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3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雜感] 《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0:4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看了电视连续剧巴金代表作《家》,虽然不是从开始看到结尾的,但还是觉得对自己的内心很震撼。 《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敏感詞>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虽然故事题材并不怎么新鲜,可是却表达了比平凡的内容。

《家》是什么,<敏感詞>学家的说是<敏感詞>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是宝盖下面养着一群猪。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概括的说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
寻找自己的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宿命。而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无家可归的漂泊者。我们和浪迹天涯的人相比,只是多了一个物质的外壳。我们常常把这东西叫做“家”,但它并不总是使我们感到心灵安宁的地方。

我们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家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范畴,正应了一句禅语: “佛在心中”。家又何尝不是呢?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而房屋等物质全部可成为“庭”就这个概念来说,后者又是微不足道的补充。正确地认识这个概念,对我们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它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只去追求“庭”而不去追求“家”。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查遍汉语词典,关于家的解释只有寥寥数语,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家的概念何尝不涵盖了整个人生。无论贫富贵贱,逆境坦途,只要你降生到这个世界,就与家发生着关系,丝丝缕缕无时不萦绕在心间。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
挡住雨雪,挡住豺狼与虎豹。就有了灯光,有了薪火,有了满屋子的亲昵与温馨。君不见,巴山深处,一家人因为买不起一人一个碗、一双筷,只好你吃完了我再吃,舔犊之情,仍无处不在;陕北窑洞里,一家人只有一条打了补丁的裤子,谁出门给谁穿,再苦也有亲人维护你的体面。哪怕穷到去要饭,心中因了家人的牵挂,也就有了回家的想头,也就有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信念。
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烽火硝烟,颠沛流离,一家人扶老携幼,相依为命。父亲的脊梁母亲的背,就是掩体,就是防空洞,就是安全的屏障。“八一三”抗战时,我先生年仅四岁,正是坐在父亲肩挑的箩筐里,从日本人占领的上海郊区,逃难到青浦、到苏州、到无锡……。日本鬼子烧杀抢掠,他们全家居然侥幸逃生。在人生路上艰难跋涉了70年的我先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一路的颠簸,一路的晃悠,一路的亲情和父爱。
动乱时,家是一汪平静的清泉,又是一座精神的圣殿。一脸的污水,一头的唾沫,一身的伤痕,回到家就可以洗个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一杯热茶、一条毛巾、一枕耳鬓厮磨,足以让你对撼天的喧嚣充耳不闻,对蘸血的皮鞭视而不见。你可以在父母的眼中,看到真实的自我;可以从爱人的唇上,感到人格的尊严;可以从孩子的依偎,体验生命的珍贵。如果你见过丁玲和陈明夫妇在北大荒受苦受难时住过的茅棚,你或许会想到,纵有豪华如五星级的居所,比起那用亲情撑起的飘摇在荒原上的家,也会失色了许多。“文革”中,我在川北一个偏远的山区插队落户,关进“牛棚”的父亲,为了避免我们的牵挂,照常寄来报刊书籍供我们学习,在来信中只字不提自己遭受的凌辱与冤屈,而且还反复嘱咐我:“向贫下中农学习,坚守生产岗位,不到大雪封山,不要请假回家!”常言道:“家是<敏感詞>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坚韧不破,<敏感詞>就不至于面临崩溃的绝境!
上山下乡时,家是远离“文攻武卫”的世外桃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只要进了“知青点”,就是一家人。干活时,挑粪、锄地、砍柴、犁田,有人帮你扛重的;收工后,生火、做饭、推磨、碾米,有人和你抢着干。亲人的家书、朋友的飞鸿,有人与你一起分享;一本好书,一首好诗,有人为你充填精神的虚空。这里没有阶级歧视,没有贫富之分,没有智商高低的差别。即使有稀罕的招工机会,也会你推我让,争着把幸运送给同伴,把不幸留给自己。在风尘滚滚的人生路上,知青之家永远是一个温馨的梦,萦绕着你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一把茶壶、一顶帽子、一把椅子,都储存着你们家的文化传统和信息,绵延一代又一代。家里有属于你的书柜,属于你的电脑,属于你的时间和空间。你可以读你想读的书,看你想看的电视,玩你想玩的电子游戏。当然,家里还有父母的鞭策,爱人的鼓励,孩子的追赶,容不得你有任何的放纵和懈??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虽然可望而不可及,却带给你无限的遐思与慰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圣杜甫早已道出了对“家”的牵挂。失足时,家是谅解的甘露,是宽容的怀抱。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孩子的企盼,浪子毅然回头,方知犹未为晚。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家不是酒店,不是茶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家是扶老携幼的承担,是传宗接代的责任。即使富甲天下的比尔·盖茨,也只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把巨额财富捐给了那些需要家的孩子和需要孩子的母亲。“有钱能使鬼推磨”,却惟独买不到亲情,买不到家。世上没有不老的容颜,不散的筵席。当珍惜时且珍惜,莫等老来有家回不得,“空悲切”。
归西时,家是驶向彼岸的此岸,是通往来世的港湾。你播下的种子已在这里开花结果,你培育的后代已接过了你肩上的责任。你的姓氏通过儿女得以继承,你的血脉通过子孙得以延伸。因为有了家,你灵魂不灭;因为还有家,你死而犹生。据说,人在弥留时总是梦见故去的亲人,那是你天堂里的家在向你呼唤,准备好了么?准备好了就出发!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
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沙发
发表于 2009-2-13 09:11:58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居然可以写这么长的随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9:41:16 | 只看该作者
一半一半啦  fungus285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2-13 15:3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2-13 17:09:15 | 只看该作者
WOW,,,橘子,,差点以为你做过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22:22:01 | 只看该作者
姐 你想雷死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09-2-14 10:3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