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它的影响仅次于基督教而大于佛教。它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各国,南亚次大陆及东南亚一带。它的影响力既然那么大,到底是它从神来的呢?还是基督教从神来的呢?; \# j' `% S T$ d% J$ z A
2 S/ S2 A0 x9 d3 m/ _+ n1 B6 A# N一、概论
8 O" @$ J3 e9 u. n1.名称: o8 o" Z- z6 ]$ j
“伊斯兰”Islam是“归顺”、“顺安”,意译为“清真”或“真教”,我国称之为“回教”,由于回族人曾信这教的人甚多,所以称“回教”,又叫“清真教”、“天方教”。回教徒不喜欢人称这教为“穆罕默德教”Moham medanism,认为是一种侮辱。% l' R6 }' B9 X0 w6 y) }
信这教的人称为“穆斯林”Mustim,意即顺服归依安拉者,伊斯兰教拥有3亿信徒。4 I$ l& _; b! v3 C
2.最迟创教/ @" O9 X5 W" q: V
世界各大宗教,以伊斯兰教出现最迟。# w$ G5 q' j, z8 [; D$ Q
3.是一种新的神<敏感詞>体。5 s0 Z3 d% m. A: d! ?
4.发源地
) l9 O7 X! w0 G* H5 R阿拉伯。& j" r: c+ W# T0 ?: [( V, `
阿拉伯沙漠多,没有高山。2名城都在这地域内。没有灌溉的河流,只有一些干涸的谷,叫Wacli, 阿拉伯是“骆驼”的生地。阿拉伯人相信他们是以实玛利的后裔,那口水井(创21: 29)还在麦加。他们住帐幕Baid, 一个帐幕一家人,几个帐幕成为一个部落Hayy. 部落成员都出于同一民族Qaum,由许多民族结成一个部族Qa-buan, 每一部族有一族长Shag Rn.
3 ^. X* l7 o8 {4 C' d4 a/ \# p. V4 u8 T' }% x" s: Z
二、穆罕默德
! E) w2 M' w% M" C1.穆罕默德Mohammed(570-632)' V0 R; V$ `* S* ]
应受赞美意。伊斯兰教创始人,于570年8月20日(有说571年4月22日)在麦加古来什Quraish出生。 K6 V1 h! F5 J1 a9 U5 U
2.他的祖先! U# l% T, U5 f, u
在他百多年前管理开儿白(意即崇拜的黑石)寺院和大会,他的父亲是个商人。1 f: y% M8 n, D1 r
3.穆氏没有产业没有学问,幼时患有癫癎病。
1 I$ c! A' Q2 q4.少时为孤儿& R* ~- S* r; {2 c' ]5 x; o
6岁时为孤儿,8岁时祖父也死了,由大伯艾布·塔利布Abutahb收养。他幼时为牧童,后为商人与赶骆驼者。
/ e% @& M' ]; B- S5 p5.十二岁随伯父往叙利亚做买卖
# j+ s! j5 q) e/ E0 B# A( k在叙利亚南的布苏拉布,结识了僧侣巴希拉。巴希拉知道穆氏聪慧过人,有如先知。19岁他又到约但河东,常与犹太教徒及偏正道的基督教徒相接触,明白圣经。他又感到天外有天,认识西方罗马<敏感詞>新闻与基督教,又听到波斯人及他们的宗教。$ u6 O+ F4 F0 Y3 ~
他们生意不好,叔伯停止经商,他们过安静的生活,穆氏接受阿拉伯文化的熏陶。
& E! M# Q6 _" l; @3 D6.25岁结婚
