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手用矛批判,另一手藉盾創作,推理評論暨小說家:基亭(H. R. F. Keating) [打印本页] 作者: 黑色曼陀罗 时间: 2007-11-23 19:20 标题: 一手用矛批判,另一手藉盾創作,推理評論暨小說家:基亭(H. R. F. Keating) 著名的推理小說評論家、奧古斯特偵探俱樂部的總裁、皇家文學會社的成員、福爾摩斯學的研究專家、英國作家協會的主席、以及傑出的推理小說作家,這麼多顯赫的頭銜,加起來卻指向同一個人,那就是基亭(H. R. F. Keating)。
以學術研究之心,撰寫推理經典評論
1926年,基亭生於英格蘭東南部的薩西克斯郡(Sussex)。他受教於墨茜特學校及都柏林大學,中途曾一度被拉去陸軍服役,但整體的求學階段還算順利。1953年起,基亭展開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七年之間先後在《電訊報》及《泰晤士報》兩大報業工作。1960年,基亭決定轉為自由作家,直到1967年,他才重回《泰晤士報》擔任犯罪小說的書評家。基亭對於推理和犯罪小說所付出的苦心研究,使他成為該類型小說中首屈一指的評論家。其著作包括《Sherlock Holmes, The Man and His World》(1979)、《Crime and Mystery: The 100 Best Books》(1987)、以及非常重要的推理寫作指南《Writing Crime Fiction》(1986)。
一炮而紅之後,基亭開始編寫一系列的警方辦案程序小說,書中的主角溝帖跑遍全印度,甚至可以直闖佛門聖地查案。不過,基亭自承在創作的頭十年裡,他從未涉足印度這塊土地,所以故事情節難免因天馬行空的想像而失真。後來他屢次造訪印度,作品因而逐漸趨近於真實,是故日後溝帖可以飄洋過海至英格蘭倫敦追查線索(《A Remarkable Case of Burglary》,1976),或是撈過界到洛杉磯緝捕逃犯(《Go West, Inspector Ghote》,1981),這些都是基亭迎向寫實風格的轉變。
<敏感詞>重要作品:《Inspector Ghote Plays a Joker》,1969;《Filmi, Filme, Inspector Ghote》,1976;《The Sheriff of Bombay》,1984;《Dead on Time》,1988;《The Iciest Sin》,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