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12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歷史與現狀] 蚂蚱开书——佛教语言的发展和原始佛教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9:4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长时间以来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但是由于时间不多,所以总是拖拉,以后有空每天写写,希望大家支持。谢谢大家。 现在世界上的佛教大体分为三种,大小乘、藏传,而所谓大乘小乘很多朋友有所谓南北传之说,其实这个是不对的。因为从现在的地理环境来看,斯里兰卡、尼泊尔、泰国等国小乘繁盛,而中土也不是仅有大乘,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不仅只有小乘,所以要从佛教流通的观念和地理地域的划分,这一点仅从法据之类不能一一描述,我们这里仅仅解释语言问题,余下问题以后讨论。

       首先我们看看现在普遍使用的语言,佛教语言历来有梵语、巴利语的经文,而现今<敏感詞>,由于藏传佛教的影响,藏文经律也非常多,这个是由于其影响得来的。不可否认,<敏感詞>喇嘛的出逃和各国的交流之中对于藏传佛教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而<敏感詞>的文字同为拼音文字,看过藏文的朋友有一定发现藏文和梵文的很多相同之处,学术界有人就曾经提出,藏文的发明是由松赞干布的臣下根据梵文的规则来制作出来的。 我们现在中国的保留经典,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种是翻译译文,一种为印度、龟兹、于阗、斯里兰卡还有一些中东地区由历朝历代的高僧所带回的经典,其中,由于历史原因,梵文居多,巴利文则局少。

       那么梵文和巴利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曾经看过一些论文,论巴利文和梵文之间谁更早一点,这个我想我们通过梵文和巴利文的语法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我们看看他们的发音规则(很多符号不能粘贴,如果您要看完整的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发布PDF版,谢谢支持):

巴利文:
            母音                                子音
           短音       长音         硬音        软音        硬音
                         无气        有气        无气        含气        鼻音               
喉音        a        ā         k        kh        g        gh        ń        h        
口盖音      i        ī         c        ch        j        jh        ñ        y        
反舌音     ţ        ţh        d        dh        ņ        m        
齿音         t        th        d        dh        n        l        s
唇音        u        ū         p        ph        b        bh        m        v        

梵文:
母音:
单母音:a,ā,i,ī,u,ū,ŗ,ŕ,l,[ī]
二次三次母音:e,ai,o,au等
子音,裂音与鼻音:
              无声无气音        无声带气音        有声无气音        有声带气音        鼻音
软口盖音        k        kh        g        gh        ń
硬口盖音        c        ch        j        jh        ñ
反舌音            ţ        ţh        d        dh        ņ
齿音               t        th        d        dh        n
唇音               p        ph        b        bh        m

半母音、齿擦音和气音,以及特殊鼻音。


      既然我们这里要讨论一下佛教的基本语言,那就必须知道学术界的理论是什么,既然现在咱们中国人普遍认为梵文为佛教用语,那就要例举一下事实。

      实际上,目前在国内的很多经典,多数诵咏都是由梵文来的,(当然也有藏语的),那我们大可清楚,梵文至少可谓宗教语言中的一种,而梵文又是怎么来的呢?甚至说,我们可能听都没听书过的巴利语又跟他有什么关系,都是因什么产生的呢?

      首先强调一点已成定论的概念,不管是梵文还是巴利文,同样源自于Prākrit语,而什么是Prākrit语呢?

      这部分可能有点摸不到头脑,大家细细看,后面就明白了

      Prākrit语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古层,中层和新层,其中:
古层:公元前6~2世纪左右,流行语摩羯陀地方,恒河中流流域
中层:公元前2~公元18世纪,主要用于戏曲中使用的所谓摩羯陀语
新层:7、8世纪~11世纪,新层摩羯陀Apabramsa语,单其中仍然保持布监狱<敏感詞>地方语的固有特征。

       那么我们刚刚说了,巴利文和梵文同属于Prākrit语,那么流行于什么地带呢?巴利语流行于锡兰、缅甸、泰国、高棉、尞国等南亚地区的南传佛教所使用的国家。是12世纪之后的事,之前被称为摩羯陀语(Magadha-nirutti)或者根本语(Mularbhasa),那么看到这里您就应该能明白了。根本语之意,他的意思就是说明,这个语言其实是最初使用的。

       而准确的一点说,吠陀语的形成之后,进而产生了巴利语,而梵语在两者之后,但是这个不能去准确的定义,这个我们从巴利语和梵语不同时期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历来认为,巴利语的起源有四种说法:
1主张由键陀罗语发展而来
2 主张以乔萨罗语(佛陀活跃低于公用语)
3 主张以巴利语的根据地为接近锡兰到的印度本土kalinga地方志说
4 主张巴利语起源于西部印度Ujjeni志说。

