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50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D] 【翻译】Sherryl E. Smith个人网站死神牌的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11: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ottravey 于 2022-10-31 11:39 编辑

源网站:https://tarot-heritage.com/from-trionfi-to-majorarcana/death-la-morte/
Death | La Morte

最早的塔罗牌死亡牌,如 Visconti di Modrone 牌所示(图1),可能有点可怕——肉伸展在骨头上,裹尸布粘在肉上,内脏被暴露出来。怎么会如此?谁愿意在周六下午与朋友在快乐Trionfi游戏中看到这一点?实际上,这是15世纪艺术中最热门的趋势:令人毛骨悚然(macabre)的品味,这个词特指腐烂的尸体和附着腐肉的骷髅。让我们看看这种趋势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如何启发了塔罗牌的艺术。






01-modrone.jpg (43.92 KB, 下载次数: 39)

01-modrone.jpg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11:2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ottravey 于 2022-10-31 11:43 编辑

始于1347年的黑死病,几乎夺走了欧洲人口的30%到60%。当活着的人来不及埋葬尸首,腐烂的尸体变得随处可见,整个家庭都被困在自己的房子里,为了避免被邻居感染而死去。对腐烂尸体的痴迷,是应对(心理)创伤的一种方式。这种艺术趋势在十五世纪早期到中期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塔罗牌被发明;此时中世纪文化正在朝着对个体的人文欣赏过渡的时代。对死亡的强调,从“死亡是从罪恶的世界被释放”,转向了“死亡终结了个人个性、重要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01-modrone2.jpg (43.92 KB, 下载次数: 27)

图1 死亡

图1 死亡

02-plague-perugia.jpg (382.34 KB, 下载次数: 0)

图2黑死病

图2黑死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0-31 12:28: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21:40:58 | 只看该作者
自前·基督教时代以来,覆盖着腐烂肉体的活骷髅形象,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蓬勃发展。死者离死亡日期越接近,骨头上的肉越多,尸体回来干扰活人的能量就越大。死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人所有的肉体都腐烂了,只剩下一具干枯的骨架,才算完全死去。在那之前,具备与活人的互动的可能性。让麻烦的拜访者(指死人)休息的最好方法,是将尸体烧成灰烬,只余干枯的骨头。  (《Caciola》第5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17:47:5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毛骨悚然的艺术十分流行,以至于你无法预料在什么样的艺术里面看到它们。在绘制于1380年代的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手稿里面,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旁边是一个死去的尸骨。虽然说在圣经故事中没有提到任何遗弃尸首,也没有任何伊甸园故事中有类似描述,但是这可能象征了亚当的罪过使得人类失去永生。灰色的皮肤覆盖着骷髅,与维斯康提死亡牌很类似。

三个生者和三个死者,是早于瘟疫(黑死病)就存在的主题。这个主题最早出现于13世纪早期,并且在整个14世纪到15世纪早期的视觉艺术中,流行度直接飙升。根据那个故事,三个贵族到森林里面去打猎,遇到了三个活生生的尸首,腐烂程度各异。这些尸首说了一个迷因:“你们现在的样子,是我们过去的模样;我们现在的样子,是你们将成为的模样。”这幅画是对这个故事的一种扭曲。一位教皇、一位主教和一位国王,遇到了三具尸体,穿戴和他们一样的帽子来模仿他们。
这把我们带到了另一类令人沉迷的晚期中世纪艺术——死亡带走所有阶层的人。

贵族、教会公职人员,以及其他精英团体的成员,努力试图保持一种神秘感,以使得他们与普通人类区分开来。黑死病打开了普通人的视野,使得他们知道国王、主教和诸侯同样也会痛苦的死去,身上布满腹股沟腺炎,就和任何普通农民一样。死亡带走任何阶级的人们——从坐在王座上的国王到他工场的劳工,这样的图像在15世纪非常流行。

在这个绘画中,死亡将他的箭矢指向一棵树,其上的水果是所有阶层的人,按照传统的三个等级排布:统治阶级,由皇帝、贵族和骑士构成的统治阶级顶端;教皇和其他教会公职人员在中部;而工薪阶层在底部。


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显示了死亡带走任何类别的人,这在许多中世纪晚期的壁画、架上画以及书籍插图上出现。

