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8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閱讀討論] 《犹太教基本概念》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18: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从图书馆借阅《犹太教基本概念》(宋立宏、孟振华主编)一书,对书的大致内容做一个笔记整理备忘吧,顺便也是督促自己——书都借回来了不要偷懒啊(你
本书内容:采用“关键词”式写作手法,对犹太教重要概念加以梳理和介绍。





✡序言
犹太神学思想变迁


一、概括:犹太教从来不是一个有正式信条的宗教


对比:基督教——【325年】尼西亚信经
                伊斯兰教——【初创】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缺失原因:1.没有出现教皇或中央集权的宗教机构,无法制定、颁布统一的信仰标准
                       2.犹太传统避免/不侧重神学讨论
                          对古代犹太人而言,宗教的本质不是神学或信仰,而是行动
                          犹太教和多神教的分界线更多由犹太习俗决定,社团内部分歧往往也由习俗引起


二、发展历程:

古代:与新兴基督教的争论集中在神学问题上,决定性地使二者脱离
                →可能导致了犹太教越发不愿意进行神学争辩,并逐渐以此维系与基督教的区别


       中世纪:基督教、伊斯兰教积极发展神学思想
                    →犹太学者时常被要求自证信仰
                    →迈蒙尼德提出十三条信纲(来自外部挑战,而非自发需求)
                    反响:成为最广泛被接受的信仰声明,但颇受争议,饱经批评。
                    (参孙·拉斐尔·希尔施【19世纪正统派】:犹太教只信奉316条诫命,不知道什么教条或信纲)


       20世纪后半叶后:神学著作式微
                 原因:1.纳粹屠犹
                             “若上帝善且全知全能,怎会让此等恶行发生?”
                           2.现代以色列境内各派人士的消极态度
                            ·世俗主义者:讨论上帝没有意义,甚至是对信上帝者的妥协
                            ·正统派:一切可从《托拉》中寻找,无需讨论,不容置疑
                            ·中间立场者:现代以色列世俗与宗教高度分化,这类人数量稀少,欠缺影响力


                              →对犹太神学的思考主要出自散居语境
                                 本时期神学著作绝大多数由英文写成,主要出自英美
                                 在主张改革的与时俱进派中盛行


三、近年研究观点:

      ·尽管犹太教表面缺乏神学传统,但世界宗教话语中几乎每个有影响的概念,犹太思想中都能找到对等/对应的概念
      ·犹太教的历史发展始终和另外两大一神论传统的发展息息相关


TBC.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23:35:53 | 只看该作者
✡一神论(Monotheism)

一、“一神论”的起源

一神教的神是个体的神圣存在,完全独立于自然且完全掌控自然
一神论的精髓:①上帝是独一的;②承认神的造物地位


※一神论的提出和完善应被视为犹太人对世界(宇宙)本原(注:同本源)探索的一个结果


希腊早期的世界探索

【公元前六世纪初】哲人群体创立自然哲学
(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这群研究者
被称为“米利都学派”

“世界由什么组成?什么是最根本的东西?”

意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理性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假定宇宙是自然形成的,可探讨、可解释
从万物中寻求共性
犹太人的理论尝试

多神论和泛神论认知中无序、分散、对立的
世界 → 有序、统一、按照一套可认知法则
运行的和谐世界

“我们从哪里来?是谁?要到哪里去?”

意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形而上思维出发尝试诠释世界本原
提出“统一宇宙观”
人和世界的存在有了意义和目的

对比结论:
古希腊思想——侧重物质探索
犹太思想——侧重精神探索
→共同造就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被视为西方文明两大源头
(注:区别于西方神秘学三个主要源头:古埃及、古希腊、犹太文明)




二、“一神论”的宗教含义


·犹太人如何认识到上帝的存在


    本质:基于先验假设,而非证明
    逻辑:犹太教否认世界存在的偶然性 → 世上一切必有源头 →“造物主”必然存在
    (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没有一个指导的心智<directing mind>,会有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万物吗?)


