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5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的心地,就是你的福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5: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有言: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福气不是天定的,是自己修来的。

你的心地,决定了你的福气。



一、谦虚之心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自满就容易招致祸患,相反,谦虚总能获得益处。

赵括夸夸其谈,轻兵冒进,致使赵国四十万军卒被坑杀。符坚领兵百万,自诩投鞭断流,最终败给只有几万人的谢玄。

曾国藩曾言:人生大病,只一傲字。一个人一旦傲气十足,目中无人,就容易错估局势,从而忽略即将到来的危机,失去即将来临的机遇。

杯子空了才能装水,人虚其心,才能容人。容人才能聚人,聚人才能共事,才能成事。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低处,也就众人所恶之处。

人在低处,姿态放得低,便是不与人争名头、争风头。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能耐,贵在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不出风头,不会“首当其冲”。

这样的人也知道自己山外有山的道理,能收敛傲气,踏实向学。

一个人缘、修养、学识俱佳的人,有什么道理福薄呢?

二、宽容之心

《十二怒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火车上烂醉如泥,挑衅乘客和乘警,很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一个几岁的小姑娘问她的妈妈:“妈妈,这个人是不是坏人,好可怕。”妈妈对她说“不是的,他不是坏人,他只是非常伤心。”

这一点慈悲之心,并非凭空而来,更多的是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有很多的不完美,我们也会失控,我们也会脱缰,我们也会露出我们自己身上丑陋的一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不是修养,它源于智慧。

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局限和苦难,于是就宽容了别人的局限,承担了别人的苦难。

所谓宽容,不是宽容别人,而是要先宽容自己。正是因为懂得了自己的不完美,才不会苛求别人完美。

这样的人心地宽和,不会沉湎于自责,更容易放过自己,也更容易放过别人。


三、善良之心

积善成福。一个人坚持不懈地行善,虽然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伴随着你的善行,人们慢慢开始信任你、靠拢你。

你的善良成为你的名片,无论做什么事情,周围的人都愿意帮你一把。这就是福气。

一个人行善,日积月累之下,你的气质、容貌都会慢慢改变,我们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爹妈给的,但是三十岁之后,随着年华老去,气质就会显得更重要。

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

坚持行善,那你的温柔都会一点点刻在脸上,一眼望去,善良就融化在举手投足、只言片语中。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舒服,大家自然也就愿意投桃报李,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福气呢?


四、敬畏之心

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敬畏。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那时候人们不愿意去做一些有悖良心的事。

在有所敬畏的年代里,人们谦逊守礼,失去敬畏的年代里,坏事层出不穷。因为失去了敬畏,人们便敢于为所欲为。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什么?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容“战战兢兢”,既敬重又畏惧。

敬畏就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到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只有做到了这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五、不忘初心





写完这篇文章,到现在差不多有两年了。我对于探访民间巫术的兴趣至今未减,探访的结果之一是我还想就此说一些话。可以说,这是一些多余的话。

巫术之与民间信仰有着无法界定和厘清的关系。我在这里没有用“宗教信仰”这样的短语,因为这样的信仰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渴求、祈诉,目的是趋利避害、求取现实生活的平安和富足,究其来源,乃是对现实中可以预见的风险的规避,对未来不可预见的风险及可预见的利好的预防和诉求。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来探究巫术,我认为生活中的巫术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除了一般的“巫术”定义之外,似乎至少还可以理解为“对于人、事、物及其与生活的关系的一种特殊认识和理解及因此而形成的观念、意识、心理和言行表现”。还是举例来说明吧:

民间对于建房中举凡与大门有关的事情甚为关注和谨慎。其心理因素,除了门神、四灵等迷信因素之外,最为主要的认识就是大门是房屋的象征,具有等同于房屋的意义,而房屋与人一样也是有灵的。所以,其一、立大门、封大门是要举行相关的仪式,其“主打节目”就是用大门的制作尺寸来祈求福祉,用匠人的祝、赞预示吉利,以鸡头的朝向预卜吉凶。熟知鲁班行工匠的人都知道木匠、砖匠会使用一种叫“鲁班尺”的尺子。鲁班尺的主要功能不在于丈量,而在于依据特定的尺码卜定吉凶。依据砖匠、木匠行的成规,大门的不同高度、宽度依次应验“财”、“病”、“离”、“义”、“官”、“劫”、“害”、“本”等八种不同的吉凶情况。9尺9寸高、5尺4寸宽,这个尺码与“本”相应,预示平安。其余的依此类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不同的建筑又要求与尺码相应以达到最理想的利好效果:一般地说,药铺(即现在所说的医院)的大门要与“病”这个字相应的尺码一致,学校、官衙的大门要与“官”这个字相应的尺码一致,店铺、祠庙的大门要与“财”这个字相应的尺码一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二,几乎是一个古往今来始终未变的通例:同一排建房左邻右舍,大门的尺寸大小要一致。它的简化形式就是彼此的大门必须一样高。否则,即有人强我弱、强者凌弱、遭遇门高者打压的风险。其三、木匠做门窗时,讲究木料的处置要与“根在下枝在上”这样的树木生长之理一致,反之,做出来的门窗枝端在上则认为是不吉利的。但是,在制作家庙这样攸关一族荣兴衰败的建筑时,木匠往往会应主人之请,特意将大门门框中的一根木料按“枝端在下、根端在上”的方式来处置,此举寓意为“树倒树倒,代代温饱”。

