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标题: 西域先民的木雕葬俗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起    时间: 2008-9-12 18:48
标题: 西域先民的木雕葬俗
新疆考古工作者从古墓中搜集了大量原始<敏感詞>时期人形雕像?主要是木雕?的资料,通过研究分析后得出了一个颇为神秘的结论:这些毫无生命的雕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久远的古代,在西域先民的意识中,都是一个个有形的灵魂。
: ~0 f$ w! v' r0 c# V: e! o
# B: F! h( O# v1 ]6 c( ]: u2 s民国二十三年(1934)瑞典人贝格曼在罗布泊西南的小河5号墓地发掘出3件木雕人像。两女一男,这些人像高都在1.5米左右,如同真人;<敏感詞>,有的人呈直立状,有的呈行走状;头部雕出五官,腿部雕出肌肉。男女性器官明显夸张。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孔雀河下游七墓沟墓地发掘出一件石雕人像,3件木雕人像。均为半身像,高约20—30厘米。头戴尖帽,脸形瘦长,梳短辫,垂于脑后。面部特征一般均未刻画,或只是用红、黑线道象征性地表示出眼鼻嘴的部位。通体观察,除一件外,都明显是女性形象:胸部双乳丰隆,臀部肥大。
* S) n$ y2 K' d$ |2 w  @  f# u2 P+ T/ l5 Q( U, [3 r! B
1986年哈密三堡乌不拉克墓地出土9件木雕人像,高均在20厘米左右。这里的木雕人像形态上明显有两类:一类只削出简单的头部,五官用小戳点表示;或头戴圆帽,穿毛布长袍,腰用毛线捆扎,脚穿短筒皮靴;或头戴尖顶帽,穿毛质布裤,腰系皮带,裤角处缀皮以代皮靴,腰上挂皮鞘,内装小铜刀、小铜锤等。另一类均刻出完整的人体,用点、线表示五官,并且刻意刻出男女性器官。除上述三处墓地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楼兰古城及其附近地区的遗址、墓地,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县喀格恰克墓地,交河故城沟北车师贵族墓地等处发现木雕人像。这些木雕人像除个别高20厘米左右外,大多数都比较小,高度都在10厘米以内。雕刻简约稚拙,仅雕出人的头、颈部分,五官也雕得很随意,有的还涂了红嘴唇。
2 o2 w* {* x+ L0 `- L. z8 s6 A' R; S7 {. u! D2 f, k3 \9 L
人形雕像除了新疆地区外,在欧洲、西亚以及我国内地的一些原始<敏感詞>时期的遗存中也有发现。追根溯源,它是史前人类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先民们相信人有灵魂,且灵魂不死,死亡的只是灵魂暂时的栖息之所——肉体。尽管我们今天理解古人精神世界丰富内涵的全部,但真实的出土遗物,仅让我们得以管窥其中的点滴信息。古人制作这些人形雕像,其目的是为了承载死者灵魂。每一个人形雕像就是一个灵魂的物化体,这些物化的灵魂有各式各样的作用。考古发现的人形雕像随葬,对死者是一种纪念,而对生者则是一种护佑。在古人的实际生活当中,这种以人形雕像为特殊载体的灵魂,还常常被“请”去参加<敏感詞>活动。楼兰遗址发现的一件木雕人像出土于一间房址中,人像下部被雕出小楔头,可见当时能安插在某物件上并放置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当时人们或许还曾面对着这个灵魂举行过某种仪式。 7 T, u) m8 h6 G6 p$ y2 X
+ {4 g& F: k2 r& ?6 e( B

, m. d% x. i8 a0 R包括新疆地区在内的我国北方的古代民族普遍信仰萨满教,而且这种宗教信仰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据民族学者调查,解放前,在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中盛行制作各种质地的人像,称为“人偶”,这些人偶象征着各种不同的灵魂,它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功能、职权,并且有高低贵贱之分。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发现,原始<敏感詞>时期的人像雕刻与萨满教中的人偶崇拜,一源,一流,一脉相承,由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的演变,萨满教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史前人形雕像的出土与系统研究,使萨满教早期最初的形态得到了十分有意义的复原。




欢迎光临 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http://www.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