷、过饱,“食不过饱,饮不过多”;睡前 “叩齿咽津”,睡时 “侧屈而卧,莫张口”。
居处需 “土厚水深,避免穿堂风”,室内明暗适中,“明多伤魄,暗多伤神”。
心性修养
戒 “七情”(喜、怒、忧等),“心不动则神宁”,通过 “静坐观心” 消除杂念,如 “心清则气顺,气顺则体健”。
六、修炼阶段与目标
初级:筑基炼己
通过动功(梅花桩)强筋骨,静功(调息)养心神,达到 “身体轻健,少病少恼”。
中级:炼精化气
以 “小周天” 为主,将肾精化为真气,沿经络运行,“气满丹田,温养胎仙”。
高级: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真气凝结为 “内丹”,形如弹丸,色同朱桔;最终 “阳神出窍,脱质升仙”,达成 “与天地同寿”。
七、警示与注意事项
禁忌:初学者需明师指导,忌盲目尝试 “河车搬运” 等高阶功法,以防 “走火入魔”。
误区:批判 “旁门小法”(如单纯采阴补阳、空想炼丹),强调 “真修需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 |
語言: |
中文 |
格式: |
pdf |
作者: |
玉昆子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