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5-5-6 16:58:56
|
只看该作者
【北歐神話】第十三章 海洋諸神 2 @- |6 _1 P4 S9 O! I1 L0 r# h
在北歐神話中,正式的海神是埃吉爾(Aegir),他是荒海之神,和那位身為夏之神、且兼為近海之神的涅爾德不同族。他既不屬於天之諸神的亞薩神族,也不屬於海與風之諸神的伐納神族,而是自為一族,以波濤洶湧的遠海為他的領土。他掌管海中的風浪,形象是一個老人,有長且白的頭髮和鬍鬚。當他到海面來的時候,就追逐海船,把船顛覆了,拉到水底下他的宮殿里。 " s' Y$ G4 T" o, k0 F
/ v# }6 M0 a: M* s8 [ ?" m& y/ e
【(另一說)埃吉爾是巨人族,為始源巨人佛恩尤特(即伊密爾)的兒子,又名赫勒爾(Hler,海)或蓋密爾(Gymir),居所在加特卡特的勒斯島;起初,埃吉爾並不服從奧丁,但是後來他被奧丁銳利的目光鎮服。正如前述,埃吉爾每年冬天都要為阿瑟加德的神祗們舉行一次宴會,他的宴會廳是用閃光的金子來照明的。埃吉爾有兩個機靈的僕人,費瑪芬格(Fimafeng)和他的妻子埃爾迪爾(Eldir),他們為埃吉爾招待客人。】
8 f8 U/ w$ g r# u- `/ ` ' |8 T0 r/ w2 v$ X, H$ t# O
埃吉爾娶自己的姐姐瀾(Ran,意為強盜)為妻。這位女神的唯一消遣是在危險的礁石旁撒網,捕取來往的船隻;她和埃吉爾一樣貪婪而殘忍。瀾又被視為海洋中的死神:凡在海中溺死的人,都被瀾帶下去,她有著像瓦爾哈拉一樣的宮殿,專門款待那些死者。因為她是很貪財的,所以溺海者必帶些金子在身上,說是可以獻給她,得她的歡心。 : f2 [. S; O# F( b$ X3 P$ [4 ~, c
% F+ _+ e4 A E5 E+ E
2 d- q3 S! u: v5 l
# R8 [1 w- T# z 埃吉爾和瀾生了九個女兒,名為揚波之女(Billow maidens);她們都有雪一樣白的胸脯和手臂、深藍的眼睛、柔媚妖嬈的身形。她們喜歡穿著透明的水色、白色、或綠色的紗衣在水面上嬉戲,有時她們的遊戲變成打鬧,則會互相揪頭髮、撕衣服、猛衝在礁石上,高聲呼號。但是除非她們的哥哥——風,先出來,否則她們是不出來的。這九個女兒又常是三人一組地出來;她們常常追逐在維京人的船旁,幫助他們到達目的地。 9 _+ _9 ~1 t6 y2 x7 y/ ^% U. P* h
7 U- i8 H0 i. }2 ?& {( x, { 【這九個女兒的名字是芭拉(Bara,巨浪)、貝蘿度格達(Blodughadda,血浪)、拜爾琪雅(Bylgia,怒浪)、都法(Dufa,靜浪)、赫佛琳(Hevring,高浪)、希明萊瓦(Himinglaeva,耀浪)、赫蘿恩(Hronn,卷浪)、庫爾嘉(Kolga,寒浪)、烏娜(Unn,揚浪),代表了海上的九種波濤。她們共同為奧丁生下了海姆達爾。】 / B& K/ Q1 \, C* j
3 I& I; a& Z& } q 因為海給北歐人的危險和損失很多,所以海神埃吉爾和瀾都是北歐人不喜歡的神。
/ U: b5 M' i' ^& m: } 5 ]+ M" [4 P; _, O7 ]3 I( o1 j U
除了這兩位主要的海神之外,又有次要的海神,都是長著一個魚尾巴的:在這一類中,女性名為Undines,男性名為Stromkarls、Nixus,或Necker。在中世紀時,北歐人相信這些小神常常到陸地上的鄉村中遊戲。有時他們坐在岸邊,梳他們那金色或綠色的長髮,彈他們的豎琴。 d7 Y; E, u2 N- w
! m7 `- K: g% i( b6 r; a) S% B5 l1 f
更次等的海神是人魚。有許多故事講到女性人魚是如何變成了鵝或海鷗。她們常把她們的衣服留在沙灘上,如果人們拾到了,就可以強迫那美麗的女人魚做他的妻子。 # O) J, b! ?. Q
$ }/ N* `1 S+ N) W 此外,又有居住在大河裡的女神,名為羅蕾萊(Lorelei)。因為據說她們常坐在羅蕾萊礁石上,故得此名。她們都是會唱歌的少女,常常用她們銷魂的歌聲引誘水手們迷亂而投入水中。 ( ?: L9 L3 W+ k/ P5 p6 M- s
! U. d6 E) r2 v7 T" j" X. v& j+ d2 E 據許多傳說,羅蕾萊們是萊茵河神的女兒,白晝潛伏水底,夜間出來高坐在礁石上,暸望往來的船隻。她們迷人的歌聲隨風吹入船上水手的的耳中,可憐的水手們便會迷失了本性,忘記工作,直到他們的船撞在羅蕾萊礁石上粉碎為止。能夠逼近著見這些少女們的,據說只有一個青年漁夫。他每天拋網的時候,常見一美麗女子唱歌,而且指點他應該在何處拋網才可得更多的魚。後來這漁夫忽然失蹤了;大概是被羅蕾萊拉到水底下做了永久的伴侶。
$ E8 X# x5 _' N ; Y+ k1 m1 T5 n; i* E8 H) l
又據另一傳說,則謂曾有兵圍住了羅蕾萊礁,想捉這些太會惡作劇的少女。可是羅蕾萊少女念了咒,所有船上的兵士都動彈不得。然後萊茵河水分開了,深可見底,有一輛綠車,駕以白馬,迎這些少女下去。然後河水就又恢復了原狀,兵士們也都能動了,然而少女們已經沒有影蹤。據說從此以後羅蕾萊礁上就不復見到這些迷人的唱歌的水神。
& Q) T# Q, X+ Z- \ - x1 B4 p) X1 ~/ ?8 U/ v3 V" S
# g: p( F$ ^7 U) Z9 D5 l2 o9 _7 |$ H0 J" b8 i; |
$ j; w4 D& I) ~3 z* x% F3 V:【北歐神話】第十四章 美與愛之神芙蕾雅
) l: u, s7 V2 W( ^ 芙蕾雅(Freya),北歐神話中的美與愛之神,是涅爾德的女兒。在日耳曼,她和神後芙莉嘉混為一談,但在挪威、瑞典、丹麥和冰島,她是獨立的神。 1 U7 X6 e; C8 E$ p8 @: E Y4 S
* y9 ^. n! z& y t, A6 c9 m2 b 當芙蕾雅和她的父親到阿瑟加德做人質的時候,諸神驚羨於她非凡的美貌,立刻將弗爾克范格(Folkvang)之地及一座名為瑟斯瑞尼爾(Sessrymnir)的宮殿給她住。這宮殿非常之大,能夠容納有芙蕾雅的軍隊那樣多的客人。
