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2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4: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常识性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今天仍旧耐人寻味。
    只要稍稍深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这是一条人类理性划出的非常粗糙的线。不能说它没有反映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大致趋向,但是,历史遗弃了一些极为宝贵的东西。在这里,我要特别说到美国人卡尔顿•约•海斯、帕克•托马斯•穆恩、约翰威•韦兰合著的《世界史》一书,我不是要强调从中学习历史,我是想通过这部历史教科书看一下什么是典型的历史叙述方式。
    它以《石头的故事》为题开始了叙述:“人类在学会写字之前,曾有一段漫长的时期,使用石头制造的武器和工具。因此,假如我们要知道人类在那遥远而浑沌的过去的任何事情,我们就必须研究石头。……当一只饥饿的野熊向一个人家的营地拖着脚步走来的时候,也许这家的父亲迅速地抓起一块石头,并用全力向那只野兽掷去。在另一只熊没有到来之前,这个人大概收集了很多大小合适的石块,堆积在一个他可以即刻取用的地方。当他外出猎取野兽和鸟类作食物时,他无疑地是用石头向它们投掷,不久他便学会投掷得准确。假如他找到一些硬壳的甜果实,他便用石头把它们敲开。在挖取可食的根菜植物如胡萝卜和马铃薯时,他无疑地使用了一根棍子或一块尖石头。……因为(他们)使用的武器和工具都是石头制成的,所以我们称其为‘石器时代’。我们必须依石头给我们讲述遥远过去的故事。”
    至于那个用石头狩猎和生产的父亲姓甚名谁,他有怎样的感情生活,他在那个蛮荒的世界里怎样感受痛苦或幸福,他的婚姻生活是否完满,他对子女抱怎样的希望等等一切我们所关心的内容,都消失在历史博物馆那几块经过打磨的石块之中了。可见,石头讲给我们的故事构成的仅仅是历史发展的主线,而且经常是被人用主观删削过的主线。那么,这种状况是不是在人类有了书写文字之后就有所改善了呢?《史记》是这样开头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从这里,仍然看不到被描述者的情感历程,看到的只是一种“势”,是推动着人去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情境力量。我不是在责怪历史,我想说的是,历史提供给我们的和我们所关注和极为想了解的中间隔一个巨大的空白—指出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个空白像宇宙一样空虚和浩瀚,面对着它,就连最没有想象力的人也会感受到一种冲击。
    我非常欣赏德国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面对他称之为“史前”时期的历史时所发出的唏嘘:“当我们一眼看到它时,它就对我们勾魂夺魄,使我们只能翘首以待某种非凡之物。无论我们怎样屡遭失望,我们永远不能从史前的魅力中脱身而出。”接着,这位为历史疏理出基本流向的伟大的历史学家也不禁像我们一样发问:“我们来自何方?我们进入历史时是何物?在历史之前,什么可能已经消逝?人通过在那些时代里发生的哪些深刻过程,才成之为人并拥有了自己的历史?那里有什么被遗忘的深奥之物、‘原始的启示’和没有向我们显示的洞察力?在历史的黎明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语言和神话是如何产生的?”
    当然,雅斯贝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我们还是稍有差别的。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的责难同时也包含着对于雅斯贝斯的责难。一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也许可以使我们在历史面前产生的迷蒙烟消云散,但是,不能不说,所有的历史学著作在前面说的那个巨大空白面前都绕道而行了。这是无过的过失,是必须遗漏的遗漏。历史不承担情感记述的责任。于是文学产生了。
    最初文学与历史是纠缠在一起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希腊波斯战争史》还是中国的《左传》、《史记》之类,都同时肩负了文学和历史的双重重任:在纵向上它是历史,在横向上它又是文学。这当然很好。但是,人类在自己设立的学科上总是趋于精细,这样,在以后的岁月中,文学与历史就渐渐分离了。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历史之树更为精悍,除却了可疑的枝条和花朵,二是文学也获得了独立的品格,可以在想象的空间里恣意驰骋。我们今天读到的现当代历史著作已经没有似是而非的历史传说了;而我们的文学也不再为历史所束缚,即使名之为“历史小说”,也获得了更大的想象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历史和文学的功能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从而避免了某种程度的混乱。现在我们一般不从文学中了解历史了,同样,我们也不从历史学学著作中品味文学的情感意味。这是一个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前面对于历史提出的责难似乎有些不讲道理,但是,这是必要的。
    如果把历史作为“势”来把握,那么我们可以说它着眼于宏观。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文学只是一朵或几朵浪花,它是微观的、纤细的……但是,恰恰是文学,使我们看到了人的情感和心灵,看到他们在历史事件中的状态,看到他们的悸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是任何别的学科不能胜任的。
    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往往是胜利者的历史—由胜利者决定哪些需要被人记住,哪些需要被人遗忘—所以,历史的不可靠性要远远大于文学。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具有独立品格和人性深度的真正的文学,而不是那种被强权强暴、失去童贞的文学,更不是那种不屑于<敏感詞>正义和人类良知的消费文学。这样的所谓文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把我们淹没了,以至于我们很难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
沙发
发表于 2009-6-25 21:53:06 | 只看该作者
文学经常以史学为基础。
而验证历史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文学。
陈寅恪就是提倡文史互证的典型代表之一。
现代比较有成就的比如四川大学的景蜀慧的魏晋诗人与<敏感詞>,还有她的老师几个人,名字记得不得了,都是提倡文史互证的。
景教授那本书也很值得一读。少爷我受益颇深。
反正我写东西特别是小说,依赖历史,没了历史就没有我的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2:42:32 | 只看该作者
fungus274f 我个人觉的历史是很有文学价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