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經典與念誦] 七佛偈品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09:4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身,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品析:禅宗特别看重“法源”、“法统”,自己是“教外别传”——释迦牟尼佛的嫡传心法,那么释迦牟尼佛的法又由谁传的呢?《五灯会元》,在卷首说:“古佛应世,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故近谈贤劫有千如来,暨于释迦,但纪七佛。”佛教把大劫分为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这位毗婆尸佛,是过去劫千佛的第九百九十八尊。下面我们来看这首偈子。
“身从无相中受身”,宇宙万物之“身相”,不论佛与众生,都是从“无相”中而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佛教的道理也与之相同。试想人类<敏感詞>、地球、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无不在运动变化之中,现在的种种现象,过去未必存在,以后也未必存在。在这生生不已、变化不息之中,反过来看现在所存在的一切,真是如“犹如幻出诸形象”啊!主宰这一切的力量是什么呢?
“幻人心识本来无”,若是客观存在是“幻”,那么人们的心意识这些主观存在呢?既然人都是“幻人”,那这些主观的精神存在,仍然是“无”。既然主观、客观的一切都是虚幻缈无的,那么人们斤斤计较的那些“罪福”,当然会都“皆空无所住”了。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品析:这位尸弃佛,是过去庄严劫千佛中的第九百九十九尊。这首偈子,大意和上面差不多。
“起诸善法本是幻”,明白了“万法皆空”的道理后,就会知道世间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人们所熟悉的《心经》,不是从“无眼耳鼻舌身意”一直“无”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再“无”到“无苦寂灭道”,最后一切一切都是“无所得”吗!在这从“无”到“无”的过程中,真的是“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啊!在这从无”到“无”的过程中,我们的这个“身”难道不是如同“聚沫”一样吗?这个“心”,不是如同那飘忽不定的“风”吗!既然这一切都如虚如幻,那么这幻化出来,又随之消失的一切,又哪里有什么“根”呢?又哪里有什么“实性”呢?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这个“无根无实性”的东西,又是虚是实呢?懂得了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会把人们引向哪里去呢?“生为尧舜,死为枯骨,生为桀纣,死为枯骨”,这种消极的,没有人生价值和是非观念的偈语,难道是诸佛向众生宣示的真理吗?其中还有什么没有明说的奥义呢?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品析:这位毗舍浮佛,是过去庄严劫千佛中的最后一尊,其偈语大意和上面两偈差不多,同此心,同此理嘛。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佛教认为,人生乃至宇宙,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一一四种根本因素构成的,人们以这“四大”和合而有,故身非实有,四大分散时,我们这个身体也就随之消失。而我们的心——这个主观的精神存在呢?原本空空如也,什么内容也没有,如同镜子一样。但外面有“境”,对境就“生心”,心意识的活动才得以展开。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既然是“心本无生”,因境有而有,那么如果心前之境空无了,那么心意识的活动,内容也就没有了,以空对空嘛。而世间的罪福、荣辱、得失等一切精神的、行为的现象,都是心与境相对互生时的产物,本来就如梦如幻,既然心与境都空无了,那么罪福等一切现象,也会随之而起,随之而灭的。
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来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品析:这位拘留孙佛,是现在贤劫的第一尊佛。如前面三首偈语所说,身心无实、身心皆幻。人们的身心,若要找一个安稳实在、永恒不变之处,的确是不可能的。但反过来,你若明白,体证了这个道理,“见身无实”,无形无相、不青不黄、无方圆大小,无所着落,那么,就这个,便是“佛身”了。佛的“法身”就是这种状态。同样,你明白了“心识本来无”,“如梦幻泡影”的道理,体证了我们的心原来“如是”,这就是“佛幻”。佛心也如幻,并没有可说可名、有相有状的那个精神实体。
