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楼主: 无数的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透特系] 关于透特牌中的特殊符号牌。(懂透特的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6: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所周知透特牌有八十张。但那只是第一版,由于克劳利在死之前没有将三张魔术师的预选图中选出,所以出版商为了纪念将三张魔术师一起出版。后来的透特牌回归了78张的体系。但我发现除此之外还有两张牌,一张牌上写着克劳里透特的话,而另一张牌画着一个神秘的符号(如下),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应该用在占卜中,但我不懂这张牌,说明书上也没有过的解释,我希望能有人从符号学的角度为我解释一下这个符号。衷心感谢。另外,那张写有克劳利透特的话的牌可以用进占卜中么。

照片 001.jpg (227.52 KB, 下载次数: 110)

照片 001.jpg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图倒了。不过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6: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Delilah 發表於 2012-6-29 22:46
其实那是两张附赠牌……比如这一张,在有些版本中是没有的(例如1969年Llewellyn出版),有些版本中是红色 ...

那六芒星这张用不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1: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Delilah 發表於 2012-6-30 17:39
都不用。

那这有什么意义?被放在一副新牌中。上次帮朋友占卜高考,六芒星阵,最后一张最终答案就是那张有话的牌,而关于事件本身的牌或者事件外部环境的牌(记不清了)就是那张六芒星,我从这幅牌中得到的讯息非常少,一是因为两张空白拍。二是能力浅薄,而高考成绩对这次占卜的应证结果就是,惨不忍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4: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Delilah 發表於 2012-7-1 10:56
这两张牌都不用放入占卜中的。。Unicursal Hexagram和OTO只是为了表达克劳利的思想,一笔画六芒星与五瓣 ...

我的阶段就是——半个小白~~~我都不能确定神秘学我是否入门了,你的那些体系和流派我只是知道,谈不上熟悉。话说我一直以为第一版的是吧三张魔术师都放进去呢。另外,从前辈的观点来看,你是否并不认同空白牌这一运用和说法?最后弱弱地问一下,您是版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2: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Delilah 發表於 2012-7-1 19:48
嘛,小生其实是赞同空白牌的。但并不是附赠的牌就可以作为空白牌放进去的。比如小生入手的一套圣甲虫公司 ...

你夫人的文章早看过了。谢谢提点,高人。那么,你能给我讲讲,将一些牌用进牌阵从而作为空白牌的标准和原则究竟是什么呢。说白了,我觉得那张六芒星应该被用进牌阵中,如果他要宣扬思想,大可印在说明书的扉页。我不是像坚持自己的一己之见,小生乃是处于对于求知的疑惑的一点执着罢了。所以,我很期待高人的一些提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Delilah 發表於 2012-7-2 10:28
呵,高人不敢当,同是学习者罢了。在空白牌的问题上,小生并不是很严格。以下皆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那也就是说,在经典塔罗体系中,最多只能容忍一张没有意义的牌,而绝对容纳不了一张不在体系之内的牌以及这张牌所表达的意义来破坏整个体系的结构对吗。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就使用不了这个六芒星的意义,那这张牌就失去了占卜使用的价值了。另外,使用空白牌都是些什么情况呢,我是说,现在还会有公司专门推出带有空白牌的整副牌么,还是说卜师们自己将一张牌融进现有的整副牌中,还是说,在这个时代,空白牌的使用仅限于自制塔罗的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2: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Delilah 發表於 2012-7-2 13:19
嗯,可以这么理解吧,也许不同塔罗师会有别的看法。至于能够容忍多少张空白牌,目前没有看到具体的说法。 ...

有道理,不愧为高人也。

点评

过奖了~(茶)  发表于 2012-7-4 0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