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赫尔墨斯(Hermes)考
2012.8.30
董重光
序言
伯益,据我们研究,在上古世界各地名称不一。古埃及名智慧之神索斯(Thoth),古希腊称三倍伟大的赫尔墨斯(Hermes),美洲称伟大导师佛丹(Votan),柬埔寨称天神的建筑师“维斯瓦卡玛”(Visvarkama)等等。在古印度,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智慧”的意思,在古印度被认为是用来传授天地之初的内容。“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吠陀”,分别是:《梨俱吠陀》(ṛgveda),《娑摩吠陀》(sāmaveda), 《耶柔吠陀》(yajurveda),《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 真正的《吠陀》远在今日所谓《吠陀》著作问世之前,便已以口传方式流传于印度的特殊家庭之中。这些口传内容的原始面貌,在历经最近的一些 “大灾难”后已不复见。传说《吠陀》是由大动乱后(即帝尧朝的大洪水)活存下来的七位圣贤所创作。希望能在新世代展开之初,保存维护他们所信奉的前人知识。而这七位创作《吠陀》的圣贤,即为帝尧时代巡狩世界的大禹、伯益、之交、国哀、真窥、横革、郭支等七人。古印度哈拉巴文化即由大禹他们七人所传入。
世界各地对伯益,都有类似的神话传说记载,伯益是对世界上古文明作出过不朽功勋的圣贤。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及当代,惟注重于对尧舜禹的研究,而基本忽略了对伯益的研究。再者由于古代文献典籍的湮灭,以致后世对伯益了解零星而稀少。因此,值此人类处在转折点的21世纪,人类道统文化的复兴早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伯益及其相关课题的重大性、紧迫性已经不言而喻。所以,有必要对伯益的生平事迹作一些基础的研究,以此为中国学术界,乃至于世界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伯益,提供比较坚实的平台,这也是撰写此文的初衷。
一、 伯益就是索斯神、赫尔姆斯神(希腊文 Ερμηδ,拉丁文 hermes)
㈠ 伯益追随大禹全球治水,传播人类道统文明
《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吕氏春秋•爱类篇》:“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孟子•滕文公》:“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尚书•大禹谟》:“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尚书•虞夏书•益稷》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王肃云“九州之川也。距犹致也”。《尚书•周书•立政》亦云:“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 故知大禹确曾巡历世界。所以《左传•襄公四年》称“芒芒禹迹”。
《吕氏春秋•求人篇》曰:“禹东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扌昬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交址、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太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强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忧其黔首,颜色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著於盘盂。”大禹巡狩世界,有多种使命,除了治水,还有探访圣贤,传播文明,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的疾苦,考察世界地理等等。(详参拙作《上古中国历代疆域通考》)
《列子•汤问》:“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途,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
