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荔枝荔枝 於 2014-11-28 18:34 編輯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这本书是每一章都归纳一个点,所以就把原文贴上来了。尝试去解释……
“和”:和解、协调
左契:契券。类似于借据。
责:责备,责骂
契:名词,契券
彻:春秋税收制度。这里觉得可以解释成动词,向人收税
和解了大的矛盾,只是面上的和好,而心里还是会有小埋怨、抱怨的。这样就不能够真做到善。(善的解释,在第八章里有,这里也贴一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
所以,圣人手拿着契券却不责备别人。(虽然我手上的契券对你有约束力,但是我并不会因为我可以对你约束而去约束你。得理让人。)
有德的人用的方法是用契券,无德的人向人征税。(契券是你借出的,而后收回的凭证。征税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必须的单向收取)
最后一句,联系上文的解释,大致是:天道没有任何的偏袒是客观公正的。善人顺道而行,境界在”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常与善人“,就是因为善人顺道了, 就合乎天道了。
网上有挺多解释的,楼主可以都看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