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19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十七化、撥山岳

老子行化至條支國,其國王奉事外道魔師,廣行幻術,國人莫或異之。
一日,其王語師曰:“國內有山礙道,妨人去處,壅遏源流,時患覆沒之災。央彼(去阝)之。
”會老子至此,乃憩于大樹之下,觀師作術。王甚敬信,老子意其可化,乃乘間制之。
山遂不動,再卻之亦然。遍召師眾,莫能為者。眾薦老子,然後王請除之。
老子以九節杖揮而去之,如委土塊。水乃順流,地亦平正。
由是,王與國人不復奉彼邪師,一心皈依受化,願為說法。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28 16:07 編輯

第三十八化、舍于闐

老子將至于闐(田)郊外,其王即率諸國人奉迎于南渠之山。
營構精舍,延請老子居焉。王與近臣朝夕咨請,求其見聞。
老子曰:“吾教汝依奉戒律,不得邪淫、飲酒、殺害,猶為捷徑。”
王曰:“師言是矣。然則獨此齋戒者歟?抑或有餘教耶?”
老子曰:“吾道廣大無邊,順俗通時,因機設教,盡入法門。
若人不知罪福因果,即教以奉浮屠之法,制煉身心。
如精勤不怠,內外清靜,心照圓明,罪既不生,福亦自長,歷劫之中,常得快樂。”胡王信服,敬禮受命。
《西域傳》云:“于闐國西五百里有毗摩寺,云是老子化佛之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28 16:07 編輯

第三十九化、留神缽

老子告諸桑門曰:“吾有缽于茲,常盛法味,奉以修之,皆得清涼飽滿,令俾神氣爽和。
留置于國,以喻將來。”于是,老子遣飛天大神為其守護,此缽名“多羅”,號“三滿多”,
為契性之珍,清善者乃可受持。
斯缽應化無窮,修諸功德輕達者患得之,雖得之,亦鮮能克厥終,惟有擲之而已。
隋內史薛道衡撰《祠庭碑銘》云:“小茲五嶽,隘此九州。逝將高蹈,超然遠遊。
青牛已駕,紫炁先浮。玄門洞啟,神化潛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28 16:10 編輯

第四十化、顯諸國

老子降伏外道,舉起神通,即放九色神光,遍照十方塵沙國界。光耀所極,無有遠近。
得與來者,八十國土。國王、后妃及諸眷屬人等,覩茲光相,圍繞瞻仰,讚談作禮,願聽法音。
老子曰:“吾欲汝等奉事浮屠,常須持齋,戒汝殺害之心。
勤習慈悲,洗滌身心,以滅煩惱,皈依于大道。
然戒法雖極膚淺,誠為入道之階,能以堅持不懈,則泰定從此起,智慧從此生也。
汝等信受,則于未來世中,登諸快樂,當得無上正真徧知之道。
汝自善惟護持,勿犯戒律。過中勿食,食已欲起。
先作如是念:處世如虛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超于彼。
常稽首頂禮無上至尊,作如是念言,念已即滅,清淨專一,
意不外馳,心景湛寂,物我雙泯,自然精進。”
時會眾等,悉皆歡喜,頂禮信受。彼國外道,諦聽諸法,亦同為化之,咸歸信向。
魏明帝製《老君化胡經讚》云:“為周柱史,經九百年。無極之際,言歸崑崙。
化被胡域,次受罽賓。後及天竺,於是遂遷。文垂後世,永乎不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9:3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一化、遍天竺

老子先於蔥嶺降遣毒龍已後,南至烏萇,遍歷天竺諸國,號古先生。
廣演法門,教化諸王、國人。其王歡喜,號稱古皇,迎老子于耆闍精舍,合掌恭敬作禮瞻仰。
老子與王宣說浮屠,立《桑門監審律度》、《懺悔儀法》,與以奉行。
按裴松之《三國志》注言:“世稱老子西入流沙化胡成佛”。
其經言,蓋為裴松之引注《三國志》起,始議《化胡經》八狀,附於後。
按《唐志》丙部載《議化胡經狀》一卷云:
“萬歲通天元年,僧惠澄上言乞毀《老子化胡經》,秋官侍郎劉如璿等議狀,證其非偽。”此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2:0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二化、開摩竭

老子入摩竭國,身作金色相,手和五明,以化其國王子,為說大乘法語。告諸國人,咸令信向。
絕滅念想,破撇煩惱,剔剪無名業障,內外恬澈,則身心洒泰,志趣飄然。
故廣開浮屠之教,名為清靜佛,令婆羅門等奉行。
後漢邊韶制《老子祠庭碑》云:“老子樂無名,守不德,危高官,安下位。
其贊曰:惟于玄德,抱虛守清。樂居下位,勢祿弗營。浩然歷載,莫知其情。
要以無為,大化周成。進退無常,錯綜其貞。以智為愚,冲而不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3:4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三化、示勝相