( w: d" x" r# F* _9 z7 W1 \ 4 d+ a* S- ^) F; F( I2 o$ q/ j" W
雖然芙蕾雅是美與愛的女神,可這並不專指著女性的美和兒女情長的愛情。另一說,她也有極純正的陽剛的性格,領導著女武神瓦爾基莉們到戰場上挑選戰死的勇士,一半的勇士歸她帶去,安置在瑟斯瑞尼爾大宮,這裡的一切待遇和奧丁的瓦爾哈拉相同。除了這些戰死的勇士以外,世間純潔的少女及忠實的妻子,死後亦得入此瑟斯瑞尼爾大宮,與所愛者團圓。這種生活是北歐的英雄的女子所醉心的理想生活,因希望入此宮而殉夫的女子,在古代的北歐人里是很多的。人們關於戀愛的祈求,芙蕾雅也會留心聽取。她經常儘力撮合那些戀人成為一對。 " ]; P2 @; `: m0 p+ Z
" w( S% M# V0 ?9 A 因為是代表英雄的陽剛之美,芙蕾雅的上半身是戰士的裝束,著金鎧、戴盔、執盾與矛,下半身方是平常女子的裝束。
4 u' y8 _% W* S- h( u5 ]5 [( s
+ K5 y/ R/ V- A, \$ K8 l6 ` 芙蕾雅也被視為大地的人格化。北歐神話是用了許多女神來代表大地各方面的現象的,現在這裡又是一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她的丈夫是象徵著夏日的奧都爾(Odur)。北歐神話又常用許多男神來代表太陽在四季中的各種現象,夏天的太陽已有伐利和弗雷作象徵,此亦為一例。芙蕾雅很愛她的丈夫,他們生了兩個女兒,一名赫諾絲(Hnoss),一名格爾塞蜜(Gersemi),是極美麗可愛的兩個女孩子,她們的名字也因此成為一切可愛可貴之物的通稱。 5 G5 e. X( p1 `1 d( U6 [
. S5 W7 f! u; d% x; ] Z) G' D& E 但是奧都爾的愛情卻沒有那麼專摯。和芙蕾雅同居一久,奧都爾厭了,忽然出門漫遊,不知所在。芙蕾雅孤寂地守在家裡,傷心落淚;她的淚水滴在石上,石為之軟,滴在泥中,深入地下化為金沙,滴在海里,化為透明的琥珀。經過了許多時候,不見奧都爾回來,芙蕾雅自己出門尋訪;她走遍了世界各處,且哭且尋,因此世界各處地下都有黃金。 % O' J. r5 D F6 e2 u/ S! H
& \+ b! p9 Q5 _' M N, }2 U
後來,終於在陽光照耀的南方的安石榴樹下,芙蕾雅找到了奧都爾,那時芙蕾雅的快樂就像新娘一樣。為紀念這安石榴,直至今日,北歐的習俗,新娘都是戴上安石榴花的。
* S2 J0 \# ?6 _; u" \2 N
3 @8 W0 k: n' x( L1 n/ Q 奧都爾又被視為「熱情」或「情愛肉慾之歡」的象徵;這便是芙蕾雅之所以緊追不捨的緣故。
1 M' x, I$ E- u- K' {8 `
, [; e+ p% p" K( h8 v8 { 芙蕾雅當然是極喜歡首飾的。她從侏儒處得了一根黃金(或稱珍珠)的項鏈【布里希嘉曼(Brisingamen,情熱)】,更增加了她的美麗。她這金項鏈從不離身,只借過托爾一次(為托爾喬裝芙蕾雅搶回雷錘的事),洛基曾設法要偷這金項鏈,幸得被守望神海姆達爾看見,才未成功。 8 }6 C8 F4 M& f& H( ?
; c2 H; m% S% m/ B2 J$ q
【這條布里希嘉曼項鏈是四個侏儒貝爾林(Berling)、德瓦林、格爾(Grer)和阿爾弗利克(Alfrik)造的。只要芙蕾雅戴上這項鏈,就沒有男人能抵擋她的魅力,所以她一定要拿到手;但侏儒們不要錢,卻要求芙蕾雅「陪」他們「做」四天四夜,於是芙蕾雅就「陪」他們「做」了四天四夜,才得到了項鏈。】
# o3 A' G+ ]8 d& f 9 F$ Q& I) r& {. L/ L3 }7 P% g. p
鷹之羽衣也是芙蕾雅的一件寶物。披上這件衣服,就可以變身為鷹。這件衣服曾經屢次借給洛基。 # G6 g7 ?( U* c( R6 m, E( f& \
7 ], c% W5 V2 R5 g( B 芙蕾雅常和她的哥哥弗雷同車出去,很慷慨地撒布弗雷的金車裡的花果到世間。不過芙蕾雅也有她自己的車子,由兩隻貓拉著。據說這象徵了柔和與肉感的貓,是芙蕾雅心愛的動物。
+ I* n# |3 ?) J( |- P: E $ _- ?4 |7 x: D0 q
雖然芙蕾雅的正式丈夫是奧都爾,可是和她發生過關係的卻也很多。自諸神以降的所有人,包括巨人和侏儒們都渴望得到芙蕾雅為妻。她的金項鏈就是這麼換來的。可是芙蕾雅不喜歡巨人,索列姆偷了托爾的雷錘,要得芙蕾雅來交換,雖然托爾親自去求,芙蕾雅卻堅決不肯。至於男性的神祗們,正如洛基後來罵芙蕾雅的那樣,都曾和芙蕾雅有過肉體上的關係。 / J" L% p" f& v6 z9 Q ~
7 l" o' z8 z6 I0 f7 P: o
# w' Y( k' c0 L+ E8 H0 A( W
, H% o) S; @" m9 C1 H" \. R. i
:【北歐神話】第十五章 真理與正義之神佛爾塞提
" E% S1 v) y! I$ W0 K, s3 B9 } 真理與正義之神佛爾塞提(Forseti,主持者)是光明神巴爾德和南娜所生的兒子,諸神中最聰明正直、最善雄辯的一位。當他出生後,神們就舉他為十二大神之一,且以為真理與正義之神。他的宮殿名為格利特尼爾(Glitnir,閃耀),銀頂金柱,遠遠地就可望見。 x6 S7 L+ f" A0 @) u/ D5 R) R
! p7 \- p! `0 w
他每天聽受諸神和人類的訴訟,定判決詞。他很公平,又善辯論,所以他的判決沒有一個人不心服;在他面前所起的誓,沒有人敢背叛,如果背叛了,就要受到他的正直不私的處罰:死。他又是立法者,據說北歐人最初的法律就是這位神訂立的。關於這點,有傳說如下:
2 v7 [ J, x7 j0 x. T2 }
% q$ o1 y: j ?- L 古代的弗里斯蘭人(Friesians)要創造一種大家共守的法律,特推舉了十二位最聰明的長老辦理此事。這十二位長老搜集了各部落和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作為法典的基本材料。這一步工作完成之後,十二位長老乃駕一小船,想找一個清凈的地方,細心研究那些材料。可是他們的船剛剛離岸,暴風雨就來了,小船被吹入海中,迷了方向,十二位長老也失卻駕駛的能力。 * x% a, i7 _# h( i3 ~, y
