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607|回复: 8

**河*蟹**特殊民俗信仰拜“阴庙”:不只拜神也拜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5 13: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俗信人是躯体和灵魂的结合,生时躯体所处的世界是阳间,死后灵魂所归的地方叫阴间,阴间的灵魂俗称为鬼,人有人的空间,鬼有鬼的世界。有子孙祭祀、供奉牌位的,可转化成神格的存在,若无后嗣奉祀的,称为「无缘鬼魂」,也就是孤魂野鬼。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在<敏感詞>民间尊称为「老大公」或「好兄弟」,其中含有尊崇之意,也有敬畏之心。

民众相信人死为鬼,所以祭祖一直是重要的活动,也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表现。至于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基于人道的关怀,悲悯其无人奉祀,因此为祂建祠,使之有所依归。《春秋传》:「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有所归后才不会为害人间,这也是<敏感詞>民间信仰的共同观念。

一般供奉鬼魂的祠庙概称为「阴庙」,以其非正神、天仙之故。这些阴庙以性质不同又分类祀奉,通常厉鬼供奉在「大众庙」,尊称为大众爷;因剿匪平乱而战死者供奉在「义民庙」,以嘉许其义行,在开台初期,清廷经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变,所以这种义民庙以客家地区为多;因闽粤械斗、漳泉械斗、姓氏械斗等事件而亡者,则以义×公、×义公等名称奉祀;凡因修路、建筑、迁葬所挖掘出土的无名骨骸,或有无名尸则集中供奉,称为「有应公」、「百姓公」、「万善祠」、「金斗公」、「大墓公」等;如为无主女尸则集中在「姑娘庙」,以示男女有别;海上浮尸则称「水流公」,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庙」;有些医院也设有「院公」、「院婆」的小祠庙,供奉死于院中的病患;也有民众将城隍庙、地藏王庙归纳为阴庙。

供奉这些孤魂野鬼的阴庙,通常在庙的后方都设有纳骨塔、纳骨间放置无主骨骸;纳骨之处平常重门深锁,只有农历七月才会开启门扉。俗信七月初一是鬼门开启的日子,凡供奉阴鬼之祠庙,在这一天凌晨,都会象征性地将放置骨骸的门打开,以示释放鬼魂出来人世享受百姓的祭祀。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纳骨塔内部实景

234_1130810504.jpg

<敏感詞>民间在七月初一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外准备牲醴(注一)、经衣、冥纸等祭拜「老大公」,为孤魂野鬼接风洗尘。一般路口、屋檐下也安置「老大公灯」或称「普度公灯」为孤魂野鬼照明。「老大公灯」外型通常是四方形,质料以玻璃制成,可防风雨并可透光;灯上写着「庆赞中元」、「阴光普照」、「信士×××敬供」等字样。为使孤魂野鬼能安心度假,自七月初一起,一切驱鬼仪式如祭煞、暗访、神明遶境等活动一律停止,以避免惊扰到好兄弟们的假期。这些周到的设想,反映出<敏感詞>民间对孤魂野鬼的体贴。

注一: 牲礼可分为「豚羊」(猪一头、羊一头,系用于团体大祭典普渡、建醮、或富有人家之婚丧祭典),「五牲」(即鸡一只,鸭或鹅一只,豚肉一大块,鱼一尾,豚肝一付或蛋类等五品,系共祭神格较高之神祇),「三牲」(系从「五牲」中拣出三种牲品即成,大都供祭土地公、灶君公等神祇),「小三牲」(系「三牲」之略式,鸡用鸡蛋代替,豚肉以小肉片代替,鱼以小鱼代替,用以供祭神将神兵及五方土神。

往昔自七月初一起各村里轮流举行普度,让好兄弟们每天都能享用民众的奉祀,同时各村里也藉普度祭祀,轮番大开筵席宴请亲友以同乐联谊。政府鉴于轮流普度、宴客风气过于奢侈,乃于民国四十一年规定,将普度日期统一订在七月十五日,以杜绝轮流宴客的奢靡风气。

