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楼主: 风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歷史與現狀] 释迦牟尼佛传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0:20 | 只看该作者

释迦族王子出家和佛的教诲

  佛陀来到一座名叫阿奴波的村子,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
  这时,释迦族有一对兄弟,名叫摩诃那摩和阿奴楼陀。他们看到许多释迦族的王子都跟随世尊出家,觉得很让人羡慕。
  起初,净饭王看到跟随在佛陀后面的迦叶等人一个个面容瘦削,形体丑陋,觉得有损佛陀的威严,于是命令释迦族贵族那些仪容魁梧、面貌端正的,一家有两个儿子以上的,其中一半必须跟随世尊出家,环侍世尊,所以释迦族当时就有五百人响应国王的号召前往出家,做佛陀的弟子。
  摩诃那摩想道,“现在我家还没有人出家,我家肯定要有一个出家的,那么是谁去出家呢?是我,还是弟弟阿奴楼陀?”
  接着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阿奴楼陀。阿奴楼陀说,“我一直娇生惯养,不习惯在外面风餐露宿,还是你出家吧。”
  摩诃那摩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将告诉你怎样在家生活。
  首先要犁地,然后播种,灌溉,排水,除草,收割,打谷,筛分,储藏。
  这每一个节目都要认真去完成。今年做完了,明年再做,后年也还是要做。
  工作永远无穷无尽,是没有止境的。
  我们的父亲和祖父已经去世,而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完结。
  因此你要学会在家生活,我要出家去了。”
  阿奴楼陀听了这话,便改变了主意,于是去见母亲,说,“我想出家,请母亲准许。”
  但母亲并不愿意,却经不住阿奴楼陀的再三恳求,只好说,“如果释迦王子跋提也出家,那么我也答应你,让你出家。”
  因此,阿奴楼陀去见跋提,请求与跋提一起出家。但跋提并不同意。
  在阿奴楼陀的再三劝说下,跋提最终答应在七年之后出家。
  阿奴楼陀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他要求跋提减短期限,跋提经不住阿奴楼陀的纠缠,只好同意按年按月减少时间,最好答应七天之后和阿奴楼陀一起出家。
  七天后,释迦王子跋提和阿奴楼陀、阿难、婆咎、金毗罗、提婆达多以及剃头匠优波离一起去见佛陀。
  他们走过边界,觉得优波离不适合出家。于是打发他回去。
  优波离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想到,“释迦族人非常厉害。如果我这样回去,他们一定会怀疑是我煽动这些王子出家的,因此他们就会治我死罪。”
  于是,优波离又转身返回,将他担心的理由向这些王子们作了解释。
  王子们同意他的想法,因此带着他一起到达佛陀的住处。
  他们对佛陀说,“我们是骄傲的释迦族人,这位剃头匠优波离长期侍候我们,请世尊先接受他出家,以便我们向他顶礼致敬。这样,就能抑止我们释迦族人的傲气。”
  佛陀同意了,他首先接受优波离出家,然后依次接受<敏感詞>几位王子出家。
  佛教的规矩,在僧团内部,不以凡间的身份高低区分大小,一切僧众都是平等的,只是在加入僧团的迟早上有先后的区分,早到者为兄,迟到者为弟。迟到者对早到者有道义上尊重的义务。
  跋提出家后,感到修行有无比的快乐。他无论在树林中,还是棲宿在树下或空屋子里,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啊,真是幸福啊!啊,真是幸福啊!”
  许多比丘把跋提的情况反映给佛陀,以为跋提是不适应修行的生活,留恋过去的王子之位,“看来跋提对梵行有些不满,他是在留恋过去的生活啊。”
  佛陀于是将跋提找来,询问跋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跋提告诉佛陀说,“不是像他们所说的。我是对现在修行生活感到十分满意和幸福才发出如此感叹的。
  从前,我身为王子,宫里宫外,城里城外,都有卫士守护,一刻都不能自由。
  尽管如此,但我仍感到十分害怕,感到十分忧虑、怀疑和担心。
  而现在,无论进入林中,还是在树下或空空的房舍里,我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害怕、担心,也不忧虑、怀疑将来究竟会怎样。
  我生活自由、安祥,每天接受别人施舍,日子过得自在又愉快。真是觉得十分幸福啊!”
  佛陀听后,不禁大声赞叹道:
  “他的身边不再潜伏着危机,
  他已超越一切而存在,
  他是无畏的,有福的,脱尽了一切烦恼,
  连天神也无法与之相比。”

  后来佛陀又回到王舍城竹林精舍,罗睺罗住在庵婆罗林。
  有一天,佛陀到庵婆罗林看望罗睺罗。
  罗睺罗侍奉佛陀洗完脚后,就向佛陀行礼,坐在一边,静听佛陀的教诲。
  佛陀将一点水倒入水瓶,对罗睺罗说,“你看到这水瓶里这点儿水吗?”
  “是的,世尊,我看到了。”
  “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没有多少沙门性。”
  接着,佛陀又将水倒在地上,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泼掉了沙门性。”
  接着,佛陀又将水瓶倒覆在地上,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倒覆了沙门性。”
  佛陀又继续将水瓶翻过来,对罗睺罗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没有一点沙门性。”
  佛陀继续对罗睺罗说,“比方有一头大象,在战斗中使用前腿、后腿、前身、后身、头、耳、牙和尾巴,然而它将鼻子缩回了,那么象夫就会这样想,‘尽管这头大象使用了全身为国王战斗,但它缩回了鼻子,所以还是不能彻底为国王献身的。’
  一旦这头大象将鼻子也使用上了,象夫就会这样想,‘这头大象使用了全身,以至鼻子,是能够彻底为国王献身的,所以它就不再需要调教了。’
  因此,罗睺罗,你必须培养自己决不说谎,哪怕只是为了开玩笑。”
  接着,佛陀又拿出一面镜子,对罗睺罗说,“这面镜子有什么用?”
  “世尊,这面镜子是用来观照的。”
  佛陀说道,“同样道理,身体行动前,要反复观照;话语说出前,要反复观照;思想产生前,要反复观照。”
  佛陀后来住进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堂弟难陀也跟他住在一起。
  难陀出家其实本非其愿,是佛陀强行给他剃度的。
  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他进城乞食,来到难陀的住处。
  难陀那时还是一位十几岁的童子,正在给一位漂亮的女子描眉着妆,他听说佛已经来到家里,便要出去看望佛陀。
  女子跟难陀说,“你出去只能一小会,就要进来。不要呆得太久了,使我想念。”
  难陀出去后,见到佛陀,便向他作礼,然后取钵装满饭,恭敬地奉献给佛陀。
  但是佛陀并不接钵,难陀又将它交给阿难,阿难也不接受。
  阿难说,“你从谁的手里接过钵来的,你就交给谁。”
  难陀于是拿着钵,跟在佛陀后面,一起来到尼拘律园。
  一到尼拘律园,佛陀立即通知剃头师父,赶紧给难陀剃发。
  但是难陀坚决不肯,竟至拔出拳头,要打剃头师父,说,“你就是把迦毗罗卫国人的头发全都剃掉了,也不要给我剃。”
  剃头师父只好放弃。佛于是问剃头师父,“你为什么不给他剃?”
  剃头师父回答说,“怕挨打,所以不敢剃。”
  佛陀于是和阿难一起来到难陀身边,难陀看到这个架势,有些害怕,只好同意剃发。
  后来,佛陀怕他跑回家,又把他关在一所空房子里,让他习惯梵行生活。
  难陀虽然剃掉了发,出了家,但还是不习惯出家的生活,常常想着要回家。
  最后,难陀觉得出家生活实在太清苦,什么欲望都不能有,枯燥单调得使人一刻也不能忍受。
  于是,他想,“还是还俗的好,还俗之后吃穿住都是最好的,还有许多美女随侍左右,这样的日子是多么惬意啊。”
  佛陀知道后,将难陀找来,询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难陀回答说,“我出家时,释迦族有一位美女名叫阇那波陀迦利耶尼的,和我相好。我一合上眼睛,就看见她眼巴巴地望着我,说,‘赶快回来啊,我的王子。’我一想起这个情景,就觉得一刻也不能忍受这样刻苦的修行了。”
  佛陀听到这里,就当即挽住难陀的手臂,一起升到忉利天上。
  难陀看到那里有五百如花似玉的天女正在侍奉着帝释天。
  佛陀问道,“难陀,释迦族美女阇那波陀迦利耶尼和这五百天女,哪一个更美丽可爱呢?”
  难陀回答说,“与这五百天女相比,释迦族美女阇那波陀迦利耶尼简直就是秃顶塌鼻的母猴。”
  于是,佛陀劝慰道,“你只要认真修习梵行,我保证你将来能够获得五百天女。”
  难陀回答说,“如果世尊能保证我将来获得五百天女,那么我就刻苦认真地修习梵行。”
  说完,佛陀挽住难陀的手臂,回到祇树给孤独园。
  <敏感詞>比丘僧听到这件事,都感到十分奇怪,于是纷纷议论道,“难陀出家的目的就是为获得天女,这简直就像雇工出卖自己的身体,只是为获得报酬。但听说,世尊已经答应他能够获得五百天女,不知这事是否真实?”
  难陀听到大家在议论他,感到十分羞愧和狼狈。于是他独自隐居,加倍努力,勤修梵行,最后完全控制了自我,修成阿罗汉果。
  他知道自己此生已尽,梵行已立,该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到了,不会再退转入于轮回了。于是,他对佛陀说,“世尊,您曾保证我能获得五百天女,现在我放弃这个要求。”
  佛陀当即作了一首偈,来赞美难陀的成就:
  “这位比丘已经越过了泥潭,
  他铲除了爱欲的荆棘;
  这位比丘已经毁灭了痴迷,
  他不再为痛苦、快乐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0:43 | 只看该作者

提婆达多叛教

  佛陀在传播佛教的过程中,不仅遭到外来的如婆罗门教以及<敏感詞>教派的攻击,同时也遇到来自内部的分裂。最大的一次是他的堂弟提婆达多的叛教,他从佛陀身边带走大批僧众,虽然后来佛陀挫败了提婆达多的阴谋,但佛教僧团内部却经历了一场分裂和动乱,造成僧团内部的不和谐。这种结果,几乎是每一个集团内部都会存在的,自然佛教也不例外。
  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当佛回到迦毗罗卫国,接受释迦族人出家之后,提婆达多也要求跟随佛一起出家。
  但是佛并不同意,他说,“你应当呆在家里,不宜出家。做沙门确实是很辛苦,很不容易。”
  提婆达多再三恳求,佛陀总是不肯答应。提婆达多顿时心生恶念,以为佛陀心怀嫉妒,故意不让他出家。
  “也罢,我现在自己剃掉头发,认真修持梵行,一定要这个沙门同意干什么?”提婆达多一气之下,就自剃须发,着袈裟,自称释种子,独自出家修行去了。
  那时,有一位比丘,名叫修罗陀,着补衲衣,有极大的神通变化。提婆达多投至他门下,请求比丘教他修行的道理和方法。
  修罗陀即教他比丘的威仪礼节,提婆达多一一铭记在心。
  后来,修罗陀又教提婆达多神足功夫,说,“你现在应当学习心意轻重之法。学会了心意轻重之法,再必须分别地、水、火、风四大的轻重之法;了解了四大轻重之法,还必须修行自在三昧之法;修习了自在三昧之法,还须修行勇猛三昧之法;修习了勇猛三昧,继续修习心意三昧;修行了心意三昧,必须修习自戒三昧;修行自戒三昧之后,不久就可获得神足的神通了。”
  提婆达多听受教诲,一一如法修行,不久之后,就修成神足功夫。
  因此,提婆达多有了无穷的神通变化,从此声名远布。
  后来,在提婆达多和阿难的再三恳求之下,佛陀吸纳了提婆达多加入自己的僧团。
  据说,佛陀道成尚未回到迦毗罗卫国、提婆达多也还未要求出家时,有一件比较尴尬的事,使耶输陀罗蒙上极大的羞辱。
  当佛陀成道之后,净饭王请求佛陀回家,佛陀为了实践自己出家时的誓言,成道之后回到迦毗罗卫。
  这时,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已经六岁。当罗睺罗出生时,宫中的人都纷纷议论说,“太子出家这么多年,耶输陀罗怎么会生儿子的?这真是太奇怪了。”
  净饭王一听,内心也异常恼怒,于是说,“我儿子已经离家六年,耶输陀罗现在生下这个儿子,是从哪里来的?”
  当时提婆达多在旁边,这样说,“这是我的儿子。”
  净饭王一听,更是火冒三丈,于是召集所有释迦族的贵族到场,公开宣布说,“你们应当知道,耶输陀罗不爱惜太子的名声,也不爱惜我的名声,更不爱惜我们释迦族的名声,竟然做出这样纵恣荒淫的事来,辱我宗族,真是罪大恶极。你们说,今天要施行什么样的刑罚对她进行惩罚?”
  众人群起附和,异口同声地说,“耶输陀罗,污辱了我们释迦族的名声,我们应当用家法来惩罚她。”
  有的建议将她的头剃光,并且施用杖刑,然后在她头上烙上印记;有的说应当割掉她耳朵,削去她鼻子;有的建议将她的两只眼睛挑去;有的认为应当将她丢在井里;有的说要掷到大火里;有的要使用炮烙之法,让她抱在烧得通红的大铁柱上;有的建议缚住她的手,让大群的牛或白象来踩踏;甚至有的还建议从头至足用锯来锯开,或者节节支解分作八段;等等,不一而足。
  净饭王最后命令耶输陀罗和她所生的儿子全都得死。
  耶输陀罗说,“我没有过错,我生下的儿子,确实是太子的儿子。你们叫太子来,就会知道了。”
  耶输陀罗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是佛陀的一封手书证明救了她。佛陀手书上这样写着:“耶输陀罗所生儿子,真的是我的骨肉。”
  一场天大的祸患终于不曾降临于耶输陀罗和儿子罗睺罗的身上。
  净饭王看到是太子的亲笔手书,才由愤怒转为欢喜,赦免了耶输陀罗。
  从这可以看出提婆达多的为人,在佛陀做太子时,提婆达多也许就对太子心存不满和恶念了。
  
  提婆达多是一个天资极好,但刚强自愎的人,他一心想超过佛陀,所以在修行方面也非常刻意,常常与佛陀在暗地里较着劲。
  有一天,提婆达多独自思忖道,“我用什么办法战胜佛陀呢?我又赢得谁的信仰,可以获得名闻利养呢?”
  这时,他想到摩揭陀国阿阇世王子。于是,他手持衣钵,前往王舍城。
  他施展神通,化作一个童子,将蛇缠在腰间,这样坐在阿阇世王子膝上。
  但阿阇世王子感到十分惊恐。
  这引起众多彩女的疑问,“这是谁?是鬼,还是天神?”
  话未说完,提婆达多又恢复原形,手持衣钵,站在王子前面。
  阿阇世王子才知道这是提婆达多。因为他的神通变化,阿阇世王子十分尊敬和宠信提婆达多。
  于是,阿阇世王子每天早晚,用五百辆车运送五百份牛奶饭,供养提婆达多。
  这引起许多僧众的欣羡或反感。僧众纷纷将此消息报告给佛陀,请求佛陀想出办法扭转局面。但佛陀只是静静地听着来自各方的报告。
  后来,佛陀劝说众比丘僧不须急躁,也不要羡慕提婆达多的名闻利养,他说:
  “提婆达多正是那种既愚蠢又痴迷的人,接受太多的布施,等于给自己播下了恶的种子。贪欲、嗔恚、痴迷这三大毒盘据心中,总有一天会被这三大毒火烧毁的。
  正像芭蕉结果导致自己的毁灭,提婆达多的名闻利养也将导致自己的毁灭。
  提婆达多一方面想证到清净的涅槃境界,一方面却索求丰富的供养,这是犯了清净梵行的三毒之戒。
  他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你们不要羡慕他,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诱惑。”
  在提婆达多风头正劲的日子里,佛陀总是小心地避开他的锋芒。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走在路上,迎面看见提婆达多和他的弟子正走过来,佛陀于是迅速地避开道路,不与提婆达多照面。
  阿难对此很难过,他说,“您为什么要避开提婆达多呢?他是佛陀的弟子,难道您还怕他,还要避开他吗?”
  佛陀回答说,“我为什么要怕他呢?我不是怕他,只是不愿意和他相遇,发生冲突。与愚人见面发生冲突是不明智的。如果你现在跟他见面,就势必要跟他争辩,他现在正怀着满腹的邪念,就像一条恶狗,你去打它,它反而叫得更凶,更为狂暴,所以对付恶狗的办法,就是不要触犯它。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了。”
  提婆达多得到阿阇世王子的供养和支持,于是野心勃发,想进一步统治僧团,做僧团的领袖。
  他说,“沙门瞿昙有神足,我也有神足;沙门瞿昙有所知,我也有所知;沙门瞿昙是高贵的种姓,我也是高贵的种姓。
  如果沙门瞿昙现一神足,我当现二神足;他如果现二神足,我就现四神足……随他有什么变化,我都如法加倍奉陪。”
  提婆达多为达到自己目的,便决心在僧团内部制造分裂。他纠集许多比丘,提出修行的主张,这就是佛教中所提的提婆达多的“五事”,即五种严格的修行原则。
  这“五事”分别是:
  一、一个好比丘应该住在树林中,而不应该住在村中。
  二、比丘应该乞食,而不应该接受邀请吃饭。
  三、比丘应该穿粪扫衣,而不应该穿施主赠送的衣服。
  四、比丘应该住在树下,不应该住在屋内。
  五、比丘应该不吃鱼肉,而不应该吃鱼肉。
  提婆达多知道佛陀不会同意他的主张,这样,他就能达到使僧团分裂的目的。
  提婆达多带着自己的追随者去见佛陀,提出自己的主张,但遭到佛陀的拒绝。
  佛陀说,“行了,提婆达多,这样的规定是没有益处的。谁高兴住在村中就住在村中,谁高兴住在树林中就住在树林中,谁高兴乞食就乞食,谁高兴接受邀请吃饭就接受邀请吃饭,谁高兴穿粪扫衣就穿粪扫衣,谁高兴穿施主赠送的衣服就穿施主赠送的衣服。有什么必要做这样的规定呢?这又不违反修行的大节。”
  佛陀继续说,“我允许比丘,一年中有八个月住在树下,但雨季不必住在树下;我也允许吃鱼肉,只要本人不看到、听到或想到屠宰。”
  提婆达多在佛陀这里得不到响应,于是他进入王舍城,开始宣传他的主张,并说佛陀反对这五条原则。
  这造成人们的误解,以为只有提婆达多的集团是刻苦、勤俭的,而佛陀的僧团是贪图享受、生活奢侈的。
  在提婆达多的煽动下,有五百名来自吠舍离的跋祇族新比丘赞同这五条原则,于是提婆达多另立僧团,然后带领他们前往伽阇山顶。

