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籍上傳
| 封面: | 
   | 
 
| 簡介: | 
《先秦诸子与楚国诸子学》以《汉书·文艺志》分诸子为“九流十家”的理解为基本框架,立十章而每章对应一家,分别考察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十家学术在先秦的面貌尤其是在楚国的流变,视野开阔,有助于认识先秦诸子学和中国学术思想的整体面貌。  | 
 
| 語言: | 
中文  | 
 
| 格式: | 
pdf  | 
 
| 作者: | 
高华平  |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先秦儒家与楚国学术 
第一节孔子与楚国 
第二节七十子及其后学“游楚”考 
第三节楚地出土简帛与儒家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楚国儒家思想发展的地域文化特点 
第二章楚国道家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论老子、庄子的楚文化属性 
第二节战国中期楚国的道家思想——环渊及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考论 
第三节战国中后期楚国的道家思想——由詹何看先秦道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战国后期楚国的道家思想——鹖冠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 
第三章“三墨”学说与楚国墨学 
第一节“三墨”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二节墨学在楚国的传播及楚地的墨家学者 
第三节楚地墨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第四章论先秦法家及楚国法家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先秦法家思想的根本特点及“开山祖” [1]  
第二节法家思想的形成及吴起的法家思想特征 
第三节楚国法家的思想演变及其影响 
第四节论商鞅之后六国无纯粹之法家 
第五章先秦名家及楚国的名辩思潮 
第一节名家的名称及其思想特点 
第二节兄说、田巴、桓团、公孙龙及名家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楚国的名辩思潮 
余论 
第六章阴阳家学说及其在楚国的传播 
第一节由竹帛《五行》看儒家与阴阳家的关系 
第二节阴阳家与五行家之异同 
第三节阴阳家学说与楚国的关系 
余论 
第七章纵横家的发展及其在楚国的活动 
第一节鬼谷子的籍贯及纵横家的出现 
第二节纵横家的学说及行为特点 
第三节纵横家在楚国的活动及楚国的纵横家 
余论 
第八章农家源流与楚国的农家学者 
第一节先秦农家源流考辨 
第二节先秦农家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农家学派与楚国的关系 
第九章先秦杂家思想及其与楚国的关系 
第一节杂家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先秦杂家生成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先秦杂家与楚国的关系 
第十章先秦的“小说家”与楚国的“小说” 
第一节先秦的“小说”和“小说家” 
第二节楚国学者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上的贡献 [1]  
第三节楚国“小说”的特点和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