2 D" r* e$ @2 L0 V$ N4 }! k在麦加城内一富有寡妇赫底彻雇用他为管家,为她去叙利亚经商。不久,娶她为妻。赫底彻比他大15岁。但他结婚后生活很美满,生2男4女,而2男皆夭折了。不久其妻死了,他又娶10妻2妾,其中7人是寡妇,造成多妻制,《可兰经》第4章许可回教徒娶4个妻子。& O6 E y4 k" S& k2 {; V$ @* q( T
赫底彻的堂兄吾尔格是基督教学者,曾把圣经译成阿拉伯文。/ b# o/ L! \ l$ V
7.40岁在麦加传道(610年)
$ U- D/ H% M7 D, X1 @3 u穆氏在希那山安静默想说:“加百列向他显现与说话。要他认字,用笔教人,叫他做主的钦差。因此,他出现为一个先知,宣传一个新的宗教,叫人信安拉Anah(即天父或神)。
& T; P$ t1 b+ G4 D' N: c两次得真主安拉的启示,要他把一种永远的真理告诉人,万物不是主,唯安拉是真主,穆氏为其使者。万物皆属于安拉,一切要顺从他,这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信条。
* P, B# a* t: E( n: c5 S% ~2 g最先皈依者是他的家人,他的妻子是第一个皈依者,她全力支持他的事业,他的堂弟阿里是第2个皈依者,第3个是他的义子。% y% @7 ], p5 B* w+ {/ u9 o
他传教提出“宽宏”、“和平”、“安宁”与禁止高利贷。一批商人入教,每天聚会向真主祷告,背诵有关真主的启示,即《可兰经》一些章节。
1 G! @+ e1 h1 S- |- J( J8.被迫“圣迁”Hijira
7 V0 g) V' k" d. r. v即迁都,主后615年,穆氏的布道受古来什部落以阿布·苏富扬为首的贵族的反对和迫害,信徒分批逃到埃塞俄比亚。
( p* L* r* v% i( K9 h他曾攻击偶像引起人的不满,于623年9月2日(穆氏53岁),他与150多个信徒从麦加迁往麦地那Medinal城。后来,这一年成了回教的纪念年,他们在那里继续传教,组织武装,定各种制度和律例,政教合一的政策。那时他不断和麦加贵族并麦地那犹太教徒争战,穆氏不止是个先知,他还是个军事的领袖。他的宗教是个法律的宗教,不是赎罪的宗教。
$ ^5 A, Z9 ?4 J1 D1 d9.穆氏统一阿拉伯半岛* p1 ~( f2 _0 K8 W6 S. ^: ^
632年建立萨拉迦(沙特阿拉伯)帝国。同年他患肠热病,5月14日而死。6月8日葬在麦地那,终年63岁。" o7 N- p0 \; k
' I; A; N6 r: V) K% ^& p0 r三、可兰经* Q/ }" E% \% R; U8 R6 k8 J
1.名称:《可兰经》又译《古兰经》Koura: v |$ W$ m: X/ a. \
阿拉伯语为Al Qavan,意为复诵、暗诵或诵。《可兰经》于610年到632年写成,初时是用阿拉伯文写在动物肩骨上、石片上、纸片上、树皮上的。3 t) U, D! C* F7 t
2.章、节、字" M( L2 ~) `& D" A x
共30卷,114章Suva, 6616节Ayat, 合共323,671字,短于新约。每章以“奉大慈大悲主的名”为首。最长是第2章,计286节。最短的章(103、108、110)共3节。长章在前,短章在后。4 `& X. Q) y* T; F L. Y
3.是真主安拉藉天使加百列向穆氏所传的启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2 @2 c; ?4 \8 j* v& U$ i. d) _
穆氏当时忙于征战,未编经典。初由子弟们零散写出。他有书记24人。《可兰经》与圣则Sunna 是穆氏许多格言遗传所集成的。穆氏死后,第一任哈里发(继任者)艾卜·伯克尔命宰德本·萨比特整理。
