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8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绍一下道教中的“南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09:4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以这么说,全世界为数一半以上的法 术都流传在中国,而中国的法术中集大成者即南 法也!
南法这里这个“南”字,看似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形容词,但在这里却有多重含义:
第一可以被理解为茅山之南,即下茅山之南法。
第二可以理解为南岳衡山之南。
第三,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城大江面潭,因为这个谭在城的南面,所出亦尊为“南”。
第四,张天 师家的大本 营之南。
第五,普遍的指南 方
茅山之南,所传之南法即下茅山法。此派在拙笔《谈茅山》中已有笔墨谈及,在此就不详谈了。而南岳衡山,乃古祝融峰之地,神霄派祖师火师汪真即隐修于此九年后得我祖紫虚元君授受道法,而飞升南宫。其山之南,威灵所翠,山中多传异法,因而称之为“南法”。此间的南法,特色就是虚空变化之道,大则横天陷地,挫土为山,吐唾为江。小能以一鸡子灭火,以一铜钱变十铜钱云云。
本草纲目中多有转录的《岣嵝神书》即是此间产物。该法最重的无它,唯重步罡。由于历史的原因,此派之法,多隐于民间,能者凤毛麟角矣。

再一种所谓的南法,根据广成天师杜光庭先生在《录异记》中的记录,是指从今天的湖南邵阳的一个龙潭底的石匣书中所出之法。此书合计有三函,乃是唐朝申元之天师所藏。申天师精于三五咒禁之法。所以,该书中多言咒禁之道。
现在,湖南地方有一个流派,谓之“先天派”,多善符法咒禁之道,于修炼天罡正气和召役地司殷天君做法十分了得。该派的开派祖师之一即申天师,尊为“祖师水廉洞天眷秋隐士金鼎妙化申公真人禳灾却祸天尊”。先天派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湖南当地梅山派的发展,渐渐的在一些梅山派的法科中也出现了请申公和召殷帅的内容。治重病、疗恶疾和抓鬼邪的内容相当普及,当然作为一个善咒禁的门派还有不少保留“节目”,例如水中着火、借泉、搬运等法,该法中所流传的“混元犁头大法”不失可与鲁班法一决高下的惩恶法宝

赵侯,姓赵讳昱(读为玉),字芮。东晋时蜀国人,为避战乱,与其兄赵冕从师李珏隐修行于青城山,法术高深,道行显彰。《青城山志》记载隋文帝时,应朝廷的邀请,出任四川嘉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方纪检官员。他才上任没过久,就逢孽蛟作怪,此孽蛟兴大水淹没庄稼、农舍。赵昱便马上率领全州军民一道与孽蛟鏖战,并亲自执剑入水。在沿岸军民呐喊助威下,挥剑力斩孽蛟,平息水患。书中记载道“州人顶戴,视为神明。”后来,因为正值隋末农民起义大动乱,遂隐遁不知所终。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在灌口立庙以祠,又因其排行老二,故世称赵二郎,后人以“二朗神”祀之。宋徽宗追封为“清源妙道真君”,后又加封为“川主”。

说到这里一定有很多道内道外的朋友要诘问我了?“川主”不是李冰父子吗?“二朗神”不是杨戢吗?诚然,历史上有关于“川主”是李冰父子,“二朗神”是抗辽英雄杨戢一说。但前者是出于,皆力庙于灌口,而且都有治水功劳而混淆;后者,乃是小说家之附会,与道教以及法门中一代一代的传承有着根本的区别!