" D* e! p/ X! _9 v) R7 U$ Y9 g
於是這戰慄的十二位長老開始禱告,向佛爾塞提求援。突然他們看見他們中間多出一位,成為十三個了。這生客沒有說一句話,就坐在舵位上把舵,向波浪最高的地方前進,卻不多時,就到了一個島上。生客就離船上岸,十二位長老也跟了上去。生客又取戰斧擊地,綠草中立刻噴出一縷清泉。生客飲泉,十二位長老也學他的樣。於是他們都在草地上坐下。十二位長老開始審視這位生客,覺得他和他們十二個每人都有點相像,卻又實在是另外一個人。 " E$ b$ l+ I5 \4 [! `7 w# i
( D/ w3 B9 J' r/ k, T/ E' X/ a4 b2 h
突然生客發言了。他的話語始而徐緩,繼而漸快漸興奮。他在口述一部法典,很周到很巧妙地包括了十二位長老所收集的、各部落民族現有習慣風俗的一切優點。當說完的時候,這位生客突然不見了。十二位長老始知這位生客就是佛爾塞提,他親自來為他們訂定法律。於是他們叫這小島為佛爾塞提島(即Heligoland,神聖之島),永遠為北歐人所尊敬,【在此島上禁止一切戰鬥及流血之事】,就是維京人也不敢侵犯。
8 E& G( z% M+ r% f5 X 0 j" I0 z# f ~( c+ q: q
重大的審判,時時在這「神聖之島」上舉行。審判官必須先飲島上的泉水,以紀念這位真理與正義之神。這泉水亦被視為神聖,曾飲此水的牛羊也不得再殺。據說佛爾塞提只在春夏秋三季審判,所以北歐人在冬季不進行審判;他們以為陰沉黑暗的冬季不宜於光明正直之心存在,所以審判是不適合的。 . Q7 ?; t. F7 {0 S4 E: z( R; K
& }7 {8 y, i9 ~2 K# l7 @ 在阿瑟加德的神祗中,只有佛爾塞提似乎與「諸神之黃昏」無關;他不曾參加諸神的最後之戰。 0 a ]! c- L% F5 P& l! p
0 g5 ^+ T" Y/ J2 N
3 n. Z' y; M; I. B$ `* [& v+ m4 Z2 |4 g# ~- A% f4 e
* }0 P- ^/ W2 F$ K, S6 y4 k:【北歐神話】第十六章 命運女神
! k' p& B4 \- I2 B$ X 北歐神話里的命運女神統名為諾恩(Norn),她們不是諸神的隸屬,也不是他們的同僚;不是的,諾恩們的判決是連神也必須服從的。她們決定了諸神的命運,也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 s: Z9 ^: f6 Q; t8 x# P
4 w3 x% c/ u1 t4 }& g6 T 諾恩們是姐妹三個,大約是巨人諾爾維(時間)的後代;這個諾爾維就是女神諾特(夜)的父親。當諸神的黃金時代告終,罪惡漸漸發生在這宇宙之中,甚至連阿瑟加德也將不免的時候,諾恩三姐妹就在大梣樹伊格德拉修旁邊出現,定居在烏爾達泉旁——這是諸神天天舉行會議的所在。據有些神話學者說,諾恩三姐妹的職務是以將來的罪惡警告諸神,告誡神祗們珍視現在,而且還告訴他們全部過去的歷史。 ; g8 g7 @- n# K8 j5 J" G+ N3 V
/ \% y4 Q" @% _8 _; O 這三姐妹名為烏爾德(Urd)、貝璐丹迪(Verdandi)、詩蔻蒂(Skuld),分別代表了過去、現在、未來這三種時間。她們的主要任務是織造命運之網、每天從烏爾達泉中汲水澆灌生命之樹伊格德拉修,並在樹根上壅培新土,務使這聖樹永遠新綠而活潑。或謂她們尚有一工作,是看守那些掛在生命之樹枝頭的青春之蘋果,只許綺瞳來采,防止別人偷竊。 $ `, p! z6 o0 Z2 `$ C
! k; ~2 E+ o5 Y4 D: |1 C 諾恩三姐妹又飼養了一對鵝,這是世上鵝的始祖。有時,諾恩們亦自己化成鵝到地上來遊戲,像人魚一樣在各湖沼河川中游泳,時時將未來的事情指點給人類。
& H: h' Y0 K$ {. @3 a- q / a% b+ n0 n% T: N% W
諾恩們有時織出了很大的命運之網,一端起於極東的高山,另一端則入於極西的西海。網的線很像羊毛,顏色卻隨時不同,如果有一條自南而北的黑線,那就是死喪的標記。她們投梭織造的時候,常在唱一種莊嚴的歌,似乎她們並不是依了自己的意志而織造,卻是盲目地在遵從、執行著「萬物之主宰」(Orlog)的意志;「萬物之主宰」乃是宇宙間的永在律,最古老且最高的力,是無始無終的。三姐妹中的烏爾德和貝璐丹迪是好性情的人,至於第三位詩蔻蒂,脾氣卻不大好,常把快要完成的網撕得粉碎,隨風飄散。
/ M# R4 X2 e( \5 O1 t2 ]( N U/ P F, S4 _
因為這三姐妹是代表了時間的三種狀態的,所以長姐烏爾德是老而衰頹,常常向後回顧,似乎念念不忘過去的什麼人或什麼事;二姐貝璐丹迪則正當盛年,青春、活潑、勇敢,目光直向前方;至於小妹詩蔻蒂呢,通常是密密地躲在面紗後,不示人以真相,臉向著的方向和烏爾德相反,手裡拿一本書或一捲紙,都是不打開,以表示未來是神秘不可知的。
+ ^" m9 i) b; z5 X2 ] `; ] ? 0 ]1 |+ I+ W" K$ f7 Z3 V9 ]
每天都有神來找這三姐妹談話,問以各種事情,求她們給以指點。甚至奧丁自己也常到烏爾達泉邊聽這三姐妹的忠告。除了關於諸神及奧丁自身的命運以外,諾恩們有問必答。
" `2 n- s. R5 N4 j* j) O/ m1 z 4 ?- y+ {, \2 {7 ^
和諾恩們有關的傳說,以諾恩納格斯塔(Nornagesta)的故事最為有名。這故事的梗概略如下述: 6 M, }6 Y/ z7 }3 c/ {9 ~
% z+ {! z; T0 O
有一次,諾恩三姐妹閒遊到丹麥,在一個貴族將生第一子的時候,她們進了這貴族的家,而且直入產婦的卧房。烏爾德許諾初生嬰兒將英俊而勇敢,貝璐丹迪許以其將成大富人和大詩人。詩蔻蒂還未及言,貴族的鄰人已聞此奇蹟,蜂擁而至,擠滿了一室,竟粗暴地將她推下了坐椅。於是詩蔻蒂怫然不悅,站起來說道:她的兩個姐姐的慷慨是徒然的,因為她將許諾這新生嬰兒的生命只和床前的小蠟燭一樣長。
& J5 B; D6 S4 |- F" q0 C3 G7 Q0 u
