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後由 Delilah 於 2014-12-7 19:54 編輯 
 意境还是不错的,只是感觉这一篇的比喻显得有些僵硬了,语言可以再精炼一些。反复作为一种修辞不要用的太多,否则会有冗余感;或者创造一种结构,把反复融合到诗的整体构架中(不过这种修辞现代诗中用的不多),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穆旦先生的《赞美》(这里节选部分):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一种贯穿始终的结构里,反复这种修辞就可以带动诗歌的节奏感了。诗歌作为整体还是要讲究结构性的(后现代诗派除外),所以使用的时候还是斟酌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