  在这场争夺僧众和世俗权力的斗争中,舍利弗和目犍连也是提婆达多集团想争取的对象。
  有一次,舍利弗和目犍连一起来到提婆达多住处,他们想听一听提婆达多是怎样说法的。
  提婆达多远远看见这两位僧团健将来了,非常高兴,当即对旗下的比丘们说,“这两位是悉达多的弟子,都是非常聪明能干的。”
  两人到来后,互相问候,然后在一面坐下。
  这给提婆达多旗下的比丘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他们两人都是来投向提婆达多的。
  于是,提婆达多接受两人的要求,开始讲法。讲了许久,提婆达多有些困乏,背脊也开始隐隐发痛。
  但他实在太高兴了,继续卖弄精神、口若悬河地演讲,最后实在熬不住,想稍稍休息一下。于是就请舍利弗代他讲法,自己将脚叠起朝右卧倒,不一时就进入睡梦之中。
  舍利弗和目犍连见到提婆达多睡了,就先后讲演如来佛法,直到众比丘领悟到万法有生必有灭时,就提议说,“我们现在要回到世尊那里去了,谁如果还想听的,就请跟我们一起回去。”
  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将提婆达多旗下的五百位比丘带回到佛陀所在的僧团。
  提婆达多一觉醒来,一看不见众比丘,就知道受了舍利弗二人的欺骗,当下愤怒得暴跳如雷,口吐鲜血,一边骂,一边发出毒誓,说,“我若不报此怨,誓不为人!”
  一天,  佛陀为大众说法,国王也来了。
  提婆达多站起来,对佛陀说,“现在世尊年事已高,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应当退休,安度晚年了。请世尊把僧团交给我,我会领导僧团,使它发扬光大的。”
  佛陀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提婆达多再三要求佛陀退出,将僧团交给他。
  佛陀说,“我甚至不会将僧团交给舍利弗和目犍连,又怎么会交给你这个无用的废物呢?”
  提婆达多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想道,“世尊当着大众的面,连国王也在场,他赞扬舍利弗和目犍连,却羞辱我,说我是无用的废物,这个侮辱实在太大了。”
  于是他满怀愤怒,向佛陀行礼之后,离席而去。
  佛陀因此对众比丘说道,“现在,僧团要在王舍城公开揭露提婆达多,指出他从前是怎样的一个人,现在变成了另一种人。无论提婆达多做什么,说什么,都将与佛法无关。他做出的事由他个人完全负责。”
  后来,佛陀吩咐舍利弗在王舍城公开揭露提婆达多的过失,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许多不明是非的人都纷纷说,是这些释子在妒嫉提婆达多的名闻利养。当然也有人明白,世尊揭露提婆达多,确实事关重大。
  于是提婆达多兴起恶念,他想取沙门瞿昙杀之,独霸佛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界做唯一的佛陀。
  他对阿阇世王子说,“过去的人寿命长,现在人的寿命短。倘若您王太子一旦命终,就枉生一世。你为什么不杀死你的父亲,做摩揭陀国的国王呢?如果你取代父亲做国王,那我也将取如来的性命,自己做佛。我们一个做新王,一个做新佛,岂不是很快活的事吗?”
  阿阇世王子听信提婆达多的话,当下暗藏匕首,企图潜入后宫,杀害父王。结果被王臣发现,搜出匕首。他承认受提婆达多唆使,企图谋杀父王。

  一些王臣主张处死王子、提婆达多和所有比丘。另一些王臣只主张处死王子和提婆达多,不必牵连无辜的僧众。
  众王臣将阿阇世王子带到国王频婆娑罗王面前。
  国王了解了经过,说,“这事与佛、法、僧没有关系。世尊早就在王舍城揭露提婆达多的罪恶了。”
  他问王子,“你为什么要杀死我?”
  王子回答说,“我想早点得到王位。”
  频婆娑罗王说,“如果你想要王国,那么这个王国就是你的了。”
  于是,频婆娑罗王将王位交给阿阇世王子。
  (一说,是阿阇世王子派遣守门人,将父王抓住,关在牢狱中,断绝其饮食,使之饿渴而死。然后自立为王。)
  然后提婆达多请求阿阇世王派人杀死佛陀。结果派去的人非但没有按原计划杀害佛陀,反而都受到佛陀的感化,归依了佛陀。于是提婆达多决定亲自动手杀死佛陀。
  一天,佛在灵鹫山(又作耆阇崛山)下行走。当佛来到一座小山的底下时,提婆达多爬到山上,推下一块巨石,企图砸死佛陀。
  据说,当时有山神见此,伸手将这块石头接起,但一块碎石还是砸了下来,砸在佛陀的脚上,流出了血。
  当时佛陀见到提婆达多,说,“你兴起这样的恶念,想害死如来,这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啊!”
  后来,提婆达多又嗾使阿阇世王放出饮醉的黑象,当佛陀入城乞食时,冲向佛陀。但佛陀不为所动,他拍拍疯象的前额,用慈心使它们得到调伏。疯象用鼻子拂去佛陀脚上的尘土,然后从容退去。
  从此,提婆达多的名声渐渐减退,王舍城里的人们对他的行为渐渐表示不满起来。
  紧接着,提婆达多的利养也开始减少。
  一位名叫法施的比丘尼远远看见提婆达多走来,便上前对他说,“你所造的恶业实在太过分了,现在改悔还容易,以后恐怕就十分困难了。”
  提婆达多听到这话,心中十分愤怒,当即回答说,“你这个秃婆子,我做错了什么,需要现在改悔、以后就不能改悔了?”
  法施比丘尼回答说,“你现在跟恶魔一起,造下许多恶事,你还不自知吗?”
  提婆达多火气一下子腾地从脑门上冒出来,他抓起法施比丘尼就给她一顿拳打脚踢,法施比丘尼当场被活活打死。然后,提婆达多扬长而去。
  但提婆达多毕竟打死了人,而且又是同为罗汉僧,虽然没有被治罪,但心里后来却逐渐地后悔起来。后来竟至愁忧不乐,不久便得了重病。
  提婆达多死前想见如来,请求忏悔,但因为他不是真心倾向如来,终于没有能到达如来的面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1:04 | 只看该作者

沙门果报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耆旧童子庵婆园中。随身侍候的比丘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这天正是月明十五的晚上,圆月在天,清光照人,朗朗乾坤,纤毫悉现。
  摩揭陀国国王阿阇世和大臣们坐在王宫屋顶平台上,踌躇满志地欣赏这优美的月色。
  面对这般明亮旷朗的夜空,国王的心突然感到有些空落,渐渐地又有些心神恍惚,最后竟至于变得异常烦躁。虽然有众大臣们陪侍左右,但他仍不知道如何打发今晚漫长而悠闲的时间。
  国王打发侍从去问夫人,说,“今夜如此大好月色,夫人打算做些什么呢?”
  夫人回答说,“这跟白昼一般的景色,真是让人陶醉!大王应当沐发澡浴,与各宫娥采女,五欲自娱。”
  太子却回答说,“今夜这样清清朗朗,正应当集合军队,前往讨伐那些边境上挑衅的邻国。然后得胜回朝,再进行娱乐不迟。”
  问到手下非常勇健的大将,则回答说,“这样好的天气,应当统领兵众,巡视天下,看哪里有叛逆,可以随时剿灭。”
  这些回答都不能让阿阇世国王满足,他于是问身边智慧最胜的大臣婆罗门种的禹舍,说,“今夜这样好的月色,浪费了真是可惜,应当到哪个沙门、婆罗门的住所才能使我的心得到开悟呢?”
  禹舍回答说,“有一位名叫富兰那·迦叶的,他知识广博,智慧高超,名称远闻,就像大海一样能够容纳万千河流,因此受到大众的尊崇供养,您可以到他那里去。”
  但阿阇世王并未相信,他又问及禹舍的弟弟须陀尼。
  须陀尼回答说,“有一位末迦梨·拘舍罗,是大众领袖,也是知识渊博,智慧高超,名称广布,您应当到他那里去,必能有所收获。”
  阿阇世王又问及典作大臣,典作大臣回答说,“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也是大众的领袖,知识广博,智慧高超,名声远播,受到大众的供养尊敬。您应当去他那里。”
  国王还是不为所动,他又问守门将军伽罗,伽罗回答说,“有一位婆浮陀·伽旃那的大众领袖广受人们爱戴,您应当去拜访他。”
  又问到优陀夷漫提子,优陀夷漫提子推荐去删阇耶·毗罗梨子。问到弟弟无畏,无畏推荐的是尼乾陀。
  所有被推荐的沙门、婆罗门都没有使得国王得到满意,最后问到寿命童子。
  寿命童子说,“现在佛陀世尊住在我的庵婆园中,您应当去跟他讨论一下。或许您的心会有所开悟。”
  当听到佛陀的名号,阿阇世国王心有所动。他想以前听提婆达多的话,竟至要杀害佛陀。而今去拜访他,会不会受到佛陀的拒绝呢?
  但不管如何,在国王的心里,仍只有佛陀才能驱除他心中的烦躁不安。因此,他下定决心,必须赶在今天晚上去拜访佛陀。
  于是他下令准备象队,摆驾出发。他骑着宝象,带领大批扈从,手执火炬,走出王舍城,庄严地向着庵婆园前进。
  但当接近这座园林,阿阇世国王的心愈发不安,他忽然担心园中设下了陷阱,因为以前与佛结怨的经历时时在意识里提醒着他。
  他叫来寿命童子,说,“你是骗我,要陷我于险地吧?”
  寿命童子回答说,“大王,我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骗您。您尽管放心前进,决不会有任何危险。”
  这时,林中异常寂静,几百僧人住在那里,没有一点声音。
  “也许里面有什么阴谋在等着我吧?”阿阇世国王这样自言自语着。
  寿命童子解释说,“我绝不敢将大王引进险地。之所以这样安静,是因为那些沙门平时喜欢闲静相处,所以不发出一点声音。大王,您只管前进。瞧,现在已经能看到园林了。”
  阿阇世王听到寿命童子的解释,稍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他走到园门前面,下了宝象,解下宝剑,退去华盖,将所有象征威仪的饰具都一律除去,然后轻装疾步走入园门。
  他对寿命童子说,“佛陀现住在哪里?”
  寿命童子回答说,“佛陀现在高堂上,堂前有明灯。世尊正在师子座南面而坐。”
  阿阇世王小步走近,他看见佛陀正在那里。于是他走到讲堂外面,洗好足,然后登堂,准备拜见世尊。
  他走进讲堂,讲堂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这样安静的夜晚,真是修道的好去处啊。
  他默然四顾,心里突然涌现出一种非常欢喜的心情。他突然自言自语地说,“真希望我儿子优婆耶也能屏除浮躁之心,达到这样止观的成就啊!(这时,阿阇世王已经发觉自己的儿子也有急于登基的想法,因此他不知道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因为他自己做过篡夺王位的榜样,当然不希望儿子步自己的后尘。)”
  “你可以坐到前面来。”佛这样说。

  阿阇世王当即头面礼足,向佛陀致礼,然后退坐于一面。
  “今天我想问您几个问题。如果您有闲暇,我才敢发问。”
  “你有什么需要问的,就问吧。”佛陀说。
  “世尊,如今的人乘象、马、宝车,练习刀剑弓矢、兵仗战斗之法,各种人物、各种匠师都依靠种种技术来谋求自我生存,以及自我放松、自我娱乐。像他们这样营生,是马上就能得到果报的。但现在各沙门这样修道,是否也能得到现世的果报呢?”
  佛告诉阿阇世王,说,“你曾经到过别的沙门、婆罗门处,问过这样的话没有?”
  “我曾经到过许多沙门、婆罗门处,问过这样的话。
  我想,富兰那·迦叶的回答是这样的:
  ‘大王,不管您是自己做,或者叫别人做了如下的事,如征伐、残害、煮炙、切割等,使众生恼乱,愁忧啼哭,甚至做出杀生、偷盗、淫逸、妄语、越墙、劫夺、放火焚烧、遮断道路等种种为非作歹的恶事,您都不必担心。
  对您来说,这都没有什么了不得,也不是什么作恶。
  如果用利剑脔割一切众生,将他们斫成肉团,弥满这个世界,这也不是作恶,更没有什么罪孽的报应。
  不管在哪里,即使在恒河的南面脔割众生,也不会得到什么恶报;即使在恒河北岸,开设盛大的布施之会,布施一切众生,使他们得到利益,也不会得到什么福报。’”
  阿阇世王说,“这好比有人问瓜报李,问李报瓜,牛头不对马嘴。我问是否能得现报,他却答我没有恶报,也没有福报。我当时就想,我是刹帝利灌顶之种,我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杀出家人,为什么要将他们系缚并驱遣他们?当时我心里愤怒,很不高兴,只得掉头走开。”
  “后来,我又到末迦黎·拘舍罗处,将这样的话问他。他则回答我说:
  ‘大王,没有布施,没有给予,没有祭祀之法;也没有善恶,更没有善恶果报;甚至没有今世,也没有后世。没有父母,没有天地,没有化育,没有众生。
  世上没有沙门、婆罗门以及用平等对待他人者,也没有今世、后世自身作证布现他人者。
  那些说有这一切的,都是虚妄的。
  世尊,这也好比问瓜报李,问李报瓜,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话。我问他现世是否有果报,他却用什么都没有回答我。”
  “后来我又到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那里,将这样的话问他。他回答说:
  ‘受四大元素的人命终之后,地大还归地,水大还归水,火大还归火,风大还归风。所有的都会坏败,各种元素都归于虚空。不论是愚蠢者,还是聪明者,都将坏败、断灭。’
  这也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我问他果报,他却答我以断灭。”
  “后来,我又到婆浮陀·伽旃那处,他回答我说:
  ‘大王,无力无精进,无力无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着,无因无缘众生清净。
  一切众生有生命的物种,都是无力的,不得自在的。众生在这六生中受各种苦乐,并不是冤仇运命所注定的。’
  这也答非所问,我问他现世果报,他却答我以无力。”
  “后来,我又到删阇耶·毗罗梨子处,他回答我说:
  ‘大王,现有沙门果报。’
  我问他这样的问题,他也用同样的言辞回答我。
  我又问他,‘这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还是非不真实非不不真实?’
  他回答我说,‘大王,现无沙门果报。’
  我这样问,他这样答。
  我又同样问了一遍,他却回答我说,‘大王,现有无沙门果报。’
  最后,我问,‘这事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此事不是真实的,还是非不真实亦非不不真实?’
  他回答说,‘大王,现非有沙门果报,亦非无沙门果报。’
  我这样问,他这样答。我问有无果报,他却用不实的言辞答我。也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最后,我到尼乾陀处问他,他回答我说:
  ‘大王,我是一切智慧的化身,我只要见到某人,就能知道他的一切。我不管是行,还是住,还是坐卧之时,都能觉悟一切,没有遗漏。’
  我问他是否有果报,他却答我以一切智慧的化身。”
  “我问来问去,总是没有答案,心里乱得很,所以前来请问世尊。”
  佛陀告诉阿阇世王说,“我现在反过来问你,你可以随意回答。”
  “大王,倘若你的家童以及内外操持杂务的人,在十五日月满时,看到你沐发澡浴,在高殿上,与众多彩女五欲自娱,他们当即这样想道,‘嗨嗨,行为的果报竟至于此吗?这个阿阇世国王,在十五月圆之夜,沐发澡浴于高殿之上,然后与各彩女五欲自娱,谁能料到这竟是行为的果报呢?’