基于万物有灵的认识,民间历来都很注重安置栋梁,除了此前介绍的封栋仪式之外,民间还从其它三个方面予以重视:其一,材料的选择,讲究用“双桠树”做栋梁,讲究栋梁从采伐下山到安放到屋梁上,这期间材料不沾地。所谓双桠树,就是由同一个树根发出的芽长成的两棵树中的一棵。所谓不沾地,就是材料不要与地面接触,而让板凳等把木材架起来。其二,镇的放置。在这里,放置镇的目的在于使其具有神奇的功能,这与佛、道及民间庙宇里的神像必须放镇一样,不过,那不叫做镇,而叫做“脏”。栋梁中的镇放在主梁正中的暗格中:中间凿空,外面以木板覆盖,几乎就看不出凿空的痕迹。镇包括安梁文书、历书(民间称之为“皇历”)、钱币、折扇(一般两把)、笔(一般两支)、墨(一般两块)等物品,其它还可能有米谷豆盐茶。最有意思的是,与神像里面的“脏”一样,有些镇中还有海马、海龙、石燕。这可能与佛教有一定的关系。其三,栋梁的位置。概括地说就是主梁处于正中位置:处于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的正中位置,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屋脊正中位置。主梁之外,一般还有两根陪梁。陪梁置于主梁之下两三路砖处,与主梁成三角形,一般漆成朱红色。

屠夫的禁忌。旧时,屠夫行对于所谓的“怪气猪”有一种特殊的敬畏感,一是除非有相应的、足以使自己能制服怪气猪的本领,否则,绝对不敢动刀宰杀。因为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样的猪是鬼怪投胎,具有特别的神通,没有本领的人,或者本领胜不过猪的屠夫会招致报复:最严重的情况是丧命。二是依规矩,杀猪的屠夫可以无偿的得到一半的猪肉。所谓 “怪气猪”,包括以下几种:五爪猪,这种猪在两个蹄子之外,还在腿上长有三个小蹄子或近似小蹄子的赘生物;半边瓢,这种猪头部的毛色明显分为两种,看上去一白一黑,彼此对称,如同两只不同颜色的瓢合在一起一样;叫花子围腰,又叫叫花子背袋,这种猪通身一种毛色,而腹部、背部有另外一种颜色的毛上下左右彼此贯通,看上去就像猪身上围了一根带子一样;双蛇出洞,这种猪看上去与普通的猪一模一样,只是当它吃饱了躺下的时候,鼻孔里会伸出两股浓浓的鼻毛,一伸一缩,就像两根蛇信子一样;木马猪,这种猪的蹄子长在一起,看不出有两个,把它称之为“骈枝猪”似乎更为合适一些;小结猪,就是猪蹄子上长出一个小结节,结节翻转向上的猪。这实际上是人对于稀奇事物敬畏心理的外在反应和表现,多少带有一些古代动物图腾的遗迹。


几个乡下人在一起闲聊,不禁意间就聊起了官场上的事情。

老头说:某年某年,乡镇领导换届选举前恰好有个节日,甲乙丙三个乡干部去给某县领导送节礼,这是三个没有写上姓名的大红包,一个六万,一个八万,一个十万。几天后,甲乙丙三个中有两个人如愿以偿的提升了,只有一个人还在原来的位子上。这个人很不高兴:嘿,我不也是给你意思意思了吗?凭什么呀!于是就找领导,暗示领导是这么这么一回事,我想不明白。领导说:都定盘了,还关照个屁!去,把你的红包拿走!一甩手就是个十万的大红包。乡干部一看,这哪是我的呀?我的才六万。又一想:提升个球!不就是几天的时间吗!老子白得了四万。

老太婆说:我说这当官的就是贱,别看他人前人后威风凛凛的,背后拿了人家的就得给人家做孙子。我就瞧不起这些人。

中年人说:如今这社会,谁不要给人当孙子?你得去求人家,你就得做孙子。老百姓要给人去做孙子,当官的也得给人去做孙子:小官给大官做孙子,大官给更大的官做孙子。

这是乡间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的毫无意义的闲聊,没有人去关心计较这样的闲聊。

也许你会说,这老太婆纯粹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清高什么呀?但是,这世界上确实有不想当官的人。不仅不想当官,还不想做自己不想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有时,这是某种惰性使然,有时是建立在对自己理性认识基础上做出的明智决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意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缺少的只是对个人意愿的尊重:有时是别人不尊重你的意愿,有时是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意愿。假如一个人连这点意愿都没有的话,假如一个人连自己也不能尊重自己的意愿的话,这个人就活得太累了。