老子于舍衛國,自化佛陀之身,坐于七寶玄臺,與諸聖眾從天而降,下逮王宮。
仙人侍衛,放大光明,徧照塵剎國土。
皆大震動,國王眾庶,繞佛道前,瞻仰身相,高廣百千丈,遍滿虛空,
宣說無上《妙法》,告諸國王、會眾:“修習大乘正宗,頓悟圓明”。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云:
“佛言:我於多劫之前,常為國王,為求法故,捐舍王位,奉事仙人。
經於千載,仙人為說《妙法蓮花經》。
我今具足六波羅密,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成正等正覺”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4:1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四化、試徐甲

老子以康王五年西去大秦,開化胡俗,至康王十八年還于西周之南亳舊居。
初,以徐甲治葺其居,故未荒蕪。
至周昭王十二年壬子歲,老子遂謂徐甲曰:“吾今又徃西海天竺諸國,結白凈梵王之善果。
汝為吾禦,乃約‘日顧百錢',今計欠甲七百二十萬錢。俟諸國還時,當以安息之黃金頓償。”
甲如其約。老子試之,乃令甲牧牛于野,以吉祥草化一美女,至牧牛之所,輒以言戲甲。
彼惑之,欲留盤桓,以老子欲遠適流沙必不返,將誤我終年矣。
遂廢約,矯詞詣有司,以訟老子。士師不知,即見老子,言甲告錢。
老子召甲謂曰:
“汝應死久矣,吾昔請汝,為吾官卑家貧,無有使役,故乙太玄生符與汝,所以至今日。
汝何以訟吾而不忍也?”乃使甲張口響地,而太玄生符立出于地,丹書文字如新。
甲成一枯骨矣。後請乃還之,聽其自去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5:1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五化、度關尹

周大夫宓喜[讀伏]於昭王十二年之冬十月見東極有紫炁西邁,法應主京邑有聖人至焉。
喜故求出為函谷令,以物色候之。
至次年癸丑七月二十日甲子,果有老人皓首聃耳,乘青牛薄軬車欲度關。
關吏孫景入,白曰:“有老翁至。”喜即朝服出迎,
請曰:“聖人何之?”答曰:“吾居關東,田在關西,時徃取薪。何勞子問耶?
”喜曰:“去冬,天理星西行過昴,今至秋,融風三至,東方有青氣,狀如龍蛇,此聖人之徵也。”
老子辭不可得,乃曰:“子既知吾,吾亦知子有神通之見,當得度世。
”喜曰:“聖人姓氏可得聞乎?”老子曰:“吾姓字渺渺,從劫至劫,非可悉計。
今姓李,字伯陽,人皆號吾為‘老子'。”喜即請為弟子。以《道》、《德》二篇授之。
遂迎老子于石樓山故宅,求為講解。老子曰:“吾嘗西化胡靬,號古先生者,即余也。
今將返神無名,吾逝矣。汝當記之:千日之後,可尋吾于蜀都之青羊肆。”
言訖,聳身空中,坐于雲華之上,面放五明,洞照十方,冉冉而沒。
喜見影竟,乃返。遂以老子所說敘而編之,合十卷,名曰《西升經》。
乃屏絕人事,靜修三載,悉臻其妙。自作九篇,號《關令子》。至丁卯歲(另太一宗版本作乙卯歲),即徃訪青羊之肆。
注:天理四星在北斗,昴乃二十八宿之一。
《穆王內傳》云:“穆王聞尹喜得道遷迹,乃為修樓觀,置方士七人,以奉祠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6:1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六化、會青羊

老子以昭王十四年甲寅遐升(另太一宗版本為二十四年),至乙卯歲,復從太微分身,託生於蜀國太官李氏之家。
乃先以青牛化生為羊,毛體華潔,色如青金,常在嬰兒之側,愛玩無歝。
忽一日,失羊所在。兒啼不止,乃遣童於市尋覓得之。尹見而問焉,童子備言其故。
喜默悟曰:“煩為我告太官之子:尹喜至矣。
”童依其言入白,兒即振衣躍起,忽然高廣,涌出蓮花之座,老子化數丈白金之身,
項有圓光,建七曜之冠,衣晨精之服,坐于蓮花之上。
舉家皆詫怪,老子曰:“吾太微是宅,真一為身,太和降精,曜魄為人。
何乃怪耶?”喜即稽首曰:“自奉秘要,粗有所得,息濟祖先,感受無量之慶。
”老子曰:“吾所以留子者,以子初受經訣,未見成功,是以待子於此。
今保形煉元,以造其妙,炁參太微,解形合真矣。
”授喜玉冊金文,賜以“文始”之號,位無上真人。
老子遂為太官聖母說《元陽經》,其家長幼二百餘口,即時拔宅。
按,《本紀》云:“青羊肆者,太上玄元天皇大帝第二次降生之所也”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