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6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世纪以后至五世纪以前隐修主义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3:0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文是我在教会史课讲课的一部分,当时是手稿,整理成了笔记。
隐修主义的形成及发展
1.与隐修相关的几个“主义”
为了理解隐修主义(monasticism),需要把它与苦修主义(asceticism)、神秘主义(mysticism)以及灵修学(spirituality)几个词进行分析比较。
隐修一词monasticism词源出希腊语monos(独居者)和monachos(单独的),本意指一个人生活(to live alone)或“离群索居”,隐修主义也被翻译成修道主义或是修道院主义。批:僧侣(monk),monk的词根是希腊语的men-,意思是独居的、隔离的。
隐修主义与苦修主义、神秘主义是三种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思想或制度。
苦修主义的核心在于修行,强调反复不断地操练和斗争,以期达到宗教意义上帝神圣境界。相比于苦修主义,隐修主义的重点,落在制度的层面上,隐修是一种形式的苦修,它为苦修证道提供了物质和制度保障。
又因为隐修主义的隐修,就是离弃世俗世界,通过顺从之苦行而复归上帝;它的目的是在基督之中获得救赎,这种追求神秘事物、神秘世界的一种实践,证明“隐修主义”与“神秘主义”内涵完全一致。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不能说所有基督教“隐修主义者”都是“神秘主义者”,但可以肯定地说,一个真正的基督教“隐修主义者”必然是一个神秘主义者。
希腊正教的隐修主义
罗马天主教的隐修主义
凯尔特的隐修主义

2.导致隐修主义产生的因素
弄明白这几个主义之间的差异,我就能解释,在隐修主义、修道院制度真正产生前,哪些因素影响了它的产生。
(1)古埃及的苦修文化
A.地理位置
埃及的沙漠与可耕地和平原之间几乎直接相连。在有些地方,尼罗河谷和沙漠之间还有一些高地或者山陵地带。人们在那里很容易找到一些天然洞穴。任何人如果由于政治的或经济的或宗教的原因而决定远离社会,他最佳的、同时很可能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进入沙漠。上埃及的温差变化大(批,上埃及在埃及南部),气候条件稍差,所以那里的隐修偏重于修道院模式,而北方下游地区就比较流行自主的隐士或隐士的修道模式。
直至后来,出现在埃及中部的安东尼,采取了个人隐修,而尼罗河上游的帕科米乌建立了第一座基督教隐修院。这说明,地理环境的确对隐修主义、隐修制度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B.气候因素
印度气候炎热,不适合静坐默想,所以印度的苦修多为苦行,相应的,尼罗河流域的气候也一定影响了后来基督教的隐修方式。(待考证)
C.禁欲传统
即使是古希腊的禁欲传统,似乎也要追溯到古埃及,但是我们对古埃及的了解太少了。(批,需要研究专门的古埃及宗教)
D.文化因素
其实古埃及文化虽然有苦修的文化,但苦修的文化并不突出,隐修主义的兴起也主要不是因为古埃及人文化,但是古埃及人的宗教虔诚却很大程度帝导致了隐修活动的产生。而且古埃及妇女社会地位较高,这也许也能解释后来有许多埃及妇女成为了修院修女。

(2)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宗教
A.古希腊/罗马哲学
苏格拉底学派攻击身体是灵魂但牢狱,斯多葛派蔑视典雅优美,正是他们用了askein(工作)这个词来指培养对欲望和激情的克制。
在古希腊,狄俄尼索斯教经过改良,分离产生了奥尔菲斯教。他们提倡素食主义,净化灵魂和精神沉醉。毕达哥拉斯把他们的苦修神秘成分带入了哲学和教团,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这一脉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哲学家大多同时也提倡苦身修行,以拯救灵魂。
柏拉图思想,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的苦修主义、隐修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罗马帝国时期的苦修主义思想和禁欲东方宗教
①新柏拉图主义提倡“太一”的流溢和复归,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其最大修行就是脱离俗务,净化灵魂,重归太一。
②其次是“犬儒派”的巡回宣传及禁欲苦修的生活,
③在基督教传入前,帝国的多神信仰和皇帝崇拜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人们转而投身于各种源自东方的宗教:
琐罗亚斯德教、密特拉教、摩尼教、诺斯替教、埃及的伊西斯崇拜以及基督教。
上述这些宗教与哲学,在一些人群中激发出苦修的神秘氛围,影响了基督教的隐修主义。
(东方宗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能单纯将它纳入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来看,它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影响到因素。这里未做出区分是不合适的)