活生生的骷髅,骨头上害残留着血肉,且内部器官外露,拉起任何阶层人们的手:商人、学者、主教、枢机主教、国王。我们能知晓第一个死亡之舞的绘画,在1424年被画在巴黎无辜者之墓(La Cimetière des Innocents)的墙上,死亡说“活着的人,可以确信的是,无论你耽搁多久,你总会有一天与死亡共舞。”死亡之舞的墙上壁画,描绘了在公墓实际发生的表演。一个演员穿着描绘着骷髅架子的全身套装,会从藏骸所冒出来,然后与装扮成社会不同阶层(从教皇到劳工)的演员一起跳着舞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11:0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ottravey 于 2022-11-15 11:06 编辑

当死亡牌被打出的时候,胜利游戏/塔罗游戏(game of Trionfi/Tarocchi)就成为了死亡之舞。

以上图像还显示了塔罗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其他重要主题:死亡作为可怖收割者(Grim Reaper),以及死亡在马背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11:07:04 | 只看该作者
kottravey 发表于 2022-11-15 11:05
当死亡牌被打出的时候,胜利游戏/塔罗游戏(game of Trionfi/Tarocchi)就成为了死亡之舞。
以上图像还显示 ...

被夹了好多啊,什么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18:00:13 | 只看该作者
死神牌历史翻译.pdf (5.9 MB, 下载次数: 1)

本来想要一点一点搬运上来的,奈何词检测通不过,只能试着附件添加了。

请自行下载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ottravey 于 2023-2-6 18:06 编辑

此外,顺便打个广告——
秘学拾遗第一期
线上塔罗读书会报名

导言
读书会,英文seminar,常常音译为“习明纳”。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建议译作“席明纳”,其在《留英记》中说:“seminar简单的可以译作讨论会,但是讨论会这个名称还传达不出它的精神。‘席’,大家围坐一团讨论问题;‘明’,把问题讲明白、听明白、弄明白,‘纳’,大家都从讨论中有所收获,这是对传统治学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精彩注解。”即“席学、明辨、纳新”。
这个席明纳,通俗的叫法就是“读书会”啦。这是当下大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本次也愿意效仿席明纳之法,来组织大家一起学习韦特塔罗的经典著作。读书会强调自学与讨论,自愿加入,欢迎旁听。
由于本读书会规则会比较严格,作业比较繁重,跟不上的同学允许随时退出。

读书会基本情况

主文献
  • 瑞秋·波拉克《塔罗全书》
  • 罗伯特·M·普莱斯《塔罗的历史学、符号学和占卜学》【节译,阿尔法亮译版】。


(英语好的可对照原书)


时间
预计2月10日准备,2月17日正式开始,共6周
周六晚上8:00-9:00(待讨论)。
地点
QQ群,
群号:426767292
进群密码:韦特

参与方式
申请加群,开始前群投票确认并领取群称号,未及时确认者将清退。
读书会提供电子版阅读材料(中文+英文)、请自行准备韦特塔罗牌(普及韦特、百年韦特、亮彩韦特等皆可)。会带大家一起阅读,但更主要的是自主学习。
鼓励大家积极讨论,需完成作业和读书笔记,最后一周逐人交流分享。

读书会要求
  • 保持谦逊的态度。
  • 能够客观看待塔罗和不同流派观点,不会站在一派立场攻击另一派。
  • 课程讨论全程公开,群内部分聊天记录可能会因教学原因在原文发布,如需匿名请务必告知。
  • 读书会资料与讲义全程免费公开,不可拿做商用。



关于读书会笔记
笔记做强制要求。
当然,坚持每一节都做笔记,你的收获是会非常不同的。

心得笔记
在QQ群【塔罗笔记】文件夹内上传文件,标题格式为xxx的《读书会第X周 XX的笔记》。写的好的笔记会在群中共享。
说明:这个笔记不是我要看,是你们自己记录知识点和疑问用的,所以没有固定格式和字数要求,只要你们自己看得懂就OK。当然,如果希望和别的同学交流,还是要写的清楚一些。我也会把自己的笔记分享上来。因为这本书有一定难度,不记笔记的话怕大家跟不上。 习惯手写笔记的,也可以用照片形式上传。

读书讨论
在QQ群【读书讨论】文件夹内上传文件,标题格式为xx的《读书会第X周讨论:XXX(讨论话题)》。


读书会开始之后也继续接受报名,但要求提前预习之前读过的内容,跟上进度。
所有报名的同学默认同意上述条款。
再次强调:此为小班读书会,不是授课!!
学习永远是长久、艰辛,精彩绝伦的事业。在本次读书会中,没有人能够保证你学会塔罗——除了你自己。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