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籍上傳
| 封面: |   |  
| 簡介: | 或许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老子对于这个逃世幽隐的思想该负多少责任?殊遽难下肯定之答复。被称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其文学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国尼采”庄子,但是它蓄藏着更为精练的俏皮智慧之精髓。据我的估计,这一本著作是全世界文坛上光辉灿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它不啻教人以放任自然,消极抵抗。抑且教人以守愚之为智,处弱之为强,其言日:“……不敢为天下先。”它的理由至为简单,盖如是则不受人之注目,故不受人之攻击,因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又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尽我所知,老子是以浑浑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惟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智慧之珍果。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个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文化色彩。
 中国人心目中之幸福,所以非为施展各人之所长,像希腊人之思想,而为享乐此简朴田野的生活而能和谐地与世无忤。
 当一个人扮演过尽责的好父亲后,我们能够感觉到,在奥妙的知识领域里,对宇宙的神秘和美丽、生与死的意义、内在灵魂的震撼,以及不知足的悲感,究竟能体会多少?或许没有人能说出他确切的感受;但在《道德经》里,却把这些领受都泄露出来了。
 看过《道德经》的人,个反应,便是大笑;接着就开始自嘲似的笑;后才大悟到这才是人们需要的教训。
 |  
| 語言: | 中文 |  
| 格式: | pdf |  
| 作者: | (印)奥修 著,谦达那 译 |  
| 目錄: |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经》 章 的道
 第二章 甘于平凡
 第三章 道的特性
 第四章 空的境界
 第五章 自负的危险
 第六章 没有意义
 第七章 “不存在”的效用
 第八章 达到的漠不关心
 第九章 聪明的老人
 第十章 智慧和了解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