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5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活佛、堪布、上师、喇嘛有何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21:2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松仁波切佛法答疑



问:活佛、堪布、上师、喇嘛这些称谓有何区别?

    答:活佛的称谓在藏地是没有的,也许称再来、转世更确切。“转世”,藏语珠古,也就是前世有所成就,今生乘愿再来的修行者。他与一般凡夫是不同的,转世因愿力而来,凡夫因业力而来。转世中有能胜任上师的,也有不能胜任上师的。转世也需要修证自己,虽然前世获得证悟,今世现凡夫相还是要修证,因为每个人接受众生相时都是有挂碍、有染垢的。当然,转世降生时与其他众生有所不同,如出现天降甘露、出彩虹或冬天开花等瑞相。他的悟性也比普通人高,对信徒可以摸顶、加持、灌顶,但需要修证才有资格传法灌顶。转世须经大成就者及传承的认定是某某成就者的再来,举行坐床仪式后才可以称“转世活佛”。


  “堪布”是一种佛学的学位,各传承对堪布资格的要求不同。有的只要佛学院毕业就有堪布学位;有的堪布只有佛学理论知识,不一定有实际的证量;有的堪布本身是转世活佛或金刚上师,像萨迦四大堪布都是有修有证的。


   “上师”有传法上师和金刚上师等不同。传法上师须具有法的传承,可以传法、引导,但不可以灌顶。金刚上师必须具备相当的证量,并经过大成就者和传承的认定,不是“自封”的。只有金刚上师才具备灌顶、传法、引导的资格。


  “喇嘛”,藏语“喇”是无上的意思,“嘛”是母亲的意思。早期“喇嘛”是对上师的尊称,不是随便哪一个僧人都配得上“喇嘛”的称号,但传到汉地以后,逐渐就变成对藏传佛教出家人的称呼。就像“和尚”一词,原本指德高望重的僧人,但现在已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







问:大圆满、大手印、道果有何差别?


答:这三者没有丝毫差别。

大圆满的“大”就是绝对的,也即圆满之意。“圆满”也就是大的意思。大手印的“大”表示绝对,“手印”就是原本佛性的意思。所以二者只是名相不同,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无上正觉。就象十五的月亮圆满无缺,佛性就是大圆满,佛性就是大手印。



道果中说:道就是果,果就是道。为什么?众生本来是佛。他们的觉性本自圆满,没有始终。有始有终就不是真正的觉性。就象显乘所说:“初发心就等于究竟。”觉是没有过程的,所以道果也就是原本佛性,也可以说道果就是大圆满,道果就是大手印,三者没有任何区别。



再打个比方:同样是面条,有人称为面,有人叫它白面;也有人称之为面条或白面条。尽管名相不同,但表达的是同一种东西。



就如汉传佛教的禅宗和净土宗,如果把宗去掉,其实也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所谓“禅”就是无造作、原本不生不灭的心。所说“净土”就是大彻大悟、原本不垢不净的佛心。你们说禅和净土有差别么?所以禅、净、大圆满、大手印、道果没有任何差别,如果有差别那就不是佛法。



应当说大圆满宗、大手印宗、道果宗、禅宗、净土宗在修持的方便上有所不同,而究竟义是完全一致的。就好比用面粉做成的东西,有人喜欢吃馒头,有人爱吃烧饼,有人爱吃面条。所以佛陀就象厨师一样,为满足不同众生的“食欲”,做了不同形状的“面食”,令众生欢喜,其本质是一样的,具有同等的营养价值,不可分你高我低。更不能说馒头好而烧饼不好,这些方便正是各宗的殊胜所在。





问:上师曾说过上师相应法是最大的法,现在又说无上密部的法才是最高的,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你能否证悟大圆满全凭你对上师的信心,对上师没有信心也就是对大圆满没有信心。所以上师相应法贯穿整个菩提道的始终,一开始修共同前行的时候需要上师的加持,修大圆满哪怕最微细的进步也要靠上师的加持,所以上师相应法是不是最大的法?





