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返回列表
查看: 4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 《曹溪禅学与诗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4:23: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書籍上傳
封面:
簡介: 岭南是禅宗发展兴盛的重镇,禅宗于唐代在岭南酝酿成熟后,向全国展开,“凡天下言禅者,皆本曹溪”(刘禹锡语)。中国佛教许多宗派式微之时,发源于曹溪的南宗禅最后流布天下,其影响溢出宗教界而波及其他领域。岭南特殊的地理文化背景对禅宗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岭南禅文化兴盛的现象、内在的特征及其宗教渊源与历史影响,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课题,《曹溪禅学与诗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語言: 中文
格式: pdf
作者: 张海沙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岭南地理沿革及禅文化历史渊源
第一节 岭南地理沿革及南越族特征
第二节 海上通商及海路佛教东传
第二章 达摩西来的禅文化意义
第一节 对达摩西来意旨追问的禅文化意义
第二节 达摩西来之意问答之间表现的禅风特色及诗意表达
第三章 禅的传播及惠能作为禅宗六祖地位的树立
第一节 禅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惠能作为禅宗六祖地位的树立
第三节 惠能以后南宗禅的传播
第四章 影响南宗禅思想的佛教经典
第一节 《坛经》中的《金刚经》与《维摩诘经》
第二节 《金刚经》在唐宋时期的传播及被接受
第三节 唐宋文人的“维摩情结”
第四节 《妙法莲华经》与南宗禅“转法华”的方法
第五章 宗教革命与诗学观念的革新——《坛经》的诗美学意义
第一节 标举自性、推崇顿悟与重心性、重独创的诗美学倾向
第二节 直指人心、废除文字与诗学中“但见性情,不睹文字”
第三节 不拘坐禅形式、随顺通流,与诗学中自然任诞的追求
第六章 岭南贬谪诗人对禅学的接受及诗歌表现
第一节 宋之问对禅学思想的接受及其诗风的转变
第二节 张说的禅学思想及其诗歌
第三节 苏轼在岭南及与南宗禅的关系
第七章 唐宋文人对惠能和《坛经》的接受
第一节 唐代文人对惠能和《坛经》的接受
第二节 宋代文人对惠能和《坛经》的接受
第八章 岭南名相张九龄的岭南精神与佛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一节 岭南名相张九龄的岭南精神
第二节 张九龄的佛学思想
第三节 张九龄的诗歌创作
第九章 南宗禅主要宗派禅法思想及诗学影响
第一节 临济宗创造性思维特征
第二节 云门宗宗风与晚唐五代诗论及诗风
第十章 南宗禅对宋诗话著作《沧浪诗话》的影响
第一节 “妙悟”——艺术主体掌握的独特认识方式
第二节 不落言筌——创作主体的表达方式
后记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沙发
发表于 2022-6-1 08:14: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2-19 07:18:2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