《庄子•天下》:“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大禹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之“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于是周行宇内,东造绝迹,西延积石,南逾赤岸,北过寒谷;徊昆仑,察六扈,脉地理,名金石;写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汉;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河于涽渊,开五水于东北;凿龙门,辟伊阙;平易相土,观地分州。殊方各进,有所纳贡;民去崎岖,归于中国。” 周行宇内者,巡狩全球也。“东造绝迹”,亚洲大陆为“有迹”,绝迹者,南北美洲也。“西延积石”,远超积石而向西行至欧洲。“南逾赤岸”, 赤岸在非洲。“北过寒谷”,寒谷在今中国内蒙古境内。
《论衡•别通篇》亦云:“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无远不至者,明证大禹之迹广及世界。
《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许。而後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惰。女惰织,玄鸟损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据研究,大禹治水共13年,7年过门不入,与益、夔行到殊国异域6年。
大禹巡狩世界,传播人类道统文明,只带了伯益、之交、国哀、真窥、横革、郭支6人,及天地正副十四将共20人。正为天,副为地,庚辰正将,鸿濛氏副之;黄魔正将,章商氏副之;狂章正将,犁娄氏副之;章律正将,兜氏副之;大翳正将,卢氏副之;繇余正将,陶臣氏副之;乌木田正将,乌涂氏副之。由于天地十四将不是主要人物,再者也太玄,所以大多数古代典籍并不提及。《吕氏春秋•求人篇》说只带了伯益、之交、国哀、真窥、横革5人,《上古神话演义》的著者钟毓龙说是6个人,多了郭支一人。钟毓龙在其“编著例言”的第一条便说:“本书人名地名及事迹,皆有所本,不敢臆造。”并列“引用书目”达502部,可见其6人说是有根据的。英 葛瑞姆•汉卡克《上帝的指纹》第14章 “蛇神的子民”:“根据西班牙编史家拉斯·卡萨斯(las Casas)的记载:‘当地土著传说,远古时代,库库尔坎率领20个手下来到墨西哥……他们身穿长袍,脚趿凉鞋,脸上蓄着很长的胡须,头上不戴帽子……库库尔坎劝导百姓和睦相处,建设家园……’另一位西班牙编史家胡安·迪托克玛达,记录一则非常特别的古老传说,提到那群追随奎和科特尔来到墨西哥,相貌十分威严的外乡人:这些男子身材挺拔,举止优雅,穿着体面的亚麻布黑长袍,敞开胸口,没有披肩,领子开得很低,短袖子只遮住上臂……他们都是奎札科特尔的门徒,学识渊博,精通各种技艺。……考古结果表明,古埃及文明和欧梅克文明以及以后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一样,并不像我们所知的人类社会一样,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道路,它们倒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蛇神的子民”即龙的传人,库库尔坎(奎札科特尔)就是大禹,20个手下即伯益、之交、国哀、真窥、横革、郭支6人,及天地正副十四将20人,连大禹在内一共21人。7在上古为宇宙终极之数,上帝之数;3为天地人之数。7×3=21,21数象征大禹伯益他们此行,不仅受到了天神的关注,也受到了地上万灵,包括仙人的关注,以及整个世界人类的关注。
考古结果表明,古埃及文明和欧梅克文明以及以后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文明,并不像我们所知的人类社会一样,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道路,它们倒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其实,这就是大禹伯益他们传播人类道统文明的结果。
㈡伯益就是古埃及的索斯神