问:为什么说学密宗比学显宗的成就更快?

答: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只是学密宗比较保险。为什么呢?因为密宗有上师的引导,等于有了老师,有老师和没有老师的差别是很大的,而一个老师有备课和没有备课也有相当的差别,当老师的肯定知道这一点。又比如我们去当农民,如果按自己的想象种植农田,靠自己的试验研究,这要花很长的时间,难度也比较大,结果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跟随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就能很快掌握技术,肯定事半功倍。学佛也一样,学显能成就,学密也能成就,但密宗是佛法大全,修行的方便很多,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教法都有,而显宗只有小乘、大乘两种。比如说你的公司要招聘人才,你是招大学生还是中专生?肯定要大学生,因为学历高,懂得多一点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中专生比大学生学得好的也有,只是大学生学得好的比较普遍。同样,修学显宗成就突出的也有,但普遍来讲,修密宗成就的更多一些。为什么?因为密乘有很多的上师,能因人、因时、因地传授许多修行的方便,这是密乘的殊胜之处,也是修学显密最主要的差别。





问:按一般的说法,在家人不可能取得和出家人同样的成就。为什么密乘说在家人也可以即身成就?


答:认为在家人不可能取得和出家人同样的成就,这是小乘的说法,大乘中没有这种说法。佛是大慈大悲、具足无量智慧的,如果只有出家人可以成就,在家人不能成就,那佛的慈悲与智慧体现在哪里?所以能否成就的关键取决于你对三宝的信心和相应,而不是由出家相和在家相决定的。当然,在同样具足信心和精进心的情况下,出家人要比在家人先成就,而且证量高,因为他们有持戒的功德。


无上密乘是甚深境界的修行方便,在家人只要对上师三宝有坚信,完全可以即身获得与出家人同等圆满的成就,它的修行方法与大乘、小乘不大相同。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中有三大传承的第一、二代祖师都是在家相,如莲花生大士现居士相,他的二十五位大成就弟子当中大部分也是在家相;噶举传承的祖师玛尔巴、密勒日巴,还有萨迦五祖中的前三祖都是在家相。所以你能轻视在家人,说他们的成就不如出家人吗?





问:密乘是果位的修法,那么受密乘的皈依后,是否可以直接观想我即本尊,本尊即我?


仁波且答:我到汉地之后,才发觉不仅是学密行者,就是学显乘的行者,也大都不重视修行的次第。学佛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修上去,不要想三步并作一步走,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于成就佛果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我经常劝人家不要轻易进入密乘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好共同的前行就进入密乘,往往很容易出差错。而进入密乘之后,只有两种结果:要嘛成就佛果,要嘛到金刚地狱去。密乘的修法亦应先修好不共前行,再修止观双运,然后才能进入本尊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法。一步一步来,如果一开始就从圆满次第修起,不仅得不到证悟,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罪业。





依止上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依止后该注意什么?


如云海: 我反省自己学佛多年的历程,充其量好像就是盲修盲学,以为靠自己有点文化,看看经,念念佛也可以,可是到现在还是一身的习气,贪嗔痴跟学佛前并没有太大的转变。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就是没有好好的依止善知识。以前也曾拜见过一些上师,但因为不重视,也谈不上什么收获。我真的越来越觉得我这样多年的“自学”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请问依止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依止后该注意什么重要的地方?


根松上师:建议看《上师五十颂》,及《雪域法雨宝幢》里面的相关内容。依止后主要是严守三昧耶戒,依上师的灌顶、传法、引导,一师一法一本尊,如理如法修行。





(某外国弟子)问:上师为什么这么偏爱汉地,为什么上师比较亲近的弟子都是汉人?为什么上师不到国外去?


答:你们国家的佛法不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吗?佛法认为一切众生平等,哪里的众生跟我有缘我就到哪里去,不管汉人藏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如母有情。现在不是也有许多上师在国外吗?佛说利益一切有情。这有情不仅仅指天道或人道的有情,就是地狱道的众生,只要跟我有缘,我也应当到地狱中去度化他们,这才算是具德的上师。
弟子听后,向仁波且忏悔自己对上师的误解,祈请上师原谅。
仁波且:你应当向金刚萨垛好好忏悔,金刚萨垛原谅了,也就是上师原谅了。





如何选择上师?


