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枫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三)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7:0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七化、窺天垣

老子于昭王十八年戊午(另太一宗版本為二十八年),謂尹喜曰:“吾將與汝上朝玉晨,遊歷帝鄉。”
作是語已,靈音八會,雲炁四合,冉冉升虛,遍歷九天。
見諸天帝君,乘九靈之輿,蔭七元之蓋,建攝魔之節,各持香花,浮空而至,稽首拜迎老子。
老子乃升上清,曰“闕丹城蕊珠宮”。乃命尹喜朝高上玉晨太上大道君。
於是,道君賜喜環剛丹果,飲伏龍芝珠英玉醴,共十二事[即《上清十二事》也]。
尹迺從老子下降于天水之啟靈山也。復渡流沙入胡域。
胡人專于肆殺,老子乃作樗蒲[即今骰子也]教胡擲之。穆王四年甲申,始還中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8:1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八化、錫妙方

杜冲,字玄逸。閒居幽室,吟咏《道德》。常服炁,鍊神二十余載。
感真人降其寢室,侍者二人,捧碧玉函,立於左右。
冲拜道求哀,蒙授以《九華丹經》、《光華經》各一函,
語冲曰:“老子與文始先生,於東海八渟山召大帝校集群仙。天下山川洞室仙真,無遠弗至。
時有地司保舉子之勤勞,老子賜我付汝仙方也。”冲依法服之,甚得其驗。
遂解脫釋結,保命凝真,攝群神,洞觀眾妙,祛策虎豹,役使百靈,通達冥顯,莫測其涯。
穆王十九年己亥,老子遣上清元君下迎,授以書,為太極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19:3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九化、諭沖舉

昌州利山李脫,學長生之道。穆王時,來居蜀之金堂山龍橋峰下。
合九華丹功成,去遊五岳洞天。或隱或顯,行于市朝,三徃三反,已八百餘年。
蜀人歷代見之,因號“李八百”。故世亦稱此山為“三學山”。
其妹真多,隨兄修道,居綿竹中。
老子與玄古三師降此,授以飛升之道,故其山號“真多化”,即古“浮山治”也。
《寒山子語錄》頌云:“埋頭蓬蒿下,晚日何冥冥?遮莫咬鐵口,無因讀《老》經。
”又云:“寒山一倮蟲,身白而頭黑。手把兩卷經,一《道》而一《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20: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化、授真經

周厲王二十一年甲辰,洛陽宋倫,棲止樓觀,抱一沖和,不交人事,
日誦《道德》二篇數遍,服黃精、白術二十餘年。
一日,老子降其居,仙童六人,輔真執籙,乃告倫曰:
“吾有中景之道,通真之經,生乎三元之始,出乎九玄之庭,
五德合慶,六炁凝精,負真保遐,長生回齡。”並靈飛六甲、素奏丹符,以付於倫。
倫乃修之,自然通真,常有童子六人,更迎侍之,出有入無,洞明萬里,試人之心。
年九十餘,以景王時授書籙,入中岳仙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一化、歎猶龍

周景王二十三年己卯,孔子謂南宮敬叔曰:
“吾聞老聃博古賅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
今將徃焉。”敬叔曰:“諾。”於是孔子與南宮敬叔見老聃。
歸,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
飛者,可以矰;遊者,可以綸;走者,可以網。
至於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炁,養乎陰陽,吾不能測也。老子其猶龍乎!”
《文心雕龍》云:“伯陽識禮,而仲尼訪問,爰序《道德》,以冠百氏。
然則鬻為文友,李實孔師。聖賢並世,《經》、《子》異流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21:5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二化、教衛生

庚桑子曰(即亢倉子):“吾材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徃見老聃耶?
”南榮趎(讀廚)乃嬴糧七日七夜,至老聃之所。
老聃曰:“子何乃與人偕來之眾也?”趎懼然顧其後。
老聃曰:“子不知吾所謂乎?”趎俛而慚,仰而嘆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
”老聃曰:“何謂也?”趎曰:“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然病猶未病也。
若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
”老聃曰:“而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兇乎?能止乎?
能已乎?能舍諸人求諸己乎?能倏然乎?能兒子乎: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終日視而不瞚,偏不在外也;終日握而手不挽,共其德也。
行不知其之,居不知其所為,與物逶迤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也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22: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三化、訓陽子

老聃西遊於秦,陽子居邀于郊,至梁而遇老聃。
老聃中道仰天而歎曰:“始吾以汝為可教,今不可教也!”陽子居不答。
至舍,盥漱巾櫛,脫履戶外,膝行而前,請問其過。
老聃曰:“睢睢盱盱,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陽子居蹙然變容曰:“敬聞命矣。”他日,陽子居再見老聃,曰:“敢問明王之治。”
老聃曰:“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被萬物,而不恃有德,而不稱其名。立乎不測,而遊乎無有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23:2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四化、譚天地

老君當周之末,隱于景室山。
時有黃髮老叟五人,或乘鶴或衣羽,手執青筠之杖,相與共談天地之數,世無知者。
老君著書,垂十萬言,傍有二神人,捧金壺盛墨汁,狀若淳漆,洒木石皆成篆隸以寫之。
迨金壺汁盡,二人乃刳心瀝血,以代墨焉。五老即五天帝釋,景室即太室山也
《史記》:周夷烈王二年,太史儋過秦,獻公聞之郊迎,授館,致禮問曰:
“孤不肖,先生幸臨寵之。軍旅之事,不敢瀆聽。天之歷數,可得聞乎?”
太史儋曰:“始,秦與周合而離,離五百載而複合,合七十載而霸王者出焉。
過此已往,未可問也。”公悅曰:“願先生少留,寡人事之。”明日,太史弗謝,遂出散關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