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标题: 圣经创世纪(七日)是在讲易经!(转) [打印本页]

作者: Occultism小G    时间: 2010-8-16 22:52
标题: 圣经创世纪(七日)是在讲易经!(转)
圣经创世纪(七日)是在讲易经!
    过去本人对圣经不感兴趣,我认为那不过是些历史传说,没什么真实价值。这二天不小心读了《圣经·创世纪》,我被惊呆了!
    《圣经·创世纪(七日)》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里面仅用了34行文字就清楚地阐述了关于宇宙、天地、海陆、植物、动物、人类的起源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神用七日创造世界的故事。
     读着读着,我突然觉得好熟悉好熟悉,这不是在讲易经吗!?

第一日
    起初神创造天地。(易经第一乾、第二卦坤,天地列上下之位)
    地是空虚混沌。(第三卦水雷屯。屯的意思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于艰险之中,雷雨之动充满天下)渊面黑暗。(第四卦山水蒙。蒙,明暗未分)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第五十九卦风水涣,涣卦木漂於水,风吹在水面,船行於水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第五十一卦震为雷。电为雷光,闪电是最早的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第四十卦雷水解。天地解,而雷雨作。就是天地初开,雷雨大作,古时雷电不分,雷即是开天之光)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第三十五卦火地晋。光明出于地,离火为日照在地上,晋则为日出渐行渐进。)
    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第二日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第二十九卦坎为水。卦象二水相重,上下卦都是水。)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第六卦天水讼。上卦为天为空气下卦为水,亦即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第五卦水天需。上卦为水下卦为天为空气,亦即空气以下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第一卦乾为天。上下卦均为天)。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第七日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第十五卦地山谦,谦,亨,君子有终)
    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第二十四卦地雷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先王在冬至那一天,关闭关口,令全国休息。

    原来西方的创世纪,居然在和我们讲易经!联想伊甸园里亚当、夏娃和蛇,不就是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中西文化极可能同源!本人易学功力尚浅,谨以此砖引玉。
作者: 无数的神    时间: 2010-8-17 00:05
远古必有大事发生
各民族将其配给不同的名字
不同的传说
而后这些故事随着历史的演变
进化了不同的版本
编成了不同的记载
成文我们的典籍。
作者: jio31241    时间: 2010-8-17 14:27
我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当我们希望他们相同的时候,会对他们的差异视而不见。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掺和起来。用易理解释外来文化的方式,至少在唐朝中期就有了。

不要说圣经,哪怕《红岩》,甚至《鬼吹灯》都可以拿易经来比附,但是这样太牵强附会了。

[ 本帖最後由 jio31241 於 2010-8-17 14:31 編輯 ]
作者: 虚无    时间: 2010-8-18 08:21
假设其实在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的时候人类就有一定的文明了
作者: 三眼伽修罗    时间: 2010-8-18 12:44
就好象我们现在的科学家也能找到一些史前的高度发展的文明一样,古人也可能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发现一些远古历史。
作者: tianwen    时间: 2010-8-18 22:20
易经没研究过
楼主精神值得赞赏
作者: Veterinary    时间: 2010-8-21 12:11
有人告诉我易经在理论上包涵了一切。。
  它的各种卦可以是哲理 可以用来算命  当然还可以像楼主一样跟圣经联系在一起咯...
作者: Veterinary    时间: 2010-8-21 12:12
2楼说的很对啊   相当于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事得出不同的答案吧。。
作者: kwoie88    时间: 2010-8-21 15:42
回复看内容~~~
作者: gang026    时间: 2010-8-22 21:33
楼主可以啊 还研究这个
作者: 狼王库多    时间: 2010-8-24 11:50
很久之前就发现了……
作者: 孤星残傲    时间: 2010-9-5 16:10
神话本就是古人对世界的现象加以自己的理解而已。
理解或许不同,但现象不变;描述或许不同,但存在不变。
作者: 紫月之子    时间: 2011-4-26 15:31
人类的起源是一样的···以及上古时期人类的经历是相同的···只不过后来人类出现了分歧与差异···才导致一件相同的事被用不同的语言来叙述与解释···到了现在···我们就自然把这个被用不同语言来叙述的相同的事情当做了不同的事情···于是产生了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信仰还有不同的典籍···
作者: kyz2046    时间: 2011-5-18 09:46
- - 这个 不是吧
作者: guo20066    时间: 2011-9-12 16:09
易经不是太懂,回复看看楼主怎么说的,呵呵
作者: 文西    时间: 2011-11-3 22:06
thx!!!!!!!!!!!!!
作者: zxone    时间: 2011-11-4 13:01
看个究竟
作者: zxone    时间: 2011-11-4 13:01
看个究竟
作者: BaBaRa    时间: 2012-5-18 08:28
這個..
易經很多東西也能說明...
因為
他的六十四卦已包含所有
作者: 乌衣    时间: 2012-12-15 20:13
这......看!
作者: hogankuan    时间: 2012-12-17 16:16
this is great
作者: 烦恼不禅定    时间: 2013-2-19 06:40
我也一直认为犹太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个以故事的形势, 一个以数理方式展现
作者: 23yqw23    时间: 2014-4-27 21:02
强悍的易经

作者: 大千居士    时间: 2014-5-27 21:34
非常非常非常先看
作者: 诣頔非梦    时间: 2014-7-9 18:11
很多神话传说都是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来传递这个世界的讯息吧。。
作者: 顾念    时间: 2015-11-1 15:15
回复看看
作者: yy3p9tw    时间: 2015-11-25 04:58

易经没研究过
楼主精神值得赞赏
作者: 好色小和尚    时间: 2016-3-16 22:17

作者: 心誠則靈    时间: 2016-10-27 01:19

回复看内容~~~
作者: xuxujiayou    时间: 2017-1-5 18:45
jio31241 發表於 2010-8-17 14:27
我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当我们希望他们相同的时候,会对他们的差异视而不见。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 ...