6 L; D$ r% }+ p3 q. j3 v 那小蠟燭業已燃燒過半,眼看就要燃盡了。母親抱住嬰兒,心都碎了;烏爾德不願自己的許諾被這樣取消,而又不能使她妹妹的話收回,乃取此小蠟燭吹熄之,遞給那母親,吩咐她珍藏著,等到將來有一天她的兒子活得厭倦了時,再取出來燃完。 4 d1 e; |$ L4 d; A- ~- Y
% ]" F/ N! n6 ^% i! f 為了紀念諾恩們,這個孩子就取名為諾恩納格斯塔。母親謹藏著那半截短燭。諾恩納格斯塔英俊勇敢,大富且為大詩人,一一如諾恩們所言。長大成人後,母親乃將攸關生命的殘燭給他,告知原委,藏於他的琴中。 - }5 W* x, U0 o9 y3 P( p
7 z! n4 w9 Q. z1 ?( B: i
諾恩納格斯塔老了,可並不厭倦生活;他的詩人之心常葆青春,勇敢而且活潑。他活了三百多年,直到奧拉夫國王強迫人民信奉基督教的時候,還沒活倦。奧拉夫也強迫這位老人受洗禮;而且為了要給民眾看到命運女神的預言不足信,又強迫諾恩納格斯塔取出那珍藏了三百多年的殘燭來燃燒。不料燭盡之時,諾恩納格斯塔也倒在地上死了。
4 D( V8 ^# l1 H5 Y7 E, X" u& z1 _; [
( P' S4 v- j' p8 c/ }, ~2 u8 { 即使在基督教的時代,命運的權力也還是不可動搖的。
8 y+ m, T; T! N; Y, k8 m
/ D9 I9 c: F8 s( k7 N, r. g1 U0 F 諾恩們有時亦被稱為伐拉(Vala),或稱女預言者。「預言」這種神秘的能力,在北歐人看來,是只有女人才有的。伐拉們的預言有著至高的權力,且不能詢其理由。相傳羅馬大將德路蘇斯【Nero Claudius Drusus,奧古斯都皇帝的小兒子】曾遇到一個伐拉,被告以不可渡過萊茵河,後來德路蘇斯果遇反攻而大敗。伐拉又曾預言德路蘇斯的死期,不久之後他果然墮馬而死。 0 h$ n" R% o) e* l6 y
: @* W% @9 ~* `, H/ g) R, P 這些女預言者又名為Idies、Dises,或Hagedises,大都住在森林裡或古墓中,而且常伴隨著侵略的軍隊。她們騎馬在先,鼓勵戰士們衝鋒,並從俘虜身上吸取血液。北歐人又相信每個活人都必有一守護靈(Fylgie),伴隨他終生,這守護靈或為人形,或為獸形,但除非在將死之時,不可得見。 % l/ ~7 F2 L; M. N: F9 T
+ }, ]+ d% r. ~* v 諾恩們的喻意是很明顯的,但有些神話學者仍將諾恩們視為原始人對自然現象的解釋,以為諾恩們是空氣的象徵,她們所織的網是雲,而撕破的網則為被風吹散的雲。在有些傳說里說諾恩們中的小妹詩蔻蒂是死神或冥王赫爾之化身,又有一說則謂詩蔻蒂也是女武神之一。 6 y6 Q1 M8 u% S% n) ?+ b
5 r; f+ R5 t, w( k1 `' }) q
}- F' ~% d5 g' @* i% I+ B2 s* B- L$ h
' S6 ?0 J. |! D: T4 D
:【北歐神話】第十七章 火與惡之神洛基
) N# Z& h* J9 q! [( `$ o9 M3 j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到很多關於洛基(Loki)的故事。這位神一般來說是象徵了宇宙間的惡勢力,可是北歐人又給了他別樣的性格,所以搞得很複雜。
( v5 O' a; h- J, ^# |
( f4 y0 e& H" B: {- ^ 最初,洛基只是灶火(別於雷這「天火」)的人格化。火是能為人造福,亦能為人之禍的;洛基也是這樣。他的行動最初是善惡兼半,並且那惡也並非出於故意,只是「無心之惡」而已。這時的洛基是一位善神。但後來,洛基的「無心之惡」,漸漸成了有意為惡;他成為神與魔的混合品,那時候,洛基便成為代表惡勢力的神了。最後他終於成了阿瑟加德的叛徒。
^" w5 R+ U! J) c# u; G. L
$ W9 W2 _' x% A2 u# K! `/ F 當洛基還是善神的時候,他象徵了「生活之精神」;但當他後來成為惡神的時候,則又象徵著「生活之誘惑」。如果和托爾對比的話,那麼托爾是北歐人活動的象徵,而洛基是消遣的象徵。托爾和洛基曾經常結伴,就是因為北歐人認識到「活動」和「消遣」在生活中都是必要的。托爾常是誠懇而忙於工作的,洛基則對所有事都以遊戲的態度處之,終至養成喜歡作惡的習慣,變得自私、詐譎。他所代表的惡是世上最普遍而且起先不大使人嫌惡的尖刻狡猾和愛開玩笑的惡,因此,洛基最初仍為阿瑟加德的諸神所容納,並為神的會議中之一人,且諸神又不幸常聽從他的提議。
$ _. J2 v1 \. s - `: p& {9 s) Z, J
關於洛基的身世,古代詩歌中有多種說法。或謂他是奧丁的兄弟,或謂並無親族關係。據後一說,則還在奧丁出生之前,洛基就存在了,也就是宇宙間最原始的物質的人格化;他是霜巨人伊密爾的兒子,兄弟是赫勒爾(海)和卡利(空氣),姐妹是可怕的海之女神瀾(見第十三章)。而在這種說法中,洛基是被視為「地下之火」的。但別的神話材料中又有第三說,認為洛基是巨人勃爾格爾密爾(就是那個在伊密爾被殺後、流血成洪水時唯一逃生的巨人)的兒子。 2 V; r3 W2 F3 p
/ X _5 L- i e/ W
洛基的第一個妻子是古莉特(Glut,熾熱),生下兩個女兒:愛莎(Eisa,餘燼)和艾米莉亞(Einmyria,灰)。現在斯堪的納維亞的主婦們看見燃旺的木柴在灶中爆響,還說是洛基在打他的女兒。他的第二個妻子是安格爾波達,生的孩子就是芬利爾狼、世界之蛇尤蒙剛德和死亡女神赫爾(見第六章)。他還有第三個妻子,名叫希格恩(Sign),生了兩個兒子,納爾弗(Narve)和瓦利(Vali,和奧丁與琳達的兒子同名,但不是同一個人)。因為被視為惡神,所以北歐人對洛基只有畏懼,並無敬奉,他也沒有廟祀;在象徵著火的這一方面,他有時又被看作代表了夏天的炎熱的太陽光,農人們常稱大熱天為洛基種橡實,亦謂水被日光晒乾為洛基在喝水。
7 P4 [( K+ A* l2 Q' M, I+ ` 1 [: f4 J) D9 a, O6 p/ K7 `
