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死海古卷
7 w9 y/ W0 B% A 要了解死海卷的意义,必须知道近百年来欧美对圣经批判的历史。 % z K% m2 g/ N7 f4 {
自从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之後,基督教就面对了一连串的批判。
! e2 Q5 D5 @2 r" q# D 文艺复兴的开始,与十字军东征有密切关系。当初教皇鼓励十字军东征,主要的动机是希望消灭政敌、减少内部的冲突。 3 N- L, a# O8 Q3 k
十字军东征,确实达成了消灭军阀的目的。许多有名的将军,再也没有回来。教皇确实利用这一个运动,重振了教廷的权威。 ( }% h- E4 ], E D8 L
但是那回欧洲的十字军,却带回来巨大的改变。为什麽少数十字军,带来这麽大的改变呢?原来欧洲自从西罗马帝国因为黑死病和北方蛮族的侵略崩溃後,教廷因为各地有教堂,在无政府的社里,自然的取代了西罗马帝国,成为欧洲唯一有组织的政府。
x% O7 X4 K { 但是可悲的是,从前罗马帝国争夺帝位的坏传统,也自然的被教廷承袭下来。这个坏传统,自从凯撒起,就一直绵延不断。每次新皇帝只有一种方法产生:就是老皇帝被谋杀,诸将军互相拼斗,得胜的强者继任帝位。 " _0 v3 ~3 v0 C; w' F
於是教廷内部就充满了争夺教皇的黑暗手段。任何组织一旦和<敏感詞>挂钩,就容易腐败。教廷也不例外。於是就把欧洲带进黑暗时期。
- }. |7 F7 s2 B, [ 这些使用阴谋夺权成功的教皇,怎麽肯让外界认识真像?所以从那时起,就把解释圣经的权力,统一归到教皇的手中。任何人不得解释圣经。并且除了钦定的教士,任何人不准阅读圣经。
* u+ f0 B/ i* ~0 w% K, J 这个规定,一直沿继到一九六六年,才在第二次梵帝冈议中给废除。 ' _3 w0 B9 |1 o$ ?- c. x6 m$ j" ^& \
十字军东征回来的人,却曾经去过教皇过去权力不及的偏远地区。在那里,人们仍然保持了基督信仰的传统。圣经更是活活的成为基督徒信仰的中心。这些不受教皇统治的旧信息,带给欧洲人相当大的鼓舞。他们开始
3 h% W/ f+ Q' {0 D; g 质疑教皇的权威。连教内部都不能不起来改革。於是有了马丁路德,成立了抗罗宗。他的成功,一方面是由於德国贵族希望摆脱教皇的控制。一方面得力於他对圣经的解释和翻译。忽然之间,圣经又成为大众都可以阅读的书籍。里面记载的许多事迹,再度成为大众争论和相信的目标。 8 X' h1 u# { Q- p
前文曾经提到圣经预言的准确应验。当时教外的大众,发现圣经里有不可置信的预言。这些应验,是历年来基督信仰的中心。好比基督要生在那里,基督要怎样受难,他的内衣要被人抽签、他要被人钉十字架、他胸口要流出水和血、等等。这些应验,都让世人无法反驳。
- K! D; I2 q- L 而更希奇的是但以理书。这也是历世历代争论最多的一卷圣经。因为里面不但说到耶稣的受难,还预言了耶稣以後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例如但以理书第二章的金像,提到两只铁腿。按照但以理书的解释,这代表罗马帝国後来要分裂。然而罗马帝国分裂,是耶稣之後叁百叁十年的事。康士坦丁大帝,毅然决定把君土坦丁堡建成他在土耳期的基地。而把西罗马交给他的手下管理。 % w3 f3 x2 N8 M' l$ \
但以理是耶稣之前七百多年的人物。他怎麽可能知道罗马帝国要分裂?这是不是只是解经学者弄的玄虚?只是玩弄文字的结果?当然,圣经已经成为一本公开的书,任何人都可以进去自已研究。社对这种批判圣经的理论,无法接受。何况但以理书不只有第二章提到欧洲将要分裂成两大帝国。到了第八、九章,更细数从玛代波斯起,经过亚力山大大帝、希腊帝国、分裂成个区:波斯、中东、罗马、埃及。而8:21预言了亚力山大大帝要英年早逝。8:9又用以色列作为坐标,指出了以色列国西北方的势力,要得到最後的胜利。这就清楚预言了罗马帝国的兴起。
+ g' l, V1 K1 u, L a9 ~4 T 解经学者又从但以理书第九章里,找出了预言耶稣钉十字架的日期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些事,都是反对信仰的圣经批判学者无法解释的。 3 u) g% h3 q3 J% G9 C+ X, c! i
於是就有了圣经考古学。当时的假设是:但以理书的写作日期,必然在这些历史发生之後。他们的假设,把但以理书写作日期,定在耶稣之後四百八十年。因为但以理的预言,至少要在那时写成,才知道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他们还指出但以理书有五种不同语言。於是假设但以理书是在不同的年代,在历史发生之後,用预言的体裁,写成骗人的但以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