    那么梵语呢?一般认为,自阿育王时期(前304年-前232年 ),梵语开始有了形成的开始形成的敕文逐步演变来的
1 存在于中印度到东印度的恒河流域的刻文语言,是所谓的古代摩羯陀语,是中层Prākrit语的摩羯陀语的来源。
2 存在于西北印度的刻文语言,有很高的梵语倾向(梵语发祥地)
3 西部印度的刻文语言,异于前三者,而与巴利语类似之处很多。
4 西南印度的语言也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说一切有部(上座部)和达成在印度西北使用此语,加之公元4世纪之后,全印度以梵语为公用语,散文也译为梵语、韵文、俗语等等。从此,就出现了梵文的不同种形式。
混合梵文(或称混淆梵语mix-sanskrit)
混杂梵语(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等八种,不一一列举了。详细请看我以后编纂成集的文章。

   我们从一些词句来看巴利语和梵语的区别,这里只列出拉丁文拼写,因为都是拼音语言比较好看一些


巴利语                                        吠陀语                                梵语
Rukkha(树)                                ruksa                                urksa
Ettha(在此)                                   ittha                                atra
Tehi,tebhi(由他们)                                  tebhis                                tais
Loma,roma(身毛)                                  roma                                roma

    从读音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其中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实际上,梵语和巴利语之间的区别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同的。相比之下,梵文和巴利语在1/5的地方都是完全相同的,另外的4/5则是由一些改变而变来的。比如在梵语中,有r ,l 的词尾,在巴利语中则只有l,而在单词的结束语部分,巴利语的结束部分通常以-o,-am来结束,而梵语通常以-e结束。如梵语中的iha这个语型,在巴利语的语则中则更抱有原来Prākrit语的idha形式。

    由此来看,巴利语的形成要比古典梵文更早一些。

    那么什么才是最早的佛教语言呢?我们从一则佛典故事来看这个事情的发展。
        巴利文《小品》(Cullavagga)V.33 1 (摘自季羡林文集《印度古代语言》)
       这时有两个比丘,原来生在婆罗门家中,声音良好,善于谈说,他们来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过敬,坐到一边去;坐下之后,两个比丘向世尊说:大德!现在的比丘,不同姓,不同名,不同门阀,不同家室,都来出价,他们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毁坏了佛所说的话。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 世尊呵斥他们说:你们这些傻瓜,怎么竟敢说: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傻瓜啊,这样既不能诱导不信佛的人信佛,也不能使信佛的人增强信仰,而只能主张不信佛的人,使已经信了的人改变新年,呵责完后又给他们说法,然后告诉比丘说:比丘啊,不许用梵文表达佛语,违者得突吉罗!
  (巴利文可以用缅甸语、泰语书写,我这里用泰语书写)



       那么,为什么世尊会这么呵斥他们要使用梵语来宣传佛法呢?这个从历史来看就可以得出,当时在印度,通行的语言是巴利语。从印度戏曲中(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tentur Bd III .S. 173f,Pischel,

       Grammatik der Prākrit-Sprachen 1266 kono w .JRAS)看当时人物的地位、职业就可以从语言的使用来看出,国王、大臣、婆罗门、僧侣等地位高的男子使用梵语,<敏感詞>人在叙述教理的信条也用梵语,王妃、王女、尼僧、娼妇等地位高的女人用Sauraseni语,农工商用摩羯陀语,最下等奴隶用Paisaci语,恋爱则用Maharastri语。

       而当时印度的最高教派为婆罗门教,看过佛教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佛教在成立之初是反婆罗门教的,所以当时佛教的领导者有意的要去反对使用梵语而使用巴利语,这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至于之后为什么开始使用梵语来翻译那就要看到,后来的南北传佛教的区别。

       南传佛教以巴利语为主,在之后的佛教南北传流通中,也有僧侣曾经把经文进行了翻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之后的翻译仅仅将散文部分进行了翻译,而韵文仍保持之前的样子,这样也就表明,混合翻译即是巴利语和俗语加上梵语的混合语言,也就表明,后来的这一学科混合梵语的意义是从何而来。


谢谢大家的阅读!欢迎探讨提提意见


参考文献:        
《季羡林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季羡林文集——原始佛教语言问题》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etiona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Frandklin Edgerton
《佛教史》——杜继文
《巴利文法》——水野弘元
《梵文文法》——Antoine.S.J(法)
《梵文文法动词及梵英文字汇对照表》——Antoine.S.J(法)
《Sacuntala Annulo Recognita ——梵語戯曲シヤクンタラ》高楠顺次郎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 本帖最后由 shaclo 于 2009-11-27 20: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幣 +10 文采 +10 收起 理由
緈福 + 10 + 10 经典文献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7 19:46:4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没什么研究 不过还是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0:22:14 | 只看该作者
很奇怪为什么我写这么多学术性研究没人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11-28 17:57:30 | 只看该作者
蚂蚱好棒!!!期待下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11-28 20:13:5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应该加精才对,无论从原创角度还是从其它角度来说,都应该加精。这帖子我收藏了,期待你的下一篇哦,呵呵。fungus235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29: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眼泪啊。。。我会多写点的。还有下文,这个课题我会一直做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09-11-30 20:14:54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吧期待你的下一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09-12-22 08:52:3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的研究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09-12-23 07:03:54 | 只看该作者

佩服3,你太有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