问:在没遇到您之前,我已见到好几位藏地来的活佛、上师、堪布、由于语言的障碍和因缘关系,心里总有一种感觉:自已没有如理如法的修,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如我这般业障深重的众生修何法最相应?与哪位上师最有缘?对同一事情的二种不同回答,该如何正确理解?问号逐渐多了起来……
在那年接近岁末时,我在佛前以纸条形式问了二个问题:我是否已遇到了最有缘的上师?答案是:还没有。
最有缘的上师是属哪一教?(红、黄、白、其他教)答案是:其他教。(可笑的我那时还不知道有花教)
结果竟是如此的统一!是否是心诚则灵?又仅仅过了不到十天,上师啊,您就奇迹般的到来了。不由得令我浮想联翩:上师啊!是您观到了我虔诚的祈盼?是您听到了我急切的呼唤?



仁波且答:你接触很多善知识,是你的福报,要珍惜,不要持邪见,更不可以诽谤。


至于修法上面,你应该寻找一个具德上师,并与你身口意相应,才能依止专一修行。修什么法由你的上师定, 因为你的上师知道你的根基和修行的境界。不要选择上师的头衔和地位。我不赞成用一种外道抽签的方式选择上师,也不赞成密宗的四大传承以颜色来划分,这太俗了。我没有那么神,可能是我们的因缘吧,要珍惜彼此的善缘,维护和培养这善缘。









问:为什么说供养上师的功德大于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


答:佛法中供养的功德大小首先要看你的发心,在同等发心的情况下,要看你供养的对象,也即福田的大小。



上师同时具足了圣田和恩田。上师是一切诸佛的总持,这是圣田。我们没有福报见到诸佛,却得遇诸佛化现的大恩上师,在他的直接摄受、引导下逐步迈向解脱和成就,所以经典中说:上师的恩远胜过诸佛的恩。上师是最上的恩田。就圣田来说,上师与诸佛同等,而上师更加了一层恩田的功德,所以供养上师的功德胜于供养十方诸佛。



就发心来讲,行者供养时要有真正的舍心。由于无明,我们见不到诸佛,所以供佛时有些人会想:佛到底接受了我的供养没有?而供养上师是直接的,你确实见到上师接受了你的供养,因此功德也是不一样的。







问:南无是什么意思?


答:“南无”是梵语,为什么不翻译成汉语或藏语,说明此二字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南无”不仅仅指口头祈请、身体顶礼,如果仅仅是这些,那就可以直接译成祈请、顶礼。就是因为这样无法完整地表达“南无”的内涵,所以就像咒语一样,不解释其义,念其梵文音。

首先祈请与被祈请者之间有三昧(誓言),信念通过三昧连接,这是很主要的,不仅仅是做动作或口中念念有词。祈请者有愿、信。仅有愿无信念是不行的。所以才有皈依的三昧。南无的对象是三宝,功德具足,智慧圆满,念“南无”时要有依赖的心,依赖智慧佛尊,依赖的前提条件是皈依的三昧,也称根本三昧。







问:尊敬的仁波且,一个佛弟子一定要皈依三宝吗,那如果没有归依的话,自己按佛陀的话去修行,那还是佛弟子吗,可是我也想皈依啊,不知道去哪里皈依。


答:没有皈依,不可以称为是佛弟子,皈依三宝,是佛教的最初入门,也是最终的答案。所以,必须受持皈依的仪式和戒体。希望你早一点在自己有缘的大德中祈求皈依。







问:我认识个别道友在皈依上师的同时也依止外道求升官发财,请问这样做是“一箭双雕”还是“两头皆失”?