洛基的故事常常摻雜在別的神的故事中,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許多。現在只把他獨有的故事略略敘述如下:第一個故事還是說好的方面的洛基,第二個故事則敘及洛基的下場。 & g k$ A0 u/ U! r+ l+ y" X
( v4 T$ \/ E$ u1 k; p6 R
巨人斯克爾姆斯利和一個農夫賽棋,巨人贏了。他們本來賭有彩頭,現在巨人就要取去他的彩:農夫的獨子。可是因了農夫的要求,巨人允許寬限一天,讓農夫把那孩子藏起來,如果巨人找不到,事即作罷。 , S& v8 x+ n- B. A' a" P) [; `- n
" m/ e; ^ }8 Y! a. I& j
農夫乃祈求奧丁幫助他。奧丁在天上聽到了,就親自下來,將農夫的孩子變成一粒麥子,藏在大麥田中的一棵麥穗上。
1 ]0 W; S8 a, z4 e
6 n8 p, L: K5 z& g 次日,巨人斯克爾姆斯利來了。在農夫的屋子裡找不到那孩子,巨人拿了一把大剪子就往外跑。到了麥田中,他用剪子分開那些麥稈,終於找到了奧丁藏著孩子的那棵麥穗,就剪了下來。奧丁在天上早已看見,趕快從巨人手中搶下那孩子變的那粒麥,仍還原為孩子,交給農夫,說他——奧丁已經無能為力。 ! a: {! [. t$ |2 L
$ S7 S3 X% q* r; j& p 巨人又寬限一天,再給農夫一個同樣的機會。
: c- N3 L7 J( S0 l5 ?# b
# W* T; ^0 J& {/ a" m6 g" o7 Y% C 這次,農夫則去祈求海尼爾的幫助了。海尼爾將那孩子變為池中一隻鵝的胸前的一根細絨毛。可是巨人在次日來時,看見了這隻鵝,就猜到了其中的把戲,立刻把鵝頭咬下來,如果不是海尼爾手快,則變成絨毛的孩子早已跑進巨人的肚裡去了。海尼爾把孩子還原,交給農夫,也說他沒有辦法了。 9 D4 ~' G8 G3 u! {0 ^, [2 x
& X" G- [) k# |
於是巨人第三次寬限,再讓農夫試第三次。 8 g0 w2 Y( ]. d1 N ]
. f8 M8 F6 s8 |+ A5 p% a, K$ U; i9 [' }/ Y
/ f1 m$ O& \$ l/ c7 j2 u ' ~7 R( j# O, Q, k# K4 h
農夫現在只好向洛基祈求了。洛基將這孩子帶到遠遠的海邊,將他變為小小的鰈魚肚子里的一粒小小的卵。但是他知道巨人的利害,就在海邊等著。巨人果然來了,手裡拿著釣具。洛基緊跟著。巨人釣了一會,釣起一條鰈魚來,恰就是藏著農夫孩子的那一條。巨人剖開魚腹,在無數的卵中找了半天,居然又找著了農夫孩子所變的那一粒。
( A& z) ^3 j" \3 c' J
4 C4 r- R3 J; e5 L2 u! w! ? 洛基情急之下,便從巨人手裡搶過那粒卵來,立刻還原為農夫的孩子,叫他快跑,並命令他必須穿過旁邊的一個船庫,而後隨手把門帶上。巨人斯克爾姆斯利也立刻跟在後面追;當他也跑進那船庫的時候,頭卻撞上了洛基預先埋設的一支木樁,便跌倒在地上。乘這機會,洛基趕快砍斷了巨人的一條腿,但是斷腿自己能動,移到巨人身邊,快要接上了。洛基也是行家,知道這是魔法,便趕快再砍斷巨人的另一條腿,在斷腿與身體之間投下鐵片和燧石,這就破了巨人的魔法。
" l0 ^: d! {6 x! X5 o4 n( m( K& D & p, {1 V% G- M6 h
巨人既被殺,農夫的孩子遂得安全。農夫從此認為洛基是最有本領的神。這就是第一個故事;而下一個故事中的洛基則充滿了惡作劇式的詭詐,結果使阿瑟加德的諸神在天上流血,促進了「諸神之黃昏」的降臨。 / P( o# `* S, t: M% e
, J' H0 H5 V# E( j+ `- T2 ` 雖然諸神有了那神奇的虹橋碧佛洛斯特,又有可靠的守望者海姆達爾,可是他們還覺得不夠,深恐一天霜巨人會打到阿瑟加德來;他們打算再建一座城堡。
. B, I5 i7 C* d
) p8 F0 ~( H' w+ {3 F" v 就在他們正在計議如何建造的時候,來了一個面生的建築師,願意承造這座堡,但要求諸神以太陽、月亮以及美神芙蕾雅為報酬。諸神大怒,以為這個建築師太狂妄了。但是洛基提議,不妨姑且答應,但要給他最嚴酷的條件:一是須在冬季之內完工,二是除了那建築師和他的馬斯瓦迪爾法利(Svadilfari)之外,不準有別人幫忙。
b* L- f# g3 }2 d% p8 f! X0 P0 Q , `& B/ s4 O0 f% k. n3 L6 I. z
這樣苛刻的、看來不可能的工作,建築師居然答應了。他白天建築,夜間搬運石頭。工程進行得很快,不久就完成了一半;到冬盡的最後一天,只剩一個拱門了。而這一點小工作,當天晚上那位建築師是一定可以做完的。
, H! G( ^5 k. ~ 7 J) o3 B* C2 \- u
眼看太陽、月亮還有美麗的芙蕾雅都要不保了,諸神都埋怨洛基;如果洛基不想個補救之策,諸神會殺了他。 ' e% u8 F; \4 A2 v, X2 ], p
6 y$ q3 _$ {0 b3 K) @ 這時,洛基的狡猾又有用了。他跑到那匹馬——斯瓦迪爾法利搬運石頭的樹林里,斯瓦迪爾法利正拖著一段極大的石柱。洛基變為一匹母馬,從黑暗中衝出去,對斯瓦迪爾法利作春情的嘶鳴。因為這母馬是很美麗的母馬,而它的嘶鳴又是那樣淫逸,所以工作中的斯瓦迪爾法利就丟開了石柱去追趕母馬了,建築師的喝止也沒有效果。變成母馬的洛基很巧妙地往森林深處跑,斯瓦迪爾法利在後面追,建築師又在後面追斯瓦迪爾法利,就這樣把整整一夜浪費了【又據一說,洛基變的母馬與斯瓦迪爾法利交配,遂生八足天馬史萊普尼爾】。 9 N. Y9 E1 R$ c3 K; v: T6 x
2 Q% W. P, ?' C* p6 }. N3 Y9 N
1 v0 j- X# E" g6 l2 ^
* I# J# g% |% u
這位建築師不是凡人,而是太古時代殘存的一個無名霜巨人的化身。他回到阿瑟加德,暴跳如雷,責罵諸神不該使用詭計;他幾乎殺了諸神,幸得托爾趕了回來,一雷錘將這霜巨人打死。
5 t, m# l+ F2 P$ g* C/ `1 a, s/ X
& x. v4 ?- d9 p4 j 這一次,諸神僅是依靠詐術和托爾的強力才救了自己,這兩者都不是阿瑟加德的榮譽所能堪的。他們很憂慮,知道他們的「黃昏」之日是一天一天地逼近來了。
