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籍上傳
| 封面: |   |  
| 簡介: | 所谓符咒,其实是两个东西:符箓与咒语,虽然有时符中有咒,咒中伴随着符。符咒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巫术之一。 当作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的化身。第三,掺杂着非理性主义。表现在施咒画符的某些思维环节中,用信仰取代了理性思考,用情感取代了逻辑推理,用习俗取代了自觉意识。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符咒是一种残缺理性的产物。
 当然,符咒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起过一定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放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加以考察。从历史的角度看,符咒作为一种信仰的产物,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曾给予人们以战胜自然的信念和力量;也曾在农民反抗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中发生过作用。而且。符咒与其它方术一样,是人类在孕育科学时的孪生体,虽然是朵不结果的智慧之花,但却体现了古人超越自我、突破时代局限、追求人生完善的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会责怪葛洪在用空气反作用原理试制飞车的同时,还要迷恋神行符了。对葛洪来说,他所进行的,是为了同样一个目的而作的不同试验。他无法超越时代,分清科学与迷信。也许,正是由于有了葛洪之类的前人在方术迷途上的失败与教训,才有后人在科学道路上的执著追求。
 |  
| 語言: | 中文 |  
| 格式: | pdf |  
| 作者: | 刘晓明 |  
| 目錄: |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道符缘始
 一 道符由来的传说
 二 青铜纹饰的遗风
 三 天命·符命·印文·道符
 四 道符的形成
 第二章 画符的理论、仪式、场地和道具
 一 画符的基本理论
 二 施符的仪式
 三 画符的场地
 四 辅助道具:印、剑、镜
 第三章 画符的材料、技法和禁忌
 一 画符的材料
 二 画符的技法
 三 道符的种类
 四 道符的使用方法
 五 画符禁忌
 六 道符窥破举例
 第四章 道教天文破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北方与中文天文的释读
 三 南方与西文天文的释读
 四 寻绎东方天文
 五 五文天文的由来、归隐及功能
 六 消灾、护宅、召龙、祈嗣诸真文
 七 天文的操作与施仪
 第五章 政治符箓的释读
 一 道符功能的分化
 二 道符与王朝政治
 三 国君佩符考释
 四 王者佩符考释
 五 诸侯佩符考释
 六 五文真文
 第六章 道法符箓稽考
 一 早期道教中的法术
 二 六丁六甲符
 三 神行符
 四 渡水符
 五 点石成金符
 六 爱恋符
 七 化虎符
 八 变蛇符
 九 五雷符
 十 诸杂法符
 第七章 出神入化的隐形符
 一 神奇的隐形符
 二 隐形符的由来
 三 湘祖白鹤紫芝遁法
 四 执草隐形避难法
 五 煮黑豆隐家法
 六 雷公印隐形之谜
 七 隐地八术
 第八章 护身辟邪符
 一 护身符
 二 驱鬼辟邪符
 四 禳灾符
 第九章 治病安宅符
 一 广谱治病符
 二 专门治病符
 三 居家安宅符
 第十章 咒术的缘起
 一 咒术的定义
 二 祝--最早的咒
 三 诅咒的出现
 四 《周礼》与古代祝咒体制
 五 现存最早的诅词实物
 六 诅楚文:一件先秦诅咒的标本
 第十一章 施咒的方法、法具和场地
 一 交神的方法与咒仪之一--啸
 二 交神的方法与咒仪之二--诺皋
 三 交神的方法与咒仪之三--呼神祗名号
 四 克制原理:呼其名以厌之
 五 克制原理:阴阳五行
 六 施咒的法具
 七 诅咒载体举例
 八 施咒场地
 第十二章 生产活动中的咒术
 一 农事诸咒
 二 对土地神及谷神的祝咒
 三 水旱虫灾祈祷咒术
 第十三章 生活中的咒术
 一 岁祭之咒
 二 建房咒术
 三 婚嫁咒术
 四 祈子咒术
 五 丧事咒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