  倘若此人后来剃除须发,穿上法衣,出家修道,实行平等之法。大王远远地见到这人来时,难道临时会考虑到这人是我平时使唤的仆人吗?”
  “不会这样考虑的,世尊。倘若见到他来,我自会起来迎接,请他坐下。”
  “这难道不是沙门所得的现世果报吗?”佛陀说。
  “是的,世尊,这是沙门所得的现世果报。”
  “再说,如果大王境内寄居的客人在十五月圆之夜,见到大王沐发澡浴于高殿之上,与诸彩女五欲自娱。他会这样想,‘嗨,嗨,他行为的果报就这样吗?谁能知道这是行为的果报啊!’
  倘若此人后来剃除须发,穿上法衣,出家修道,实行平等之法。大王远远地看见他来之后,难道临时会考虑到这人是我的客人,还吃我赏赐的食物吗?”
  “不会这样考虑的,世尊,当他远道来时,我应当起来迎接,向他施礼致敬,然后问候,并请他坐下。”
  “难道这不是沙门现世所得的果报吗?”
  “是的,这是沙门所得的现世果报。”国王回答。
  “再说,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在世间,参入我法门的,均可得法眼清净,灭除所有冥暗,以至心明眼亮,破除烦恼,证得智慧。这是为什么?是修行者精勤不懈,专心致志,喜欢独处,闲静之时也不放逸的缘故。大王,为什么不能说这就是沙门现世所得的果报呢?”
  “是的,这是沙门现世所得的果报。”
  阿阇世王说完,从座位上站起来,他头面倒地,敬礼佛足,然后对佛说:
  “只希望世尊接受我的悔过,我过去确实太疯狂、太愚痴、太无识见了。
  我的父亲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以正法统治国家,全国都受到他的教化,没有一丝偏枉,可我却迷惑于五欲,实际上害死父王,实在是罪孽深重啊!
  我只希望世尊能加倍哀怜我,接受我的悔过。”
  佛对阿阇世王说,“你因为愚冥无识所犯的过错,现在已经知道忏悔了;你沉迷于五欲,乃至害死了父王,现在总算知道悔过了。
  能在贤圣之法中悔过的,是能自己增长利益的。我因为哀悯你的无知,所以接受你的悔过。”
  这时,阿阇世王敬礼佛足之后,退坐一面。佛陀便为他说法,指示、教导他怎样才能获得利益,并使自己获得欢乐。
  阿阇世王听完佛陀教诲,当即向佛陀要求说,“我现在要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想在正法中做一个优婆塞。从今以后,保证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只希望世尊和各位僧众明白地接受我的请求。”
  当时,世尊默然,没有说话。这表示着世尊已经默许、愿意接受阿阇世王的请求。
  阿阇世王见到世尊已经默许,便起来向佛作礼,绕佛三圈,然后离开讲堂,回到王宫。
  路上,阿阇世王对寿命童子说,“好啊好啊。你指引我到世尊处,使我得到了开悟,提高了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2:16 | 只看该作者

好生之德




  释迦牟尼虽然宣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的道理,希望人们由观照人生的虚幻以及痛苦而起智慧之心,求得精神的自由解脱,他的教义是出世间的,但对于世间众生仍非常悯念,非常关注,他用自己的行动——自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之后,他就在全国各地传教,宣扬他所悟得的道理,希望用他的宣传使众生从爱欲的痛苦中脱离出来,走向自由的境界——向世界表明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为众生而存在着,努力着。
  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佛陀止息争端的经过: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和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在一起。这时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正打算讨伐跋祇国。
  阿阇世王想道:“跋祇国人民虽然勇敢善战,体魄雄壮,而且人口众多,族性豪强,但凭我们的国力去讨伐它,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他拿不定主意,因为兵凶战危,永远不会有万全之策。
  于是,他想到佛陀,佛陀智慧高超,一定会有好主意,因此,阿阇世王就派大臣禹舍前往耆阇崛山中,请教世尊讨伐跋祇国的主意是否可行。
  禹舍带着国王的旨意来到佛陀的住处,先问佛陀的起居之后,就将国王的意思传上,说:“跋祇国的人依恃他们的勇敢善战,体魄雄壮,人口众多,族性豪强,总不顺服于我国,因此我打算讨伐他们,想给他们一次深刻的教训。不知道世尊有什么建议么?”
  禹舍说完,就退后坐在佛陀的对面。
  佛陀坐在座位上,阿难拿着扇子在后面给佛陀扇扇。
  佛陀听到禹舍的话,并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对在身边扇扇的阿难说:“你听说过跋祇国人经常集在一处讲论正法吗?”
  阿难恭敬地回答道:“我听说过有这样的事。”
  佛陀便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变得长幼更加和顺,上下一心,国家长治久安,没有谁能侵害它。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人民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么?”
  阿难回答道:“世尊,我听说过。”
  佛陀说:“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确实会长幼变得更加和顺,上下一心,是没有人能侵害的。”
  “阿难,你还听说过跋祇国人民奉敬佛法,早晚都不违反礼节仪度么?”
  阿难回答说:“我听说过,世尊。”
  “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确实会变得长幼更加和顺,上下一心,没有人能侵害于它。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人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么?”
  “世尊,我听说过。”
  “如果能做到这样,则这个国家一定会更加上下一心,长幼和顺,长治久安,没有人能侵害于它。阿难,你听说这跋祇国人恭敬祭祀祖先的事么?”
  “世尊,我听说过有这样的事。”
  “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一定会上下一体,更加长幼和顺,国家也相应地会长治久安,没有人能侵害于它。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人民闺门洁净,没有污秽淫乱的游戏玩笑,而且不做歪门邪道的事么?”
  “世尊,我听说过这样的事。”
  “如果能做到这样,则这个国家一定会团结一致,不致受到别国侵害的。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人把沙门当做祖宗一样供奉,并敬重持守戒律的人,殷勤看顾他们,从不疲倦么?”
  “我听说过,世尊。”
  “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确实会更加团结,国家也会长治久安,不会有人去侵害他们的。”
  使者禹舍在一边听着师徒二人对答,知道佛陀的用意,而且从这些对答中也间接知道跋祇国正是上下一心,全国处于大团结的时候,是无从去侵害他们的。
  因此,他对佛恭敬地说道:“跋祇国人民只要能做到你们刚才讲的事中的一项,也就不可能对他们有任何企图,何况他们做到了上面所说的七项呢!国事有许多这样的障碍,讨伐的事看来只好作罢了。世尊,我现在就辞别回去。”
  佛陀说道:“正是这样,你们应当懂得当一个国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时候是没有人能侵害于他们的。”
  佛陀就这样在一席言谈之间化解了一场战争危机,这不仅证明了佛陀慈悲之心,而且也表明了佛陀言语艺术以及应变智慧的高超。
  佛陀就这样随时随地,因人行事,随机应变地讲说佛法,劝戒众生,种植善因,以求将来获取善的果报。

  释迦牟尼说法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善于用譬喻来阐明所要讲的道理。在佛陀所讲说的大部分经典中,几乎都贯穿着用寓言故事来阐释佛理的精神。下面举一个鹿王本生的故事以见一端。
  传说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身为鹿王,它身体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种颜色,四蹄和两只角长得都十分奇特,因此众鹿都服从它,尊它为大王。数千头鹿都团结在它周围,结成一群。
  国王出来打猎,鹿群便各自分散,逃生去了,但因为仓促逃跑,所以有跳下山崖的,有掉进深坑的,有的被树枝挂住,有的被荆棘刺穿,死的死,伤的伤,损失无数。
  鹿王见状,于心不忍,它一边哭泣着说:“我身为鹿群首领,应该有一个正确计划,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游食,不然苟且为一些美草而丧失群鹿的性命,这是我的罪过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它独自一个跑到国王首都。走进国王宫殿,跪拜着对国王说:“我们这些小畜生贪恋生命,寄居在大王境内,突然碰到打猎的人,便四处奔窜,有的因此而散失不归,有的则径直因此而死,狼藉遍地。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惨状,实可哀悯。我们愿意每天挑选几只鹿供给大王御厨,请求大王以后不要再去打猎,只要告诉我们每天需要几只鹿,我们就准备好前来贡献大王。”
  国王感到十分奇怪,惊讶地说:“御厨所用的鹿每天也不过一只。我不知道你们死伤这么多,要是知道这样,我也就不去打猎了。”
  鹿王回去之后,将所有的鹿都召集起来,将上述意思告诉它们,并且将其中祸福的因缘分析给它们听。
  群鹿都同意鹿王的意见,愿意按次序将鹿贡献给国王。
  每当被选定的鹿前往王宫,接受御厨的宰杀之前,就死的鹿都将前往鹿王住处拜辞鹿王,鹿王都要为之哭泣流涕,同时将道理讲解给那只鹿听:
  “你要看到世上生物都会有死亡,谁都无法免除,就不会觉得这是一桩痛苦的事了。你一路前去之时,一边念诵佛的名号,一边要用仁慈之心对待那个人类的国王,不要心生嗔怨之情。”
  天天如此。
  有一天,有一只应当前去就死的鹿怀上了小鹿,它对鹿王说:“我不敢逃避死亡,但能否等我生下这只小鹿之后才去受死?”
  鹿王于是便叫第二天被选的鹿先去,以代替今天怀孕的母鹿,但那只鹿回答说:“我知道我一定会死的,但还有一日一夜的生命,即使只有如此短暂,我还是不想放弃。”
  鹿王见到如此,又不忍母鹿轻易就死,因此就偷偷地独自一个跑到国王的御厨去了。
  厨子们见了,就报告给国王。
  国王问鹿王这是什么原因,鹿王将其中的原因对国王详细讲了一遍。
  国王听后,受到极大感动,于是怆然流泪,对鹿王说:“难道真有畜生心怀天地的仁慈,杀身救众,而履行古人广大的仁慈之德的吗?我作为人类的君主,每天残杀众生生命,用它们来供养润泽我的身体,难道我喜欢凶恶残暴的犲狼的行为吗?一只野兽都能做出这样的仁慈之行,难道我就不能奉行上天的好生之德吗?”
  于是国王将鹿王放回去,同时命令全国人民:“今后如果再有侵犯野鹿的,与伤人同罪。”
  从此,国王和臣子们都遵守教化,黎民百姓都遵从仁德而不再杀害野鹿,国王的仁慈之德都推广到草木上去了,国家因此而得到太平。
  佛说:“当时这个鹿王就是我的前身,那个国王就是舍利弗。”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自然会感受到这个舍身救生的鹿王所表现出的宽仁慈悲的力量。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有一念慈悲之心,身体力行于仁德之业,总会得着善的回报的。
  佛陀就用这样的道理告诉人们要心怀仁慈,不做杀生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3:46 | 只看该作者

善生问法




  佛在王舍城灵鹫峰时,有一次到吃饭时间,佛陀着衣持钵到城里乞食。
  这时,王舍城里有一位长者儿子名叫善生的,清早起来,出城到园子里缓缓游玩观看。
  他刚刚在河里沐浴完毕,全身都湿淋淋的,然后走上河岸,向着东西南北上下各方虔诚地敬着礼。
  这一幕世尊正好看到了。他于是走到善生跟前,问他:
  “你是因为什么要清早出来,弄得遍身都湿透了,然后向各方礼敬呢?”
  善生回答说,“我父亲临终前,告诫我说,‘你如果要敬礼天地鬼神,应当先礼敬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和上方、下方。’我敬承父亲的教诲,不敢违背。所以,我早上起来,洗浴之后,先叉手向东面敬礼,然后依次南面、西面、北面和上下各方行礼。”
  佛告诉善生说,“长者子,确实有这敬礼四方上下的说法。但我的圣贤之法中,却不把礼拜这六方当作非常恭敬之事。”
  善生请求世尊告诉他还有什么更能值得恭敬的仪式。
  佛陀教诲他说,“你仔细听着,要好好地用脑去思考。我会告诉你的。”
  善生回答说,“请您告诉我,我非常高兴听您的教诲。”
  佛陀告诫善生说,“真正长者和长者的儿子,只要懂得‘四结业’,不在‘四处’作种种恶行,并且又能懂得‘六损财业’,那就叫真正的善生(与青年的名字‘善生’语义相关)。
  真正长者和长者的儿子,能离弃‘四恶行’,敬礼六方,就能在今世获得善报,后世也能获得善报,这样今世植下了善的根基,后世也植下了善的根基。在世上就会被智慧者所称道,死后就能升入天上最好的去处。
  善生,你应当知道什么是‘四结行’。
  ‘四结行’是,一种杀生,二种盗窃,三种淫逸,四种妄语。
  又什么叫做‘四处’呢?
  ‘四处’是,一者贪欲,二者恚怒,三者怖畏,四者痴愚。
  长者或者长者的儿子在这‘四处’而做出恶行,那么他的生命就会有所损耗。”
  佛陀说到这里,又做一首颂来加以说明。
  “贪欲、嗔恚,以及怖畏、痴愚,
  有这四种毛病的,
  他的名誉就会日渐减损,
  就像月亮走向晦暗一样。”
  说完,佛陀又告诉善生说,“不在‘四处’作出恶行,那他的生命就会有所增益。”
  佛陀又重新做一首颂加以说明。
  “在贪欲、嗔恚、怖畏、痴愚这四处,
  不做出恶行的,
  他的名誉就会日益增广,
  就像月亮走向圆满一样。”
  佛陀又告诉善生,说,“什么是‘六损财业’呢?
  ‘六损财业’就是,一者耽湎于酒,二者赌博游戏,三者放荡,四者沉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怠懒惰。”
  “善生,长者或长者的儿子,只有懂得什么叫‘四结行’,不在‘四处’作恶,又懂得‘六损财业’,这才叫做善生(善于生活,也是与青年的名字语义相关的),才能够离弃‘四处’,供养六方。
  只有这样,今世才能得到善报,后世也能得到善报;今世能植下善的根基,后世也能植下善的根基。
  这样的人是在今世被智者所称赞的,死后是能升入天国的。”
  佛陀继续阐明他前面所说的话:
  “善生,你要知道饮酒有六失。
  什么叫做六失?
  一失失财;二失生病;三失引起嘴角争端;四失有恶名流布;五失恚怒暴生;六失智慧日损。
  长期饮酒不已,不能有所节制,他的家产就将日渐减损。”
  “善生,赌博游戏也有六失,你知道么?
  赌博游戏的六失是,一失财产日日消耗;二失即使赢了,也容易产生仇怨;三失将受到智者的责备;四失他人不会敬重你,也不会相信你;五失被他人疏远;六失容易产生盗窃之心。

  长期赌博游戏不已,他家的产业就会日渐减损。”
  “善生,放荡也有六失。
  一失是不能护卫自己的身体;二失是不能护卫自己的财货;三失是不能护卫自己的子孙;四失是自己常常会担惊受怕;五失是常常受到种种痛苦邪恶之事的缠绕;六失是喜欢生出许多虚妄之事。
  不加节制,放荡不已,他的家产也会日日减损的。”
  佛陀又讲到沉迷于伎乐也有六失,如果沉迷于伎乐不已,也是会使家财日益减损的。
  佛陀又继续说道:
  “善生,恶友相得也有六失。
  一是很容易很方便相互产生欺骗;二是喜欢暗地里独自呆着,常常躲着他人;三是引诱别人家的人;四是图谋他人财物;五是有财有利时都只顾着自己;六是喜欢揭发他人过错。
  不断结交这样坏的朋友,那么他的家财也是会日益减损的。”
  “善生,人懈怠懒惰也有六失。
  一是富有快乐时,不肯做事;二是贫穷时,不肯勤奋修习;三是天冷时,不肯勤奋修习;四是天热时,不肯勤奋修习;五是早晨,不肯勤奋修习;六是晚上,不肯勤奋修习。
  长期这样下去,他的家产也会日益减损。”
  佛陀说到这里,又做了一首颂:
  “迷惑于酒的,
  还会有酒伴,
  饮酒倘若一点都没有节制,
  财产即使堆积如山,
  也会随自己抛散得干干净净;
  如果你常常喜欢唱歌、跳舞和游戏,
  就会白昼出去在别人家里游玩,
  往往因此使自身陷入陷阱,
  如果跟着坏朋友丝毫不加悔改,
  他就会诽谤出家之人,
  也会因为邪恶之见,受到世人的嗤笑,
  他的行为太丑,就会受到别人的摒弃。
  如果总是荒迷于酒色、博戏等邪恶之事,
  往往就会招致灾祸,以致家破人亡。
  与坏朋友相交,共同做出坏的行为,
  自己也往往会招致恶的报应,
  这样的行为,在今世以及后世,
  终始都不会有所收获。
  如果能够不计寒暑,
  早早晚晚勤奋修习事务,
  事业就会没有不成功的,
  因此,到老也不会有什么忧患。”
  佛陀继续说,“善生,有‘四怨’就像你的亲人,你要觉察明白。
  什么是‘四怨’?
  ‘四怨’就是,一畏伏,二美言,三敬顺,四恶友。
  因畏伏而亲近,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先给你某物,以后又从你手中夺走;第二种情况是他给你的少,而希望你回报的多;第三种情况是因为怕你才勉强亲近你;第四种情况是为了得到好处才亲近你。