自七月初一起也是民间的禁忌期,所有重大活动从这天开始暂停举行,因此七月也是房地产、汽车、婚纱、旅行业的淡季。事实上,在现今<敏感詞>并非所有民众都相信鬼魂的存在,但民间俗信一旦形成,即成为共同遵守的公约,而且难以更改;因此,不相信世间有鬼者大有人在,但鲜有民众会选在七月结婚、搬家或开幕,因为七月的禁忌已成为<敏感詞>的民俗,即使不相信,也不能犯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3: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应公庙

234_1130810503.jpg

早期的有应公庙,庙中可见到遗骸或骨灰瓮。

234_1130810502.jpg

现代有应公庙位于台北县盐寮海边的有应公庙。

有应公类的阴庙有「百姓公」、「金斗公」、「万善爷」、「大墓公」等种类。有应公庙所奉祀的亡灵,是在修路或建筑时所挖掘出土的无主骨骸。这些无主骨骸都是身分不明、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为使无缘变有缘,而不会危害世间,可得到庇佑和福荫,故将这些无主的骨骸集中在一起,置于斗瓮中,建祠祭祀,称为「万善同归」。而有许多的有应公极有可能是平埔族原住民的骨骸,因平埔族原本居住在平地,且其丧葬礼俗并无造墓、立碑、捡骨及扫墓习俗,汉族移民入台以后,平埔族被迫迁移或被同化,汉人在垦荒过程中就常会挖掘到平埔族先民的骨骸。基本上汉人对尸骨的处理非常慎重,丧葬礼俗繁复,无论如何不会任意埋葬或弃置祖先的骨骸;但平埔族「不用棺葬」,而选择空地或「马璘」(墓地)挖掘落葬,因此汉人在开垦时就常会挖到这些无主骨骸。

通常有应公庙在庙前挂有红披,上书「有求必应」四个字,故称有应公庙。有应,也就是取其有求必应之意。据说因为有求必应,所以信徒很多,尤其是赌徒更是有应公庙最主要的信众。如果善男信女祈求得到有应公的庇佑,自是无可厚非;但若是为非作歹心术不正者,同样也可得到有应公的冥助而应验的话,就未免善恶不分,是非不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3: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234_1130810501.jpg

大众庙的拜殿。

大众爷系为死于非命的孤魂,据说是鬼中的「厉鬼」。《左传》:「晋侯梦大厉」,其注云:「厉,鬼也。」古以死而无后称为厉,因无后嗣奉祀的鬼魂,生活无着便成为「厉鬼」作祟害人。

大众爷庙和有应公庙,相同点都是奉祀无主鬼魂,相异处是大众爷是鬼中的厉鬼,而有应公庙所奉祀的则是无主的骨骸。质言之,大众爷所供奉的大都是因械斗、民变、战乱而死于非命的孤魂野鬼;因其非自然死亡,是死不瞑目,所以会为害活人,为安抚枉死亡魂,因此必须建庙奉祀。古时民智未开,民众遇到疾病缠身,以为是冲犯「厉鬼」之故,于是焚香烧纸祭拜,祈求疾病离身。《士丧礼》云:「疾病祷于厉」,为求平安乃为厉鬼建祠奉祀以安抚亡魂。
例如:板桥大众庙是纪念漳、泉械斗中死去的漳州人,由林本源家族与板桥士绅兴建,主祀的是大众爷,陪祀文、武将军

【义民庙】

义民庙中所供奉的,大都是帮助清廷平乱而壮烈牺牲之客家人,因有功于政府,而获敕封为义民的亡灵骨骸,其性质上有别于其它阴庙。义民爷又称「忠勇公」、「义民公」或「褒忠义民爷」,<敏感詞>俗语有「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之说,汉人移民以来,<敏感詞>民变事件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林爽文及朱一贵之役最为惨烈。开台初期,闽、粤间因争水夺地纠纷与族群对立等因素,引发许多大大小小的械斗事件,因而造成闽、粤人士彼此的间隙和排斥。变乱时起之际,清廷就利用此种族群矛盾,「借重」客家人所组的义民军进行平乱;因为变乱而战死的客家民众不计其数,乱平后,因感念客家义民壮烈牺牲之精神,于是将众多尸骨集中收埋,筹资募地,建祠祭祀。在这些平乱中战死者多为客家人,故义民庙是客家地区阴庙信仰的代表。