8 [4 z" }$ b; D- T4.内容2 e* e) q5 R0 V& S2 E
(1)信仰及制度,常提审判、天堂、地狱。
7 n/ ?* x2 S0 k4 \+ [6 U$ q: S(2)关于当时<敏感詞>问题各项主张。
$ Y: u5 W5 t) e( R+ g(3)关于可兰经本身一些说法、由穆氏引出各种神话故事传说。
" a" F0 ?3 p6 ]# X" b) ~(4)关于多神教、犹太教的辨论和斗争。$ r8 B3 F9 Q* b
(5)关于穆氏的私生活和轶事。
' e) J. R* W! S" y8 K& K(6)初时,可兰经解释许多难题,并开始收集穆氏生前遗训作补充。这部言行录叫“圣谕”Haaitn, 许多伪说,真假难分,另有300寓言和许多教训。
7 H5 c# z& ]* c. j& z6 D: {5.是伊斯兰国家立法依据,视为“天经”。
$ k/ B* }+ D* x" X6.参有不少的旧约
$ P) M, O' g# e* e0 m) M阿丹(亚当)、努哈(挪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易实马仪(以实马利)、鲁克(罗得)、优素福(约瑟)、穆萨(摩西)、塔鲁特(扫罗)、达伍德(大卫)、素来曼(所罗门)。, a, [% H$ t8 e
提及亚当、洪水、所罗门等的事。他们把圣经引出,但更改了许多,所以不是永不改变的真理。
$ Q2 i M& z3 H7 @7.萨比特整理的可兰经* G# ]# r) y' }6 {) n, ]
到第3任哈里发奥斯曼时,确定以萨比特整理的可兰经第一官方手抄本为蓝本。参考其它手抄本内容,确定了可兰经正式本共7部,分送各地,将其它民间手抄本焚毁,现在的可兰经是奥斯曼标准本。
" r5 y& \, S9 P; Z" H! r7 t8.许多译本9 n% E# m! p9 ?7 N
14世纪20年代初,第一本完整可兰经传入中国。清同治年间,我国最初出木刻版印刷的可兰经,现存于云南。9 ]. G0 |8 d' @; ^' m8 J
5 x/ O+ A, X; ]0 W% l) v( ?四、他们的信仰
: i- v6 w9 q: T& v2 X. I他们说,穆氏来开创新教,旨在向人诵扬安拉的真理,可兰经2: 136说:“从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到尔撒(耶稣),亚伯拉罕以及他的子孙是穆斯林,不是犹太人。”有些虔诚的回教徒说他们的祖先是阿丹(亚当),代代传至达伍德(大卫),由大卫再传至耶稣。耶稣死后,不得传者有600年,直到穆氏兴起。1 J3 U$ _2 \9 M: S+ }
1.信安拉一神
7 ]+ M4 T+ _9 D' W穆氏将原阿拉伯人所信的大神予以专门崇拜为安拉,安拉有99个德性,称为专门Asma Husna. 分文德与武德。他们有99粒念珠。
% X& C: o; P6 f) E8 Q2.信天使(仙使)和鬼
2 `6 L3 {0 Z" U( b* ?1 a6 B/ j天使或仙使Malar,天使由光造成。主要有4:
/ Z5 W6 D7 d: d1 v3 G% T(1)加百列Jihvail (Gabriel).
. R( _4 r3 s4 Z* u7 n- N2 I(2)米迦勒Micali (Michael).
" n/ Z: X# E- _. a- H4 A- y m' Z(3)阿塞勒耳Azrail.
7 t8 Q3 j3 h. ~( g6 Y ?(4)伊期勒非耳Israftil.