  因美言而亲近,也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不管善还是恶,他都顺从你;第二种情况,如果你有困难,他就会舍弃离开你;第三种情况,外面有什么对你有好处的事,他暗中阻止,使好处到不了你处;第四种情况,见到有危险之事,他就落井下石,排挤你。
  因敬顺而亲近,也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他事先欺诳你;第二种情况,他事后欺诳你;第三,他当场欺诳你;第四,看见你有小小的失误,他就对你施加惩罚,用杖捶打你。(这大约是在与他人共事之时,因敬顺而亲近你的人大约属于上司之流。)
  因恶友而亲近的,也有四种情况,第一种,饮酒时交的朋友;第二种,赌博游戏时交的朋友;第三种,淫逸时交的朋友;第四种,歌舞时交的朋友。
  世尊说到这里,又做了一首颂:
  ‘因畏伏而勉强亲近的,
  与因美言而亲近的结果一样,
  因敬顺而虚伪地欺诳的,
  与恶友相交结成的恶亲,
  它们都是不可依恃的,
  聪明的人应当觉察明白,
  应当赶紧远离它们,
  就像在险道避开危险一样。’”
  “善生,世上不光有怨仇等须加防护,也有真的可以值得信任并加以亲近。下面我讲四种亲近是可以亲近的。
  有四种亲近之人是可以亲近的,他对你会有很多好处,也能够在你平时或危难时救护于你。这四种可亲近之人是:
  第一,那些能够阻止人犯错误的人;第二,那些生性仁慈,能怜悯他人的人;第三,能利益他人的人;第四,能一同共事的人。
  这四种人你应当亲近他们。
  阻止人犯错误有四种情况,第一,见到他人做坏事,能及时制止;第二,平时在他人面前能表现正直品格;第三,生性仁慈,能够怜悯他人,为他人考虑;第四,给别人指示明白的向善的途径。
  仁慈怜悯他人的人,也分四种情况,第一,见到他人获得利益,不仅不加嫉妒,反而代他人高兴;第二,见到他人做了坏事,不仅不幸灾乐祸,反而替别人忧虑;第三,能够经常称誉他人好处和长处;第四,见到他人说恶,就能进行<敏感詞>。
  能利益他人的人,也分四种情况,第一,保护他人,不让他人放逸;第二,保护他人,不让他人因放逸而损失财物;第三,保护他人,不使他人心生恐怖;第四,在无人之处能互相教育告诫。
  能一同共事的情况也分四种,第一,为他人不惜自己身家性命;第二,为他人不惜财产珍宝;第三,能够救济他人,使不生害怕之心;第四,为他人在无人之处时能互相教育告诫。
  佛陀说到这里,又做了一首颂:
  ‘制止犯错误,防止与坏人亲近,
  仁慈怜悯的行为是为了他人,
  能够利益他人者更能使人亲近,
  能同甘苦就像自己的亲人。
  这样的朋友才可以亲近,
  是智者所应当依附接近的。
  好朋友中没有更与之相等的好朋友,
  这种情谊就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儿子。
  如果要亲近真正可亲近的朋友,
  那就应当亲近那些情谊坚固的人。’”
  佛陀又告诉善生,什么是真正的六方。真正的六方指的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童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那些有高尚道行的为上方。
  佛陀又对善生讲述怎样敬顺父母等事。
  “善生,做人子的,应当以五种方式敬顺父母。
  哪五种方式?
  第一,要供奉父母,不使他们有所匮乏;
  第二,举凡自己要做什么,先要告知父母;
  第三,凡父母所做的,都要恭顺,不要背逆;
  第四,父母正确的指令,不要违背。
  第五,父母所做的正确事业,不要使它中断。

  但父母也要以五种方式尊重对待自己的子女。
  是哪五种方式?
  第一,制止子女,不使他做坏事;
  第二,亲自教育并指导子女,告诉他什么是好的、能做的;
  第三,要异常慈爱自己的子女,到达入骨彻髓的程度;
  第四,要使子女的婚嫁尽善尽美;
  第五,要随时供给子女的必需品。
  善生,子女对待父母能够敬顺恭奉,那么父母就会过得十分安稳,没有忧虑和害怕之事。
  敬奉师长有五种方式,第一,给侍所须;第二,礼敬供养;第三,尊重戴仰;第四,师长有教诲和指令,要敬顺无违;第五,从师长那里学习知识,要好好记住,不能忘记。
  师长尊重亲近弟子也有五种方式,第一,按照不同材质,施予适宜教诲;第二,弟子没有听到过的道理,要教育他使他懂得;第三,随便弟子发问,自己要好好地认真解析其义;第四,指导弟子结交好的朋友;第五,将自己所有知识毫不吝惜地教授给弟子。
  丈夫敬重妻子也有五种方式,第一,相待以礼;第二,威严不缺;第三,不管何时,须衣食周全;第四,适当时候须庄重严肃;第五,将家内之事权全部委付于妻子。
  妻子也以五种方式恭敬对待丈夫,第一,先起;第二,后坐;第三,语言和顺;第四,尊敬顺从;第五,先意承旨。
  善生,做人应当以五种方式对待自己的亲族。哪五种方式?
  第一,自己有财时,要知道施予;
  第二,要好言好语;
  第三,要使亲族获得利益;
  第四,自己富裕了,让亲族也一起富裕;
  第五,不要欺骗他们。
  亲族也要以五种方式亲近回敬。哪五种方式?
  第一,保护他,不让他放逸;
  第二,保护他,不让他因放逸而失去财产;
  第三,保护他,不让他老是担惊受怕;
  第四,暗地里时,要相互教育劝戒;
  第五,要常常称赞、感叹他的好处和长处。”
  佛陀后来又讲到如何对待童仆和童仆如何对待主人以及居民如何供奉沙门、婆罗门和沙门、婆罗门如何对待居民的方式。
  年青人善生听了佛陀的教诲,非常高兴。他对世尊说:
  “世尊,您讲得太好了,真是大大超过我的本愿,也比我父亲的教诲好多了。您的教诲能使倒覆的翻仰,使闭塞的开启,使迷惑的觉悟,有如暗房里点起灯烛,只要有眼睛的人就都能看到。您用无数方便法门,将明白的道理开示于我,使我得到启发,得到觉悟。我非常感激您的教诲。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在正法中做一个真正的优婆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4:57 | 只看该作者

波斯匿王礼赞佛法




  一天,佛陀在释迦族城市弥娄离游行说法。
  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正与侍从长作有些事需要处理,前往这座城市。
  拘萨罗王到达这座名城郊外的园林时,见到树林里没有一点声音,异常寂静,当然不会发生行凶作恶之事,更不见有人在这里随便安详地行走或在树下坐卧。波斯匿王见此情景,就油然想念起世尊。
  于是,国王就问侍从,“长作,现在树底下这样安静,没有一点声音,也不见到有人经过或露坐,而以前我却见世尊经常坐在这里,这是什么原因呢?长作,世尊现在何处?我想去见他。”
  长作回答说,“世尊正在释迦族弥娄离城。”
  “离这里有多远?”
  “离这里有三拘娄舍。”(拘娄舍,长度名,四肘为一弓,五百弓为一拘娄舍,即今之二里。)
  “长作,你去准备一下,我要去见佛。”
  长作准备好了,于是波斯匿王就坐上马车前往弥娄离。
  这时,弥娄离城邑门外,许多比丘在露天里来来往往走动。波斯匿王问他们:
  “各位尊者,请问世尊现在什么地方?”
  比丘一同回答说,“那座东向的大开窗户、门却关闭的屋子里,世尊正在那里走动着。大王想见他,尽管到那边去。到门口时只要呆停住咳嗽一声,敲两下,世尊就一定会来开门的。”
  波斯匿王当即从车上走下,然后将所有国王穿的华丽仪仗服饰都脱去交给长作。
  波斯匿王由眷属围绕着,走到门外,咳嗽一声,然后敲了敲门。
  世尊打开门,波斯匿王就走了进去。
  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一进去就赶紧快步走到佛陀面前,拜倒在佛陀脚下,一边亲吻佛陀的脚,一边再三自称姓名说,“世尊,我是拘萨罗王波斯匿,我是拘萨罗王波斯匿。”
  佛陀说,“是这样的,大王,你是拘萨罗王波斯匿,你是拘萨罗王波斯匿。”
  波斯匿王再三自称姓名,并向世尊礼敬,然后退后几步,坐在另一面。
  佛陀问道,“大王,你见我有何用意,并且这样屈尊下意,稽首礼足,供养承事于我呢?”
  波斯匿王回答说:
  “我对于世尊真的非常信服尊敬。因此我想,如来真的无所染着,是真正最高的觉者,所说的法也是非常好的,所以世尊的弟子都趋向于众善。
  我在城里面坐下歇息时,曾看到有一对母子相互吵架,母亲骂儿子,儿子反过来骂母亲,结果发展到兄弟姐妹以及亲属都展转相互对骂,吵得一塌糊涂。他们吵架时,母亲数说儿子不好,儿子也数说母亲不好,父子兄弟姐妹亲属相互都在数说着各自的不是,家人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但我见到世尊的弟子各位比丘跟着世尊修习梵行,有时也有比丘多少有些争吵,也有些比丘舍弃戒律不修佛道,但他们从不说佛不好,也不说各种佛法不好,更不说僧团里的僧众不好,他们都只是自己责备数说自己,是我自己做了坏事,是我自己没有德性。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我没有跟从世尊修习梵行,所以国家也不能治理好,因此我对世尊的佛法非常信服尊敬。因此我就想,这是世尊无所染着,是真正的觉者,所说的法也是非常好的原因所致,所以弟子也都能趋向于众善。
  世尊,我又见到一些沙门、婆罗门,或九月,或十月,多多少少也学了些梵行,也穿上了沙门的衣服,但不久就为五欲所染着,沉溺于五欲之中,行为受五欲的束缚,他们却仍很骄傲地接受这一切,从而看不到这样的行为所隐藏的灾殃和祸患,因此我再也看不到他们过清静无欲的生活,而只是一心快乐地沉迷在五欲之中。
  但世尊的弟子却是两样,我亲眼见到那么多的比丘修习梵行,是那样认真,那样刻苦,那样坚定。此外,我再也没有见到有哪一个团体修习清净梵行有超过世尊僧团的。
  因此,我对于世尊的佛法非常信服尊敬,所以我想,这都是因为如来是最高的觉者,本身无所染着,所说的法也是最好的因素所致,所以弟子都能这样趋向于众善。
  世尊,我还看到有些沙门、婆罗门,身体羸瘦,面容憔悴,形状极恶,青筋暴起,肤色苍白,使人不忍卒看。我想,这些尊者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呢?是因为这些人肯定不喜欢修习梵行所致,所以弄成身体有病,或行为不端,暗里做坏事,使得别人都讨厌他们。
  我曾经问过他们,是什么导致他们变成这个样子?是他们身体有病吗?还是他们暗里做了坏事才这样?他们则回答说,这都是因为有病才变成这个样子。

  但我看见世尊的弟子,个个都行得端正,面色和悦,有光泽,形体洁净,没有欲求,精神高兴,思想轻松,因而终生修习梵行不止。我想,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这些尊者或者离弃了五欲,或者达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从而表现出修习佛法的快乐以至于行为处处轻松自在吗?
  因此我想,这都是因为世尊无所染着,是真正的觉者,所说的法正确无误所致,所以弟子都能趋向于众善。
  我又见到许多沙门、婆罗门,他们确实都很聪明智慧,他们也自我称许标榜自己的聪明智慧,并且私下诵习各种经典,能善于辩论,制伏强敌,因此姓名道德广泛流播于天下,但他们每到一处,就将所见到的当地各种宗派都加以摧残打击,动辄建立自己的论旨取代别人的学说。
  比方,他们经常这样说,我们都到沙门瞿昙那里,问这样那样的事,倘若他能回答,我们就用更难的问题诘难他;如果不能回答,我们就可以把他难倒,叫他出丑。但他们听说世尊游行到某村邑,虽然也来到世尊的住处,却大多先就怕了,连问都不敢问一下世尊,何况还要真的驳倒世尊呢?有些人也能将一些事问世尊,结果世尊回答之后,往往就使他们信服、欢喜,从而敬礼佛足,环绕世尊三圈之后,才恭恭敬敬地离开。有的竟至于最后归依了佛、归依了法、归依了僧,做了世尊的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
  因此我对于佛法是真的非常信服尊敬。这都是因为佛陀远离染着,有真正的觉悟,佛法至善的缘故所致。
  那些因本来为沙门、婆罗门,后来归依佛、法、僧的,一个个都远离放逸,勤修佛法,自知自觉,自证佛法,得入罗汉,不再退转。他们都从心底里尊敬、信服世尊。
  比方,我在国中,作为一个刹帝利国王,国人不论有过还是无过,我都可以下令将他们处决。但如果在议事厅,大臣们坐在一起,我就不能这样说:‘众卿都不许作声,没有人问你们的意见。’如果有人拿一些事问我,我也不能说,‘你们不能判断这些事,只有我能判决它们。’因此,大家各持己见,纷纷议论不休。不待一个问题争论完,另一个问题的争论就会接着而起。
  但我经常见到世尊在宣说佛法时,大众围绕着,其中有一人座中打盹,鼾声大作。有人就叫醒他说,‘你不要这样大声打鼾,难道你不要听世尊说甘露法吗?’那人听后便默然正坐,静听世尊说法。
  我当时就想,如来无所染着,是真正的觉者,真正指引人的导师,是非常奇特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世尊不用刀杖的惩罚,下面的人都能听从教导,而变得这样安稳快乐。
  因此我对佛陀非常信服尊敬。
  比方,我对于那些仙人以及宿旧大臣,往往赏赐他们大量钱财,他们因此常常称誉我,说他们的生命掌握在我手里,但却不能让这些仙人以及宿旧大臣真正的屈尊下意尊重供奉于我,就像他们对世尊那样屈尊下意的恭敬尊重一样。
  因此我对世尊非常信服尊敬。
  又有一次,我和一些仙人住在一个小房子里,我想试验一下那些仙人和宿旧大臣,晚上他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是向着我呢?还是向着世尊呢?
  结果,这些仙人以及宿旧大臣在初夜时结跏趺坐,默然随意,但到中夜时分,当听说世尊在某个方向,他们便都将头向着世尊的方向,却将脚对着我。
  我见到这种情况,当时想,这都是世尊的人格感召所致啊。
  还有,世尊,我是国王,世尊是法王;我是刹帝利,世尊也是刹帝利;我是拘萨罗人,世尊也是拘萨罗人;我的年龄到了八十,世尊的年龄也是八十。因为世尊无所染着,是真正的觉者,所说的法正确无误,令我信服尊敬,因此我应当屈尊下意恭敬尊重奉事世尊。
  世尊,我的事情太多,不能久停,所以我现在请求离开。”
  拘萨罗国王波斯匿说完,再次礼拜佛陀、环绕三圈之后,方才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6:3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行程




