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angwlk 于 2025-11-1 03:28 编辑
實際上「是否需要了解西方神話故事」這件事,在塔羅學習圈裡確實有不同流派的看法。下面我幫你整理一下比較平衡、實務導向的觀點 一、要不要了解西方神話? 建議了解,但不必死背或硬學 塔羅牌的象徵系統來自很多文化的混合,其中**西方神話(尤其是希臘與埃及神話)**的確佔了一定比例。 了解這些神話故事,能幫助你: 更深刻地理解大阿爾克那的原型意象(例如皇后、力量、節制、惡魔、星星等牌,其實都與神話人物的象徵有關)。 看懂許多塔羅藝術作品裡的圖像隱喻(不同畫派的塔羅牌往往融入神話人物)。 提升你的「直覺閱讀力」,因為神話本身就是潛意識與集體原型的語言。 舉例: 「力量」這張牌的女人與獅子,象徵赫拉克勒斯(海克力士)的馴服本能。 「節制」牌常對應希臘的虹之女神伊里斯(Iris),象徵連結天地、人神之間的平衡。 「死神」牌有時對應冥王哈迪斯的轉化之力。 這些神話讓你讀牌時更有畫面感與故事性,而不是只停留在「關鍵字」。 二、可以參考的書(講塔羅與神話關聯的) 如果你想深入這個方向,可以看看以下幾本: 《塔羅原型:榮格與神秘學的對話》(Jung and Tarot)– Sallie Nichols → 非常經典,用榮格心理學角度分析塔羅與原型、神話之間的關聯。 《Mythic Tarot》(神話塔羅)– Juliet Sharman-Burke & Liz Greene → 這副牌及書以希臘神話為核心,每張牌都有對應的神話人物,是最直接的教材之一。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千面英雄)– Joseph Campbell → 雖不是塔羅書,但深入理解「英雄旅程」這個原型後,塔羅的大阿爾克那會變得更有脈絡(愚人旅程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英雄旅程)。 三、關於「碎片化時間」學塔羅 你的直覺非常對。 塔羅並不太適合只靠碎片化時間學習,因為: 它需要持續的內省與整合(像冥想一樣), 而且塔羅的象徵是「系統性的」,如果斷斷續續學,很容易失去整體架構。 比較好的方式: 把每天 15–30 分鐘集中學一張牌,做筆記、感受圖像。 不一定要一次學很多,但要「每天一點點深入」。 閒暇時可以碎片化地複習或觀察生活中的對應情境。 總結 「塔羅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象徵語言的熟悉。」 神話是理解象徵語言的重要輔助。 但塔羅的重點是「內在對應」——不是背神話,而是透過神話喚醒你心裡的那個原型能量。 只要你保持好奇與開放的心,慢慢體會,神話自然會在你的閱讀中活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