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枫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四)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10:1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五化、飭教戒

 寇謙之,字輔真,南雍州刺史讚之弟,寇恂十三世孫。早好道,有絕俗之心,守志嵩高,精專不懈。
元魏明元皇帝神瑞二年乙卯四月,忽有二神人,衣翠羽之衣,冠以紫金,乘龍持節,
告謙之云:“太上老君至矣。”
須臾,音樂之聲漸近,見老君驂駕九龍,威儀赫奕,神仙導從,遍滿虛空,集止山頂。
老君坐白銀花下,敕仙伯王方平引謙之前立,曰:
“吾得集仙宮主趙洪政等表舉卿才,欲以代之佐國度人,令不墮惡道中。”
乃賜謙之經戒九卷,專以禮度為首,新科玄律,佐國扶命,以化群生,
並仙冕天衣,授《太平素經》一百卷,令以甲子年奉經入國行化。
  太武皇帝聞之,迎至閣問道,甚得之。遂改為“太平真君”年號,大赦天下,
幸備法輿、旌幟,皆面青,以從道家之色。自後諸帝,每即位,皆受籙焉。
戒經品彙于左[具載《道藏》井集中]:《太上老君所命積功歸根五戒》
[右五戒者,持身法之根,善男子善女人,願樂善法,受持精進無虞者,益算延齡,
天神護佑,永脫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是為清信,得經得法,永成道真云云]、
《元始天尊度命九真妙戒》[右九戒宜終身奉持]、《虛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戒》
[天尊言:“戒有多種,人亦多品。上品之人,身先無犯,亦無所持;
中品之人,心有上下,觀境即變,以戒自制,不命放逸。如此之人,或受十戒、五戒,以自防護”]、
《老子化胡經十二戒》、《妙林經二十七戒》[與老君二十七戒略同]、《太上老君二十七戒》
[右二十七戒,二篇共合為道淵,尊卑同行,上備者神仙,持十八戒備者壽,持九戒備者增年,不橫夭矣]、
《上清洞真智慧觀身本願大戒》三百條。
太極真人曰:
“宿世禮奉經、師,口誦身行,佈施厄困,願樂三寶,君親忠孝,遠慕山水,棲憩賢儒,虛心有道,
燒香散華,護度一切,修道補過,信順宿命,靜思忍情。其行也,上可昇仙度世;
下可輪轉富貴,生為人尊,容貌秀偉,才智清遠,為人之道,莫不具足”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1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30 21:16 編輯

第六十六化、创安化

行避地于晋之临汾县大通堡。众令善行往羊角山探贼,于北岭上柳市间立望,见北坡 上有一人乘白马来,善行异之,即回走到甘棠丛下,其人已至,须发皓白,上下素衣,乌冠白马,鬃尾及蹄皆赤,有二青衣年少侍立左右。老人谓善行曰:“与我语 唐天子李某:汝今得圣治,社稷延长,宜于长安城东,置一安化宫,而设道像,则天下太平。”言讫,腾空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1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7-1 00:00 編輯

第六十七化、光醮壇

唐高宗龍朔二年壬戌二月,帝幸洛陽,有感,因令詢問側近有何古聖靈迹。
父老奏曰:“城北山先有老君祠,每歲時祈禱即福應。”
乃刺洛州長史許力士,就祠建清廟,掘基得石案及故碑,有題云:“真人帛君之表”
[即仙人帛仲理所立漢天師北印治之所],其石案長四尺,廣二尺,厚二寸,高八尺,
兩頭各有二腳,上面鐫“太上老君”字。
立殿畢,建道場,正慶禮間,忽光遍殿,照耀堦壇。老君現于光中,二真人夾侍,良久方隱。
時,內侍監宮闕令權大方,監道郭行真、黃元頤、劉道合,洛州錄事參軍楊護師等十三人,同列狀奏聞。
依狀,圖寫老君瑞像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1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7-1 00:01 編輯