  佛在涅槃前最后几个月里,做了几件事:
  第一,在王舍城灵鹫峰,禹舍奉阿阇世王前来询问佛陀,能否征伐跋祇国。佛陀告诉禹舍,跋祇国的七项法则,可使国家繁荣发达,现在既已富强,不可能指望它衰落。阿阇世王是不可能战胜跋祇国的。
  禹舍辞别佛陀走后,佛陀就通告阿难,叫王舍城以及周围的比丘们都齐集到灵鹫峰讲堂,听佛陀的教诲。
  佛陀当时坐在讲堂,为僧众讲七不退法。什么叫七不退法(是维持佛法不衰替的法则)?佛说:
  “第一,僧众要经常集会,讲论正确修行的方法;第二,上上下下行动一致,敬重遵守佛法;第三,僧众奉持佛法,要遵守戒律,不违背僧团内的制度;第四,如果僧团内有某些比丘,力能保护大众,而且有渊博知识,大家就都应当敬重爱护他;第五,要时常使良心处于念虑和保护的状态,并孝敬年长者;第六,要严格修持梵行,不受欲望支配;第七,要先人后己,不贪名利。
  做到了这七者,僧团内部就会长幼和顺,佛法自然昌盛繁荣,不会衰败。”
  佛继续说到有七种法则可以使佛法只有增长而不会损耗。是哪七者?
  第一,乐于少事,不好多为;第二,乐于静默,不好多言;第三,少于睡眠,无有昏昧;第四,不为群党言无益事;第五,不以无德而自称誉;第六,不与恶人而为伴党;第七,乐于山林,闲静独处。
  做到了这七者,佛法自然只有增长而不会损耗。
  佛又讲到还有七种法则可使佛法只有增长而不会损耗,那就是:第一,要有信仰,真正信仰佛陀是大觉者;第二,要知惭,耻于自己有缺点;第三,要知愧,羞为恶行;第四,要多闻,所受持的佛法,上中下三等都应当深入了解,要保持自己清净的品质,没有秽污的言行;第五,要精勤苦行,灭恶修善,永不懈怠;第六,过去学到的佛法要经常忆念不忘;第七,要修习智慧,懂得生灭法则,并且真正趋向于正确的道路,脱离痛苦的根本。等等。
  佛陀在王舍城随宜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吩咐阿难,他要去竹林精舍。在竹林精舍,佛陀跟各位比丘讲述了什么叫戒定慧。修持戒律,获得禅定,可得到大果报;修持禅定,获得智慧,可得大果报;修持智慧,心地清澄,可得到大解脱,从此脱离生死苦海,不再坠入轮回。
  佛陀在竹林精舍随宜住了一段时间,然后与阿难等前往巴陵弗城。
  佛陀来到巴陵弗城郊,在巴陵树下坐着之时,受到巴陵弗城许多清净信士的拜谒。清净信士听了佛的说法,许多人都归依了佛、法、僧,成为遵守佛法的优婆塞。
  当天夜晚,来到巴陵弗城。佛陀问阿难,“这个巴陵弗城是谁造的?”
  阿难回答说,“它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御跋祇国的入侵。”
  显然阿阇世王尝到了跋祇国人的实力,因此由攻势改为防守。巴陵弗城濒临恒河,是王舍城和毗舍离城之间通道上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一侧为恒河的支流所掩护。无疑,摩揭陀国决定在此地建立要塞,是为了将来进攻跋祇国作准备。(此城后来迅速发展为一个大城市,摩揭陀国迁都于此。)
  佛陀说,“这座城市为神所保佑,居民安乐,商贾所集,人民都不会相互欺骗,是最好的城市之一。但要提防水、火和内乱,这三种危险将来会导致此城的衰败。”
  第二天,巴陵弗城那些清信之士通夜供办饮食,请佛陀和僧众用膳。佛陀说,“这座城市住了许多贤圣之士,不仅都能持戒,而且具有慈悯之心,是应当受到诸天称赞的。”
  众人欢送佛陀。当时禹舍大臣跟在佛陀后面,他想,现在沙门瞿昙是从这个城门走出去的,因此禹舍当即将城门取名为瞿昙门。
  禹舍将佛陀送到渡口,看到佛陀和僧众渡恒河而去。他当即将此渡口取名为瞿昙渡。
  佛陀带领僧众来到跋祇国。旅行到拘利村,在林下为僧众讲述四深法(一者圣戒,二者圣定,三者圣慧,四者圣解脱)。
  佛陀在拘利村随宜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和僧众一起来到毗舍离国。
  有一位非常富裕的名叫庵婆婆梨的妓女(一说淫女,一说伎女)听说佛陀到了毗舍离(一译吠舍离),坐在一处树林底下,就赶快坐着宝车,到佛所在地方拜谒供养佛陀。
  当她远远看见佛坐在一棵树下,颜貌端正,各种身形奇特异常,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她见到佛,拜倒地下,头面礼足,然后退后坐在一面。
  当时佛陀给她宣演佛法,她听后感到非常欢喜,当即决定归依佛、法、僧,希望世尊准许她成为正法中的优婆夷。并希望佛陀和弟子明天能接受她的供养。然后请求佛陀今天晚上就住在她的园子里。
  佛陀默默答应了。

  庵婆婆梨回去不久,佛陀就和阿难前往庵婆婆园参观。
  当时毗舍离城的隶车人(联合组成跋祇共和国的部落之一,是最重要的部落,毗舍离城是他们建立的)听说佛陀在庵婆婆梨园中住下,便当即驾驶五色宝车前往拜见佛陀。
  庵婆婆梨辞别佛陀回家,半路上与这五百位隶车人相遇。当时庵婆婆梨的车子行驶迅速,与隶车人的宝车相撞,两方的车勾拨在一起,将隶车人的车盖都拽了下来。
  隶车人一见,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庵婆婆梨:“你仗着什么势,横冲直撞,将我们的车子都损坏了!”
  庵婆婆梨连忙道歉说:“我因为明天请佛陀吃饭,所以急急忙忙回家去作准备,走得太快,来不及避开你们。”
  隶车人一听,就跟庵婆婆梨说:“你明天就不要请佛陀了,还是由我们请吧。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给你成百上千两黄金作为交换。”
  庵婆婆梨回答说,“我已经请定了佛陀明天到我家去,不能再让给你们。”
  隶车人说,“只要你肯相让,我们情愿再给你添加十六倍的黄金。”
  庵婆婆梨当即回答说,“我已经请定了,不能相让。”
  隶车人又以一国的财产平分作为条件,来换取庵婆婆梨优先请客的权利。
  庵婆婆梨回答说:“你即使将整个国家的财产都给了我,我也不愿意和你们交换。”
  隶车人听了庵婆婆梨坚决的回绝,都不禁击掌称叹,但又大感遗憾,因为自己福气太浅,让这位女子得以占先。
  佛陀远远见到隶车人驱使着车马风尘仆仆赶来,便吩咐比丘们整顿威仪,静心等待着。
  佛陀对比丘们说,“你们看见过三十三天(吠陀众神)吗?看看隶车人的集会,就可以想象到三十三天的集会。”
  五百隶车人拜谒世尊,并请求世尊明天到他们那里接受他们的供养。佛陀说,“庵婆婆梨已经请了我们。”
  隶车人说,“哎呀,我们被庵婆婆梨打败了!哎呀,我们被庵婆婆梨欺骗了!”
  于是头面礼佛,绕佛三圈,各各失望而去。
  第二天,佛陀与一千二百位比丘,整衣持钵,前往庵婆婆梨的住所。
  庵婆婆梨设办最好的饭菜招待佛陀和众僧。
  吃完饭,庵婆婆梨又亲手拿着金瓶给佛陀盥洗,然后上前对佛陀说:
  “这个毗舍离城所有的园子,就数我这个园子最好。我现在将这个园子贡献给世尊,请世尊不要拒绝。”
  佛陀接受她的请求,并当即为庵婆婆梨演讲佛法。
  佛陀在毗舍离随宜住了一段时间,后来经由跋祇来到一处叫竹林的村庄。当时毗舍离这个地方发生饥馑,谷米太贵,老百姓都不易为生,因此僧众难以乞讨到食物。
  佛陀因此对跋祇国的比丘们宣布说,“这地方发生了饥荒,很难乞求到食物,你们应当各自分散,到毗舍离和跋祇国等地居住,以减轻一地的负担。我和阿难就留在这里。”
  当时比丘们听了佛陀的话,就分散到各地去。
  佛陀和阿难单独留在这个村子中。这时雨季来临。佛陀生病了,全身都很疼痛。
  佛陀想,“我现在生病了,全身都痛,但许多弟子都不在身边。如果我这时涅槃,是不适宜的。现在应当精勤修习,自己努力,以维持寿命。”
  当时佛陀从静室出来,走到一处清凉的地方坐下。阿难见了,赶快到佛陀的身边服侍。
  阿难说,“我看世尊的病已经好了些。”
  “世尊生了病,我非常担心害怕,以至忧愁相结,茫然无措,有若酒醉,忘却佛法。后来想,如来尚未灭度,大法未损,为什么不趁着现在身体尚好时给众弟子以教诲和命令呢?”
  佛陀说:
  “阿难,众僧真的需要我吗?
  阿难,我几十年说法,无论是内法,还是外法,都已经讲完。
  我现在年纪已经老了,八十岁了,就像一辆破车,修理修理,还能走一走。
  我努力咬紧牙关,强忍苦痛,不去思考别的,只想着留些少寿命,以至身体安稳,没有烦恼和忧患。
  所以,阿难,你当自烛燃,烛燃于法,勿他烛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一说,以己为岛,以己为归,舍己而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舍法而外,他无所依。意思是在佛陀去世后,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依靠佛法。)

  不管是观照内身,还是观照外身或内外身,都要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
  这就是所说的‘当自烛燃,烛燃于法,勿他烛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阿难,我灭度后,能够修行这种佛法的,就是我弟子中真正的第一学者。”
  佛陀吩咐阿难,一起去遮婆罗塔。佛陀穿上衣服,手拿着钵,来到一株树下。
  佛陀吩咐阿难,“铺好座位,我患背痛,想在这里坐一坐。”
  阿难将座位铺好,佛陀坐下后,告诉阿难说:
  “阿难,那些修习四神足的,如果经常修习,常念不忘,就可以随心所欲,并且可以不死,维持生命一劫有余。
  阿难,佛的四神足修习已经多年,而且是专念不忘,可以随心所欲,如来可在人间停留一劫有余,为世间除去黑暗,增加许多利益,天上和人间都能因此获得安稳。”
  阿难默默地没有说话。佛陀讲了几遍,阿难总是默然不发一声。阿难为魔所惑,将心的门户障蔽住了,所以佛陀多次现相,而阿难不知道怎样请求。
  佛陀于是向阿难挥挥手,示意他离开一会,说,“是时候了,你走吧。”
  阿难承佛意旨,就从座位上站起,向佛陀敬一个礼,走开了。
  阿难在离佛陀不远的一个地方静坐休息,深深地思索着佛陀的话。
  不久,魔王波旬来跟佛说,“您已经没有任何欲望,可进入涅槃了吧?现在正是时候,您应当赶紧灭度。”
  佛陀回答说,“且慢且慢,我自己知道该什么时候灭度。现在我之所以没有涅槃,是因为我的弟子们都没有集合,我还须为他们演布觉悟之道,并使天人都能见到我的神通变化。”
  魔王波旬催促佛陀灭度。
  佛陀说,“不要说了,我自知已不久于世,此后三月将在本生处拘尸那娑罗园双树间灭度。”
  魔王听了佛陀的话,欢喜踊跃地走了。
  魔王去后,佛陀当即在遮婆罗塔进入定意三昧,舍命住寿,当此之时,地忽然大为震动。
  阿难听到地面极大震动的音声,急忙赶到佛陀的身边,问为什么地有这么大的震动。
  佛陀说,“有八种情况,地要有极大的震动。一是大风推动大水,大水扰动,地就要大震动;得道比丘测试力量,地就要大震动;菩萨降入母胎,地要大震动;菩萨降生,地要大震动;菩萨成道,地要大震动;佛陀初转<敏感詞>,地要大震动;佛的教诲即将完结,准备结束生命力时,地要大震动;当佛进入涅槃之时,地要大震动。”
  佛陀吩咐阿难,一同前往香塔,在一棵树下铺好座位休息,并要求阿难集合香塔左右的比丘。
  然后佛陀来到讲堂,给比丘们演讲佛法。
  佛陀说,“我以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自身作证,成就最正觉。你们应当在此法中,和同敬顺,不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在我的法中,应当勤奋受学,共相烛燃,共相娱乐。我的许多教诲,你们都要好好受持,并且勤于修行。如来不久,此后三月,当进入涅槃。”
  众比丘听说,都愕然不知所措,许多比丘因为哀痛,当时就昏昏沉沉,自投于地,大声呼喊着,“佛进入涅槃,怎么这样快啊!是多么的让人心痛啊!”
  有许多比丘宛转于地,悲泣不胜。佛告诉他们说:
  “你们暂且停下来,不要太忧虑悲伤。天地人物,没有一种生命是不结束的,他们不可能永恒不变。我以前说过,恩爱无常,合会之后,终有离别。身体不是自己所有,所以生命也不会长久存在。”
  说完,佛陀进入定意三昧,这时,地大震动。
  阿难当即长跪叉手,请求佛陀留住一劫的寿命,不要马上灭度。佛陀默然不答。
  阿难再三请求,佛陀说:
  “你不是太愚蠢了吗?当初我三现相,而你三不答。而现在再来劝请,岂不是太迟了吗?我已经舍去性命,不能再违背自己所说出的话了。”
  然后佛陀和阿难一行到庵婆罗村,小住一段时间。之后,又到瞻婆村、揵茶村、婆梨婆村,并到负弥城北面,停在尸舍婆林。佛陀为僧众讲说四大教法。
  佛陀在负弥城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经由末罗,到达波婆城,住在阇头园中。
  当时有一位工匠师父的儿子叫周那,听说佛陀来了,当即来到波婆城,礼敬世尊。佛陀为他说法。周那非常高兴,于是请求佛陀第二天到他的住处用膳。

  佛陀从周那的住处回来途中,停在一棵树下。这时,佛陀的背脊又开始疼痛起来。
  他吩咐阿难铺一个座位,让他歇息。在一棵树下坐了一段时间,又继续往前赶。
  这时,佛陀的背痛更加厉害了。他吩咐阿难在一棵树下铺好座位,坐下休息。
  阿难向佛陀敬礼之后,就在另一面坐下了。
  当时有一个从拘夷那竭城走来的阿罗汉弟子名叫福贵的,正要向波婆城去。
  中途,他看见佛陀在一棵树下坐着,容貌端正,诸根寂定,仿佛进入寂灭的境界,就像清澄的泉水一般,没有任何污秽和渣滓。
  他见了这般景象,内心非常欢喜。于是他走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行头面触脚之礼,之后,默默地坐在佛陀的另一面。
  他对佛陀说,“世尊,您是出家之人,在这样清净的地方,向慕喜欢闲适的居所,真是非常奇特啊。即使此时有五百辆车子经过您的身旁,您也不会听见或看见的。
  我师父过去也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两城中间路边的树下静默而坐,当时就有五百辆车子经过他身边,车轮碾压地面,发出轰隆隆声音,震动天地,但他觉而不闻。
  这时有人来问我师父,说,‘刚才那么多车子经过,你难道不见到吗?’
  我师父回答说,‘没有见到。’
  那人又问,‘你有没有听到?’
  我师父回答说,‘没有听到。’
  ‘你刚才是在这里,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是的,我刚才正在这里。’
  ‘那么,你刚才是醒着的吗?’
  ‘对的,刚才我一直是醒着的。’
  ‘也许你是在清醒中睡下了。’
  ‘不,我刚才没有睡觉。’
  那人听了我师父的话,感到大惑不解,于是默默地想,这真是非常奇特的事,车声轰隆,竟觉而不闻,视而不见,出家之人聚精会神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吗?
  他当即对我师父说,‘刚才有五百辆车子从这路上经过,车子发出非常大的声音,震动天地,你尚且听不见,难道还会听见别的声音吗?’
  他向我师父行礼,然后欢欢喜喜地走了。”
  佛陀听了福贵的话,对福贵说,“我现在问你几个问题,你随便回答就是了。”
  “那群车子震动地面觉而不闻与雷动天地觉而不闻,这两者之间,你认为哪一种最难?”
  福贵回答说,“当然雷动天地觉而不闻最难,千万辆车子发出的响声岂能与雷霆万钧之音声相比?”
  佛陀于是告诉福贵这样一件事:
  “我以前旅行到阿越村,在一间草庐里,这时有异云暴起,雷电下击,霹雳之声起处,有四条大牛和耕田的兄弟二人均被雷霆当场打死。于是人们都从各地赶来,聚拢观看。
  当时我正好从草庐走出来,缓缓从这大群人身边经过。人群中有一人见了我,即向我走过来,头面礼足之后,却也跟在我后面缓缓地走。
  我知道他跟在后面,因此特地问他,‘那一大群人为什么要聚在那里?’
  他并不回答我,反而反问我,‘您刚才在什么地方醒着睡觉吗?’
  我回答说,‘我正在这里,并没有睡觉。’
  那人也感叹说,‘真的很少听到有像您这样有定力的,雷电下击,霹雳之声响动天地,而您却独自寂定觉而不闻。’
  他向我解释说,刚才有雷电打死了四条大牛和两位耕田的兄弟,那大群人聚在这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那人心情非常高兴,同时从这事中感受到佛法的深邃,于是向我敬一个礼,然后才离开。”
  福贵听了佛陀讲的故事,当即从肩上取下两条黄叠,价值百千,从地上坐起,长跪叉手,将这两条黄叠送给佛陀,请佛陀接受。
  佛陀说,“你施给我一条吧,另一条给阿难。”
  福贵听了佛陀的话,当即将一条黄叠奉献如来,另一条献给阿难。
  佛陀收了下来。