·犹太人对上帝的认识


    1.上帝的称谓:YHWH
      来源:上帝答摩西 "Eheh asher Eheh."
      第二圣殿被毁前,每年“赎罪日”犹太大祭司要进入圣殿的至圣所说出上帝的名字
      【公元70年后】此传统丢失,YHWH只留下书写形式,没有了发音。
      犹太教:诵读时可发音“Adonai”(阿东乃——“吾主”),汉译“雅赫维”等
      基督教:增加元音诵读为“yehowah”,汉译“耶和华”


    2.对称谓含义的理解:


      ①“我是存在。”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只有上帝是本质的存在,其他一切依赖上帝获得其存在,因此只算是存在物)
         或者可以解释为:“我是使(万物)存在者。”
         强调:创造力和对世界、自然、历史的绝对支配力


      ②“我自有永有。”
         强调:独立存在,其存在与其他事物无关


      ③“我将与你同在。”
         强调:与造物的关系——上帝创世时许诺始终并永远关怀其造物

      (阿瑟·格林<Arthur Green>:YHWH是犹太教所有神学思想之起点,是犹太教力量之所在)

    3.概括:

      《申命记》中这样陈述祈祷词《示码》:“以色列啊,你要听!雅赫维——我们的上帝是惟一的主。”
         ①祈使句表明这是一个命令,告诫犹太人必须执行
         ②上帝是且只能是雅赫维
         ③上帝“独特”——与众不同,“惟一(注:同唯一)”——否定多神论观点,“不可分”——不存在“三位一体”或“二元论”
         ④上帝永远存在,拒绝、否定上帝不存在的虚无论观点

      上帝的独一性构成了犹太教一神论的基础


·上帝的本质和特征


    犹太教认为,对于人而言,上帝的本质、意图不可知,但并非一无所知,只是人的认识极其有限


    犹太人对上帝“特征”的归纳:
      ①超验性:不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最高的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无形无像、不可见、不可触、无法描述
      ②永恒性:自由永有,不受物质、存在、表现形式的约束
      ③全能性:无处不在,全知全能,造物且主宰其造物
      ④公正性:是立法者、执法者,创造了宇宙的法则和人类的法律道德,并公正执行
      ⑤仁慈性:是仁慈的牧者,通过一切途径关怀、帮助、引导人类


    →犹太人拒绝基督教提出的信奉“耶稣基督”的思想以及“道成肉身”“三位一体”等思想
       饱受基督教社会歧视迫害,但完整坚持了一神思想


TBC.


(注:像这句话这种格式颜色的内容是俺寻思的,不是编书大佬整的,正确率存疑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9-4 23:56:4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读书笔记,条理很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9-6 09:34:04 | 只看该作者
好评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21-9-6 11:54:22 | 只看该作者
✡以色列人(Israelite)

一、犹太民族的不同称谓

    1.希伯来人(Hebrew)
      词源:阿卡德语“哈比鲁”(Habiru),原指在沙漠边缘地带游荡,不时侵入农耕地带,带有军事性质的部落组织
      “希伯来人”不是自取的名称,腓尼基人以此称呼亚伯拉罕,意为“越过者”(the passing over)

    2.以色列人(Israelite)
      词源:希伯来语“以色列”(ישראל),源自《圣经·创世纪》,犹太人祖先雅各与神使摔跤获胜,得名“以色列”,意为“与神摔跤”
      和“以色列人”类似称谓还有“以色列儿女”(Bene Israel),“以色列家”(House of Israel)和“雅各家”(House of Jacob)

    3.犹太人(Jew)
      词源:希腊文和拉丁文对希伯来文“犹大”(Judah)的翻译
      ·最初是希腊罗马人使用的蔑称
      ·【罗马时代】起,用来指任何一个有犹太身份的人,不再有历史时期和血统含义
      ·【公元2世纪】后,逐渐被世界通用,失去贬义