答:我们要悲悯此众生,所谓“一箭双雕”,把世间和出世间的安乐都以一箭射入鬼神道中。他违背了上师三宝的皈依誓言,毁了自己的慧命,还连累了很多的无明众生趣入鬼神道中,可怕又可悲。凡有正知正见的人,应祈请上师三宝救度这些自以为是、不分鬼佛的无明众生。







问:我出家二十多年,学净土宗,由于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一直都像门外汉,修行也不到位。我听说修学密法非常殊胜,可以即身成就,现在很想对密法有所了解,请教上师应当从何处学起?


答:从净土学起。密乘也修净土,也修禅,是禅净圆融地修持。密乘的生起次第就是修净土,首先我是净土的摄受对象,然后我成为净土的一员,最后我就是净土的怙主。密乘修法中也观想净土,不仅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还持心咒,结手印,观法相,身口意三昧证相直接相应实相念佛。然后再进一步修圆满次第法,通过调节气脉明点净滤粗细的心。这样生圆次第圆融地修证,观想将心识转趋无分别的自性,无取无舍,无轮回可断,无涅槃可证。

------------------------------------------------

关于“活佛”称号的开示

作者:晋美彭措仁波切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  
  


    如今的有些人说需要找一个活佛,但是真正的活佛确实罕世难逢。如众人说我是列绕朗巴的化身,但我自己不说白天就连晚上也根本没有想过我是列绕朗巴的化身。如我一般的还有很多人,但我猜想有些人可能比我还更可怜。得了活佛的虚名之后,对他们本身有什么样的意义,希望你们仔细想一想。


    以前很多的活佛,虽然别人说他是活佛,但他并没有跟随他人的说法而沾沾自喜,只是在默默地守持自己的功德。即生当中不愿意得到活佛称号的这些人,他们现在的弘法利生事业却是如此得广大无比,名闻遐迩。


    而另外有些人在别人的赞誉声中洋洋自得,自以为是活佛,如今仅能维持一般温饱的生活水平而已。甚至还有人整天喝酒吸烟,经常对女人生贪心,所得到的信财与亡财也是用来养育自己的孩子。目睹浊世这种恶劣形象,内心中不由产生悲愍之心,因此我个人以为最好没有活佛的名字比较好一点。


    为了获取别人的恭敬供养,现在很多藏人到汉地时,大言不惭自认是活佛,然后也对别人讲:“活佛是最尊贵的,活佛在藏传佛教中为最高的地位。”在汉地不少愚笨的人会信以为真,他们以为一个没有任何功德的活佛也可以依止,而没有活佛称号的人,不管他具有多么殊胜的功德和广博的学识,哪怕善知识的法相全部具足,他们也不会恭敬。这种现象在汉地比较普遍,所以有些人特别喜欢活佛的名称也是情有可原,但若真正为了弘法利生,活佛的称号并没有很大必要,因为若是真正的活佛,自然具有正知正见并能行持高僧大德的广大事业。现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些活佛的确给藏传佛教带来深远的危害。


    如果是真正的活佛,即从法报化三身显现出来的本来化身,或者是处在中阴时,能将自己全部的显现转为道用,而去投生的这种人也称为活佛。但一般是以无明烦恼转生在三界轮回当中的有情,并非真正的活佛,这就叫做众生。一些真正是活佛的人,或许具有不共同的殊胜善缘。每个修行人都应仔细观察,如果仅凭这个活佛的虚名而生起傲慢心,或随心所欲地去享用信财,那只会是摧毁自己的善根。

   
    以前有一个修行人很希望成为伏藏师,另外一个人就调侃并欺骗他,说曾见到一个授记中指出某个悬崖下面有伏藏品,据授记文字来看那个伏藏的法主可能就是你。但据说这个假修行人后来所得到的伏藏就是一堆不净粪,曾有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cf21301017adi.html
(注:此链接内博客下方有很多佛法答疑,对帮助初学者厘清一些佛学概念很有帮助)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沙发
发表于 2012-11-30 23:52:53 | 只看该作者
活佛藏语“阿勒” ,又叫“珠古阿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