《天之镜》“第二部 埃及 三 宇宙的圣殿”:“天神建盖的艾福德神殿 根据古埃及人于其三千年信史中所遵尚的一个传统,如何工事惟有以圣地遗址为据点方为神圣,位于上埃及艾福德(Edfs)尼罗河西岸的荷罗斯神殿即为显例。荷罗斯乃太阳神,其父母据说是星宿神爱瑟丝女神{Isis,即天狼星(Sirius)}和欧西里斯{Osiris,即猎户星座(Orion)}。这座至今保存极为完好的神殿并不古老,至少就古埃及人的标准来看如此,因其主结构体于公元前237年才开工,然后断断续续兴建至公元前57年。然而,考古学家于艾福德发现了更古老的工事遗迹。例如,内城墙与外城墙可溯至古王国时期(Old Kingdom,公元前2575~2134),外城墙之外一道年代较晚的墙可上溯第一段过渡期(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公元前2134~2040)。还有其他遗迹可溯自第二段过渡期(公元前1640~1532)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1070)。简言之,考古学研究显示,古埃及人视艾福德为圣地经营了2000多年的时间——至少从公元前2000多年开始一直到基督的年代为止。……(艾福德建筑)文本中说艾福德神殿是神祗‘于初之时的真正座席’,并一再提及显然是神殿工程指南的古书与典籍。这些文献据说是从古埃及人所谓‘初始之时’的传奇年代流传下来的,此‘初始之时’又名‘第一时’(Zep Tepi)、‘太古纪’、‘欧西里斯神的时代’等等。那是一个幽渺遥远的年代,当时据说有一群名为‘七贤’或‘兴建之神’的神仙在埃及落脚,并在尼罗河沿岸各地堆筑‘圣址’,让后世兴建的神殿据以立基并测定方位。更重要的是‘艾福德文本’讲得很清楚,开发这些圣址是为了‘让“如今破毁的”昔日神界得以重现’。据说,此一失落的世界即‘初始者的故乡’,是‘一座长着芦苇、在黑暗里立于原始水中的岛屿……’据说,‘天地之生成始于此岛……’据说,‘最早的神明居所在此。’然而,在那远古年代的某一刻,美好的‘昔日世界’突然在一场大洪水中彻底倾覆,其中的‘神仙’大都灭顶,‘神明居所为大水淹没’。”(英葛瑞姆•汉卡克著,九州出版社2004年)
古埃及人所谓“初始之时”又名“第一时”(Zep Tepi)、“太古纪”、“欧西里斯神的时代”的“七贤”,就是中国传播人类道统文明,进行世界治水的大禹、伯益、之交、国哀、真窥、横革、郭支他们7人。欧西里斯神即为大禹,古埃及的索斯神就是伯益。索斯神又译透特或图特。由此可知,所谓的古王国时期(Old Kingdom)正是大禹伯益在古埃及的时期。而这应该是建立古埃及年表的基准年代。“七贤”之说在欧洲、二河流域、古印度、柬埔寨、非洲、美洲等地的神话传说中均有遗留。
在古代埃及文明中,留下了几本重要的经典,分别为《亡灵书》、《冥府之书》、《金字塔经文》、《艾德福建筑文本》和后来编辑的《赫米斯文集》。这些书由古埃及智慧之神索斯所口授,这几本书记录着圣哲的言语,是追踪上古人类道统文明的重要资料。
在这些书中,传达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天地一元论,“底下的世界由上面的世界所规范与充填,下面的东西无力规范上面的世界,因此一切皆来自于上面的世界”。这也就是中国的天人合一宇宙全息相应论。
《赫米斯文集》指埃及为“天之意像”、“全世界的殿堂”、“宇宙圣殿”—于此宝地;“在天上传控运行的力量已被带到这下面的世界”。
《冥府之书》告诉我们:“企求永生者必须让天上之隐密冥间在地面上完善重现,凡于精确重现并知悉者,必是宜天宜地之能者,此殆疑义,直到永久。凡于重现知之于地者,必得此一神妙护卫相持,于天于地皆然”。
《艾德福建筑文本》则说:“我必使其长宽恰到好处,其规格合乎准式,殿堂皆各适其位,厅堂皆拟似天空”。它也是集“七位圣贤”(Seven Sages)知识之大成,并说明他们如何努力想在尼罗河山谷再造天神所曾创建的世界。古埃及的“七位圣贤”(Seven Sages)他们在“艾德福文献”叙述,由遥远的岛屿(其实是上古中国大洪水后的景象)逃至尼罗河谷地的过程。遥远的岛屿指“太古圣地”, “太古圣地”即上古神州--------中国。这与《圣经•旧约》称中国是“一个自古而有的国家”, “这个民族亘古以来从未有过,以后历尽万世也不会再有。”具有同样的含义。
《金字塔经文》:“心灵合当上天,肉体合当下地,起来,绝尘离俗,起来,与灵同游……,穿越青天……,筑居不灭的星球”。这是中国上古的高维时空论
《历史的谬误》第12节:一份星系间的档案?:在对话篇《斐多》中,哲学家柏拉图引用了一段从苏格拉底那儿听来的故事:“在埃及的瑙克拉提斯城,有一位神圣的古代神明,名叫塞乌斯,他把一种名为圣鹭的鸟奉为神。他发明了许多技艺,例如算术和数字,几何和天文,跳棋和骰子,但是他最伟大的发明是字母……塞乌斯说,这会使埃及人变得更加睿智,赋予他们更强的记忆力;这对提升记忆力和智慧都特别有效。” 塞乌斯又译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称赫尔墨斯,也即中国的伯益。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昊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黄帝以云纪官,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以火,共工以水,大昊以龙,其义一也。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得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鴠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冠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以能远纪,及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少昊是伯益的祖先,凤鸟是伯益氏族的图腾,所以,伯益的形象为鸟首人身。由于古埃及没有凤鸟,就以圣鹭代之。