    特伦奇(Richard C. Trench)的总结:
    “希伯来人”在时间次序上最先出现;指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与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对比
    “以色列人”在其后出现;是最尊严的词语,强调得到神应许之后嗣的犹太人
    “犹太人”最后出现;指与外邦人在国籍、民族身份上有所区别的犹太人


二、以色列人的历史

    1.早期传说时代
      -迦南地大饥荒,雅各及其家人前往埃及避难
      -法老最初的善待后,以色列人逐渐沦为奴隶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返回“应许之地”

      此时“以色列人”指雅各的十二个儿子繁衍发展壮大的十二分支

      ※目前这部分活动尚未被有价值的史料证实
         历史学家认为在定居巴勒斯坦前,“以色列人”并不来源于统一的血统和历史背景
         但基于上述传说的“历史”已成为犹太人的一种集体意识

    2.士师时代
      (【士师时代】指【公元13世纪】,以色列人重入迦南后的最初150年)

      -摩西死后,其继承者约书亚率众攻入迦南,在12支派中重新划分土地
      -以色列人同迦南地区其他民族/部落争斗,建立自己的文化
       士师(希伯来文含义“审判者”)们在此时负责组织、领导、调解社会矛盾

    3.大卫王-所罗门王时代

      -大卫王(David,在位时间约为【前1013-前973】)时代,统一王国建立
       以色列人将约柜迁至都城,策划建立圣殿
      -所罗门时代,圣殿建立,【第一圣殿时期】开始,步入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

    4.分裂时代

      -所罗门去世,南北分裂;
       北部十支派组成北方王国,史称“以色列王国”
       剩余两支派(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组成南方王国,史称“犹大王国”

      ▲此时期“以色列人”一般指北方王国的子民

      -【公元前722年】北方王国被亚述人灭亡
       北方王国国民被流放、失散,成为“丢失的十支派”

      ▲此后“以色列人”指犹大王国居民

      -【公元前586年】犹大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圣殿被毁,【第一圣殿时期】结束
       犹大王连同部分上层人士、学者沦为“巴比伦之囚”


    ※从历史变迁角度,以色列人主要指的是从摩西到犹大国家灭亡这一时期的古代犹太人
       (在英文拼写中,对这一时期以色列人使用词汇“Israelite”,用于现代以色列人的词汇为“Israeli”)
    ※在严格的犹太教仪式中,利未家和祭司家从不被称为以色列人


三、犹太人对“以色列人”的理解

    犹太教经典坚信,以色列人是神的选民,是与神有契约关系的民族

    1.由来:
      ·亚伯拉罕尊上帝为唯一的神。上帝反过来令他子孙繁多成为大国之父,赐迦南地,扬他的名使后人得福
      ·逃出埃及前往迦南时,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上得到上帝启示的法律,是对契约关系的重新确立
        “上帝对以色列人说,我乃统治世上众生的上帝。但是,我的名字只与你们相关联。
          不能称我为偶像崇拜者的上帝。应该叫我以色列人的上帝。”——《大出埃及记》29:4

    2.契约关系的理解

      ·上帝并非因以色列人优越而与他们立约,相反,以色列人因为与上帝立约而优越
        以色列人应当:
           遵守与上帝之约,严格遵守犹太教戒律和礼仪,尊律法,守割礼
           负有向世界传播《托拉》的责任(从这一立场出发,历时两千多年的“放逐”并不是对古以色列人的惩罚,
           而是提供向各民族传播“上帝之谕”的契机)

      ·守约前提下,以色列民族——神拣选出的一个特别的民族——终将得到他们的神的拯救
       “虽是这样,他们在仇敌之地,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将他们尽行灭绝,
         也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利未记》26:44
        (注:本篇中多见“耶和华”这一翻译)

      影响:千百年来,“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这一观念在犹太民族多次面临民族危亡时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使犹太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使其文化得到保存,使其在道德上不断追求完美,在精神上保持昂奋,
              成为世界上一个伟大而优秀的民族