1 A$ I7 R! e& T& n9 ^, k" V另有护卫安拉宝座的8个天使,管地狱的19个天使,在坟场有两个可怕的天使。
: Z' d i( D0 K5 b u; z. ?幽鬼:有Jinn, Iblis, Shaitan(与撒但相似)。在前数千年,由火焰造成。牠们常以蛇、狗、猫或人形出现。4 {+ k! B, C" Z0 C' o' X, } U
3.信先知Nabi
# t2 c& V/ O6 `9 @, i自古安拉不断差使者向人讲真理,约有20万人,可兰经提出29人,最重要有6人:亚当、挪亚、阿伯拉罕、摩西、耶稣、穆罕默德。
- A' M+ q7 N0 S5 }8 {# ^他们看重耶稣,但把祂看作诸圣之一,而不认耶稣为神子。这是与基督教最大的分别。他们信耶稣是童女所生的,但不信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而说有人替耶稣死了。& C( \8 B0 k* ~0 y$ P
4.信经典Kibab
- U, B* }) r2 I7 Y/ @7 U2 Y" O天使加百列代安拉向许多先知赐下经典,计104卷。亚当10卷、塞特50卷、以诺30卷、亚伯拉罕10卷、摩西1卷(五经)、大卫1卷(诗篇)、耶稣1卷(福音书)、穆氏1卷(可兰经)。因此,犹、耶、回3教被称为“经典之民”,有同一经典根源之故。但他们认为可兰经第一。6 }4 r$ E; b* |: X% b
5.信天命3 n7 d2 \ u x
前定Qaclar Tagdir, 过去、现在和未来,皆由安拉定,但不是完全宿命论。他们承认人有自由意志,一切善行中最大的是与不信者战斗到底,一滴血比禁食两个月更有成效。战胜者得上天堂的保证。9 T! {3 ^) v, d3 |/ a
6.信末日与死后复活
0 `) l: N$ E! g, c! p这一点和第一点是二大信仰。
8 k& i; G8 _1 w$ k+ n9 ^# K9 v P7.信天堂与地狱( {# S$ _2 Y2 D0 V
右边的人居乐园,左边的人可怜得很。天堂有水泉、树园,人穿绸缎、吃水果,有美女藏在棚内。地狱冒黑烟,人喝热水吃荆棘。$ p1 ]3 ]# `5 k6 M4 b
8.十诫
9 {( [" ~, j1 q; q敬父母、救贫、恤孤、重契约、不骄傲、不浪费、不饮烈酒、禁食、祷告、参拜3圣地。
) G. I4 j! L# c* z8 G4 v& Q9.除偶像
9 B: }8 `6 d u( N5 f w630年清除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古庙克尔白偶像。他们又厌恶图画照片。清真寺不挂任何图片,只有几何学图样。! Y; f! y5 P8 Z; ~# j7 V
! K9 O( t( g8 z7 a- p五、回教礼仪0 v/ [. S; O& D1 G
他们不只重信仰,也很注重行为,努力遵行,认为对入天国有利。他们的制度是5功:
' C( g- b' N7 e8 N; ]- A/ Y1.念功. U1 s+ D3 P J- a7 `. ]- w& i* c
“除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中国称这话为“清真言”。不只内心诚信,还必须口舌招认,即作证时念出来。4 b; x9 C' C: m3 O9 _! |2 N+ N
2.拜功+ R, j! z5 m9 N* S P6 p4 M
即礼拜Salat, 最严谨。主要有:
. Z# {- u/ l5 s* R1 y! H+ \(1)每日五次:每天面向麦加城克尔白庙祈祷5次,用阿拉伯语(中国不用)。站着,两手放耳后,鞠躬、叩首、跪坐,每两叩首为1拜,祷告是进入天堂的钥匙。晨礼、响礼(1—3时)、哺礼(4时至日落)、昏礼(日落后天黑前)、宵礼(入夜至拂晓前)。这是穆氏622年离麦加前不久规定的。8 S1 x$ j. H/ X/ j/ g$ z
(2)每星期5的主麻拜“聚礼”:中午举行的祈祷,这是他们的安息日,礼拜前洗脸洗脚戴白帽。