这不更加体现了《易经》兼容性之强。
作者: xuxujiayou    时间: 2017-1-5 18:46
Veterinary 發表於 2010-8-21 12:12
2楼说的很对啊   相当于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事得出不同的答案吧。。

证明《易经》兼容性好啊。
作者: xuxujiayou    时间: 2017-1-5 18:46
支持一下。
作者: DarkStar    时间: 2017-4-11 15:42
看看看看
作者: 衛衛    时间: 2017-4-11 22:53

作者: 隐雾者    时间: 2017-4-30 09:10
道法自然
作者: blue_soul2003    时间: 2018-7-13 19:09
作者成功引起我的好奇
作者: 樱花树下的野狐    时间: 2018-7-29 09:21
圣经上的故事和教义大多都是抄很多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哲学。包括中国,只是在圣经成书时称中国为秦那,后来传成China,支那等等。不是瓷器的意思。
作者: 樱花树下的野狐    时间: 2018-7-29 09:24
China,现为“中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陶瓷最初的称呼是“Chinaware”,直译:中国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古时凡以土烧制成的陶土器皿,皆可称“瓦”)[1]。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略ware,小写其字头,简称瓷器为china;获得瓷器之义,已经是晚清的事了。

“China”一词的出现,不晚于辽金宋、不早于先秦;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学界基本认定其作为瓷器的双关含义远远晚于“China”作为中国的本意,所以China最初的意思就是指中国。我在百度上复制的。
作者: 樹界降臨    时间: 2018-10-25 01:47
過份解讀了
作者: 不說    时间: 2019-11-15 09:34
謝謝你的分享
作者: Kulunana    时间: 2019-12-11 13:55
感谢分享
作者: qkkkk    时间: 2020-4-1 13:57
感谢楼主,很有趣的想法
作者: 148635729    时间: 2020-6-16 20:50
额。。。细思极恐
作者: Ww945    时间: 2020-6-16 22:08
感觉,嗯,有点扯
作者: wenyu009    时间: 2020-8-14 15:01
谢谢分享
作者: Dipiloa    时间: 2020-10-6 11:04
各地神话传说都有其相似之处
作者: love12340    时间: 2020-10-6 11:25
谢谢分享
作者: zgc    时间: 2021-1-14 17:34
回复看
作者: jz888    时间: 2021-2-6 08:48

作者: 堇亳    时间: 2021-2-6 13:24

作者: sevenchanger    时间: 2021-3-17 10:5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visiter233    时间: 2021-3-22 23:18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三乔    时间: 2021-4-1 10:58
11111111
作者: ljc137    时间: 2021-4-28 15:12
777777777777777
作者: ljc137    时间: 2021-4-28 15:12
777777777777777
作者: ljc137    时间: 2021-4-28 15:12
777777777777777
作者: ky7727575    时间: 2021-4-28 16:12
哈哈哈,说的挺有意思
作者: zhouye    时间: 2021-10-16 23:41
感谢分享
作者: 比奇妙妙巫    时间: 2021-10-31 15:23

谢谢分享
作者: DYNH    时间: 2022-1-10 17:58
·······
作者: 善时吾    时间: 2022-1-10 20:15
emmm,先看看
作者: tosh    时间: 2022-3-26 00:01
看看如何
作者: 1234qwer    时间: 2022-4-19 21:56
哇哦,对应上了
作者: spacehand    时间: 2022-8-13 11:28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x5254    时间: 2022-8-13 11:39
看一看
作者: Thoorr    时间: 2022-9-25 22:31
易經真是博大精深
作者: kristin_White    时间: 2022-11-12 22:21
这就是远古时代
作者: aredz    时间: 2022-12-13 15:27
有趣,中国古代神话里也有伊甸园的故事,细节不一样
作者: 15642875149    时间: 2022-12-19 17:43
感谢分享
作者: darkrtx    时间: 2022-12-28 14:35
感谢分享
作者: 夜神月L    时间: 2023-2-3 16:01
感谢分享,谢谢
作者: zoprt    时间: 2023-2-3 16:43
不错。很好
作者: incensi    时间: 2023-2-12 08:02
天下大同
作者: 3到15个字符    时间: 2023-2-14 14:05
很有趣的想法啊
作者: 雪人    时间: 2023-2-16 14:42
感谢分享
作者: dorisnan9898    时间: 2023-4-13 02:28
感謝您的分享
作者: Homein    时间: 2023-12-25 08:41
这个解读视角啊




欢迎光临 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http://www.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