(3)《旧约》及犹太民族的苦修文化
犹太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所以并不十分注重弃世的苦修主义,知识强调以斋戒和圣洁来强化祷告的效能。这相关的内容就可以参阅《摩西五经》尤其是《利未记》的内容。
《旧约》这种苦修、隐修色彩单薄的特点与公元头三个世纪的各种倡导苦修禁欲的宗教教派和哲学思潮形成极大差异,也对《新约》乃至整部《升圣经》的苦修主义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4)《新约》的苦修思想与神秘主义
A.苦修思想
《新约》的苦修思想比《旧约》重很多。四福音书中有不少可以看出苦修的思想。比如《马可福音》一开始提到的施洗者约翰:
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可1:6)
《马太福音》记载了耶稣对独身的观点是“不如不娶”,并说:“这话不是每个人都能领受的,唯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因为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并有为太难过的缘故自阉的”,马太还记载了耶稣在旷野“禁食四十昼夜”以及他对斋戒的基本肯定态度。

B.神秘主义
基督教接受了希腊哲学的逻各斯思想,称耶稣基督降世乃是上帝道成肉身。所以可以说,基督教从其源头上就是某种意义上帝“神秘主义”,这种神秘主义将会影响隐修主义。而且神秘主义与隐修主义相结合的关系在文艺复兴后依然存在。

(5)早期教会内的隐修主义
早期教会内部产生了孟他努派和诺斯替派。(诺斯替派指早期教会中有诺斯替主义倾向的那一派),孟他努主义主张极其严格的禁欲主义,而诺斯替则相信要依靠灵性的知识来获得拯救,这些都导致了隐修主义的产生。

6.隐修主义
上述的五点宗教的、哲学的影响,再加上260年至303年间,因为大批人涌入教会,导致教会道德状况每况愈下,这让一些基督徒更加看重禁欲生活,并希望能接近上帝,远离不道德的事。因此,一些平信徒发起了隐修运动。
(1)基督教隐修主义的开创人:安东尼。于270年在他生长的村庄开始禁欲生活。
十五年后,退居荒野,成了隐士。他在那里隐居、禁食、不断祈祷,克制情欲,以此接近上帝。不久许多人开始仿效安东尼,其中有些人完全独自隐修,有一些则组成了团体隐修。
他们都尽可能像隐士那样生活,理想做一个为基督舍弃一切的英雄。
(2)第一座修道院的建立者:帕科米乌。在315年至320年间,在埃及南部建立了第一座修道院。
安东尼的独居隐修和帕科米乌的集体隐修两种类型在埃及并存发展,并且还都由埃及传到帝国其它地方。
隐修主义被介绍到西方,是亚大纳西的功劳。到四世纪末,由于哲罗姆、安布罗斯和奥古斯丁等的提倡的榜样,隐修主义受到很多人的赞同。
(3)隐修主义改革家:本尼狄克(本笃)
西部隐修主义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他们不受规章,本笃在529年建立了第一座本笃修道院,制定了规章。修道院内,既要劳动也要读书,使本笃修道院成为了工业中心和图书馆。本笃的制度是西方早期最佳的隐修制度。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财富的矛盾,为了躲避世俗,而选择节俭、勤劳的本笃修道院往往很容易积累财富,而财富又会腐蚀修道院。
(4)凯尔特隐修主义
特点是注重神秘精神,不受纪律约束的兴奋。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在爱尔兰,苏格兰和英格兰盛行一时,对传教和学术研究有重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