3 ~/ Z+ G9 Y6 v" H礼拜的顺序:发愿、颂赞、立正、鞠躬、叩首、起跪、再叩首,完成全部叫1拜。午时4拜,日没3拜,初夜4拜,早朝2拜。; Q6 b+ @/ e1 G
(3)每年两次“会礼”,即开斋节和吉尔帮节,在各种礼拜中,必须做的是“天命拜”和“当然拜”。礼拜前用净水淋浴。分大净和小净。无水可用土代替,称土净。
5 U! l$ b$ U2 B3.斋功(斋戒). H0 F& b9 W2 w( O% {
除病人、旅客、怀孕和哺乳妇女外,信徒必须在斋月(圣月、回历9月)里封斋1个月,每日从黎明到日落戒除一切饮食与房事。这是善功,表明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他们又禁烟酒、赌和算命。
0 S7 @ J9 H! n1 S( X6 Y4.课功(纳天课)
8 r8 S& ]) H' F$ [! l P捐钱,指课Zarat,这是“善功”。最初是自愿的,每人要捐1/40,用以救济,这叫“天课”,又用作国库开支,修建清真寺等。& G9 j; \: w) M E
5.朝功(朝觐、朝圣)
, U( b7 Y1 L& l2 M/ Z8 f4 ?) M当初,他们为团结犹太部落,用犹太教阿木拉赎罪日为斋日,定耶路撒冷为朝拜方向。后来他们与犹太部落破裂,就将到麦加的全月斋戒,改为向麦加的克尔白朝拜。
) Z& u' F3 {1 B K凡体健及有经济能力者,一生要去圣地麦加朝觐麦加克尔白Kabah(天房)一次,近次的人是每年朝觐一次。
3 C3 p4 U; k) X$ k& x9 X- F回历10月、11月、12月是正朝,其余的是副朝。正副连作是联朝。
5 P2 k& Y ~( h! G. J' v12月7日,朝觐者入禁地后,就去禁寺作巡礼,从平安门走向平房,以黑石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绕行7圈,边绕边念颂赞词。巡天房后饮“渗渗泉”水,在两山间走7次。第1天朝拜完毕。0 l' ]% N3 m9 x
12月8日,湧向麦加城东20公里的阿拉法特山,登山露宿,呼“真主伟大”,登向山顶,晚宿于山脚帐篷。
9 ^* n$ @" ]2 K) `12月9日,最隆重的一天,立阿拉法特山下,恭默念主。时麦加大教长骑一大马登山顶对朝拜者演说,夜礼炮轰鸣,乐声四起。晚在山脚露宿。
0 h3 D* a: w, S) b7 Q. M12月10日,朝拜者在山下完成晨礼,拣49颗石子,前往北面米纳荒野:(1)射石打鬼。(2)宰牲献祭,宰打上印记的羊。(3)开戒:理发、剪指甲、换便服,第2巡天房,这是正朝。
4 Y: K" M% y2 @. u, I z& \12月11日,第2次去米纳射石打鬼。
* M+ g/ N3 H3 M4 p7 n: ^12月12日,再1次巡天房,叫“醉朝”。1 l% n) G4 ?# n! J5 @0 v
628年开始,朝觐是每个穆斯林的“天命”。 G) p4 T+ m4 M% [; {
1 i" p* F8 ~/ |; u) Y4 a六、节日4 y! K3 Y1 P, N- f
开斋节(肉孜节):回历10月1日。* [$ Z7 x9 z) [. j X
吉尔帮节(宰牲节):12月10日。
+ V0 w h( |. k3 X. g圣纪: 3月12日,纪念穆罕默德诞辰。相传又是他逝世日,所以又称“圣忌”。
M( G; `7 C/ T其它各节因教派不同,做法各异:3 |# Y; J) i/ _) }. x( q& i
阿舒拉日:1月10日。# z+ v% u! |% f) ^
登宵夜:7月27日(指公元621年穆氏乘天马登宵)。
0 w+ }% W6 B+ h* @) G7 N+ L拜拉提夜:8月15日。
# E" Q, \( W A7 w* Q3 z2 c) ]盖德尔夜:9月27日。- ]3 P8 e$ d% q# t" D4 F/ l' Q6 D; W
法图麦节:6月15日。为纪念穆氏的女儿。
3 H3 U3 | k9 B& C3 q8 v% q. j