义民庙的由来详细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3: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公庙

234_1130810490.jpg

基隆的「老大公庙」。

在老大公庙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基隆的「老大公庙」。其历史背景,可追溯至清咸丰年间的漳、泉移民械斗事件。在垦殖开发之初,基隆地区移民因土地和水源的争执,加上不同族群的地域观念,所以械斗事件不断。咸丰元年(一八五一)漳、泉两邑居民在鲂顶(今南荣公墓)发生大规模械斗,双方死伤惨重,尸骨盈野。后经地方有力人士出面协调,将死者遗骸集中埋葬,并纠资建「老大公庙」,奉祀抚慰亡灵。

后人为避免族群械斗,共谋基隆地区的繁荣和谐,于是地方人士乃议定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中元普度,由三籍移民一起超渡因械斗、瘟疫、海难、中法战争等事件而丧生的亡灵。近年来基隆中元祭不但是规模最盛大的一项宗教仪式,也发展成名闻遐迩的民俗观光活动。

【水流公】

水流公是指水上漂流的浮尸,而主要以海难而亡者为多。在开台初期,移民从大陆渡海来台,当时船只的设备简陋,遇到暴风险阻经常船毁人亡。后来经济稳定繁荣,在大陆与<敏感詞>之间往来生意的商旅船只络绎不绝,相对的海上事故也频传。因常发生船难,当时常见被水冲至岸边的无名尸首,民众念其无依无祀,又基于悲悯及畏惧,故将其尸首收纳建庙奉祀。如位于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庙」,即是供奉十七位海上罹难者和一只狗的水流公庙;据说该庙十分灵验,因而庙里的香火很盛,至「十八王公庙」祈愿上香的信徒不断,而且愈晚愈热闹,形成北海岸地区一项特殊景观。

云林县西螺社口水德堂供奉的神祇,是两颗水流尸(浮尸)的头骨。

信徒以麻布包裹头颅后,在布上画上人面,奉为神明,并以水流公、水流妈称呼。

Quote:相传一百多年前,西螺旧大排漂来两颗头颅,双双卡在水道转弯处,当时的先民认为很不吉利,赶紧拿起竹竿想把两颗头颅拨开,但无论怎么拨,两颗头颅总是又漂回原处,甚至在水面上绕圈圈,似乎想表达什么,见者无不惊奇,于是将头颅捞起。

庙方指出,当时曾经有捡骨师鉴定漂来的头颅,判断是一男一女,当时担心乡亲见到头颅会恐慌,于是以麻布包覆并搭起棚架,以免头颅遭受日晒雨淋。有民众无意间经过祭拜祈求,身上病痛竟不药而愈,神迹传开后,地方赶紧建庙供奉,并将两具头颅尊称为「水流公、水流妈」。

当地民众对水流公妈更是深信不疑,吩咐小朋友不可去庙里玩筊杯、摘庙旁的树叶、大声嬉闹,若有冒犯,隔天肯定肚子痛。李当渊表示,这是代代相传的禁忌,乡亲们都深信不疑。

【姑娘庙】

姑娘庙专指供奉女性孤魂的祠庙。因自古代以来基于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非亲属关系的男女尸首当然不能「同居」,必须分开建祠祭祀,而有姑娘庙的产生。因为姑娘庙所奉祀的女性有的是未成年死亡,据传这些女性长大后也有嫁尪的念头,故有「捉尪」之说;正因此传说,更增添了姑娘庙的神秘性与恐怖性。然而这种说法在<敏感詞>不只是一项传说而已,而是发展出「娶鬼妻」的民间习俗。<敏感詞>的姑娘庙非常多,其中以旗津「二十五淑女墓」最负盛名,有些姑娘庙则以「仙姑」代称,以提升祂们的位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6: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咳,福建也有,<敏感詞>和福建是同根同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9: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 我也要后人为我修座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0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小雪这年纪就是有志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fungus304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