《尚书•禹贡•雍州》曰:“织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卽叙”。
《山海经•海内东经》曰:“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此流沙者,今伊朗卡维尔盐漠。竖沙为渠搜之异译。
《世本集览》第八册:“杂录三 王朝 西周诸国:邶 墉 暴 西王 西戎 西申即申戎 翟之戎 北唐 河宗 肃慎 渠叟 楼。”(汉宋衷注 王梓材撰本)
《今本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十六年,渠搜氏来宾”。宾,宾服,称臣也。
贾谊《新书•修政语上》:“是故尧教化及凋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搜”。《礼记祭义》云:“礼三老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礼五更于太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可见上古中国有教化诸侯国的义务。训,教化也。故可知渠搜、大夏均为中国诸侯。
据研究,渠搜为巨沙之音译,即古埃及。古埃及人为黄帝之后,古埃及人崇拜的死亡与复活之神欧西里斯即为大禹。传说中他是太阳神拉的后裔,也承继了拉的统治地位. 拉即尧,尧帝。
“古埃及人相信,将天文学原理教给他们的神是索斯:‘索斯在天界限数星星,在地球做调查,在地面做测量者。’通常在画像上都被描写为一个戴着朱鹭(ibis)面具的男子索斯,是‘开天辟地’创始时代的神明中的精英分子,也是古埃及的信仰主宰。一方面他具有‘夸特鲁’神格;另外一方面,一般相信他具有自我创造的能力,而且与另外的一片天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关联。而所谓另外的一片天地,也就是出现在神话语言中美丽而遥远的一个过渡地,古代文献称它为‘塔—奈特鲁’(TA-NETERU)或诸神的土地(land of the gods)。”(《上帝的指纹》)此“诸神的土地”即是上古神州-----中国。
“把农业带至埃及的欧西里斯,真的有这么一块土地,以沟渠灌溉,用科学方法生产谷物吗?名衔为‘南方土地的统领‘的欧西里斯,是在‘开天辟地’创始期之初渡船来到埃及的吗?而戴着朱鹭面具的索斯,也是从非乘船不能到达的土地,远渡重洋,来到尼罗河谷,在历史开始以前,便教导过着原始生活的居民天文、测量的知识,将这份厚重的礼物送给了他们吗?
无论在这个传说背后的事实如何,古埃及人永远记得,是索斯教导他们数学、天文、工程学。索斯还被认定是教导埃及人祖先几何学、测量学、植物学等技术的神,更是‘开发出数学与文字字母,以及读书、写字艺术的神’。他是伟大的魔神(Great Lord of Magic),可以用声音移动物品,也是‘不论人神,所有工作和知识的创始者’。
索斯的教诲,据说以42册指南书籍的形式被保存在世间,埃及人小心地将这些秘笈隐藏于神殿中,从一代传承给下一代。古代埃及人便是从这里,得到他们世界驰名的,有关天空的知识与智慧。”(《上帝的指纹》)后世的埃及人,把伯益(索斯)称为“那三倍伟大的”。
这个倾心教导古埃及人数学、天文、工程学、几何学、测量学、植物学等技术的神索斯,便是作为大禹最重要助手,随大禹一同巡历世界的伯益。
古埃及人为了永远缅怀大禹以及另一个杰出随行人员叫国哀的,就在吉萨按照猎户星座的样式,造了众多金字塔,让他们象星座一样高悬于埃及大地。胡夫金字塔则是伯益为了纪念大禹的不朽功勋,用了10个月的时间以超能力所造。哈扶拉金字塔是古埃及人为了纪念他们伟大的索斯神——伯益所造,明卡乌拉金字塔是古埃及人为了纪念国哀所造。古埃及人所造金字塔,也普遍运用了大禹伯益教给他们的超能力。明卡乌拉金字塔前面,还有三座一字排开的小型金字塔,则是为了纪念另三位随行人员——之交、真窥、横革所建造。狮身人面像是为了纪念郭支所造,同时,它又与中国石狮子的风水作用相同,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狮身人面像的作用是镇守吉萨大金字塔群的。古埃及亦为大禹朝诸侯,爵等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