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 
   | 
| 簡介: | 
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杨庆堃是)对中国宗教进行功能分析之第一人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精装) 
 
(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 
 
名人推荐: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提供了中国自身文化的重要信息,阐述的是对中国社会有着极大影响的宗教、祭祀仪式和信仰。对此,杨庆堃从众多的历史和人类学的资料,特别是地方志中发掘了详细而客观的证据。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表明了宗教的仪式和信仰是怎样成为中国社会,包括家庭、阶级、民间团体、行业、经济活动和朝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所有的这些阶层、宗教和社会都是相互影响,又互为支撑的。宗教的传统同时又是个人以及社会道德的基础。他所有的这些贡献,都对我本人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欧大年(Daniel L. Overmyer)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杨庆堃的这部著作是研究中国的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杨氏从众多的历史和人类学的资料,特别是地方志中发掘了详细而客观的证据,证明了宗教的仪式和信仰是怎样成为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宗教和社会各方面相互影响、互为支撑,同时证明了宗教传统构成了个人以及社会道德的基础。 
 
——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 
 
这部著作是中国宗教研究中最新的尝试:试图把中国宗教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并将其思考和实践融合进社会。迄今,……因为杨氏的书,社会学传统在此到达了一个顶峰,他使中国宗教成为一个实体。 
 
——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研究中国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 
 
全书对中国宗教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与阐述,详细考察了中国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信仰,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和儒家学说的关系,描述了中国社会与宗教的整合状况。本书试图回答: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组织中,宗教承担了怎样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生活和组织发展与存在的基础,而这些功能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实现的?  | 
| 語言: | 
中文  | 
| 格式: | 
pdf  | 
| 作者: | 
杨庆堃(C. K. Yang)(1911-1999),华裔美国社会学家。  第一位从宽广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及历史传统的宗教社会学家。原籍广东南海。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纽约商报编辑、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回国后,1948年起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广州近郊鹭江村从事农村社区的调查工作。1951年再度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任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19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社会学系。  | 
| 目錄: | 
荐序(欧大年) 
代 序 
自 序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家庭整合中的宗教 
第三章 社会和经济团体中的宗教 
第四章 民间信仰的公众性 
第五章 历史视角下中国宗教的政治作用 
第六章 天命的运作 
第七章 政治伦理信仰:“以神道设教” 
第八章 国家对宗教的控制 
第九章 宗教与政治反抗 
第十章 儒家学说及其仪式中的宗教面向 
第十一章 宗教和传统道德秩序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中的弥漫性和制度性宗教 
第十三章 1949年以前宗教在中国社会中角色的变化 
附录1 8个地方主要庙宇的功能分类 
附录2 
制度性宗教VS.弥漫性宗教?——关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讨论 
译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