“了得身心本来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佛与众生的差别,就是佛不仅认识、而且“了得”身心的本性是空。而众生则不认识,更不能“了得”这个空。如果众生认识到了,并且也“了得”这个空了,那么他与佛还有什么差别呢?他同样是佛了嘛!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品析:这位拘那含牟尼佛,是现在贤劫的第二尊佛。总之,这七佛所说的偈语,只说这一个事,并且层层推进。
“佛不见身知是佛”,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见如来。”在一切佛经中,不论如何赞叹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指佛的“应化身”,而非佛的根本——法身。《金刚经》还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是“佛不见身知是佛”。那么,佛有没有“知”呢?佛经上不是常说佛有三身四智吗,三身是法身、报身和百千万亿化身;四智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没有知,又哪里来这四智呢?是的,这四种神圣伟大,无所不知的智,恰恰是从“无知”中产生出来,若“有知”,就没有这四种佛智了。佛教讲因果,只有“无相”的“因”,才有“三身”的果;只有“无知”的“因”,才有“四智”的果。不在“无”上修持,又哪里来这样的佛果呢!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罪”是对“福”而言,既然人无我、法无我,万法皆空,又是谁在造作和承受这“罪”与“福”呢?既然“生”也空,“死”也空,那又有什么可畏怖的呢?知道并体证一切法空、得大解脱、证大涅槃,已经不生不死了,难道还会担心和惧怕那个生死吗!

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品析:迦叶佛,是现在贤劫的第三尊佛。天空是什么颜色呢?太阳升起时,天空便光明灿烂;大阳沉没后,天空便阴暗黑沉。日月星辰穿行于空中,给天空带来无穷的景象,但这景象毕竟是由日月星辰所“缘生”的,并非太空的本色啊! 日月星辰在太空中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但太空——宇宙却永恒如一。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以上这种譬喻虽然并不贴切,多少有些接近。“身从无相中受生”,“假借四大以为身”,如果没有这个清净无相之“性”,又以什么来承受这个虚幻的身呢?这个清净无相之“性”,是超越“四大”,超越生灭的,它不在三界内,不在五行中,说它是佛性,也是“强为之名”,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与这个清净无相之“性”相比,人们的身心,变化不定,生灭不息,真的犹如“幻生”.一般。在这种“幻化”中,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罪福”可以安居于其中呢?更不用说安居于这“清净无相”的佛性之中了。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成法?

品析: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是现在贤劫的第四尊佛。这首偈语,不同于上面六首说身说心、说罪说福,而仅就一个“法”字反复而言,并且玄妙无比。
“法本法无法”,法是佛教中最常用的范畴,可以说是统指一切名相、范畴、规律、事物、心、境乃至万事万物。万事有万事之法,万物有万物之法。但这众多的、目不暇接的法、乃至无上的佛法,是从哪儿来的呢?开门见山,一语道破:“法本法无法”,一切一切,都是从“无法”中产生出来的。
“无法法亦法”,宇宙的本体是什么?不知道,但可以从浩瀚的宇宙现象中去体会这个本体。人们的佛性是什么?不知道,但可以在生生灭灭的万法中去体悟这个佛性。“无法”,并不排斥万法。尽管这个“无法”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但并不妨碍万法各自为阵,各自表现。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成法”。“无法”是万法的根据,如果这个“无法”被抽掉了,那么万法就会失去依据而陷入混乱状态之中。从更高的角度上讲,当你体证以“无法”时,那么万事万法,还起什么作用呢?万法都在这个“无法”中沉寂了,无影无踪了,但到了这时,也并不妨碍万法依然森罗如故啊!
七佛偈被《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列于卷首,是作为禅宗“教外别传”的心印、心法之根源。在释迦牟尼佛这一章节中,介绍了许多典故,如“拈花微笑”等,都是后来禅宗传法的重要公案——教材之一,因该书是介绍禅诗的,这些公案读者只好去看其它有关的书籍了。不过这个七佛偈,广为学佛者传诵,并作为参禅的基本教材之一,熟读七佛偈,经常咀嚼其味,对理解佛理,参悟禅机都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