也许你会说,这中年人说的也太绝对了,与废话有什么差别?不,他说的只有缘于偏激的夸张,夸张包装着的东西却没有完全违背事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你必须面对。是跨过去还是绕过去?这是你面对无奈的时候必须做出的选择。当这种无奈只是你可以克服而没有去克服的困难时,你当然会选择“跨过去”,这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当这种无奈是你无法克服而不能去尝试着克服的困难时,甚至是你无须触及的困难时,你当然应该选择“绕过去”,这是理智的放弃。

也许你会说,真有如你所说的“无须触及的困难”吗?这就要讲到老头说到的事例了。按老聃的说法,一个人面临的最大祸患莫过于贪婪的欲望。人们常说贪欲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也满足不了。要满足个人的贪欲常常意味着风险:或者是别人的付出、牺牲、损害、毁灭,或者是自己的堕落、扭曲、异化、毁灭,更多的是既损害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不是吗?钱是好东西,假如要用风险去为之买单的话,你何必自寻烦恼呢?当官是风光荣耀的事情,假如要用风险去为之买单的话,你何必自讨苦吃呢?

我们平常看到的盛酒器具,一是酒坛,二是酒壶,三是酒瓶。在乡下,喝酒的时候,主妇从酒坛里把酒舀出来,倒进酒壶或者酒瓶里,再端上桌,再筛进酒盅酒碗里,喝酒的人这才“举杯邀明月”,或者“把酒话桑麻”。这似乎是乡下人饮酒的基本程序。

我是乡下人,这三种盛酒器具乃是我习见习闻的东西。乡下人的酒坛是清一色的陶制作品,细口深腹,外饰斑驳的土釉,朴拙,却极显粗重,尤其是装满一坛酒的时候。那酒壶呢,多半是锡匠手里出来的东西,一律圆口鼓腹,配以厚实的底,高高的提梁。倘若你手里有一把这样的酒壶,你看吧,那提梁实在是太夸张了:又粗又大,像一张拉满的弓,向上,向外弓起,竟然比壶身要高出许多。你再看看吧,同时用手拈一拈,也许就会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说不定哪一天这提梁一断,不把壶身砸一个稀烂才怪呢!我不喜欢酒壶,不仅仅是因为酒壶有这么一根粗大的提梁。我有一种印象:举凡叫壶的器具,都是要用手提的,让人离不开沉重的感觉。我喜欢酒瓶。浅浅的抿一口,再慢慢的咽下去,长长的啧啧嘴,得美酒的香醇,喝酒的惬意,酒酣的余味,这就是喝酒。想像一下吧,这样喝着酒,再有人一手扶着瓶口,一手轻轻托着瓶底,缓缓的倒一碗酒给你喝,这将是一种什么滋味?这个时候,我常常想:如果不是酒瓶,用的是别的盛酒器具,是否也有这样的韵味?你看看吧,酒瓶造型各异,又饰以文字图案,图文并茂,喝酒之前可以先饱眼福,玻璃质地的酒瓶,透明通亮,喝酒之前可以先来享受酒的色泽之美,陶瓷质地的酒瓶,或轻巧细腻,或厚重稳实,摇一摇,里面的酒,声轻悦耳,喝酒之前可以先存一番有关酒的想象……诸如此类,以瓶盛酒,尽得喝酒的妙处。

我有一只陶瓷质地的酒瓶,样子是一只小小的酒坛子,它的口极细,颈极短,足极浅,圆圆的瓶腹,则显得高之又高,有酒坛的朴拙。它的胎质极薄,拿在手里,轻轻巧巧的如同无物,轻轻一弹,声响清脆,经久方散,有乐曲一样的余韵。我看过作为文物收藏的酒瓶图片,仿佛就有这样一种款式。有雅兴的人,或许会认为它不失古朴之美吧。它的釉质细腻,均匀,光滑,亮泽,有玉质的温韵感。瓶身釉色奇巧,它的腹部呈淡淡的芽黄色,上面分散着一片片枣红色的晕斑,有鳝鱼黄的韵味,它的足部却是短短的一圈深黑色,厚实,稳重,要推倒这样一只酒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两种釉色自然融合,找不到一点拼接的痕迹,这实在是行家里手的杰作。
《诗经》里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果没有初心,那很少有人有好结局。

道家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有灵魂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次生命的拷问。所谓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在经过风雨的捶打,岁月的洗练后,是否能够“我心依旧”?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读书或是工作,都有一个志愿,都有一个最初的发心。比方说:我想做一个公务员、教师、企业家、记者、演艺人员……你如果不忘记自己最初的发心,就会锲而不舍地一直向前迈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

一个人心地善良、谦虚、宽容,对人对事,保持敬畏,不忘初心。

如果一个人的心地具备了这五种品质,那么他的生活一定积极而快乐,这样的人不需要上天额外的赐福,因为这生活本身就已经是福气了。
【努力和收获,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一直在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
沙发
发表于 2019-12-5 13:57:50 | 只看该作者
那为富不仁的有钱人为什么过得那么好?善良的人总是受苦受难甚至没了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15:3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威士肖 发表于 2019-12-5 13:57
那为富不仁的有钱人为什么过得那么好?善良的人总是受苦受难甚至没了命

善人多磨难,因果有玄机!
http://www.imslr.com/thread-59767-1-1.html
(出处: 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