四、基督教对“以色列人”的理解

    1.以色列人的殊荣:
      ①“神的圣言交托给他们“(《罗马书》3:2)
      ②基督耶稣降生在以色列的选民中间
      耶和华关于弥赛亚救赎的特殊启示交托给以色列人,而众人皆可因信仰弥赛亚——耶稣基督而得救

    2.与犹太教的分歧:
      继承了犹太人的《圣经》的基督教对以色列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予以承认和支持,但基督教认为自己才是
      以色列人民精神传统的合法继承者

      解释:犹太人由于对耶稣的拒绝,遭到了上帝的抛弃,不再是上帝的选民
              基督徒跟随耶稣,为上帝所悦,于是上帝与基督徒另立新约,基督徒取代历史上犹太人选民的地位
              (神父奥古斯丁:基督徒是上帝选出的“真正的以色列人”)


※现存古代以色列人的后裔:
   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Smaritans)
   来自印度的两个团体“玛拿西之子”(Bnei Menashe)和“科钦犹太人”(Cochin Jews)
   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以色列之家”(Beta Israel)

TB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21:31:43 | 只看该作者
※本章节书卷译名采用基督新教和合本的译法;卷名后的括号中,前为英文,后为拉丁化后的希伯来文原名


✡希伯来圣经(Hebrew Bible/Tanakh)



一、《圣经》的结构与内容简介

    ·总体结构:由《托拉》(Torah)、《先知书》(Neviyim)、《圣文集》(Ketuvim)三部分组成,共24卷
    ·名称:希伯来文中取三部分的首字母,统称“塔纳赫”(TNK,插入原音<注:推测此处应为“元音”>后发音为Tanakh),
             也称“哈米克拉”(hamikra,原意为“读物”)    ·语言:原文主要为希伯来文,有少量阿拉米文(Aramaic)
    ·与基督教的区分:基督教将犹太教《圣经》作为《旧约》部分(基督教新教《旧约》共39卷,与犹太教分卷有区别),
             常用《希伯来圣经》指代犹太教圣经,以区别包含《新约》的基督教《圣经》


    ·详细结构:

      1.《托拉》
        (原意为“教导”)又称《律法书》(The Laws)或《五经》(The Pentateuch)
        确定了犹太教的宗教信仰,提出犹太人应有的生活准则、行为规范,被认为是《圣经》的主体,其他篇章是对其解释延伸
        犹太教的核心律法(包括十诫、613条诫命)均来源于《托拉》

        ·该部分包括:
          ①《创世纪》(Genesis/Bereshit):共50章。上帝创世历史、人类史前神话、以色列人祖先的故事
          ②《出埃及记》(Exodus/Sh'mot):共40章。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西奈山接受十诫,与上帝立约
          ③《利未记》(Leviticus/Vayikra):共27章。犹太教诫命和各项宗教规定,突出祭司和利未人的地位
          ④《民数记》(Numbers/Bemidbar):共36章。以色列人在西奈半岛和荒野游荡的40年,及在此设定的宗教例律
          ⑤《申命记》(Deuteronomy/Devarim):共34章。摩西在即将进入应许之地前向百姓重申律法


      2.《先知书》
        以宗教的观点叙述和评价历史,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讴歌义举,斥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Ⅰ.前期先知书(指没有留下著作的先知):
          ①《约书亚记》(Joshua/Yehoshua):共24章。约书亚带领百姓进入应许之地,将土地划分给各支派
          ②《士师记》(Judges/Shof'tim):共21章。建立君主制前士师带领人民在应许之地与外族争战
          ③《撒母耳记》(Samuel/Sh'mel):共55章。先知撒母耳和他先后所立两位国王扫罗、大卫的生平事迹
          ④《列王纪》(Kings/Melachim):共47章。大卫末年到犹大王国被灭的历史,所罗门及其后诸王的事迹

        Ⅱ.后期先知书:

          ⑤《以赛亚书》(Isaiah/Yeshayahu):共66章。1—39章记载犹大王国先知以赛亚的生平和言论,
            40—55章呼吁被掳巴比伦的犹太人回归故土、侍奉上帝,56—66章预言救世主的到来以及具有大同特征的新时代

          ⑥《耶利米书》(Jeremiah/Yirmeyahu):共52章。犹大王国末期先知耶利米的生平和言论,包括将犹大覆亡解释为
            上帝对其罪孽的惩罚以及悔罪者可能得到救赎的思想

          ⑦《以西结书》(Ezekiel/Yehezkel):共48章。以西结先知在犹大灭亡前所发警告和在巴比伦的犹大人中宣讲上帝的启示和异象

          ⑧《12小先知书》(the Twelve Prophets/Sheneim-'Asar):不同时期先知:何西阿、约珥、阿摩司、俄巴底亚、约拿、弥迦、
            那鸿、哈巴谷、西番雅、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的生平和言论


      3.《圣文集》
        包括诗歌、谚语、小说、戏剧、历史著作等多方面文学形式,代表了古代犹太人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

        ·该部分包括:
          ①《诗篇》(Psalms/Tehillim):共150篇。其中一部分被认为是大卫所作或献给大卫的
            古代犹太诗歌总集,主题包括赞美上帝、歌颂智慧、述说历史等

          ②《箴言》(Proverbs/Mishle):共31章。自称主要为所罗门王所作,实际上是古代犹太民间谚语总集

          ③《约伯记》(Job/Yov):共42章。义人约伯经受上帝的各种灾难考验仍坚守信仰的经过,他与友人关于受苦问题的长篇对话,
            是犹太教关于神义论问题的经典著作


          ④《雅歌》(Song of Songs/Shir hashirim):共8章。描写热恋中男女的所思所想,讴歌爱情
          ⑤《路得记》(Ruth/Rut):共4章。讲述摩押女子路得接受以色列的上帝,善待亡夫之母,后嫁给以色列王成为大卫王祖先的小说
          ⑥《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Eicha):共5章。相传为先知耶利米所作,抒发了犹大王国被灭、圣殿被毁的深切哀痛
          ⑦《传道书》(Ecclesiastes/Kohelet):共12章。唉叹人生的虚无缥缈与社会不公,阐发作者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⑧《以斯帖记》(Esther/Ester):共10章。犹大女子以斯帖当上波斯王后,与叔父末底挫败屠犹阴谋
          ⑨《但以理书》(Daniel/Daniyel):共12章。描述、解释异象,表达末日审判的观念、对弥赛亚的期盼,是启示文学的代表

          ⑩《以斯拉—尼希米记》(Ezra-Nehemiah/Ezra-Nehemya):共23章。犹大人回归巴勒斯坦,重建圣殿,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等领袖
            带领下复兴、发展社会与宗教的历史

          ⑪《历代志》(Chronicles/Divre hayamim):共65章。从人类始祖到统一王国时期的家谱,作者观念下的犹大民族历史



二、《圣经》的形成与传承

    ·对《圣经》由来的不同观点:
      犹太教传统:《圣经》记录的是上帝的话语,是上帝启示的结果,其内容完全来自上帝
      现代圣经学者:《希伯来圣经》是在近千年时间里,由多位来自不同背景、环境的犹太人各自撰写,汇编成书


    ·对《圣经》各部分由来的研究:

     1.《托拉》


      【宗教改革前】——犹太教、基督教学者一般认为作者是摩西
      【16世纪之后】——越来越多宗教学者对此表示怀疑
      【19世纪后期】——德国学者韦尔豪森(Julius Wellhausen)提出“四底本说”(或“五经底本说”)(Documentary Hypothesis),

                                  标志着近代圣经评断学的产生

          ·四底本说中《托拉》的组成:

            ①耶典(J):【公元前9世纪】完成,代表南国观点与特色
            ②神典(E):【公元前8世纪】完成,代表北国观点与特色
            ③申典(D):【公元前7世纪】约西亚改革前后完成,以《申命记》为代表
            ④祭典(P):【公元前5世纪】完成,代表回归祭司观点
          JEDP四底本经过数百年流传整合,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成为《托拉》的基本形式并流传开

          ·四底本说的修正和批判:

             -冯·拉德(Gerhard von Rad)和诺特(Martin Noth)等人提出“传统史”(Tradition History)的研究方法,
              认为《托拉》是由一些材料围绕早期以色列史的几段关键经历发展完成的

             -克劳斯(Frank M. Cross)认为不存在独立的P典,祭司只是编纂、补充J和E两种材料

             -外伯瑞(Roger Norman Whybray)主张《托拉》的成书主要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底本说强调的上帝名称的区别等问题
              不过是文学创作手段,不能作为底本说的依据

         ※当下没有新的理论成为解释《托拉》成书的公认意见;除极端保守人士外,学术界和犹太-基督宗教界大部分人士承认
           《托拉》由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材料汇编而成,且成书过程跨越了相当长的时间


     2.《先知书》

       Ⅰ.前先知书:
        ·犹太传统观点:撒母耳和耶利米成书
        ·现代学者观点:诺特提出的“申命记派历史”(Deuteronomistic History)
           该观点认为从《申命记》到《列王纪》的圣经文本,是以色列人第一部系统的、整体性的历史书
           编写者“申命史家”(Deuteronomist,简称 Dtr)前后一贯地以《申命记》的神学观点描述和评价以色列人在
           摩西时代、约书亚时代、士师时代、王朝时代的历史,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完成编修

       Ⅱ.后先知书:
         尽管大多标明了作者和时代背景,其可靠性仍受到质疑
         ·《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可能包括了作者追随者后来的补充与编辑
         ·《以赛亚书》《撒迦利亚书》各部分的主题、风格显示其可能有不止一位作者

       ※一般认为全部大小先知的作品直到希腊化时期最后成书


     3.《圣文集》
       ·犹太传统观点:
         《诗篇》大部分归于大卫
         《路得记》归于撒母耳
         《箴言》《雅歌》《传道书》大多归于所罗门
         《哀歌》归于耶利米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归于以斯拉
       ·当代学者基本否认了上述看法,并认为其中最晚的《但以理书》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完成



三、《圣经》的正典化

《圣经》正典化可大致分为先后两次:首先是《托拉》,然后是其余部分

    1.《托拉》的正典化:
      ·时间:一般认为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时代背景:经历国破家亡的悲剧与深刻反思后,犹太人开始重建社会,坚定宗教信仰

      以以斯拉为代表的文士确立了《托拉》的全部文本,使之成为早期犹太教的正典;犹太文化的核心一神思想最终确立

    2.《先知书》的正典化:
      ·时间:可能在【公元前200年】前后
      《次经》(【公元前180年左右】成书)中列出了《托拉》各卷和《先知书》所有书卷的名称,表明它们已经被看作和《托拉》具有同等地位

    3.《圣文集》的正典化:
      ·时间:【公元90年】
      ·时代背景:①政治上,罗马人摧毁耶路撒冷,犹太宗教分崩离析,圣殿不复存在
                      ②信仰上,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对犹太教构成严重威胁
                      ③就宗教经典本身而言,包含浓重希腊思想色彩的《次经》的《七十子译本》(Septuagint)借助语言优势广泛传播,
                        犹太社群中出现很多假冒古人名义而作的启示文学(《伪经》)
      犹太教在贾布奈(Jamania)召开会议,《圣经》最终被确定为24卷

    ※《圣经》的正典化过程是犹太人对民族危机的一种独特反应

    (“犹太人只是在感到其信仰濒临全面覆灭的绝境时,才不得不编纂正典,为其传统信念找出永存的形式。
        这一抢救和重修古籍的行动是
民族危机的直接反响。”——《圣经中的犹太行迹》