6 q8 R8 v9 _' E# i4 n * d% Y- T# Y& X$ Y
此後洛基又做了許多惡事,直到被稱為「不義的洛基」。可是諸神還勉強容忍他;而他使詭計殺了光明神巴爾德這件事,終於激起了諸神的公憤,接著他又變成老太婆索克,不肯為巴爾德流淚,以至巴爾德不能從冥間回來。於是諸神斷定在洛基身上已經沒有絲毫的善,便把洛基驅逐出阿瑟加德。 1 U6 E, H$ j* ]- G3 p& U
9 C5 w% ]& b1 W2 S* O
海神埃吉爾知道阿瑟加德的諸神正為巴爾德的死而哀悼,為洛基的惡行憤怒,特備了盛筵,請諸神到他海底的宮殿里遊玩。諸神欣然去了;可是在歡樂的宴會中,他們突然發現洛基也在,像一個黑影似地在他們左右前後。諸神生氣,斥洛基出去;洛基報以怒罵。正鬧得不可開交時,洛基又殺死了埃吉爾的侍者費瑪芬格。於是諸神怒起,將洛基趕出宮殿。 9 H% q' y& p1 }- q/ h- P4 {
( Y$ Z9 Y k4 d( N) Q 騷亂告一段落,諸神再度入座,不料洛基又偷偷跑進來了。他的罵聲充滿整座宮殿;他數說諸神的不義、他們的閨房不潔,最後還對希芙女神說出穢污的話來了。這卻激怒了托爾;若不是看在筵席之上不便流血,托爾早拔出了他的雷錘。洛基知道對方的厲害,趕快逃走,不敢再進來。
3 S' ^" w- V. i m( M% w, ` 8 }7 C/ ]7 q7 j- Z: ]
經這一次,洛基知道自己再沒有回阿瑟加德的希望了,並且料到諸神一定會追殺他,他就跑到山中,造一茅屋,有四個門,終日大開著,準備萬一之時逃走。他預定好計劃,如果諸神來捉他,他就逃入近旁的大河,變成鮭魚。但他又想,假使諸神織了海之女神瀾所用的那樣的網,他還是不能倖免。洛基就來自己織一個網,預先試驗一次。 . i* t3 T5 D) M) A& a
2 `; X( s0 i2 p, J0 B
網剛織了一半,洛基就看見奧丁、托爾和克瓦希爾(Kvasir,見第七章,現存傳說的又一矛盾之處)遠遠地來了。他將半成的網投在火中,就逃出來跳進河裡,變成鮭魚,藏在兩塊石頭中間。奧丁和托爾看屋裡沒有洛基,正沒有辦法,克瓦希爾卻瞥見了那個沒有燒完的半成的網。這個聰明的小東西立刻聯想到洛基也許是打算變魚,提議到近旁的河邊去找。但是洛基躲在河底的大石頭下,網不起來。當幾個神拉起網,正待再投下水的時候,洛基一跳,企圖出水逃走。他第三次跳得很高,幾乎就逃掉了,但卻被托爾在空中捉住,逼他現了原形。 2 Z# D: ^! Z9 W) Q0 ^
9 y9 B" j1 A( n- ^! k1 \
諸神將洛基禁錮在地下的洞穴中,用他的兒子納爾弗的內臟作為繩索。納爾弗是被他兄弟瓦利所撕殺的,諸神因此處罰瓦利,使之變成狼。這些被當作繩索的內臟緊緊地扣住了洛基的手腳,使他仰面躺著。諸神怕這些繩索還不夠堅固,又施法將其變成鋼鐵。
$ J3 p5 z: W, r Z " ~9 j: F: U" g% P
女巨人斯卡蒂,作為冰冷山泉水的人格化,是洛基(地下之火)的死敵。她把一條毒蛇縛在洛基頭頂上方的岩石上。蛇的毒液滴下來,剛好落在洛基不能轉動的臉上。但是洛基忠實的妻子希格恩也立刻來了,拿盤子接住了毒液。直到天地末日,「諸神之黃昏」到來時,洛基從囚禁地逃出來,和霜巨人等聯合起來,毀滅了阿瑟加德的時候為止,希格恩總是守在洛基身邊,高舉著盤子承接毒蛇口中滴下來的毒液。但偶爾盤子滿了,須得去倒空,當希格恩離開她的崗位的時候,蛇的毒液就要落在洛基臉上。那時這位惡神痛極了,便奮力掙扎,想要脫逃。他把山谷都震動、地都震動了;震駭人們的地震就是這樣來的。
2 k5 ?% U2 O B" R+ q, K+ q$ I) c
6 x- Y- n9 L% p+ W# _, I 在這個傳說里,斯卡蒂的毒蛇的毒液乃是象徵了山中的冰泉,泉水時時從岩縫中滲入地層,和地下火相遇,就蒸發為蒸汽向上冒,且成為地震。這在冰島等地是常見的現象。所以,在這一點上,洛基是地下火的人格化。 A* G) e3 h1 d# k2 I
% e. Q `, a! g( b" p
. c" X- ]9 N; ]* ^/ a
" X# r$ ]4 j4 y* y' f
2 e% N9 u1 c( R/ Q% E' V, d+ G:【北歐神話】第十八章 神之使者與守望者 ; Y# R" U$ E/ U2 g) M, H
赫爾莫德(Hermod)是奧丁的兒子,善飛行,因此成為奧丁的特別侍從,專事跑腿的工作。他又是諸神的使者,有什麼送信的事,都是他的責任。奧丁的無敵之矛岡格尼爾常由赫爾莫德荷著,他也是除奧丁之外唯一能騎那八足天馬史萊普尼爾的神,平時這馬除了奧丁之外是誰都駕馭不了的。奧丁曾賜盔甲給赫爾莫德,遇到打仗的時候,他就穿戴起來;據說他雖是文職的「行官」,可是也喜歡戰爭,常常和瓦爾基莉們到戰場上揀選戰死的勇士帶到瓦爾哈拉宮中。平時他出門送信時則帶一杖,名為加姆班泰因(Gambantein),作為他的職務的標記。
2 G7 c# ] O- k/ l& e
7 S* c& _2 Q6 K9 r( P* i" w* w$ G" T' r 赫爾莫德的故事多和各神有關,已散見於前;而他自己獨有的故事則為奉奧丁之命到芬蘭去尋找預言者羅斯希奧夫(Rossthiof)詢問未來之事。在這個故事裡則說是羅斯希奧夫預言光明神巴爾德將被謀殺,而且預言奧丁須得娶琳達為妻,方能再生一子報仇。
/ n- r. {% A- J% o
& A$ l* _9 l+ p% S* I6 z% D6 p! X) e9 T5 A3 ~( L
而亞薩諸神中另一位沒有代表著什麼自然現象的神,就是虹橋的守望者海姆達爾(Heimdall)。他是奧丁與九個女巨人所生的兒子。【這九個女巨人就是上文所述的「揚波之女」(見第十三章)們,】一天她們在海邊躺著休息,被奧丁看見,遂同時並淫之;後來九人合而共生海姆達爾【……怎麼做到的……】。在剎時間內,以大地之力、海之濕氣、及太陽的熱量為營養的海姆達爾立刻長大成人,於是便到阿瑟加德找他的父親。 0 {3 i8 u4 ?5 U7 X. y