! t. f& r* q. k' P) `七、教派+ A7 s+ Y& K( w! `
有3派,但根本教义是相同的。主要有:
" L8 i/ R/ `& v8 Y( X$ n7 N1.生尼派Suni [5 ]) A6 t5 D3 F4 E9 R3 `% _
最大最正统最保守。他们只承认穆氏死后的“四代哈里发”为正统。承认回教、犹太教、基督教为“经典之民”。他们占90%,土耳其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马来人、北非人等属这派。本派又分4派。
( L& F1 R. {! c/ V+ L2.希阿派Shna # T4 P& w; @: N7 l, o; U
他们主张穆氏的女婿第4代哈里发阿里Ali才是教祖正统的后继者。波斯人、米所波大米人、部分印度人属这派,他们占30%。当时的教主是霍梅尼Khomeivu.9 ~2 j I7 x" V- X7 ^
3.华哈皮派Wahhabi
$ N$ q( h8 ~$ r$ w' Y( _& a阿拉伯人Wahhabi创立(1696年生)。他主张穆氏原始生活,排斥日后的作法。
6 ^( c; M1 V6 W* f& B7 {7 o5 E' `) B) }- N
八、其它4 ~' D7 k9 W" Z2 B4 {
1.清真寺Moscue( h9 ?# m; G( k- S `! j
多数是中圆屋顶及尖塔。有礼拜安拉大殿、另净身用的水房。寺内设圣龛及讲台。
+ O) ?2 t' q. m8 ^8 A+ V! f+ a2.洁净3 O" k5 A- O$ j0 M: _
不只重内心洁净,更重外表肉身的洁净。凡参加礼拜及重大祭典之前,必须行洁净礼。" W3 R! k8 f9 p8 g! I+ a/ P& N/ Y
3.禁忌 f* T- N) W7 l; F; Q' d' s) M4 I
不吃猪肉,狗肉和自死之肉(因有血),不吃血,不吃妄杀之物,不喝酒。
[' t- y' E7 l2 @4.可用武力 J8 N2 ?' A; f }1 H% B
常被误“一手执剑,一手持经”。追人入教。《可兰经》说用武力是为安拉之故,甚至不管时、地,即使在圣月,也可以战争(2: 190-193另2: 217,22: 39-40)。为消灭来犯之敌,穆氏亲自出征20多次,命其将兵讨伐50次。630年9月穆氏率一队将兵向麦加进攻,麦加人改信伊斯兰教。入域后,赴克尔白殿,毁360座偶像,其中有亚伯拉罕及以实马利像。
7 d5 \% m8 S$ J! n% x* C5 ]5.世界各国回教徒人数(1967年)0 I2 [" j) G r& V3 B
印尼6200多万、巴基斯坦5000万、印度4200万、苏联2000万、埃及2000万、伊朗约2000万、土耳其1800万、以色列44万、中国4800多万(有说3950万)、阿富汗1200万、沙特540万、伊拉克448万。全世界有3亿回教信徒,占世界人口1/7。
$ Q3 a- z( l% J
5 _' W- j& S M( G4 y九、传入中国
8 o: Q" h3 e8 u) z: I0 J: X1.入广东6 z( F! F7 ?1 N1 B, z
唐观贞二年(628年),即穆氏离世前4年,一群阿拉伯人由穆氏派遣,从麦地那到广东,再入内地(有可疑之处)。& y3 Z- X1 x8 Y5 c7 h3 L
2.唐朝5 q, a7 h: U8 x; i* Y
651年8月,阿拉伯帝国第3任哈里发奥斯遣使到长安,向唐高宗谈伊斯兰教。! D8 x- S. H2 h
3.传入新疆
& t7 ~3 _; e/ N* C: c; L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回纥人信奉这教。回纥与回鹘(音胡)通用,该部落在天山南路,是回民。回回,有归正意。阿拉伯文称穆斯林,顺服意。总称为伊斯兰教。& g/ V5 q5 n8 |& {1 x% S% h' P9 s- T
4.传入中国) w& R: ~0 h5 m, ?