四、犹太宗教生活中的《圣经》

    1.《托拉》诵读习俗
      起始——《托拉》成为正典后,诵读成为犹太会堂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展——【公元3世纪】诵读活动真正成为习俗,具有系统化、仪式化特征


      ※巴比伦习俗:
        ·将《托拉》分为54个部分,每周安息日诵读固定的一段
        ·每年诵读活动开始于住棚节(犹太民历正月15日开始,持续8天)的最后一天——西姆哈《托拉》节(Simchat Torah,也称欢庆圣法节)
         当日宣读《托拉》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代表对《托拉》的学习周而复始,永不间断
        ·为解决周数不够和节日冲突问题,某些安息日必须诵读两段经文


      ※诵读规定严格,包括诵读人数、诵读者身份、诵读顺序、会堂的法定人数(Minyan)
      ※诵读前取出《托拉》和完毕后放回时,会众必须起立注视,并有吟唱圣歌、高举经卷的程序


    2.其他经卷内容的吟诵
      ※“迈吉洛特”(Megiloth,也称“五小卷”):
        住棚节诵读《传道书》,七七节(五旬节)诵读《路得记》,逾越节诵读《雅歌》,阿布月初九(圣殿被毁日)诵读《耶利米哀歌》,
        普珥节诵读《以斯帖记》






五、《圣经》的重要思想

    1.一神宗教


      ·诞生背景:多神教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迦南都盛行多神教
        人们相信:世界由众神创造,众神各司其职,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众神之间恩怨情仇的表现
        《圣经》中能看到一点早期多神信仰的痕迹


      ·犹太人思想发展:
        多神教
        ↓
        本主一神教(henotheism):崇拜一个神,但同时并不明确否定有别的神存在
        ↓
        独一神教(monotheism)


      ·犹太教正式形成:形成之初就是一神宗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宗教




    2.契约观


      犹太教“约”的概念:上帝与人之间订立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协议


      《圣经》记载的立约事件:
            ·洪水之后以彩虹为记,与挪亚立约
            ·以割礼为记,与亚伯拉罕立约,将迦南地赐予其后代,使其子孙繁多
            ·以十诫为记,与摩西立约,以色列人保证信仰服从上帝,上帝则视以色列人为圣民,赐福他们和子孙后代——即“西奈之约”
        其中两次立约与犹太人祖先有直接关系


      约定特征:
          ·上帝占有主导地位,以色列人必须接受上帝的要求
          ·是双向选择关系,人和神双方都可以选择是否立约
          ·契约关系一旦成立,双方便都对彼此负有义务


      ※从结构和语言风格上来看,西奈之约及相关律法和古代近东赫梯、亚述等民族的宗主-附庸条约有很大的相似性

      ※契约观是犹太教“应许之地” “特选子民”和“救赎”等观念的基础,并对近现代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3.律法观


      基督教——因信称义
      犹太教——因行称义:判断一个人是否守教不仅看他是否信奉上帝,更重要的是看其在行动上是否遵守律法


      律法来源:主要是《托拉》,核心为“十诫”
      律法分类:正诫命(训诫)——248条——必须执行某行动
                      反诫命(禁诫)——365条——禁止做某事
                      共613条


      ※犹太教律法与古代近东的《汉谟拉比法典》有一定相似性,受到了两河流域法典思想和社会传统的影响
         与古代近东法律区别:
             ①《圣经》律法没有沿袭因果式规定,而是把所有诫命的来源归于上帝,对律法的遵守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的
             ②在尊重人权、坚持平等、反对株连等方面,相对古代近东法律更加进步


      后续发展:《圣经》时代后,犹太人不断解释和发展《圣经》中的律法,因应时代发展带来新问题的解决需要
      对犹太人的影响:
             ①通过对律法的学习、尊重、遵守,犹太民族成为一个守法的民族
             ②律法形塑了犹太人的民族身份。混居生活中,对犹太律法(尤其是割礼、安息日、饮食法)的守持使犹太人维护了自身的宗教独立




TB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