  福贵向佛陀行头面触脚之礼,然后又坐下来,恭敬地听佛陀讲法。
  佛陀于是慢慢地将四谛等佛法一一为福贵讲授,福贵当即有了很大的觉悟,愿意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做佛陀正法中的优婆塞弟子。
  福贵临走时,请求佛陀到波婆城他的寒舍去,佛陀同意了。
  福贵走后,阿难又将那条黄叠奉献给如来,披在如来的身上。
  这时,佛陀的颜貌现出从容不迫的神情,威严的光辉满布在他的脸上,显得越来越明亮灿烂。是这样安详而又和悦,使阿难见了也不禁大受触动。
  阿难当即默默地想道,“自从我服侍世尊二十五年以来,真的从来没有见过佛陀面色发出如此这般金色的光泽。”
  于是,他当即从自己的座上坐起,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对佛陀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您的脸上光色如金,不清楚这是什么缘故,希望您能告诉我。”
  佛陀告诉阿难,“有两种因缘,如来的脸上光色有异于常。第一,是佛刚得道成无上正真觉时;第二,是佛临近灭度,舍去性命,进入涅槃之时。”
  佛这时口有些渴,对阿难说,“我口渴了,想喝水,你去打些水来。”
  阿难说,“刚才有五百辆车子在上游渡水经过,使得河水都变浊了。这些浊水只可以洗脚,不能饮用。”
  佛陀再三叫阿难去取些水来,阿难说,“现在拘孙河离这里不远,而且水质清冷,可以饮用,也可以澡浴,我们到那里去吧。”
  于是,佛陀当即来到拘孙河,在这河里饮了水,并且澡浴一番,然后和众人一起继续向前行进。
  佛陀走了一程,停下来。他吩咐弟子周那说,“你去取四张僧伽梨铺在地上。我的背实在太痛了,需要休息一下。”
  周那铺好僧伽梨,让佛陀在上面坐下。
  周那向佛陀行了一个礼,坐在佛陀的旁边,然后对佛陀说:“我要进入涅槃,我要进入涅槃。”
  佛陀告诉他说,“好,是时候了。”
  于是周那当即在佛陀面前进入涅槃。
  佛陀看看天色,离目的地还远,于是对阿难说,“我们赶快到拘尸那城(北末罗城邦共和国首都)末罗双树间去,否则今天晚上就到不了那里了。”
  于是,佛陀在阿难和众僧环绕之下,迈着疲乏的脚步,一起向末罗双树间走去。
  路上遇见一个婆罗门正从拘尸那城向波婆城(南末罗共和国的首都,位于跋祇国西北喜马拉雅山麓)行进。婆罗门远远看见世尊容貌端正,脸色镇定,心里非常高兴。于是他向佛陀问讯,一面说:
  “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请您到我那里止宿。明天早晨再到城里去。”
  佛陀说,“今天不能去你那里了,谢谢你,你现在等于已经供养我了。”
  婆罗门再三恳求,佛陀始终不肯答应。婆罗门又去恳求走在后面的阿难,阿难说:
  “现在天气太热了,你那村子离这里也还比较远。世尊已很疲劳,不能再扰动他。”
  在南北末罗国中间有一条河,名叫海兰涅伐提。佛陀渡过这条河之后,一行终于到达拘尸那附近的娑罗双树林。这是佛陀本生之处。这时,佛陀命阿难铺好床座,使头北向,面向西方。于是佛陀在四僧伽梨(袈裟)铺置好的床座上躺下,右胁朝下,像师子王那样,累足而卧。
  佛陀即将进入涅槃。在这短暂的瞬间里,佛陀在思考着一生所走过的历程,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大的果报,以及有为法无常变易,终归要归于磨灭的道理,他想到即将走完最后的人生历程了,他不再坠入轮回,不再回到人间。他将来所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寂静清澄的世界,那里有着无喜无悲的福乐,是极乐的最美的无上的境界,为所有修行者所企慕的。
  他满足而从容地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7:14 | 只看该作者

宽忍的精神

  佛陀成道之后,到印度各地宣传他的教义,基本上是非常成功的。
  在南亚次大陆即古印度的许多个诸侯王国,佛陀与婆罗门以及<敏感詞>沙门思潮的领袖们争夺传教的地盘,在起初以及其后四十余年的传教生涯里,佛陀凭着他光明的人格、伟大的思想、慈悲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宽和坚忍的态度在上至国王下至贫民百姓中获得了巨大的欢迎和崇敬。
  他不仅是一位觉者,而且是一位真正的亲教师,即使在身处逆境时,他也不改其人生的态度,始终不渝地为人生的解脱而努力。
  他不仅值得当时人的巨大崇敬,而且在千百年后一直是人类风范的杰出楷模。
  在佛经以及<敏感詞>古籍的记载中,佛的人品是尊贵与和蔼、智慧和仁慈的奇妙结合。他不仅具有使国王感到敬畏和胆怯的威严,而且还具有屈尊抚慰陷入痛苦中贫民和受苦者的温情。
  他宁静、自信,始终一贯,在反对意见和敌对行为乃至个人安危面前,都在在表现出一位仁者、勇者和智者的风范,他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镇定自若地面对任何逆境。
  他的脸上总是闪现出平静而仁慈的微笑。——这微笑经历无数岁月,不曾磨灭。
  但在所有这些品德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佛陀异常的宽忍精神,是这种宽忍的精神使佛教得以发展、得以壮大、得以深入人心。
  如果没有这种宽忍的精神,也许佛教就只是作为一种宗教思想而存在,而绝不可能成为海纳百川的博大的宗教团体,乃至传之于二千余年之后而不衰。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无欲则刚,有容乃大”,佛陀正是“有容乃大”的真正榜样。
  佛陀的宽和精神在经文中随处可见,比如他所颁布的戒律,好像对比丘犯戒有时非常严厉,但制定戒律其实并非出自佛陀的本心,除了几条主要的戒律之外,对于某些小的戒律,佛陀总是希望能够废除掉。佛陀总是乐意考虑可以原谅的情况,特别是在疾病的情况下。
  他所关心的只是他的教义和修行能否使比丘得到精神的解脱,对于比丘内部出现的不太规矩的行为,虽然不得不订出条例加以约束,但佛陀总的精神是希望比丘们能够在一种和谐宽容的情况下进行佛教的觉悟和修行。
  即使对于佛教视之为外道的<敏感詞>宗教派别,佛陀虽然用其辩才无碍常常在争辩性的集会上取得胜利,但他并不以自私的态度来对他们进行宗教上常有的挤轧和打击,而是以一种平等宽容的行为和作风对待他们。
  比方佛经记载跋祇国有一位狮子将军,本来是耆那教的豪华施主。后来佛陀旅行到毗舍离,狮子将军前去拜见佛陀,在佛陀的影响下,他非常高兴,愿意做佛在家修行的优婆塞。狮子将军当即表示要将施舍耆那教的配额取消,但佛陀并不同意这样,他劝狮子将军仍旧给予耆那教徒长久的定期布施。这一行为充分反映出佛陀胸怀的宽大、精神的慈悲,是人所难能的。
  佛陀的忍耐精神是使他的教化走向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佛陀未成道前,以非常的忍耐、刻苦的修行、坚定的信心,建成一条通向禅定智慧的道路,从而达到觉悟的境界;成道之后,又以非常的忍耐、刻苦的修行和坚定的信心,向印度各地的民众和国王、贵族以及婆罗门(包括沙门外道)宣传所悟得的真理,不论在初期,还是有了广大的名声之后,他都以坚定的忍耐精神面对着外部的甚至是内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争执。
  忍耐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比如,约束自己的贪欲、以博大的胸襟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克服自己修行中出现的懒惰和懈怠都需要忍耐的精神。佛陀对一切事物都没有疑惑或烦躁,他的心灵常在一种安定镇静的状态中,所以能从容应对周遭的环境以及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因而在传教的经历中经常发生因忍耐而产生的许多不可思议的奇迹。比如婆罗门因不信佛而毁谤佛,但佛陀以忍耐应对,结果感化了敌对者,使他们变成自己出家或在家的弟子,这种事类在佛经里是经常出现的。
  比如,起初,佛陀来到摩揭陀国,使国王和全国许多人民归依了佛、法、僧之后,当时摩揭陀国有许多男子都跟着佛陀修习梵行。
  于是有许多人开始对佛陀表达不满,说,“沙门乔答摩在制造孤儿寡妇,想使摩揭陀国种族灭绝。已经有一千个苦行者跟他出家了,又有许多人接着步前面的后尘,在人间游行;现在还有许多正在或者准备跟随沙门乔答摩出家。真的,乔答摩已经弄得这个国家鸡犬不宁了!”
  因此摩揭陀国有一些人看到比丘,就做打油诗来嘲讽讥刺佛陀,说:
  “这个沙门乔答摩,
  来到摩揭陀城堡,
  拐走删阇耶门徒,
  今天又要拐走谁?”
  比丘们听到这些风言风语甚而冷言冷语之后,就赶紧报告给佛陀。但佛陀并不以为意,而是对这些比丘们说:
  “你们不要太在意,这种状况是不会持久的,几天之后这种论调自然就会平息。”
  佛陀因此也做一首歌叫比丘们唱道:
  “他们依法引导,
  堪称大雄完人;
  既然依法引导,
  有什么理由忌恨?”
  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诲,并且用佛陀编出来的歌回敬这些讥讽者,结果,七天之后,一切流言蜚语都自然平息。

  比如,佛陀在舍卫城说法使婆罗门婆悉吒归依佛、法、僧,这使得<敏感詞>婆罗门惊恐万状。他们看到佛陀的影响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于是挟持着心中的妒嫉之火,准备以千方百计的手段中伤、打击佛陀。
  婆罗门实施了一条诬陷中伤的奸计:
  他们用金钱买动一名叫战遮的少女,让她跟随佛的信徒到舍卫城祇园精舍听讲佛法。
  然后又嗾使她在佛陀讲法之后,穿着鲜艳华丽的服饰,手执鲜花,单独拜见佛陀,并偷偷地留宿在祇园旁边<敏感詞>宗派的住处。
  第二天早晨,当民众纷纷前往佛陀的祇园精舍时,这位战遮少女就从祇园方向走过来,对这些民众说,“昨晚我就住在祇园中。”
  七八个月之后,战遮女的腹部鼓起来,已经是一个孕妇的模样了。
  有一天,佛陀讲法,打扮娇娆的战遮女也前来听讲。
  正当佛陀讲法到兴中之时,战遮女突然从大众中站立起来,指着佛陀大声地说:
  “你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说法时辩才无碍,可做事却是污秽不堪。
  现在我问你,你既然和我发生了关系,使我怀上了孕,却为何不给我建造产室?
  你始乱终弃,真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战遮女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中肆意诽谤佛陀,使得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佛陀真的干了不洁净的事,甚至连那些道行很高、信仰很深的信徒们也不禁大惊失色。
  群情哄动之中,酝酿着一种失望、怀疑、受骗甚至是怨望的气氛。这一切对佛陀的教化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然而,佛陀庄严、镇定地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诬陷。他安详地闭目坐在法座上,保持着沉默的态度。
  正当气氛陷于凝固之时,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战遮女身上绑着的木盆扑通一声落在地上,使得这个诬陷佛陀、嫁祸佛陀以达到打击佛陀的恶毒阴谋宣告着破产的命运。
  战遮女羞惭满面,抱头鼠窜,离开了祇园精舍。而佛陀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继续着他庄严的说法。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婆罗门准备第二次用女人来陷害佛陀。
  他们雇用一个少女名叫孙陀利的早晚出入祇园精舍,听佛陀讲法。
  几天之后,他们又雇用几名行凶之人在祇园精舍路上,将她杀死,然后将尸体连夜埋葬在精舍附近的垃圾堆里。
  第二天,他们向官府报告,官府搜寻的结果,是在祇园附近发现了孙陀利的尸体。
  于是,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孙陀利和祇园精舍中的比丘有不洁净的行为,孙陀利的被害是与这些比丘的争风吃醋分不开的。
  这种谣言一散布出去,使许多不明真相的民众狐疑不决,有的人信以为真,认为比丘酿成了这起<敏感詞>。
  这个情况使得佛陀和僧团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当比丘们将此事报告给佛陀之后,佛陀异常镇定地对他们说,“杀人是凶恶的行为,是不可原恕的罪孽;既杀了人,却又诬赖他人,则犯了不可原恕的妄语罪。犯此两重罪孽,将来总是要得到恶业的报应的。”
  佛陀叫比丘们将他的话向舍卫城的民众广为宣传。
  后来,归依佛、法、僧的波斯匿王命令大臣限期破案,结果因为那些行凶的恶徒领得奖金而分赃不均,在酒店发生口角,使得真相大白。佛陀和他的僧团因此得到洗刷,同时使得婆罗门的阴谋没有得逞。
  从此,佛陀的名声如日中天,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归依佛陀,使佛陀和僧团的影响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这都是佛陀的忍耐、不畏强圉的精神获得成功的极好例子。

  佛陀的忍耐还表现在另一面,那就是对待自己的弟子。这往往都是与佛陀的慈悲精神联结在一起的。
  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在僧团所在地周围随意散步。这时他看见一位比丘,得了病,躺倒在粪便中,却没有人来救助他。
  佛陀上前问道,“比丘,你患了什么病?”
  那位比丘回答说,“世尊,是弟子的肠胃有毛病。”
  “有服侍你的人没有?”
  “没有。”
  “为什么那些比丘都不来扶持你呢?”
  “世尊,是我平时对那些长老并没有什么效劳之处,所以各位比丘也都不来服侍我。”
  佛陀听了这位病比丘的话,恻隐之心油然生起。于是,他叫阿难去打一桶水来。
  “阿难,你去取水,我们来给这位生病的比丘洗浴,怎么样?”
  阿难当即提了水来,然后佛陀将水从头上往下倒,阿难给这位生病的比丘充身洗了个干干净净。然后,佛陀托住病比丘的头,阿难抬起他的脚,两人合力将这位病比丘抬放到床上。
  因为此事,佛陀后来召集所有的僧人集合,讨论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置。
  佛陀问众位比丘,“各位比丘,是否在某地的住所,有一位比丘生了病?”
  众僧回答说,“是的,是有一位比丘生了病。”
  “你们看到他患了什么疾病?”
  “那位年老的僧人患的是肠胃之疾。”
  “那位老僧有服侍的人没有?”
  “没有服侍的人。”
  “是什么原因,各位比丘都不去帮助他?”
  “世尊,是因为这位比丘平时从未服事过我们,所以我们也不去扶持他。”
  佛陀听到这里,于是语重心长地对众位比丘说:
  “各位比丘,你们听着,你们都是无父无母,平时无人照顾,如果你们内部不能互相扶持,他日一旦出现了什么情况,有谁会来看护你们呢?
  各位比丘,你们愿意侍候我的,就应当能互相帮助,看护患病的人。”
  比丘僧团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内部就有了种种矛盾发生。约当佛陀成道后的第九年,佛陀在拘舍弥旅行,住在瞿师罗园结夏安居。
  那时,僧团内有一位比丘犯了错,持律比丘认为他违犯了戒律,在僧众中指出他犯了何种戒,但那位比丘并不认错,他说自己没有犯过,持律比丘不应当惩罚他。
  于是起了争执,有站在持律比丘一边的,有站在犯错比丘一边的,于是纷纷扰扰,互相争吵斗骂。
  这事闹得很大,连佛陀都听到了。
  佛陀便告诫瞿师罗园的比丘们说:
  “你们不要争吵斗骂了。这样下去,只有对内部起分裂作用,而无益于僧团内部的团结。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以争吵来使争吵停止,
  到最后争吵也不会停止。
  只有忍耐才能停止争端,
  这样的方法才是值得尊贵的。”
  佛陀讲到这里,就为僧众讲演长寿王的故事。
  说过去有一位长寿王,被邻国的贪王侵占了国土,又被贪王在街头烧杀。他的儿子化装成他人,隐藏在贪王身边,准备伺机为父报仇。
  当贪王睡眠之时,长寿王之子正准备拔剑刺杀贪王。但他想到父王临终之前不要他报怨的话,于是弃剑于地,不再有刺杀贪王之意。
  于是为成全父志,又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贪王。
  贪王听了他的自报身份,受到极大感动。于是自还本国,将夺得的国土还给长寿王之子。
  最后,两国结成兄弟之邦,和睦相处。
  佛陀因此对众比丘说,“长寿王作为一国之主,竟然被人家弄得国破家亡,尚且能够忍辱慈悲,不要儿子报怨,而你们只是口头的争吵,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长寿王之子尚且能忍辱,与贪王相处和好,你们为什么要做无谓的争吵呢?”
  佛陀又继续对他们说,“你们出家修行,师从同一位老师,学习同一种佛法,就应当像水乳相融一样,团结相处,安乐居住。不要争吵斗骂,互相诽谤,这样,对佛法是没有好处的。”
  比丘们听了佛陀的话,却并不接受佛陀的规劝,反而说:
  “世尊,您是大法王,不须管这样的小事。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情,我们自会处理的。”
  佛陀听后,虽然心里不悦,但无法止息他们的争端,只好独自离去。
  那些比丘看到佛陀走了,于是反省到自己的不是,便自动前往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请佛陀接受他们的忏悔。
  在回祇园精舍的路上,佛陀看见一头独行的大象,便用手指着大象对比丘们说,“你们要团结啊!只有你们之间团结,和睦相处,僧团才会兴旺发达。而无意和睦相处的人,就像那头大象,独自行走着,是这么的孤单而凄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7:57 | 只看该作者