唐朝阿拉伯商人入中国海岸贸易时传入回教(这比较真确)。
+ _- I& ~; A. ]; a2 r5 B5.8世纪中叶( f% R( u7 p( B2 O' e4 J" f
阿巴斯王朝兴起后,阿拉伯商人在中国,许多人与中国人通婚。他们聚居的地方称“蕃场”。他们筑礼拜寺。他们渐渐成了我国的穆斯林。0 t# _; B1 {' p/ m+ V
6.宋朝
6 H" Y% }! u" L* b# A& c7 g阿拉伯商人在广州和泉州更有发展。* s) @ b2 \* t
7.13世纪初的传入
3 v8 N. f! q( i0 I+ N8 M8 ]成吉思汗西征时,中亚各族大批信伊斯兰教者同一部分波斯人、阿拉伯人被迫迁入我国,随蒙古军来,他们当兵的居多,定居后与汉人通婚,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与宁夏一带,也有在河南、山东、陕西、云南等。元朝任用他们在朝中任不同官职。设“回回国子学”,遍建礼拜寺,回历法、医药传入我国。* h' S' a+ c' x# D
8.明朝初期& f7 R8 G! Y3 q6 E- }
不少穆斯林在朝做官,如海瑞、郑和。
" I1 y: f+ X( D7 l+ r( m T. C9.清朝3 `& i- J3 k# O, q5 J
对他们采取高压政策(清亦压佛教、道教)。
# \$ j* z; C l& c: }5 U8 D8 l; [5 E10.解放前
' b( M. X5 B1 o9 n+ Z P将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一,回教受保护。+ V# u1 a. N9 z& M: x
11.伊斯兰教的传入/ H+ L0 v; ~4 n3 v, s: l3 t
约1300年,穆斯林发展上千万人口,有10个信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不与外人通婚,团结力极强,信其它教的人甚少。其教区有:甘肃、陕西、山西、云南、四川和新疆。
c( |2 u h* Z9 Y: W12.中国清真寺大殿; o% J; [) Q- ^/ f
42073座。一律坐西朝东,以便向礼拜。寺:设有水房。寺分大小,大的称“汗宜麦斯直代”,小作“五时之拜”的用途。
* L/ ^/ ]1 z8 H! a13.回教徒各“姓”6 x8 y' b+ L( P
赛、纳、喇、哈、羽、底、亚、鲜、喜、定、撒、海、回、铁、虎、脱、仇、受朵、以、沐、王、把、改、买、拜、剪、可、者、敏、忽、摆、靠、黑、洒。<敏感詞>人不用这些姓。0 T' @/ u& X! [9 b" q
, y4 e7 w+ d0 L9 _: A十、人为的宗教& v$ p- s& G4 K! g* b* Z
1.伊斯兰教是由圣经及阿拉伯民间宗教信仰所集成
/ ~6 i7 ^8 a( x- u: i+ J5 [公元610年,穆氏依据阿拉伯人固有的信仰,参照犹太教与基督教等,创立伊斯兰教。
" s5 \$ a- _5 c8 Y; h* C2.所信仰的神' i$ N$ `3 e+ x# k7 b* h9 X
伊斯兰教把原来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真主)奉为宇宙唯一的神。1 R& r9 K! D& _
3.经典- ^# \% C% e0 l `; v! n
《可兰经》是穆氏39岁时写的,内容包含摩西五经的一切事,又加添别的。
. h, }, m( x& `: r$ ?+ c+ W4.关于战争% N g; y! @; M, p3 t" t: F2 M, w
他们用战争来保护他们的神,但圣经有卫国战,没有卫神战,只有神保护人,没有人保护神。
6 r+ Q( b' T/ O6 r" _+ ?5.关于婚姻
( e$ D- E/ P& R( X; R5 c5 a8 l5 p伊斯兰教原来许人娶4个妻子,另妾。如果娶外人为妻。就要迫她入教。他们不许他们的女子嫁给不信回教的男子。穆氏带头娶多妻多妾,伊斯兰教徒承认他们是阿伯拉罕以“妾”所生的后代,以实玛利是他们的祖先。以撒与以实玛利不能同居,所以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也是彼此相争。
! `5 ~2 A, A4 h6.关于救恩 w; \; F8 }8 [' i7 k5 h$ r
伊斯兰教要靠修行得救,他们信天堂、地狱,但要靠行为得救。他们没有救主代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