% U2 R: \1 ` ` 那時,諸神剛用水、火和空氣建築了虹橋碧佛洛斯特,正好在物色一位可靠的守望者,以防霜巨人從此橋攻入阿瑟加德。恰好海姆達爾來了,諸神一見就同意任命他為虹橋的守望之神。為了使海姆達爾成為最好的守望者,諸神就給他最靈敏的耳朵,能在橋上聽見地面上草生長的聲音,或是羊毛從羊背上生長出來的聲音;又給他最好的眼睛,能在黑夜裡看見千里外的事物,此外又使他像鳥一樣不需睡眠。【但他也有自己的宮殿希敏約格(Himinbjorg,天衛之宮)。另外,他的馬叫古爾托普(Gultopp,金頂)。】 7 u' |7 t$ g. k `5 B# l( V
5 Z0 J& b+ y$ s( n8 H @' x
海姆達爾的武器是一把快刀和一支號角,號角名為加拉爾(Giallar,呼喊者,or 歌唱者)。如果看見有敵人來,他就會吹這號角,那聲音天地冥三界都能聽得。海姆達爾有時將此角掛在生命之樹的伊格德拉修的高枝上(此時那角就是新月),有時則沉在密彌爾的聖泉中。他常穿白色的服裝;而且最特別的是他有一口金牙齒,故又有別名叫古爾林塔尼(Gullintani,金齒者)。
( q( d# T) |9 p; V
T5 }) \! e( V1 O/ X' e+ ^$ n% U 當洛基尚未被逐出阿瑟加德的時候,有一夜,他溜進了芙蕾雅的卧室,想偷她片刻不離身的布里希嘉曼項鏈,可是卻被在虹橋上觀望的海姆達爾看見了。他立即去捉拿這個賊,和洛基變形鬥法,最後終於捉住了他,取回芙蕾雅的項鏈。這件事是洛基所深恨的,所以後來「諸神之黃昏」到來,洛基從囚禁處逃出,殺上阿瑟加德之後,便與海姆達爾苦戰,同歸於盡。 $ }2 O4 a: F. Y: I/ @) f
" o) N# T1 C& B1 I6 U 海姆達爾又名為利格(Rig)。關於這個名字,有一個故事,是北歐人對社會中的階級之由來的想像。 ) n" \* F9 \ Y! _8 h' x
) c1 Y2 s9 B. [. ^4 ?# k 據說海姆達爾有一次到地上遊歷,在海邊看見一間破茅屋,住著一對老夫妻,名叫艾(Ai,曾祖父)和愛達(Edda,曾祖母),他們用粗劣的食物招待海姆達爾。海姆達爾自稱為利格,在這戶人家住了三天,每天晚上都睡在老夫妻的中間。後來,愛達生了一個皮膚糙黑、身材粗陋的兒子,取名為薩爾(Thrall,奴隸),長得很壯實,喜歡做笨重費力的事。他娶一個醜陋的姑娘瑟爾(Thyr,女奴)為妻,那也是一個丑而粗壯的女子。他們生了十二個兒子和九個女兒,子又生孫,所有「奴隸」階級的人都是從他們傳下來的。 . `- ~2 b- c9 M; ^# W3 I
7 @8 o6 o, J; j2 e 自稱為利格的海姆達爾繼續向前走,到一片耕種過的土地上,在一個農夫的小康之家住下。這家的男主人名叫亞菲(Afi,祖父),女主人名叫亞瑪(Amma,祖母),他們用很好的食物招待這個客人;海姆達爾住了三天,每天晚上都睡在夫妻的中間。後來,亞瑪也生一子,紅髮紅臉,取名為卡爾(Karl,農夫),長大後善於農事,後娶一妻索娜(Snor,兒媳),生下十二個兒子和十個女兒,是為農民與牧人,即「自由民」階級的祖先。
5 l, ^& v" n6 E) X . R5 B, ?6 R6 X _
海姆達爾第三次的住處,是在一個體面的堡寨內,主人是一對夫妻,男的名叫法迪爾(Fadir,父),女的名叫莫迪爾(Modir,母),穿得很講究,招待客人的食物也非常精美。海姆達爾住了三天,每天晚上還是睡在夫妻的中間,然後就回去了;不久,莫迪爾生一金髮的兒子,皮膚潔白,英俊瀟洒,取名為雅爾(Jarl,貴爵)。他長大後,喜愛的是鷹馬和狩獵;這時海姆達爾就又出現在他面前,認他為兒子,將自己的名字「利格」給他,使他成為自己的繼承人,又教他魯納文字,並勸他去取得自己的地位和光榮。於是雅爾在戰爭中獲得許多土地和財富,後娶赫希爾(Hersir,領主)美麗的女兒愛娜(Erna,活潑)為妻,生下十一個兒子,是為斯堪的納維亞諸邦王室及貴族之始祖。
9 N) U% o8 ]$ n 2 f3 i: \' b5 ~- G
這個故事,表示了北歐人強烈的階級觀念。他們認為階級乃是神創立的,並且正如虹橋有三色,由水火氣三元素組成,人類的階級因此也有三個:身為統治者的貴族、被壓迫的奴隸,以及中間的「自由民」性質的農民。
* `# X" T3 P1 O# V: @! P3 C% X" ] . z1 c" @) c/ @1 c) K
3 o+ N& @2 M! D+ B
- K4 ?8 @: K! F+ R0 {" ?$ k: _. G2 r6 B2 e6 ~) G9 _1 C& w
【北歐神話】第十九章 女武神瓦爾基莉 - h3 S \ M2 {. v: S3 s I
第三章中已經說過,奧丁有一隊侍女,名為瓦爾基莉(Valkyrie,女武神)。這些少女或是奧丁自己的女兒,如有名的布倫希爾德(Brynhild,or
9 T$ w( l! b r2 K& F# P% {伯倫希爾);或是人間國王的女兒,或為敬奉諸神的貞潔少女。瓦爾基莉們和她們的馬,或謂均為雲的人格化,她們閃光的長矛則象徵閃電。古代的北歐人相信這些女武神是奉了奧丁的命令,到世間戰場上挑選勇敢的戰死者,帶到瓦爾哈拉宮殿中享樂,以備將來「諸神之黃昏」降臨時,和諸神一起參加那最後的決戰。 6 T! n& C7 A) Z3 i
" k+ e* d4 p0 F7 e) }9 J
這些瓦爾基莉都是美麗的少女,有著漂亮的白臂酥胸和飄揚的金黃長發。她們戴著金盔或銀盔,穿血紅色的緊身戰袍,拿著發光的矛和盾,騎小巧精悍的白馬。這些白馬馳驟於空中,奔過那道長長的虹橋,不僅背負著它們那美麗的主人,而且也要背負戰死的勇士。在戰場上,垂死的勇士們接受了瓦爾基莉們最後的死亡之吻,就這樣被帶到瓦爾哈拉去了。因為瓦爾基莉們被視為雲,所以馬的鬃毛間又被設想成能夠落下霜和露,因此這些馬也受到人們尊敬。在北歐人看來,瓦爾基莉們和她們的馬都是有惠於人類的。【而北極光有時亦被認為是瓦爾基莉們驅馬在夜空中賓士時鎧甲閃耀的光芒。】 - e& k5 t+ D2 W) ], q
; h% d! V4 [3 ^. {! s8 u& p 瓦爾基莉們不單在陸地的戰場上挑選勇敢的戰死者,她們也到海上,從沉沒的大龍船里挑選將死的勇敢的維京人。在瓦爾哈拉宮殿中,這些維京人享有和陸地上的勇士同樣的待遇。據說維京人如果看見瓦爾基莉站在龍船的桅頂,便知道他升天之時已到,於是這些不怕死的維京人就會狂歡著,等待瓦爾基莉的死亡之吻。 8 ~* a: A" [" v" ?