佛法总结

  佛陀在最后的行程里,即从毗舍离城到拘尸那城途中召集僧众发布的教言是他一生说法的总结。
  这是为阿难提出的要求而予以答复的,因为阿难担心佛陀灭度之后,倘若佛陀无所嘱咐,僧徒无所归依,因此阿难请求佛陀作最后的说法。
  佛法中最主要的思想是四谛和十二因缘,解悟了四谛之法及十二因缘生灭的道理,就能证悟佛道,得到彼岸。
  而助成这种成道因缘的,佛教称之为助道品的是三十七条规则,分别叫做四念住(或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又称七觉分、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又称八正道)。
  这个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和小乘共同修行的法门。
  四谛,简单的说就是苦、集、灭、道四种佛陀所说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理。
  这也是佛陀初转<敏感詞>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说的内容,是佛法的基本教义、佛法的核心。
  佛陀强调四谛是佛法的精髓,修行的根本,因此他在传法过程中反复宣示这样的真理。
  有一次,佛陀在憍赏弥城申恕波林时,他手拿几枚树叶,问众比丘:
  “我手上的树叶多,还是我头顶上的申恕婆林树叶多?”
  比丘们回答说,是佛陀头顶上申恕婆林的树叶多。
  佛陀因此对他们说:
  “对的,正是这样。
  我知道的但没有宣示给你们的佛法很多,我向你们宣示的只是我佛法中的极少部分。
  为什么没有向你们全部宣示?
  这是因为那些没有宣示的没有多少用,不是根本究竟的梵行。
  它们对厌弃人生、远离欲望、达于灭寂、趋向平静、通向智慧、得到正觉、进入涅槃等没有帮助,所以我不向你们宣示那些枝枝叶叶的道理。
  但我向你们宣示的是有助于你们能尽快通向智慧、得到正觉、进入涅槃大道的真理。
  我宣示给你们的就是:什么是苦、什么是苦的生起、什么是苦的灭寂、什么是灭除苦的方法。”
  什么是苦?
  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是苦,怨憎会是苦,亲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
  总之,人的色身是众苦的根本,所有种种苦恼情境都要逼迫此身,使这个身体受尽种种不尽的苦。
  这八种苦都是时时刻刻人人亲身感受的,是无法避免的,即使身在最高位置,或者富有八方,都离不开这种种苦。
  三界之内,尤其是人道的众生,随业因而感受种种苦的结果,因而经常感受着无量无边的苦恼。
  这种种苦是无法推卸的,无法转嫁的,只能由自身一人承当,因此是最根本的东西。
  这无量无边的种种苦,都是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倘要明了苦的来源,则必须懂得四谛中的第二谛:集谛。
  集,其义为集成(聚)或生起。苦集,也就是三界内苦集成或生起的原因。或者说是关于苦的生起或根源的真谛。
  苦的根源是渴(爱)。它造成来世与后有;与强烈的贪欲相缠结,随时随地引起再生,以及伴随而起的欢乐和激情。
  渴爱有三种情况:一、感官享受的渴求,如眼耳鼻舌身所产生、接触以及追求的可喜可爱者,称之为欲爱;二、生与存的渴求,谓之为有爱;三、不再存在的渴求,称之为无有爱。
  这种以各种形式表现的渴求、贪婪、爱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
  但这种根源并非苦最初的或唯一的因,但却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
  佛说,一切都是相对待而生,相对待而灭。
  苦的根源如渴爱等也是相对于<敏感詞>条件而生起或生成的。
  这条件就是受,即感受;而感受又须依触(与他物的接触)而生起。
  这样辗转相依,就构成了十二缘起之说。可以说,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也是苦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十二缘起之说,将苦的原因追溯到人的无明,即无知。所有渴爱都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了解了苦的原因,即缘渴爱、缘无明而生,就知道要断绝苦的根本就须消除渴爱、消除无明。如何消除,这就到了四圣谛的第三谛:灭谛。
  灭谛指示人们如何去灭除、解脱苦的方法。

  佛陀说:“要全部舍除渴爱(或贪求),摒弃它,放弃它,摆脱它,脱离它。”
  要想彻底去除苦,就须去除苦的根本,即渴爱。因此,涅槃亦谓之断爱(断除渴爱、贪求)。
  阿罗汉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断除见思烦恼之惑,灭除分段生死之苦,因此证入不生不灭的有余依或无余依涅槃。这就叫灭谛。
  这样,灭除了烦恼和生死之累,灭除了贪、嗔、痴等烦恼和善恶诸业,可以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但还有残存的色身,即现身,这叫做有余依涅槃;倘若色身均不存在,智慧亦不再有,无原因无果报,这叫做无余依涅槃。
  十二因缘反过来说,即从生成(起)的相对面来说,各种缘的依次灭除,如缘无明灭尽无余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入)灭,六处(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苦灭,由此灭尽一切苦的集聚,这是灭谛的另一种表述。
  无明是十二因缘中最根本的一支,可以说它就是苦因苦果的总根源,灭除了它,就其余十一支因缘全都断灭。
  灭谛的另一种表述是贪、嗔、痴的断灭。灭除了贪、嗔、痴即可灭除一切苦的集聚,摆脱生死轮回,从而进入涅槃最高境界。
  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谓之道谛。这种道叫做中道,因为它是避免趋于两个极端的。
  两个极端即:一、从感官的享受去追求快乐,这是低级的、平庸的、无益的凡夫之道;二、通过各种苦行,乃至自虐,去追求快乐,这是痛苦的、无价值的、无益的苦行头陀之道。
  佛陀曾亲历、亲证此两极端,深知其不是解脱的方法,是无益于道的成就的,因此佛陀将它们均加以摒弃。
  中道是由佛陀亲证的,能够产生正确知见的,能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的方法。
  中道又称之为八正道。八正道的组成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什么是正见?正见就是指正确的见解或观点。佛陀说,只要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苦的原因、什么是苦的灭除、什么是苦的灭除的方法,这就确立了正确的见解。
  有这样的正见,就可不堕落于生死轮回。
  什么是正思?正思指的是正确的意向或意图。它分三种情况:一、无欲思;二、无恚思、三、无害思。
  无欲思是摒除欲念;无恚思是不发怒;无害思是不起害人之心。
  什么是正语?正语指的是正确的说话方式。它主要指的是要禁止妄语(说谎)、禁止两舌(挑拨离间)、禁止恶口(恶言恶语相骂)、禁止绮语(花言巧语)。
  佛陀要求说话要切合时宜,符合事实,符合义理、符合法、律,是有必要的、有选择的、有益处的。
  什么是正业?正业指的是正确的行为。这要求人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做邪淫之事。
  业通常指身业、口业和意业。正见和正思是保持意业的清净,正语是保持口业的清净,正业是保持身业的清净。
  什么是正命?正命是指正确的谋生方式。这要求人摒弃邪恶的谋生方式,以正确的、规矩的、符合法、律的手段谋生。
  什么是正勤?正勤指的是正确努力的方法。这要求人对于未生或已生之邪恶的行为以勤奋努力、不懈怠的方式加以摒弃;对于未生或已生之良善的行为以勤奋努力、不懈怠的方式加以坚持。
  什么是正念?正念指的是正确的意念或观想。这要求人对于身体的活动、情绪的感受、心智的活动、观念思想见解等都要经常加以审慎的注意和考察,一心不懈,从而摒弃世俗的贪爱和烦恼,确立正确的意念和观想。
  什么是正定?正定指的是正确的禅定方法。它要求人们遵照一定的禅定方式正确而平稳地进入禅定的四个等级,即第一禅为远离各种欲望,远离各种不善法,寻找和伺察适当的地点,远离一切苦恼的原因,从而得到欢喜之心;进入第二禅时,就不再寻找和伺察适当地点,内心非常平静,心定于一,因进入禅定而生出欢喜之心;进入第三禅时,离开欢喜的情绪,停留在什么都要舍弃的境界里,有正确的意念和观想,有正确的知见,身体直接接受快乐,停留在快乐上;进入第四禅时,摒弃所有快乐和痛苦的感觉,灭除以前欢喜和忧虑的情感,既无痛苦,也无快乐,因舍弃一切,确立了正确的意念,从而进入清净的境界。
  以上八正道讲的是涅槃修行的方法,它可以灭除诸苦,进入清净极乐之境。
  八正道又可分为布施、持戒、坚忍(又称忍辱)、静虑、精进、般若六部,或简括为戒、定、慧三部。这都是通向涅槃解脱的途径。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住、四正勤等都在八正道已经得到表述,但此外尚有几种与修行方法有关的内容:四神足、五根、五力等。
  四神足,是指达到神变和<敏感詞>神通的四种修行方法。
  四神足又称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念如意足;四、慧如意足。
  修行了四如意足,可以发出种种神通妙用,凡所有愿望都能如意满足。
  五根,是指修行者的五种素质。
  这五种素质是什么?
  一、信根,深信修行正道以及助道法门;二、进根,修行正道及助道种种良善的方法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三、念根,只忆念正确的修行方法,心不杂乱;四、定根,收摄身心,使念念相应,不至放逸;五、慧根,洞察生灭,通向苦灭。
  与五根相应的是五力。什么是五力?
  它们分别是:一、信力,有正确的信仰;二、进力,能够精进努力,坚持不懈;三、念力,有正确的意念(包括好的记性等),可以破除邪见;四、定力,能够一心不乱,破除散乱与妄想之心;五、慧力,可以洞察生死,破除黑暗,发出智慧之光,而入于苦灭之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08:32 | 只看该作者

制戒末节

  僧团成立后,比丘们集聚在一起,虽然大家修行清净之道,但人多患生,于是许多麻烦以及过误随时随地产生。为了比丘之间的团结,有必要制定一定的言行规则来约束比较狂肆的僧徒。首先提起这件事的是佛陀有名的弟子舍利弗。
  舍利弗聪明特达,他已预见到如果僧团内部没有纪律的约束,僧团就会走向混乱,乃至引发危机。所以,一次侍坐于佛陀身边时,提起请求佛陀制定刑罚以惩罚犯过误的比丘。当时许多僧众都认为舍利弗多事,因为比丘没有过患,干吗要制定戒律以约束僧众呢?
  佛陀就回答那些僧众,说,“不仅舍利弗今天提起制定刑罚,就是过去前生某个时候也曾经提起过要制定刑罚。”
  然后,佛陀向舍利弗等比丘僧讲述了制定戒律的好处,佛陀说:
  “有十种好处:第一,可以收摄僧众;第二,可以将所有僧众统摄起来;第三,使僧众安乐;第四,使无羞耻的人折服;第五,使有惭愧的人得以安稳居住;第六,使不信仰佛法的人得以信仰佛法;第七,使已经信仰佛法的人更加信仰佛法;第八,使信仰者在现法中得以灭除烦恼;第九,预防僧众产生烦恼;第十,如来正法得以长久存在。所以要制定波罗提木叉法(戒律)。”
  当时佛陀带领五百僧众从舍卫城出发,游行于憍萨罗农村,然后前往跋祇国。到跋祇国时,住在毗舍离城的大林重阁精舍。
  当时毗舍离城,人民饥馑,五谷不熟,白骨纵横,乞食难得。毗舍离城长者子耶舍跟随佛陀出家,此时也侍从于佛陀身边。
  因为耶舍父亲是一个大富翁,因此每当乞食时分,耶舍总是回自己家里吃饭。他母亲见此情状,心里为耶舍难过,就对耶舍说:
  “儿子,你太苦了。你这样剃除须发,穿这样破烂的衣服,拿着钵沿街乞食,为世人所笑,真是太不值得了。
  现在我们家里大有财物,你父母的钱及先祖的财物,足供你恣意使用;而且你的爱妻现在还在这里,你们应当一起生活,为什么要受这样大的苦楚呢?
  你现在应当回到家里,过世俗生活,至于你愿意在家中布施供养三宝随便你去做,我们绝不会干涉。”
  耶舍听了,回答母亲说,“不,不,我喜欢修习梵行。”
  每次耶舍回家,母亲总是要拿以上的话来说服耶舍,希望他改变主意,蓄发还俗。但每一次都被耶舍婉言拒绝。
  母亲见耶舍不肯还俗,就退一步和耶舍商量,说:
  “你如果不愿意在家生活,那么也应当留一个种以续继嗣,不要让门户断绝,财物没官。”
  耶舍听母亲说只要在家留一个种子,就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于是,耶舍就与妻子住在了一起。不久,妻子怀了孕,满月后,生下一个儿子。
  他父母就给耶舍的儿子取名为续种,因为这种子是向耶舍乞讨得来的,所以取了这样的名称。
  这个名字在当地的意思并不好,但被人叫得顺了,于是到处流布开来。
  耶舍听了这样的恶名,顿觉非常惭愧。他私下想,“我做了这样的事,是否合佛法的规矩呢?”
  他自己并无把握,所以就把这事告诉了尊者舍利弗,让舍利弗去问世尊这究竟符不符合佛法的规矩。
  舍利弗当即将此事告诉了世尊,佛陀于是将耶舍召来,亲自问他,“是否确有其事?”
  耶舍回答说,“确实有此事。”
  佛陀说:
  “耶舍,你犯了大过错。比丘僧中不应有这种行为。
  你这愚痴人给佛法首开大罪之门。本来僧团未有烦恼,你却为僧团增加烦恼。
  那些天魔经常伺察我们的过错,却从未得到过,而你现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你的行为破坏了佛法和僧团的声誉。
  我曾经多次跟你们说,即使有被利刀割截身体,或者被毒蛇、疯狗咬,或者跌入大火、炭火之中的危险,也不应当与女人共行淫欲之事。
  耶舍,你不曾听过我曾无数次呵责淫欲吗?淫欲是迷醉之药;淫欲有如大火,它会烧掉善的根本;淫欲是大祸害。
  我曾经无数次称叹离弃淫欲、断绝淫欲、越过淫欲的行为,你今天为什么要做下这种不善的事呢?
  耶舍,这种行为不符合佛法,不符合佛的戒律,不符合佛的教诲。它不可以长期保持养护良善的佛法。”
  佛陀当即宣布在毗舍离城的比丘们都必须到重阁精舍集合。佛陀对众比丘宣说了这样的行为会给佛法带来极大的祸患,希望各比丘弟子都要记住这个教训。并对众比丘解释了制定戒律的好处。
  佛陀说,“我今天当为各位比丘制定戒律。所有的比丘都应当听从我的教言,以后倘若某一比丘在和合僧中受了具足戒,却犯了淫欲之事,这个比丘就得了波罗夷罪(意译重禁、断头、无余、弃等,亦称根本罪。意为极重之罪),他不得和僧众们住在一起。”
  
