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46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經絡解密 卷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1:09: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書籍上傳
封面:
簡介: 第一本深入淺出的經絡入門書。
貼近現代人的需求,分享經絡在人體深藏的祕密。

經絡是人體小宇宙的祕徑,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在中醫的臨床運用上,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讓中醫師得以此診斷、治療了各種疾病。沈邑穎醫師是古典針灸派傳人,專長研究中醫的經絡系統,2012年她出版了《醫道精要》介紹古典針灸理論,2016年又完成《中醫護好心》一書,是以經絡概念引導大眾如何預防心臟疾病,在新書活動時,許多讀者熱切地表達想要深入了解經絡,因此決定撰寫兼具知識性、實用性及趣味性的中醫科普書──《經絡解密》。

人體經絡系統,不是被中醫發明出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它被中醫發現而加以運用。經絡深藏在人體之內,至今雖然無法以現代的科學儀器檢測出來,但我們並不能否定經絡的存在,沈醫師透過臨床和典籍研究中發現,經絡保留了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痕跡和記憶,這本書不只是學習中醫的醫師們應該要一窺究竟,一般讀者也可透過這秘徑的探索,來認識自己的身體。

《經絡解密》是第一套彙整中醫學、生物演化理論、臨床診療經驗,引領讀者揭開經絡神秘面紗的著作。透過這套書的介紹,見證中醫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療效背後的秘密,了解中醫為何能歷經千年來的時空變化而不退,還能因應現代的各種疾病與時俱進,在在印證中醫不是一門老醫學,而是一套活的醫學。

《經絡解密》第一卷介紹肺經,它是開啟人體奧秘的第一道金鑰,也是十二經絡的總隊長。為什麼這條短短的經脈能成為首發經絡呢﹖書中以淺顯易懂、圖文並陳的方式,介紹肺經的循行路線以及產生的疾病,並以獨有的「經絡解密」及「中醫師不傳之祕」兩個切入點,期能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和需求,深入淺出分享經絡在人體所深藏的祕密。書中沒有古奧的語言,可以按圖索驥善加運用,從中掌握照護身體的秘訣和其中蘊涵的古老智慧。
語言: 中文
格式: pdf
作者: 沈邑穎
目錄: 緣起
自序:含藏時間與空間秘密的中醫學
經絡啟航
一、中醫的人體臟腑理論
1.從生命演化看人體
陰陽概念
臟象學說
2.人與身體的對應關係
五臟六腑互為表裡
身體與情志密不可分
五臟六腑對應十二官位
3.人與天地的對應關係
五行學說的特色
中醫的時間醫學
二、中醫的人體經絡理論
經絡系統是演化生命體的維生連結系統
1.經與絡的定義
2.經絡的功能與重要性
3.經絡四大系統的特色
4.經脈系統的命名
5.經絡系統為五臟六腑建立表裡關係
6.經脈系統的循行特色
7.經絡系統連結五臟與肢節
8.經絡系統連結五臟與五官
9.經絡四大系統的個別特色
10.認識經絡圖與經穴圖
11.經絡系統為人體建立運輸通路與專屬系統
12.經絡系統「由外知內」及「由外治內」的特色
13.中醫診斷治療疾病的利器:結構的必然性
14.十二經絡系統隱藏大秘密
肺經總論
經絡解密「開幕式」──現在的我們是演化的作品
一、肺經甦醒三部曲
第一部曲「純淨重生」
第二部曲「儲備蓄勢」
第三部曲「寅始出發」
二、肺經是時間的記錄者
重溫肺經三部曲
經絡系統是一份尋寶圖    
肺經就是每一天的勇氣來源
肺經四大系統
一、肺手太陰之脈(經脈)
1.手太陰肺經 ――循行特色
2.手太陰肺經 ――經絡關係
3.肺太陰肺經 ――病候
二、手太陰之正(經別)
三、手太陰之別(絡脈)
四、手太陰之筋(經筋)
肺經的保健
肺經的人生哲學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沙发
发表于 2023-12-9 18:16:43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好書,太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2-9 19:54:4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2-10 01:52:01 | 只看该作者
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23-12-10 07:07: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23-12-10 09: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23-12-10 12:26: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23-12-10 14:08: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23-12-10 20:26:57 | 只看该作者
請問不是原書scan????? tha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2-4 03:35: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