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雜感] 如水的佛陀,如火的悉达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我们注视佛陀,我们可以注视到止水般的宁静。
但当我们把目光往更早时期移动,我们注视着觉悟之前的佛陀,我们看到一个极端苦行数年的悉达多,我们注视到炽热如烈火的悉达多。
悉达多从29岁开始出家寻求,35岁彻底觉悟,经历了六年的极端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以"不成正觉,不起此座"的决心静坐冥想四十九日终成觉悟。
是什么促使他实行极端的苦行?能驱动一个生命如此极端压制自己的生存欲望和物质欲望的力量,绝不可能是一种微弱的驱动力,必定是一种极端强烈的驱动力,只有生命中最强烈的驱动力才可以驱动一个生命承受住烈火煅烧的肉苦,让我们为这股驱动力寻找一个最近似的词语:渴望。
在佛陀成为宁静的佛陀之前,佛陀是一个有着极度强烈的渴望的寻求者,不是渴望肉眼可见之事,他转过身去,背对世间一切肉眼可见的渴望,用他全部的气力,单纯地渴望最高的真理,渴望终极的答案,渴望彻底的觉悟,在Ra资料的话语体系中,我们可以说,他单纯地渴望寻求太一无限造物者。
请注视着他的渴望,请记得这渴望,请记得觉悟之前的乔达摩·悉达多,请记得强烈渴望终极真理的乔达摩·悉达多。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六年持续的强烈的寻求渴望,这份天量的愿力,最终显化了悉达多成为佛陀的现实。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渴望就是悉达多洞开真理之门的钥匙。
当我们注视着宁静如止水的佛陀,记得有炽热如烈焰的悉达多,那是佛陀所走过的道路,也是我们可以追随的道路。
—————————
让我们同时注视耶稣的一生,注视着耶稣的内心,看到他对于造物者的无比热烈的爱,这股爱和悉达多寻求觉悟的强烈渴望是同质的,
我们可以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他们走过了一段火焰般的寻求道路,这股火焰是对那无可言说之终极的纯粹渴望。
—————————
如果说太一无限造物者以惊人的浩瀚之爱创造了世界,那么按照宇宙中美丽的对称性原则,若祂的儿女们以同等热度的爱之渴望寻求祂,便可以找到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