  佛陀宣布这样的戒律之后,有一些比丘还是并不能遵守戒律。
  有两位比丘,原来是隶车人,出家之后,有一回按时从村落步行到城中乞食。见到城里的花花世界,引动了凡心,于是他们想,“我们穿着这僧服,做那样淫欲之事是不可以的,不如脱下法服,穿上俗衣,过几天痛快的日子。”
  他们想到这里,就脱下袈裟,换上平民的衣服,随意进行淫欲。
  七天后,他们又换上僧服回到僧团。
  他们一回到僧团,就觉得他们这七天的行为非常腌臜,令人羞愧。于是他们私下想道,“我没有见到别的比丘们这样做过,因此应当将此事告诉舍利弗。舍利弗应当将这事告诉佛陀,如果佛陀有什么教令,我们也好遵行。”
  舍利弗当即报告佛陀,佛陀即说,“应当叫这两比丘离开僧团。这两人都是愚痴之人,不得在如来法中出家受具足戒。”
  舍利弗因为哀悯这二人,代为求情。于是佛陀召集在毗舍离城的比丘集合,为他们制定新的戒律。
  佛陀说,“以后如果有比丘在和合僧中受了具足戒,却不还俗,而进行淫欲之事,则这比丘得了波罗夷罪,他不应当和僧众住在一起。”
  佛住在舍卫城时,有一位长老名叫难提的,也出家做了比丘僧。他是行时亦禅,坐时亦禅,住时亦禅,卧时亦禅,时人便叫他做禅难提。
  难提有一次在一棵树下坐禅时,突然为幻境所惑,眼见一位漂亮的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前来引诱,至再至三。难提见了,按捺不住欲心,于是跟随那位漂亮女子疾驰而去。
  难提追逐到祇洹堑,堑内有一匹公家的死马。这时,那位像天仙一样的女子突然隐藏不见。
  难提到处找不着这位女子,欲心像火一样腾腾燃烧,于是顾不得许多就与死马行淫。
  欲火随之熄灭,难提突然想,“我干了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我既然相信佛法,却竟然犯下这严重的波罗夷罪!我怎么还有脸穿上法服去接受善男信女的布施呢?”
  于是,他当即脱下法服,右手拿着,左手捂着脸,快步跑到祇园精舍。对着众僧的面,大声地说,“我犯了波罗夷罪!我犯了波罗夷罪!”
  比丘们说,“这是坐禅难提,不应犯波罗夷罪。”
  难提再三说,“长老,我真的犯了波罗夷罪。”
  于是众比丘问什么原因。难提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们。
  佛陀知道这事,便告诉众僧,“难提犯了重罪,应当将他从僧团中驱逐出去。”
  佛陀住在王舍城时,比丘们结夏安居之后,都纷纷从各地赶来礼拜问讯世亲。之后,他们就各自随意居住,有的住在毗婆罗精舍,有的住在白山精舍,有的住在方山精舍,有的住在仙人窟,有的住在耆阇崛山窟,有的住在辩才岩窟,有的住在拘利园精舍,有的住在赖咤园精舍,有的住在师子园精舍,有的住在七叶园精舍,有的住在温泉精舍,有的住在散盖窟,有的住在庵罗窟,有的住在卑尸窟,有的住在猿猴精舍。
  当时有一位外地来的比丘来到猿猴精舍,与原住在此精舍的比丘们问讯、共相慰劳之后,就打水洗一个澡,然后就在分配给自己的房间里睡下。
  那时山头有一只母猿猴,从山上下来,爬到旧比丘的背上停下,现出受淫之相。当时旧比丘大声呵斥,将此母猿猴赶走。而这只母猿猴并不走,却跑到<敏感詞>比丘面前,也现出受淫之相。
  那位外来比丘当时就有些怀疑,他想,“野兽的样子很恐怖,而今赶都赶不走,难道原住的比丘中有谁和这只畜生做过淫乱之事吗?”
  于是,外来比丘跟旧比丘说,“我现在想走,你还是住在你原住的地方吧。”
  旧比丘见外来比丘走了,便收拾卧具,洗完脚,就坐在房间里。
  这时,那头母猿又从山上下来,来到这位旧比丘的房间里。于是,旧比丘就和这母猿行起淫乱之事来。
  外来比丘见到自己的怀疑已经证实,便当即将此事报告了佛陀。
  佛陀将旧比丘找来,问他,“你知道佛订下戒律不得行淫欲之事吗?”
  旧比丘回答说,“我知道您订下了戒律,但我想那只是不允许与人和非人行淫欲之事,没有讲不得和畜生行淫欲之事。”
  佛陀说,“比丘和畜生行淫欲,也犯了波罗夷罪。”
  
  还有一比丘乞食时,遇到一女子。女子说,“大和尚,进来,我和你一起做这事。”
  比丘回答说,“世尊教我们不得做这事。”
  女子说,“我知道不允许在常道中做这事,但不妨在非常道中行此事。”
  于是比丘就和这位女子在非常道中做了淫欲之事。
  比丘做完淫欲之事,就有些怀疑和后悔,于是将这事告诉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说,“你不知道我制定戒律不得行淫吗?”
  比丘说,“我知道您制定了戒律,但当时我自以为是不允许在常道行淫,没有说在非常道中不可以行淫。”
  佛陀说,“在非常道中行淫也犯了波罗夷罪。”
  郁阇尼国有一男子,妻子与人私通。此男子在妻子与他人私通时,将他们捉获,送与国王治罪。国王大怒,便命令将这女人手足砍断,弃置野外墓地。
  这时有一位比丘在墓地行走,见到这女人裸身在地,于是便产生了淫欲之想。
  他问这女人,“愿意做这事吗?”
  女人回答说,“我成了这样子,还能那样吗?”
  比丘说不妨。女人便答应了。
  做完此事,比丘就走了。
  这女人的亲戚和街坊邻里赶到墓地来看她究竟是死是活,见到这女人仰卧在地,身上却还有新行欲的痕迹,于是大家都纷纷愤怒地骂起这女人来,说:
  “你在这样苦痛中还干这事。人之无耻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吗?”
  这女人回答说,“是别人来逼我的,这不是我的过错。”
  “逼你的是什么人?”
  “是沙门释子。”
  众人惊怪,面面相觑,于是互相议论说,“沙门释子连这样的女人都不放过,何况是别的女人呢?我们应当互相防护,不让这些比丘僧接近大门。这等人真的又有什么道行!”
  那比丘回去之后,就有些怀疑,有些后悔,便将这事告诉了佛陀。
  佛陀说,“不管是怎样砍伤了手或脚,都不得与之行淫。若淫者,即犯波罗夷罪。”
  后来,佛陀依事制戒,即比丘不得与同性行淫,不得与非男非女行淫,不得于后道行淫,不得于口中行淫,乃至不得以任何理由行淫。犯此法者,即犯波罗夷罪。

  佛陀住在王舍城时,有一位瓦师子长老叫达腻伽的,是有名的建筑师,手艺、技术都很好。他从施主化来许多木材、砖材等,建立漂亮的僧房,可是每当建好,就有年长的外来比丘侵占,说,“你比我小几岁,应当由我来住。”所以,瓦师子长老只好又另外化缘再建僧房。
  有一天,瓦师子想道,“我辛辛苦苦盖这么多僧房,可总是被他人夺去,自己一间都捞不得住。以后,我该到哪里去再化缘建造房子呢?”
  但他想到建了房之后,还是要被他人夺去,于是想到必须建一间不被他人夺去的房子。他想到在仙人窟边的黑石上烧作完成一间瓦屋。
  他想到就做到,建成瓦屋之后,又将它装饰一番,门户窗牖都雕刻漂亮的花。这样,瓦师子就不再担心风雨寒热蚊虫叮咬的苦处了。
  有一天,雨后天晴,佛陀在耆阇崛山侧往来行走,看到瓦师子烧制成漂亮的房子。
  于是佛陀问是谁盖的这房,侍从回答说是长老瓦师子所盖。
  佛陀便和众僧来看这间僧房。这时,瓦师子外出,但门没有关。
  佛陀见到修饰得非常漂亮,于是对侍从众僧说,“瓦师子修行这么多年,还是不能舍弃在家时的技巧、手艺,烧制时又伤这么多生命,这如何能修道。而且,瓦房,寒则大寒,热则大热,对身体伤害很大。你们应当将这房子毁坏,不要让将来的比丘知道烧制此房的方法,更不要让将来的比丘认为,世尊在时,比丘是各自建房子住的,有伤世尊的声誉。”
  瓦师子回来之后,见到房屋被毁。听说是佛陀来过,他感到非常高兴。
  但没有房子住,总不是办法,因此他又想到还是要化缘再建一座房舍。
  到哪里去化这么多木材呢?瓦师子想,“有了,频婆娑罗王的木匠大臣耶输陀是我老朋友,必定有木材。”
  于是,瓦师子到耶输陀家,请耶输陀布施材木,给自己盖房子用。
  耶输陀说,“我家里没有木材,国王那里木材也用完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你的。”
  瓦师子长者不信,耶输陀大臣就说,“你如果不信,就自己到木厂去看。”
  瓦师子赶到木厂,看到有五件做飞梯用的木材,便当即取了二件,回去建房。
  国王按照惯例巡视府库,见到木厂少了两件飞梯用材,就问耶输陀,“是你将飞梯用材当柴火烧掉了,还是将我的木材送给了敌国?”
  耶输陀于是当即被国王逮捕。后来,耶输陀想到最近尊者瓦师子来要过木材,难道是他拿走了吗?
  于是,他派人去问瓦师子,瓦师子说是他拿的。
  耶输陀就说,“我就是因为这两件木材被国王逮捕的。请他将木材送还,我就会无罪释放了。”
  瓦师子并没有将木材送还,只是跟耶输陀说,“你只要报告国王,就说木材是我拿走的,你就会没事了。”
  国王当即便将瓦师子长老叫来,问他,“尊者达腻伽,是你拿了我的两件飞梯木材吗?”
  瓦师子长老回答是他拿的。国王便问,“尊者,你是出家人,为什么不与而取(没有答应给你,你就擅自拿走)呢?”
  长老回答说,“这叫提前给我,是您答应过的。”
  国王弄不明白,就说,“我是国王,虽然事情比较忙,但也记不起什么时候和你相见过。怎么能说答应过给你木材呢?”
  瓦师子长老说道,“您没有想起您登基时说过的话吗?您刚刚登基时,大臣们都在,您说,‘我现在做了国王,我愿将国中所有水草树木都布施给沙门、婆罗门。’所以说,这木材是国王答应给我的,不是国王不给我而我擅自拿走的。”
  国王被将了一军,有些生气,说,“我说的是将那些没有人看管的水草树木布施给沙门、婆罗门,不是指那些有看护的水草树木。你为什么要倚傍以前的话,来诬赖我呢?”
  国王没有办法,只得将耶输陀从牢房里放出来。
  于是有许多婆罗门和清信士对瓦师子长老回答的巧妙大为称誉,说,“瓦师子长老真厉害,既用方便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回答国王而且免除了罪责,而且又将耶输陀救出来,真是非常的了不得啊!”
  但王舍城中许多不信佛法的人非常愤怒,将这当作故事广为宣传,说,“达腻伽倚傍歪理,欺罔国王,侥幸免除罪责;将来,恐怕我们自己家中所有材木也都会被沙门拿走了。如果沙门说,这都是国王赐予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像他这样品德败坏的人,又何道之有呢?”
  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它影响了佛教徒的声誉,使得老百姓人人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什么沙门也倚仗这样的歪理前来夺取财物。
  于是众比丘将这事告诉佛陀,佛陀当即召来瓦师子长老。
  佛陀说,“你为什么拿国王的木材?”
  瓦师子长老说,是国王答应赐予的,不是我偷的。佛陀说,国王只是答应将没有人看护的木材让给我们,而不是将有人看护的木材给我们。你这就叫做偷盗(不与而取)。

  佛陀继续说,“你没有听到过我的教诲吗?我曾经说过多少次,比丘们不应当偷盗,应当自愿给予我们才准拿走。你为什么不经人家同意就擅自拿走人家的财物呢?你这种行为,不是佛法,不符合戒律,不符合佛的教言。是不能使善法得到增长的。”
  于是,佛陀叫住在王舍城里的比丘们集合,给他们制定戒律,说,“今后,如果有比丘不经他人允许就擅自拿走人家财物的,就犯了盗戒,应当施行波罗夷禁戒,不得与众僧一起居住。”
  佛住在毗舍离时,有一比丘生了病,可是总也治不好。看护比丘因疲劳而心生厌烦,于是对病比丘说:
  “长老,我因为看护你,所以长时间以来都不得奉侍和尚阿阇梨(教授弟子、纠正弟子行为、为其轨范的导师),也不能受经、诵经,更不能思考、修行佛法。不但长老的病拖得这么久治不好,而我也被拖得非常疲乏,深感痛苦。”
  病比丘说,“应当怎么办呢?我也厌烦得很,苦痛难忍,你如果能把我杀死,就太好了。”
  看护比丘听了这话,就当即将这病比丘杀死。
  众比丘听到这事,就将它告诉了佛陀。
  佛陀将这位看护比丘叫来,问是不是真的做了这样的事。
  看护比丘说,“是的,世尊,我确实做了这样的事。”
  佛陀说,“痴人,你不经常听到我称赞那些慈悲为怀的人吗?你怎么今天反而要亲自断送他人性命呢?你的行为不符合佛法,不符合戒律,不符合佛的教言。是不能使善法得到增长的。”
  佛陀于是通知所有住在毗舍离的比丘们集合,为众比丘制戒,“今后凡亲自断送他人性命的,就犯了波罗夷罪,不准他和众比丘一起居住。”
  僧团里患病的比丘比较多,有的病重的,自己熬不过,又不能使同门杀死自己,于是只好委托同门代请<敏感詞>上的人来将自己杀死,这种行为也是不合法、不合律、不合佛的教言的,因此这也必须接受波罗夷罪的禁戒。
  佛陀教育比丘,不仅不能杀害同类,而且也不能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如果犯戒,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
  佛住在王舍城。长老优陀夷有一位婆罗门老朋友。
  有一回老朋友对优优陀夷说,“我有事要到远处去,你能不能经常到我家看顾一下我的家人呢?”
  优陀夷满口答应老朋友的要求,说,“你尽管去吧。你即使不嘱咐我,我尚且要去看顾帮助,何况你已经嘱咐了我呢?”
  婆罗门朋友就放心前往远处有事去了。
  优陀夷于是走到婆罗门朋友家。婆罗门朋友的妻子见到优陀夷长老来,便恭恭敬敬起身相迎,并请优陀夷到家中坐。
  优陀夷说,“平时我很少来,今天你能不能施舍给我一点点东西呢?”
  婆罗门妇人答道,“有许多饮食,你只要开口,随便要什么,我都会给你。”
  优陀夷说,“这些饮食,在所有信徒家里都可以得到,我要的是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你很方便的,应当拿给我。”
  婆罗门妇人便说,“不知什么是你们出家人难以得到的,只要我方便有,你只管开口。如果我家有的,当拿来给你;如果我家没有的,我自然会到别的地方借来给你。”
  优陀夷说,“你骗我,哪里不知我需要什么呢?”
  婆罗门妇人回答说,“我确实不知道你要什么。请你告诉我。”
  优陀夷说,“你应当知道的。你怎么不懂得男女交通之事是供养沙门的第一桩功德呢?你应当以随顺淫欲法供养我这样持戒、行善法、修习梵行的沙门。”

  当时婆罗门朋友家的年轻女子听了都羞红脸,赶紧走开,回了自己的房间;年长一些的便当即斥骂优陀夷说,“你这个和尚,怎么老不正经的,拿这些疯言疯语到我们这样正派的婆罗门家里来说呀!我要把你的事告诉给所有的和尚,让他们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优陀夷说,“你告不告诉别人,都随你便。”
  说完,他就离开这个婆罗门朋友家,到妓院去了。
  众妓女都前来礼拜迎候优陀夷。
  优陀夷说,“我很少到这里来,你们能否布施给我一点点东西呢?”
  众妓女也拿出种种饮食给优陀夷,优陀夷说,“这在哪里都能得到。我只要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东西,而这在你们来说是很方便的。”
  众妓女搞不清究竟哪个是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于是问优陀夷。优陀夷说,“你们应当知道的。怎么不知道呢?”
  说了三四遍,妓女们还是不知道优陀夷需要什么。最后,优陀夷只好明白说出就是那男女交通之事,是供养沙门最好的物品。
  当时年轻的妓女听了,就拍手大笑。年长一些的就说,“我们正是仰赖这个活命的,你只要是男子就尽管来。”
  有些老年妓女便这样说道,“我们虽然是靠这个生活的,但你是沙门,难道不爱护佛法吗?我会把你的事告诉各位比丘的。”
  优陀夷又碰到钉子,只好甩手走了,说,“告不告诉别的和尚,随你们的便。”
  佛陀知道了这事,便将优陀夷叫来,说,“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坏事呢?我多次说过,不要淫欲,要远离淫欲,而你充耳不闻,干下这等非法、非律、非我教言的事。”
  于是佛陀通知所有比丘,前来集合,为之制戒,“从今以后,如果有人以各种妄语欺骗女人为他献身供养的,都犯了偷兰罪或僧伽婆尸沙罪,应当受禁戒。”
  妄语是表示虚妄不实的话。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种不同的性质。
  妄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说话任意随便,虚妄不老实,如看见说没有看见,是说成非,非说成是等等;二、在修证的道果上,胡说八道,造谣惑众,希图供养者,如没有得神通胡说得了大神通,没有证得圣果,胡说得了圣果等。
  绮语,就是花言巧语,也是意图欺骗他人。
  恶口,就是用粗鄙的语言污蔑咒骂他人。
  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播弄是非。
  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称为性戒,因其本性是恶的缘故。其余为酒戒以下,则非性戒,即本性非恶非不恶,亦恶亦不恶,一切视修行者的主、客观能动、非能动之因素而定。
  比丘受持的戒法,视犯罪轻重,分为以下几类:
  一、波罗夷法,又译为断头等。这相当于在世间法律的死刑。犯此罪的教徒均应被逐出僧团。
  二、僧残法,又音译为僧伽婆尸沙。仅次于波罗夷罪。残为残留、留住之意。犯者在一定期间被剥夺僧籍,经特别手续如比丘经六昼夜、比丘尼半月,在二十个僧人以上的面前坦白忏悔,方才准许继续留在僧团。
  三、偷兰法,又译为偷兰遮,意译为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是犯波罗夷与僧残法而未遂者。罪体虽有因果之别、轻重之差,而就最重者而论,列于波罗夷、僧残之次。
  又有不定法,即不决定罪,此罪只于比丘而有,比丘尼则无,如内容有两条,在秘密地方与妇女单独对坐,在不隐蔽地方与妇女单独对坐。
  又有舍堕法,是相对衣服、钵及<敏感詞>物品所有超过规定或有不法态度,其物品会被僧团没收,并且尚须于比丘前忏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