第六十八化、皇天原

則天文明元年丙申二月,洛中升玄觀道士鄔玄崇因公詣闕至虢州閿鄉皇天原。
忽有六人皆乘赤龍、著雜色衣,二人執朱幢,四人執霓旌錦傘,從西北彩雲中來,
俛而言曰:“太上老君來矣。”言訖便過。須臾間,異香芬馥,乃見道士著淺黃衣,
鬢鬚皆白,頭頂花冠,作金色,乘白獸,似騾,髮尾皆赤,俛謂玄崇曰:
“吾太上老君,汝帝之祖。國祚既永,世續延長。”言訖,斯須影竟。
《國語•周語》中載:太史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之亂也。
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1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7-1 00:02 編輯

第六十九化、柱像紋

開元十七年己巳四月,蜀州新津縣興新寺設齋,赴會者頗多。
一道士後至,僧未及禮,竟去後殿中未出。眾往尋之,忽現于殿柱中,隱起一木紋老君。
削之益加精好,眉宇鬚鬢,細如圖畫遍綺,雲葉天花覆蔭其身。
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張敬忠奏云:
當管蜀州新津縣興尼寺佛殿柱上自然木文隱起為一老君聖像,頂有華蓋,足下前後,雲葉天花,一十三處。
謹差判官王大鐘檢覆,狀與蜀州刺史李忠絢、別駕盧昉、縣令李韶,道士、僧、尼等一百三十餘人同狀。
五月二十四日,差內侍林昭隱就蜀州迎取像柱,作寶輿,立安至京,就大同殿供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1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7-1 00:02 編輯

第七十化、慶玉像

開元二十九年辛巳夏閏四月,曉起禮謁老君,為民祈福。
天色未明,靜坐假寐。見玄元皇帝告曰:“吾在京城西南久矣,當與汝興慶相見。”
帝寤,即遣使與道門威儀肖元裕,尋訪至盩厔縣樓觀山間,見紫雲垂覆,白光屬天,
乃穿其下,果得老君玉像,高三尺餘,以進。其日,上適在興慶宮,遂親迎謁,置於內殿。
三司使丁謂讚曰:“譙都之壤,渦水之濱。是為福地,寔誕聖君。
含茲眾妙,佑彼烝民。藏室問禮,尼父依仁。函谷望炁,宓喜知神。飚駕雖往,鴻應常新。
福壤斯在,風烈無垠。緬瞻珍館,俯徇輿人。羽旄款謁,舊典遐遵。蕭薌肅建,精神虔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7-1 00:03 編輯

第七十一化、彰靈寶

天寶元年,壬午二月,忽有紫雲降于丹鳳門外。
老君乘白馬,侍童各二人,駐立雲表,俛語陳王參軍田同秀曰:
我昔與尹喜將往流沙之日,藏一金匱靈符,在桃林故關。尹喜舊宅,汝可奏上取之,用以鎮國。
同秀奏聞,乃差內侍李志忠監同秀,往縣南之函谷關故墟求之,俄有紫雲白兔現于喜宅西枯桑窠間,
隨手穿掘,下至水際,乃得石函,金匱玉版,朱書細篆。帝令列十部樂,自通北門迎入。
寶符于車中,洞照天地。帝登丹鳳樓,被袞冕、執金爐拜迎,安奉于靈昌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0:04: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二化、現朝元

天寶五年丙戌十二月,帝幸清華宮,其月四日,日未出,忽見驪山頂祥雲擁蔽,
須臾漸散,見老君現于朝元閣上。帝與內侍,瞻謁良久,遂既隱沒。
帝乃詔改會昌為昭應縣,其新豐縣隸入昭應,其山為昭應山。封山神為玄德公,改朝元閣為降聖閣。
唐宏文館大學博士吳揚昊讚云:“老君變通,靈應難測。既生商日,又仕周時。計其始終,乃歷千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