# y9 m% I6 l4 L( }8 |" I
至於女武神的人數,各種傳說的說法不一;最多是十六個,最少是三個,但一般則說是九人。又有的傳說中說她們的領袖是愛神芙蕾雅或命運三女神中的詩蔻蒂。 : L6 U) ]! R3 J+ B( {
- @3 A' [' n1 r! z# ~6 @ 【補充:因各種版本的傳說不同,瓦爾基莉們的名字也有差異。現將所有見於記載的名字盡量列舉如下: 0 \, O2 C) Y1 U' c0 i
. T9 v' q% d. B" c 亞爾薇特(Alvit)、布倫希爾德(Brynhild)、潔蘿露爾(Geironul)、潔爾詩科古爾(Geirskogul)、格蕾(Goll)、格恩達爾(Gondul)、古娜(Gunn)、古絲(Guth)、海芙約特(Herfjotur)、赫爾薇爾(Hervor)、希露德(Hildr)、 & W' Z$ V! C4 u) q/ K
荷拉德古娜(Hladgunnr)、荷拉斯古絲(Hlathguth)、赫蘿克(Hlokk)、荷瑞絲特(Hrist)、密絲特(Mist)、奧爾露恩(Olrun)、蘿塔(Rota)、蘭蒂格瑞絲(Randgrith)、拉絲格瑞絲(Rathgrith)、瑞吉蕾芙(Reginleif)、希格德莉法(Sigrdrifa)、希格露恩(Sigrun)、詩嘉古爾(Skagull,奧丁的斟酒侍女)、斯克嘉莉德(Skeggjald)、詩蔻蒂(Skuld,命運女神)、斯薇法(Svafa)、斯露德(Thrud,托爾的女兒)。 # c+ L! [/ B3 W
. F* s- }6 n9 M# x5 E 其中布倫希爾德可能等同於希格德莉法。另有一說,侍奉恩赫里亞(Einheriar)們的是荷瑞絲特、密絲特和斯露德三人。又,瓦格納《尼伯龍根指環》中提到的九位女武神除布倫希爾德外都是他原創的,和傳說沒什麼關係。】
% \9 K5 E" z, k$ p/ n4 t9 B" A 0 Q' H3 V+ ?. Y+ S& X8 N% e, Y) O
平時在天上的瓦爾哈拉宮殿里,瓦爾基莉們的職務是侍侯那些在瓦爾哈拉宮殿享福的戰死的勇士們。每次傳餐,她們就脫下血污的戰袍,換上雪白的長衣,露出美麗的臂膀,拿出天上的酒肉來請這些恩赫里亞們盡量啖飲。這樣的生活,正如前面所說,正是每一個勇敢的北歐武士醉心嚮往的。
0 G& a) g0 t8 ]- X
3 k! H, ^& k2 {+ [, q+ W0 \ 瓦爾基莉們也常到世間遊玩。那時,她們披上鵝毛的羽衣,化為天鵝;遇見清澈的溪流時,她們常常會脫下羽衣,到水中洗澡。那時,若被人看見,藏起她的鵝毛羽衣,便可以留她住在地上。若要強迫她為妻,也可以辦到。據傳說,有三位瓦爾基莉,奧爾露恩(Olrun)、赫爾薇爾(Hervor)和荷拉斯古絲(Hlathguth)就曾這樣被拉普蘭國王的三個兒子留住作妻子,經過了九年,她們方才飛回天上。
9 e9 d, d" T+ k K" d; s+ F / r5 `4 F2 @$ r& O* f
但最有名的瓦爾基莉和人類戀愛的事情自然當屬布倫希爾德的故事。有一種說法,布倫希爾德是奧丁的女兒,且為女武神之領袖,她的丈夫就是北歐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希格爾德(Sigurd)。我們以後還要詳細談到。
3 y! r. x5 H( ^0 t3 r9 B/ G ! o9 Y$ r0 E, A% s: u. u
; E6 t* n$ d4 B8 b7 d; [. k9 H$ X8 O
1 V) a$ S& i0 j1 _1 {! r【北歐神話】第二十章 冥世神話及死神赫爾 & t5 s& y+ h( y4 |& n$ @2 }, b# t! w
死神赫爾(Hel,或Hell,就是英語「地獄」的詞源)是洛基的女兒,生於寒冷北方的尤騰海姆;是奧丁將她打入了尼弗爾海姆,使其管領幽冥世界。她是死神,又是冥土之君。 6 p2 F' M6 U9 G
: Z. v* x3 `7 i6 M5 O
赫爾的國度,即所謂冥國,北歐人以為是在地下,須在極北的寒冷黑暗之地走上九天九夜的崎嶇道路,方能到達。冥國的大門離人間極遠,有名的速行之神赫爾莫德騎了奧丁的八足天馬史萊普尼爾,尚且跑了九個日夜才到達吉歐爾(Gjoll)河。這條河是尼弗爾海姆的邊界,河上有鍍金的水晶橋,用一根頭髮吊住。守橋的是猙獰的枯骨莫德古德(Modgud,戰狂 or 厭戰者),凡要過橋者,須先讓他吸血,作為通行稅。死後的鬼魂大多是騎馬或坐車通過此橋,這些馬和車是火葬時隨同一起燒了的。北歐人通常在死者腳上穿一雙特別堅固的靴子,因為到冥國的九天九夜的崎嶇道路須得有一雙好靴子才能對付。這靴子特名為「赫爾靴」。 * U/ K0 P! {6 o$ i! [4 G' z
; D5 V) U+ h+ w- n3 v( F2 i/ X 經過吉歐爾河,乃有一鐵樹之林,林中只有鋼鐵的樹葉,地上不毛。過了鐵樹之林,則至「赫爾之門」,有可怕的血斑巨犬加爾姆(Garm)守著,它蜷卧在名為格尼帕(Gnipa)的洞窟之中。這可怕的妖魔只有用叫做「赫爾餅」的食物才能買通它。在「赫爾之門」里,是刺骨的寒冷與深遠的黑暗;其中有如嘶嘶沸騰的大鍋的聲音,那是赫瓦格密爾泉奔涌之聲。除此之外,又有冥間九河,其中名叫斯利德(Slid)的一條,河水中流淌著鋒利的尖刀。 - g+ f, }" D3 p4 T" _) [
" _' p& h n1 j5 M( t 再往前走,就是赫爾的宮殿埃琉德尼爾(Eliudnir,悲慘)。赫爾愛吃的東西是「餓」,她的餐刀是「饕餮」。她的男僕名為「遲緩」(Ganglati),女僕名為「怠惰」(Ganglot)【他們走動得極其緩慢,以至於沒人能看出他們在朝哪個方向移動】,卧室名為「毀滅」,床名為「憂愁」,窗帘名為「火災」。赫爾有許多房間收容每天從陽間來的客人;她不但接收一切殺人犯和冤死鬼,也收容那些不幸沒有流血就死去的鬼魂。凡是老死和病死的鬼魂也都到赫爾那裡;此所謂「病死」又名「草柴死」,特指那些平凡地死在床上的人而言。 * M7 h' G( |/ ~7 u2 y
4 Y* u. g- V$ K4 e/ l3 T
【補充:赫爾的樣貌十分可怕。她繼承了父母左右各半的形態,身體的半邊是承自洛基(神性)的、美麗可愛而又充滿活力的女性形象,而另半邊則是承自巨人的、醜陋畸形腐爛衰朽的軀體。或又謂她的膚色是一半潔白如雪,另一半漆黑如夜。】 0 y) z6 C8 e- }7 a c9 z# _
4 w$ E% I. K3 R
雖然赫爾對待那些生前不曾作惡的鬼魂還算和善,可她的國度終究是無趣的地方,古代的北歐人都不願意去。他們都不願「草柴死」,男人們都願死在矛下,或死在海中,因為這樣死的死者有被瓦爾基莉挑選到天上享福的可能。女人們也都願意為丈夫殉葬,一同被火化,因為傳說中在天上芙蕾雅也有一座大宮專門招待這些愛人。至於那些生前作惡多端或生活醜惡的鬼魂,則被貶入死屍之壑納斯特隆德(Nastrond),受冰泉的浸泡和毒蛇的咬嚙。在那裡受了許多痛苦之後,又被投入赫瓦格密爾泉,於是毒龍尼德霍格就暫時不咬生命樹的樹根而來啃他們的骨頭。 6 _/ C- U) I, l& _
$ L) p$ O0 [; \; ?+ z9 P
赫爾也常常到人間世界來。她騎著三足的白馬,當發生瘟疫的時候,如果一村中死了一半人,人們就說赫爾是用了耙,如果死了全村,則說她是用了掃帚。北歐人又以為死者的鬼魂會常到人間來看他的親人,而死者的親人的悲歡也常會影響到死者的靈魂。有名的民歌《艾吉爾與艾麗絲》中說已死的丈夫要他的妻子常常微笑,因為哭泣使他的棺中充滿了血滴,而歡笑則使棺中產生了玫瑰花。 O7 J; g3 C5 n
/ W/ l* W% @6 r" g+ `
* X- J0 l7 x' ]$ _" I% T9 l
, d( E/ I3 W: f( r' v8 h/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