赵侯升天以后,被玉皇大帝册为“淮南启教大法主赵侯大将军”封号。但,不幸的事情总是和幸运的事情一起过来。由于初列仙班,没有处理好神、鬼关系。加上赵侯的性格原因,对邪恶疾之如仇。杀了不少的鬼怪。因此,受到了一定责罚。为了将功赎过,赵侯自请贬为“考召典”使者三千年。
也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赵侯的“淮南大法”流传到了人间。

淮南法是一套完整的道法,现存的被淮南法一般被称为“元皇大法”。其实,“元皇大法”原本叫“玄皇大法”,是由于避讳康熙的“玄烨”中的“玄”字,故改为元。

这套法术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道教以及道教教外别传的70%以上的法术。小到起土、退杀、报犯中到引兽、碎石、穿山,大可飞于九天、含笑为妇人、簇为老翁、隐身入墙中、草垛之中。当然,那些变化的大法术,能流传下来的就非常非常的少,能者皆隐修。即使他走在大街上,你也不知道他就是会穿山飞空的异人。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研究过闾山派的道教学者,他告诉我他不认识赵侯的法术是道教的法术。更有的人直接斥责赵侯之法属于巫门之法,非正统道教之流。有尖刻一点的朋友,曾经直接断言“淮南法”60%的巫术40%的魔术。当然,还有很大的一部“大师”没有听说过“淮南”直接断定“哪有这个法术啊?”、“瞎编的吧?我们学了那么多年下茅山都不知道有这个法”……
前两种说法,可以看出他们对宗教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后面那个纯属于外行,或者说是没学过符咒、法术的人充内行瞎扯淡。

研究过闾山派的道教学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据闾山的法术传承,玄皇赵侯是从长沙王、盘古王、修罗王等处得道的法术。而前面罗列的三位“王”是巫门公顶的“法王”。
说“淮南法”40%的魔术也有道理。诸君要知道,在古代学淮南的人,除了乡间的端公以及自立坛口的法师,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江湖人士”。他们学了半桶水的法术,然后又去学点戏法,靠自己的小聪明,开立一个门派。传下了一些又有魔术又有法术的“道法”。但这并不是说道法里的变化法术都是“魔术”,这只能说是个案。

那么赵侯的淮南法究竟是道教还是巫门呢?
因为这个问题的困绕,所以我一直关注与“玄皇”有关的内容,时常翻看一些与该派有关的书籍。可后来没想到竟然在正乙派和神霄派的《天坛玉格》中发现,在“兵度”一文后记载了下坛兵马“九嶷山碧云洞玄皇启教三目郎 琅琊赵侯大法仙师” ,这就与我师传的文疏格目中所载的“祖师淮南启教 碧云洞天 赵侯圣祖”惊人的吻合。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学习,以及访问老先生、老法师。才知道,赵侯在四川、湖南被尊为“正一玄皇上赵侯圣主”,行赵侯的淮南法,有一个和我们道教“灵宝大法司”类似的职能部门,谓之“太上正乙三清淮南大法院”。一般淮南法的发牒、给符皆属此司额。在后面押签中,如果只有赵侯一神出现,押为“祖师正一玄皇上赵侯圣主”若与张二郎(淮南的另一位祖师)一同出现,则押为“祖师东海蓬莱月宫教主张赵二郎”。淮南法法术的完善,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赵侯圣祖还是傩坛的大法主。有一种说法,赵侯是茅山柏子李老君的毛脚女婿,因为在学法时与李老君的女儿私通,被人发现后,两人就拼命的跑。但是还是拉过不宿命的大局,在一条河边被“追奸”的师兄双双砍下了脑袋。脑袋沿江而下,被善心的村民捞起供奉。保佑当地人一年五谷丰登、平安无事。后来,人们按照他们俩的头颅雕刻2个面具,供在坛前。即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傩公”和“傩母”。而现在,在大西南的傩坛里亦流传着一个“淮南教”。虽然,我尚无缘造访此派中人,但凭该派所演唱的傩戏来看。定与“淮南大法”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由此可见,赵侯是一位贯通了道 教、法门巫派以及傩坛的神明;而“淮南大法”又是被巫术和傩坛继承和吸收的道教大法!
能有幸进入淮南的大门,拜赵侯为祖师,学习符法、研究符法,乃至求学更高层次的“大法术”,是每一个接触过真正道法人的心愿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1 13: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